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奔向骨肉之親走遍人居之地
    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 傳揚福音到地極造就門徒
    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 建立生命更新的群體活出福音
    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華傳是一個信心的差會。她是因禱告而產生,也靠禱告來增長。
因此我們邀請您,加入華傳之友 的行列一起为宣教事工祈求,
將我們一切的需要帶到神的寶座前,求祂的旨意能藉著我們這些卑微的人得以成全。

異象

我們的異象是傳揚福音到地極, 造就門徒,建立生命更新的群體,活出福音,成為萬民的祝福。

更多關於宣教事工

使命

結合華人教會資源,提供宣教教育,招募、訓練、差派宣教士,並透過其他有效的管道,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

更多關於華傳機構

洛桑、華福、COMIBAM

總主任的話王欽慈牧師

2024年洛桑會議,來自全球各地基督教的領袖聚集在韓國首爾,除了一同敬拜與禱告,同時也一同嘗試了解當前的宣教處境,並且探討未來的宣教方向。1974年第一屆洛桑會議所提出的「未得之民」,1989年第二屆在馬尼拉提出跨文化宣教、處境化植堂,和「10/40窗口」,2010年第三屆在開普敦重申佈道與社會行動的宣教整合,到2024年在首爾所提倡的「多中心宣教」(Polycentric Mission),都成為基督教會在全球宣教事工發展方向的指標!這次大會的主題「讓教會一起宣告和展示基督」,明確地指明,當前基督教會分布在世界各處,基督福音不單需要來自世界各地的宣教士主動宣告傳揚,同時也需要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基督教會和基督徒藉著生活,展示福音的見證。

華福、COMIBAM

自從1974年的洛桑會議,許多民族或地區都有類似的宣教聯絡動員會議出現,其中包括了聯絡全球華人基督教會的世界華福CCCOWE,與聯絡拉丁美洲和伊比利半島的COMIBAM。世界華福預期明年在東馬古晉舉行會議,相信許多華人教會的宣教領袖都期待參加;而COMIBAM則於今年四月在巴拿馬舉行。大會參與者大多來自於北美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的伊比利半島國家。我因為在南美服事,有幸順道參加了部分會議,在此分享幾個印象深刻的特點和反思,包括大會對普世宣教的重視、跨文化的自然接納、宣教對象與力量的轉換,以及謙卑自省的勇氣。

普世宣教的重視

COMIBAM成立時的口號是「從宣教工場到宣教力量」。經過這幾十年來的努力,今天COMIBAM所涵蓋的區域共差派了三萬多名宣教士在世界各地服事。其中以中東/北非、歐洲、和拉丁美洲為主要的工場。與會者大多隸屬於差會或教會宗派的宣教同工,他們代表了宣教士、動員者、差派者,但是基本目標一致,非常關注在差人做宣教事工!我在會中所接觸到的每一位參與者,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宣教事工。它不是退修會,也不是朝聖團,它是宣教工作者的事工會議!

跨文化的接納

大會的講員來自其中許多的成員國,其中以西班牙語為主,也有一些巴西講員在分享時,西葡語混合使用,但是大家似乎都嘗試彼此體諒與接納,畢竟西葡二語非常接近,許多人也盡力彼此適應。英語雖然是當今全球最強勢的國際語言,大會反而以耳機提供翻譯,讓人感到這是一個更加以拉丁美洲為主的本土化宣教運動。

宣教對象與宣教力量

在大會小組討論中,接觸到一個拉丁美洲的宣教意識:第三波宣教運動。顯然這不是指著一般人所熟悉的「聖靈第三波」的靈恩運動。這是在亞馬遜流域的原住民信徒的宣教意識,他們提到當年西方宣教士開始的宣教事工,翻譯聖經、宣講福音,這是第一波的宣教力量。第二波則是本地主流人口教會(南歐、印地安、或黑人混血的拉丁族裔)的宣教投入,建立原住民的教會,而第三波則是原住民本土教會與信徒的宣教參與,也就是說,原住民原本是宣教對象,如今卻已經成為另一股宣教力量,這也落實了COMIBAM成立時的口號!三股力量促進了當前拉丁美洲原住民的宣教運動。從這裡似乎也可以在華傳的宣教策略上作出聯想。如果過去西方宣教士傳福音給我們是宣教力量的第一波,當前我們努力差派到世界各地的宣教發展是第二波的話,那麼我們是否也期待著今天我們宣教的對象,有一天也會成為宣教的第三波,在工場與我們在大使命的任務上彼此同工?幫助我們的宣教對象有朝一日成為宣教力量,應該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謙卑自省的勇氣

在一片興奮和稱讚聲浪中,大會研究部門(對本地區的宣教士發出的問卷調研)也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提醒。它們包括了本地區派出的宣教士在工場上極度缺乏關懷,尤其來自教會的關懷意識似乎薄弱。此外宣教工場也分配不均,尤其是對亞洲和其中的佛教徒、印度教徒、錫克教徒、神道教徒缺少本地區宣教士大量的投入。當然這些東方宗教與拉丁民族缺乏歷史上的交集,一般人民也感覺比較陌生。

拉丁美洲因為大量人口具備歐洲血統,許多人移民歐洲和北美,因此對歐美的散聚宣教並不陌生。但很明顯的是,這些散佈在歐美各國的拉丁裔教會在宣教熱誠上遠遠不及拉丁美洲各國的基督教會。不但從其中被差派的宣教士極少,就連對基督教逐漸衰微的本地人口,也沒有很有果效的福音事工。或許這也可成為身處歐美華人教會的警戒。

未來的常態:彼此合作

記錄了COMIBAM的經驗和反思,是因為參加會議的華人極少,或許是因為語言不通,又或許是因為距離遙遠。拉丁民族大多為混血,其中來源有南歐裔、美洲土著、非洲黑人、甚至亞洲民族的血統,是一個人種界線模糊的族群。他們因為天主教的背景,基督信仰基礎深厚而普遍。大多地區宗教信仰自由,因此對政治與社會的反思比較積極、開放,也深入。近年來基督教經歷了極快速的成長,民族性又較熱情奔放,是極佳的宣教士人選!從多中心的宣教角度來看,拉丁族裔教會的崛起,將是你我華人宣教士在工場上常見的夥伴。不錯,與各民族在工場上攜手合作,確實將是我們未來宣教的常態!

閲讀更多文章

支持新宣教士

「華傳」希望年輕化。我們期盼新的一代會考慮加入這國際差會,來實踐他們從神所領受的召命。除了我們前後防都要對這些年輕人有更多的了解和作出相應的改變之外,禱告、信任和同行還是最關鍵的部分。請為年輕一代的奮興禱告。祈求主賜給年輕人有願意順服神的心志,父母們樂意放手讓主使用他們的下一代,教會和差會信任給予年輕人事奉的機會,並有導師的關愛陪伴同行。這樣我們才能真的會看到薪火相傳,和神的普世大業能延續到下一代去!

cpmf-logo

洛桑迴響

總有些事情,會在歷史和生命留痕,影響甚鉅,例如洛桑世界福音大會。
快一年了,我們仍想抓住機會,暢談2024年在首爾秋收的那顆小小果實。

今屆洛桑會議與前幾屆最大不同之處,是強調栽培和裝備基督徒,讓他們在身處的職場領域成為福音的見證人。另外,今屆洛桑會議特別提出跨代門徒(Intergenerational Disciples)的研討環節——要贏得未來世代的青年人是不能忽視數碼世界(The Digital World)。
閲讀文章:多元中心、注目職場、跨代同行——第四屆洛桑世界福音會議對青年宣教的啟示 • 李傳頌

對於筆者而言,這次與會最大的收穫之一是與世界各地的同道同工連結。在本次大會閉幕前,每一位與會者都被邀請簽署一份「協作行動承諾書」(Collaborative Action Commitment),希望與會者都能致力於在大使命的事工上彼此合作配搭、加強連結,減少孤立與各自為政,以避免重複進行相同的事工。
閲讀文章:協作同行 • JW

洛桑全球執行主任吳英錫(Michael Oh)牧師強調,傳福音不僅僅是宣教士或神職人員的使命,更是耶穌基督賦予每個基督徒的責任,事關每一個人。「為了整個世界,在基督徒整全的身體里,在上帝整全的使命中,承擔起你要完成的部分」。
閲讀文章:以賦能宣教回應洛桑使命 • Abel.Yan

差會是因禱告而產生,也靠禱告來增長。
所以我們應該單單藉著禱告將所需要的告訴神,
求神藉著人來行事。我們要堅心地依靠神,
不仰賴人,也不仰賴政府。

hudson-taylor

戴德生中國內地會創辦人

讓我們成為 代禱勇士 華傳之友 ,將一切所需用的帶到神的寶座前

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時說過的話給信心差會立下最好的模樣。
「華傳」也是一個信心的差會。她是因禱告而產生,也靠禱告來增長。
我們邀請您,加入「華傳之友」的行列成為代禱的勇土,
將我們一切的需要帶到神的寶座前,求祂的旨意能藉著我們這些卑微的人得以成全。

為機構事工禱告

為各區域辦事處需要包括事工、經費、等禱告,求神為我們預備,讓神的事工順利進展。求主開路、施憐憫,讓華傳有充裕的經濟可支持更多宣教士為主擺上。

為宣教士禱告

為宣教士與當地同工們的健康、安全、事奉禱告。仰賴神的供應,有正確的服事心態,持守全時間服事基督的呼召。

2-5/12/2025   Avani Sepang Goldcoast Resort, Malaysia


speaker

陳維恩宣教士

2009年全家到了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Biem族當中服事, 融入當地住民, 學習他們的語言, 翻譯聖經, 建立部落教會。Radius Asia跨文化宣教訓練中心的總幹事。


speaker

蔡頌輝牧師

「歐洲校園事工」(ECM)宣教士、福音漫畫家、詞曲創作人、專欄作家。目前在德國東部德累斯頓市做華人留學生福音工作。


speaker

楊右任弟兄

2014年發起「舊鞋救命」組織關懷東非赤貧地區,接後擴展於非洲諸多國家執行社區基礎建設發展,串聯世界各國慈善組織,提供青年學子走入世界,以實際行動影響社會族群。

17至39歲基督徒

凡教會同工或青少年導師,不限年齡,可以導師⾝份報名。

vector

現在開始接受報名

報名前請先WhatsApp


+601158538370

查詢已報名人數及你的營費。

實習宣教士

沒受過神學訓練?
未清楚宣教呼召?
想在跨文化環境裡學習宣教兩年……
那麼,實習宣教士計畫適合你!
以兩年的時間換取不同的人生經歷,
與前綫宣教士並肩服事,
邀你踏出舒適區,調適成長旅程。

實務性宣教體驗

實務性 • 體驗性 • 反思性

  • 不涉及太多理論性課程
  • 走出課堂,進入人群
  • 在閱讀、聽課與實踐過程中
  • 進行深入反思
  • 課程着重於理論的實踐與反思
地點:新加坡、馬來西亞
時間: 2025年6月26日至7月16日
對象:年齡介於20-40之間
為期:三個星期
經費:參加者自付旅費、保險費、住宿費、
伙食費、簽證費、車費等
學習促進者:資深宣教士
人數限制:注重小團隊,不超過十人
參加者資格:教會信徒

欲知有關「實習宣教士」和「實務性宣教體驗」詳情,請聯繫華傳國際總部或本會各地區辦事處。

聯繫各區辦事處

徵的是你嗎

華傳由全球各差派地區的教會、牧者和基督徒一起連成一個國際性的差傳網絡。
現有來自各地的同工約二百位,在全球各地作同文化及跨越文化工作。

工作範圍包括:

一、推動差傳/差傳教學

二、招募和訓練宣教士

三、開荒佈道/建立教會

四、工場拓展/開發

五、出版差傳刊物/書籍

目前全球四大區的十三個宣教工場皆每年擬發展計劃,增加事工及人力,
此外還有多個工場等待開發,因此急需積極招募新宣教士加入團隊,拓展天國大業。
更需教會認領這些工場,共同參與。

欲知詳情,歡迎聯繫各區辦事處。

聯繫各區辦事處

華傳青宣營參與者感言

邀約講員分享宣教

華傳是以推動普世宣教事工為主,願意與眾華人教會一起負起主的大使命,
向普世華民及萬民傳揚主耶穌基督的救恩,甚盼能與眾華人教會互相配搭,
一起在貴教會推動宣教事工,把福音傳遍天下。
歡迎各教會邀約華傳的同工、宣教士前往貴教會主講各類宣教聚會。

差傳年會

宣教講座

差傳培訓

宣教工場分享

王欽慈牧師 華傳國際總主任 王欽慈牧師出生於台灣,成長於阿根廷,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土木工程學士後,到美國繼續求學,取得土木工程碩士、博士學位。在紐約,紐澤西等地擔任橋梁設計工程師14年。王牧師從美國伯特利神學院美東分校畢業後,於2002年開始在法拉盛第一浸信會擔任牧職服事。負責教會中文與西班牙文部牧養事工,直至擔任本會國際副總主任止。2013年獲得三一神學院跨文化宣教學博士學位。宣教教學是王牧師另一事奉路線,他曾經在美國東北部多所神學院兼課教學,並在南美洲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並西班牙等地神學院教導密集神學課程。此外也教導英文、中文和西班牙文的宣教展望課程並曾擔任授予學分的延伸教師。 more
馮永樑牧師 宣教士關懷專員 馮永樑牧師是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的前國際總主任,2023年一月退休後在該會繼續擔任義務特約宣教士的工作。曾任三藩市華人金巴崙長老會主任牧師廿多年。先後在美國金門浸信會神學院獲取教牧學博士,和在西方神學院獲取文化研究學博士學位。 more
林俊仁牧師 馬來西亞辦事處主任/國際副總主任 林俊仁牧師1964年出生,來自馬來西亞新山異象基督教會,畢業於新加坡神學院,1988年及1999年分別獲得神學學士及道學碩士學位。他在1989年創立柔佛再也異象基督教會,1994年成為馬西宣道會主任牧師。林牧師育有兩名子女。2004年神帶領他加入華傳,擔任馬來西亞辦事處主任,負責推動宣教事工。期間他曾在多家神學院擔任課座講師,教導宣教及教牧課程。 more
李傳頌牧師 加拿大辦事處主任 李傳頌牧師生於香港,在加拿大讀大學時重生得救,畢業後任職投資機構,後移民多倫多,於天道神學院(Tyndale Seminary)進修,同時在母會賓頓市華人浸信會服事。1995年華傳於美國加洲成立,1996年延伸至加拿大,自那時起,李牧師與師母參與籌組加拿大辦事處並擔任行政工作,成為首批在總部以外的地區行政同工。1999年李牧師一家受華傳差派,派駐泰北、緬甸邊界金三角地區,進行拓荒,並擔任神學教育工作約十年。李牧師曾於2007年調往國際總部參與企劃工作,2010年起出任加拿大辦事處主任至今。李牧師和師母育有三名兒子,夫婦二人現同時於美國西方神學院(Western Seminary)進修,修讀跨文化研究博士課程。 more
胡惠强牧師 東亞/東南亞區副總主任 胡惠強牧師出生於新加坡,1981年獲頒獎學金到澳洲墨爾本大學工程系土地勘察學部門深造。在新加坡警察部隊服務八年,先後擔任罪案調查警察,教官及部隊通訊部主任。1993年加入導航會為全職同工。1997年重返職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擔任行政人員五年。2002年再次回應呼召,進入新加坡神學院修讀道碩,於2005年畢業,並加入華傳為宣教士。2006年與妻子蔡佳靜傳道被差派到柬埔寨宣教,直到今日。2019年獲頒教牧學博士(新加坡神學院)。現任東亞/東南亞區副總主任。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