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向骨肉之親走遍人居之地
    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 傳揚福音到地極造就門徒
    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 建立生命更新的群體活出福音
    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華傳是一個信心的差會。她是因禱告而產生,也靠禱告來增長。
因此我們邀請您,加入華傳之友 的行列一起为宣教事工祈求,
將我們一切的需要帶到神的寶座前,求祂的旨意能藉著我們這些卑微的人得以成全。

異象

我們的異象是傳揚福音到地極, 造就門徒,建立生命更新的群體,活出福音,成為萬民的祝福。

更多關於宣教事工

使命

結合華人教會資源,提供宣教教育,招募、訓練、差派宣教士,並透過其他有效的管道,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更多關於華傳機構

跨文化學語言

總主任的話王欽慈牧師

學習語言,似乎是宣教服事的必經之路。每一位宣教士都需要學語言,
它關係到我們宣教事工的成敗。

今年在一連串的工場探訪中,接觸了幾位不同國籍的宣教同路朋友,
在跨文化服事經驗中,語言都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工具!

Sarah,一位在探訪玻利維亞亞馬遜河流域時,認識和一起同工的宣教士。她單身一人,原來居住在玻利維亞氣候宜人的城市Cochabamba,神學院畢業後,經由教會差派,搬到炎熱落後的亞馬遜叢林中的城市Trinidad。她積極參與城內西語教會的兒童事工,同時也開始進入附近原住民保留區,服事Chiman族群。三年來她已經可以以簡單的Chiman語言溝通,拉近了與村落居民的距離。如今幾乎在任何進入保留區Chiman人村落服事的活動中,都可以看見她進出,Chiman語言已經為她打開一條服事的道路。

Thai是我們在巴西聖保羅舉行職前訓練時認識的宣教士。她出生成長在聖保羅,經過幾年以義工身分參與自己教會對難民的服事後,被教會接納成為專職宣教士。巴西的難民多半來自於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內瑞拉、和非洲的安哥拉。安哥拉和巴西都講葡萄牙語,因此服事頗為方便。但是古巴和委內瑞拉的國語是西班牙語,而Thai也為此學習了西班牙語,讓她可以和所服事的對象溝通。她協助這些初到聖保羅的家庭安頓好,為他們介紹朋友,介紹信仰,介紹政府部門和應享的資源。當我遇見她時,除了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以外,她也能講少許的英語。語言溝通縮短了她與難民家庭彼此的距離。

Benjamin是我多年的朋友,瓜地馬拉人,因為他妻子是德國後裔(瓜地馬拉籍),他們擁有德國的居留。當他們從瓜地馬拉的神學院畢業以後,移民來到德國,並且加入當地德國差會,被派在德國教會中服事德國人。他們到當地大學註冊,正式學習德語。學習過程中,越發加深了對德國人的福音負擔,三年後便開始以德語傳道。現今他與師母在一所德國福音教會帶領牧養德國信徒,算是在歐洲後現代社會第一線的服事。他也不忘記來自拉丁美洲同胞的福音需要,同時在一所以拉丁美洲移民為主的西班牙語教會服事。他的服事,兼顧了德語和西語的族群。

Alicia也許是我這段時間遇見,最令人感到鼓舞的宣教士。Alicia也是來自拉丁美洲。她加入當地一間很小的差會,六年前被差遣到非洲回教國家馬里服事。她在當地以手工藝製作為業,從事雙職宣教,是個名副其實的織帳篷者。有許多過去曾在這穆斯林國家服事的北美宣教士,因當地內戰都回國了,只剩下一些來自拉丁美洲的宣教士留守。她在談話中很自豪地告訴我:「我在非洲服事馬里人,雖然不會英語和法語,但是幾年下來,我已經學會了當地方言,那才是我傳福音的最佳工具!」

記得多年前聽到一位來自哥斯大黎加資深的宣教士,分享他多年在西方國際差會中服事的經驗。當年他滿腔熱血要學習阿拉伯文做穆斯林宣教工作時,驚訝地發現,學習阿拉伯語以前,竟然需要先學英文!因為它是西方差會的共同官方語言。原來差會語言和當地語言都是宣教士必修的功課。

今天,當我回過頭看看這些最近遇見的宣教士時,發現他們都違背了「需要先學英文的忠告」。沒錯,他們都能夠流利地使用他們差會/教會的共通語言,但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能在他們自己的宣教領域中充分發揮!為此他們專心努力地學習當地人的語言。或許是他們急著與服事對象以當地母語溝通互動,分享福音;或許那份渴望,促進了他們的學習動機與效率。

我想說,英語仍然有它學習的價值,畢竟大部分與宣教有關的文獻,都是以英語書寫的。我們在華傳內部,可用中文或英文彼此溝通,但是我們仍然必須學習我們服事對象的語言,就如這群宣教的同路人,因建立福音溝通的渴望,勤奮學習當地人語言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有學習語言的恩賜,但是所有人都有努力學習語言的能力。為了福音的緣故,為了建立更有深度的友誼,為了服事對象以自己的母語,早日認識耶穌,他們努力學習當地語言。

宣教士是因為先有了跨文化服事的強烈意願,才投身語言學習?還是因為學習了語言,所以才供給我們跨文化服事的膽量?還是在學習語言過程中,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所服事族群的負擔,相輔相成?或許這些都有可能。我們效忠的對象是基督,祂要我們以最適當的語言來傳講救人的福音。讓我們為了基督的緣故,加緊學習語言,竭盡全力傳揚福音!

閲讀更多文章

支持新宣教士

「華傳」希望年輕化。我們期盼新的一代會考慮加入這國際差會,來實踐他們從神所領受的召命。除了我們前後防都要對這些年輕人有更多的了解和作出相應的改變之外,禱告、信任和同行還是最關鍵的部分。請為年輕一代的奮興禱告。祈求主賜給年輕人有願意順服神的心志,父母們樂意放手讓主使用他們的下一代,教會和差會信任給予年輕人事奉的機會,並有導師的關愛陪伴同行。這樣我們才能真的會看到薪火相傳,和神的普世大業能延續到下一代去!

cpmf-logo
更多關於林安國牧師伉儷宣教基金

宣教服事中的「大驚小怪」與「見怪不怪」

20年前在教會服事時,曾隨著短宣隊伍,到南美厄瓜多爾安第斯山區服事當地的原住民Quichua族人。在那裡接觸到當地最珍貴的待客菜餚Cuy。Cuy是當地許多家人飼養的一種天竺鼠,是招待客人最珍貴的食品。幾次短宣下來,也從開始時的不忍心,到後來放心盡情享用。

一次到秘魯山城Cuzco,參觀了當地古老大教堂,在它一間展覽室中看見了一幅掛在牆上巨大的油畫,以「耶穌的最後晚餐」為題。當然它的知名度不如達文西的《最後晚餐》,但是有意思的是,仔細觀看時,竟然發現最後晚餐的食物就是一隻烤熟的天竺鼠!

王欽慈
華傳國際總主任

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的使命團隊

從海外多年的服事回來之後,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與文化中,理當認為應該是如魚得水,甚至應該在各種角色上能夠更加輕省。畢竟,如果連跨文化跨語境的這些挑戰或高牆都沒有了,那還有什麼難的呢?但親身經歷的過程,反而沒有那麼的理所當然。若沒有共同的異象負擔,願意謙卑聆聽的成熟靈命,就算是類似相同的文化群體,也會吹毛求疵地藉由彼此小小的不同,去傷害彼此的相同。但另一方面,跨語境與文化的團隊,正是因為知道大家立基點就迥異,更會努力嘗試找到公約數,用彼此有限的相同,去理解彼此的不同。

彭書睿
宣教動員者。台灣大我使命動員協會理事長。



徵的是你嗎

華傳由全球各差派地區的教會、牧者和基督徒一起連成一個國際性的差傳網絡。
現有來自各地的同工約二百位,在全球各地作同文化及跨越文化工作。

工作範圍包括:

一、推動差傳/差傳教學

二、招募和訓練宣教士

三、開荒佈道/建立教會

四、工場拓展/開發

五、出版差傳刊物/書籍

目前全球四大區的十三個宣教工場皆每年擬發展計劃,增加事工及人力,
此外還有多個工場等待開發,因此急需積極招募新宣教士加入團隊,拓展天國大業。
更需教會認領這些工場,共同參與。

欲知詳情,歡迎聯繫各區辦事處。

聯繫各區辦事處

華傳青宣營參與者感言

邀約講員分享宣教

華傳是以推動普世宣教事工為主,願意與眾華人教會一起負起主的大使命,
向普世華民及萬民傳揚主耶穌基督的救恩,甚盼能與眾華人教會互相配搭,
一起在貴教會推動宣教事工,把福音傳遍天下。
歡迎各教會邀約華傳的同工、宣教士前往貴教會主講各類宣教聚會。

差傳年會

宣教講座

差傳培訓

宣教工場分享

王欽慈牧師 華傳國際總主任 王欽慈牧師出生於台灣,成長於阿根廷,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後,到美國繼續求學,取得土木工程碩士、博士學位。在紐約,紐澤西等地擔任橋梁設計工程師14年。王牧師從美國伯特利神學院美東分校畢業後,於2002年開始在法拉盛第一浸信會擔任牧職服事。負責教會中文與西班牙文部牧養事工,直至擔任本會國際副總主任止。2013年獲得三一神學院跨文化宣教學博士學位。宣教教學是王牧師另一事奉路線,他曾經在美國東北部多所神學院兼課教學,並在南美洲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並西班牙等地神學院教導密集神學課程。此外也教導英文、中文和西班牙文的宣教展望課程並曾擔任授予學分的延伸教師。 more
馮永樑牧師 宣教士關懷專員 馮永樑牧師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的前國際總主任,2023年一月退休後在該會繼續擔任義務特約宣教士的工作。曾任三藩市華人金巴崙長老會主任牧師廿多年。先後在美國金門浸信會神學院獲取教牧學博士,和在西方神學院獲取文化研究學博士學位。 more
林俊仁牧師 馬來西亞辦事處主任/國際副總主任 林俊仁牧師1964年出生,來自馬來西亞新山異象基督教會,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1988年及1999年分別獲得神學學士及道學碩士學位。他在1989年創立柔佛再也異象基督教會,1994年成為馬西宣道會主任牧師。林牧師育有兩名子女。2004年神帶領他加入華傳,擔任馬來西亞辦事處主任,負責推動宣教事工。期間他曾在多家神學院擔任課座講師,教導宣教及教牧課程。 more
李傳頌牧師 加拿大辦事處主任 李傳頌牧師生於香港,在加拿大讀大學時重生得救,畢業後任職投資機構,後移民多倫多,於天道神學院(Tyndale Seminary)進修,同時在母會賓頓市華人浸信會服事。1995年華傳於美國加洲成立,1996年延伸至加拿大,自那時起,李牧師與師母參與籌組加拿大辦事處並擔任行政工作,成為首批在總部以外的地區行政同工。1999年李牧師一家受華傳差派,派駐泰北、緬甸邊界金三角地區,進行拓荒,並擔任神學教育工作約十年。李牧師曾於2007年調往國際總部參與企劃工作,2010年起出任加拿大辦事處主任至今。李牧師和師母育有三名兒子,夫婦二人現同時於美國西方神學院(Western Seminary)進修,修讀跨文化研究博士課程。 more
胡惠强牧師 東亞/東南亞區副總主任 胡惠強牧師出生於新加坡,1981年獲頒獎學金到澳洲墨爾本大學工程系土地勘察學部門深造。在新加坡警察部隊服務八年,先後擔任罪案調查警察,教官及部隊通訊部主任。1993年加入導航會為全職同工。1997年重返職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行政人員五年。2002年再次回應呼召,進入新加坡神學院修讀道碩,於2005年畢業,並加入華傳為宣教士。2006年與妻子蔡佳靜傳道被差派到柬埔寨宣教,直到今日。2019年獲頒教牧學博士(新加坡神學院)。現任東亞/東南亞區副總主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