打從多年前在教會服事開始,就發現兒童事工,深刻地影響著教會的興衰。許多教會弟兄姐妹,在兒女成長過程中,都特別關心是否教會提供了健全的兒童與青少年事工。有些家庭甚至會因此決定是否留在教會,或為了兒女的緣故,轉換教會。過去十幾年來,「4/14之窗」的觀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是兒童布道的一個運動,專指4歲到14歲之間的兒童福音事工。過去定名10/40之窗的宣教學家Luis Bush,近年來也在各種場合大力推動4/14之窗的福音事工。他相信10/40之窗的地理框架是一個推動未得之民福音重點的重要觀念;4/14之窗,則是一個以4歲到14歲年齡層為準的宣教範圍,它同樣也是一個有效的動員策略。
當我思想這期刊物有關兒童宣教的主題時,自問在孩童時期,曾經有哪些經歷影響了我信仰的成長。我發現,如今已經不再記得兒時主日學學習的課程內容,也不記得曾經背誦哪些聖經金句小卡片經文,更不記得聽過哪些精彩的講道……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台灣退修會的聚會,一次主日崇拜中聽到的禱告,和一位在暑期打工環境中所接觸的長輩。
我從小在台灣東海大學教會的環境長大,每當主日都在「宗教活動中心」上主日學,而主日學老師,多半是來自神學院的神學生。有一年,我參加了一個為我們這些參加主日學的兒童,在「黎巴嫩山莊」所舉辦的退修會。兒時的我們,一到退修會都感到非常興奮,這裡走走,那裡看看……那次退修會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當講台上問到:「如果我們今天都同時離世,有誰有把握知道自己是得救,有永生?」我們正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要舉手時,我一不小心轉頭,看見教室後邊站著一排面孔熟悉的主日學老師——他們全部舉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對離世之後的事如此篤定。我嚇了一跳,原來基督的信仰可以如此篤定地被接受!
1976年七月到了阿根廷,跟著父母到當地唯一的一間華人教會聚會。當時教會人數不多,大約四十人。我們因為剛到那裡一個月,是新華僑,也是大家關懷的對象。教會裡的人都很和善,我感覺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樣。因為沒有傳道人,因此教會的禮拜都由弟兄姐妹輪流帶領,包括領會、禱告、奉獻、詩歌、講道等。八月一個主日下午(當時是下午聚會),一位長輩領會時為中國禱告,禱告越來越大聲,越來越激動,最後竟然哭了起來。原來就在前一個星期發生了近代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唐山大地震,一瞬間幾十萬人喪生。他記念正在災區受難的同胞,也記念救災工作,更為著中國人的得救迫切禱告。雖然是同胞,但是他不認識他們。如此迫切地為了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同胞禱告,甚至於落淚,讓我感到這背後不單只是感情流露,更是對神的那份篤信。他相信神關心同胞的靈魂,他相信神愛我們的同胞。他的眼淚,讓我感覺到這信仰的真實。
阿根廷的中學有三個月的暑假。當時家境並不富裕,暑假也無聊,因此就到教會長輩家開設的小型超級市場打工。每天抬貨進出店面,擺貨物到貨架上,送貨到客戶的車子或鄰近的公寓。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意思,又可以賺零花錢,暑假日子過得多彩多姿。這超市是一個家族企業,店長是店主家中的一員,也是教會長輩。他看我剛到阿根廷沒幾年,說年輕人在成長中,需要營養,就時常在下班時塞點營養的奶製品給我回家享用。他在教會不是領導,但在超市我發現他是一位信仰的忠實實踐者。我暑假天天與他一起工作聊天,發現他是一位充滿喜樂的長者,心思意念多在主的事上。我母親當時也在同一間店工作,每天下班,他都寫一段經文給我和我母親,讓我們回家去讀、去思想。我覺得他是一位將信仰、工作、生活,成功融合在一起的基督徒。我非常喜歡和他相處一塊,因為從他身上總是散發出一股在基督裡的喜樂與滿足。從他身上,我體會到這信仰是真實的!
想到這裡,我心中充滿感謝,因為神在我年幼時,就賜給我這幾位美好的人物。他們在自己的基督徒生活中,在不同的場合裡,很自然地將內在的信仰表明出來。他們帶給我最大的祝福,就是作一個「這信仰是真實的」如此強而有力的見證。當我們努力探討兒童福音工作和策略時,也需記得在生活細節上活出見證,那就是「這信仰是真實的」的具體表現!對你來說,我們的信仰是真實的嗎?如果是,那就讓它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