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任的話

新處境,新方向,新模式。

2022年全世界經歷了許多重要變化,在其中卻見證了神的大能與恩典,讓我們在困難重重的人類社會中看見一絲曙光。

去年初新冠病毒變種Omicron來勢洶洶,其高度傳染性,致使疫情遍及全球各地。但症狀變得輕微,許多人確診痊癒後因而獲得免疫,各國政府逐漸開放出入境的限制,宣教工作也慢慢恢復走動。只是因為很多人開始遠行,航空旅行費用高漲,這是一個疫情後宣教所要面對的新處境。

去年二月烏克蘭戰爭,讓我們重新體會到當前全球所面臨的危險。戰爭、逼迫、監控,和許多政府的敵視,加上世界各國政府之間彼此的不信任與對立,均見未來宣教事工上的挑戰。疫情前令人感到樂觀的那全球化遠景,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然而科技的進步、信徒的忠心、人心的渴慕,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會看見神大能的手在世界各地,藉著華傳,也藉著全世界的信徒與教會開闢嶄新的福音運動。

放眼未來全球宣教事工,我們正面臨一個新的宣教處境,它要求我們重新審視過去所熟悉的宣教思維,在不同領域,認真探討新的方向。

服事對象的再思

當我們想到宣教時,我們腦海中出現的圖畫是一個地區的福音廣傳?還是一個人類群體的福音廣傳?過去兩千年傳統的宣教理念中,宣教似乎是對一個特定地區裡主要的族群所做的福音工作。自從1974年洛桑會議以來,未得之民的觀念卻成為了現今宣教意識的主流。其實在上個世紀初,當人類學的領域逐漸成型時,人類群體觀念就逐漸出現在宣教學的討論中。人們開始研究種族、文化、身分認同、族群這類題目,並且發現他們非常適用於宣教的發展。宣教事工的對象,逐漸從地理學的考量轉變為人類學的考量。使徒行傳一章八節說的「耶路撒冷、猶大全地、撒瑪利亞、地極」,也從地理位置的解釋,轉變為文化距離的描述。

我們逐漸習慣看到一個特定地理位置裡,居住者包括了許多不同的族群(人類群體),其中很可能因為種族與文化的分別,而對福音有不同的接受程度和自傳能力,未得之民的觀念因此誕生。近50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卻發現這未得之民的觀念,尤其是在一般信徒之間,仍存有許多誤解。

許多人誤以為所有尚未信主的人都是未得之民,包括自己沒有信主的家人、同學、同事、鄰居等等。按字面意思,「未得」,表示尚未被基督所得著,因此顧名思義就認定它代表一切還沒有信主的人。其實它的定義來源經歷了多年探討,直到公元兩千年運動前夕才定下三個主要的定義原則:

1. 在特定人類群體中,尚未建立自發性的福音倍增運動。

2. 福音派基督徒人口少於群體人口的2%。

3. 廣義基督宗教信徒人口少於群體人口的5%。

而目前做未得之民人口統計數據的三個機構,因為在以上三個定義原則的堅持程度不同,導致三個機構所提供未得之民的數據也不一樣。當然如果當年決定的不是2%和5%,而是3%和6%,那麼今天我們未得之民的數量也不一樣。「未得之民」確實是在宣教領域中被廣泛使用,並且喚醒了大眾對那些被忽略的群體和他們的福音需要產生負擔。但在同時我們也需知道,這是一個人為的定義,雖然對基督教的宣教運動具有即時幫助,但它也有自己的限制,尤其是當我們逐漸發現文化本身並不是靜態,而是動態的。

一個族群的文化在與其他文化接觸中不斷經歷改變,族群文化的範圍和界線也逐漸模糊。混血文化、多元文化、或是多重文化的出現,更挑戰著未得之民的觀念。這些身處於混血文化、多元文化、或是多重文化的人,其數量越來越多,他們又算是什麼族群呢?過去所高倡未得之民的優先考量(許多前線宣教所提供的宣教課程尤其大力提倡),在未得之民觀念逐漸模糊之際,如今似乎又逐漸重新回到一個更均衡的宣教優先次序,關注於廣傳福音、建立教會、門徒訓練、全人關懷、和人道支援上的努力。

宣教方向的重整

其他宗教跟隨者的挑戰仍然清楚擺在我們眼前時,我們卻發現歐美地區年輕世代已大量流失。他們居住在後基督教社會,接受後現代思潮的薰陶,並且拒絕有組織的宗教,包括基督教。許多人接受了無神論,或不可知論者的世界觀,逐漸遠離教會。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指出,未來幾十年間,這批人口將會快速成長,形成另一個重要的福音對象。向歐美各國重新展開福音工作,正是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常提及的「反向宣教」(Reverse Mission)。身處於過去傳統上被看為宣教工場的亞非拉基督徒,如今藉著種種媒介,已經開始將歐美各國重新定位為宣教工場。過去的宣教基地,如今淪為宣教工場,致使宣教方向倒轉,成名符其實的反向宣教。或許因為歐美各地常見的種族歧視作祟,或者是反向宣教的宣教士存有強烈的民族自我中心,今天這個領域的宣教運動進展仍然非常緩慢。許多從事反向宣教的宣教士,成為了亞非拉各國移民建立教會的牧者,失去了反向宣教的最終目的。如何在其中有所突破,是當前普世宣教的重要任務!

事奉策略的考量

神藉著全球遷移人口,促成祂宣教的發展,這是當前散聚宣教的考量。打從「使徒行傳」時代開始,當耶路撒冷經歷到宗教逼迫時,雖有使徒留守耶路撒冷,許多信徒卻因此四散各地。他們移居其他地區時,沿途不忘記分享見證福音。即使最終決定定居在其他城市,也仍然積極地傳福音、建立教會,甚至跨越語言的障礙,建立多元教會。安提阿教會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將散聚人口看為宣教對象,確實是一個宣教契機。許多地區因為社會結構和政治壓力,難以公開發展大量的福音工作,當地人對福音的接觸也非常有限。但許多人遷移到福音傳講更為開放的社會環境中,因而可以接觸到基督信仰,領受福音的信息。當這些人信主之後,也可以藉著族群內部的管道,將福音傳到原居地——那是外來的宣教士無法完成的事。信主的散聚人口,不單能夠將福音傳回自己原居地的同胞,同時也可如宣教士一般,在僑居地傳福音給當地人。只是這樣的福音傳遞,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少數專業的宣教士,而是要靠散聚群體中每一位成員,全體動員的力量。換句話說,一個成功的散聚宣教,需要動員教會全體的力量。因為福音接觸是發生在每一位成員的日常生活中,面對自己的家人、同學、同事、鄰居、家鄉的親友、以及一切所有的人際關係,活出美好的生活見證,並傳遞完整的福音信息。在散聚宣教領域,我們需要專職的宣教士從事於策略、培訓、動員的任務,但更重要的是動員整體教會,每一個人每一天都主動作出福音的溝通與見證。

事奉模式的檢討

雖然我們身處於不同時代,但是基督要我們捨己跟隨的呼召不變,一般人投入宣教模式,不斷出現新的選項,但對基督的忠誠與委身,絲毫沒有任何改變!

我們相信一般已婚的信徒,宣教是夫婦二人的事。只是過去宣教士夫婦的搭配,甚至一般教會牧師夫婦的事奉搭配,妻子多以「師母」的角色出現,有些地方因而出現「師母學」的探討。但今天許多師母發展出其他恩賜,例如牧養、主日學、音樂、幼教、禱告、神學教導,甚至醫療、翻譯等專業工作……不同的搭配逐漸被教會和差會接受,畢竟恩賜即時的發揮,是我們樂以看見的。

除此以外,許多宗派也逐漸接受女性牧者,他們的丈夫,又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相信還是要回到恩賜發揮的探討。沒錯,我們需要認清我們所屬的位置,但最終,我們盼望華傳能夠提供一個平台,讓熱衷宣教的肢體,好好地發揮自己的恩賜,與人同工,建立健康有力的事奉團隊。

這就牽涉到另一個當前多重任務(Multitasking)的現象。打從微軟推出Windows操作系統之後,電腦屏幕上的多重任務功能就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越來越熟悉,也越來越習慣這樣的工作方式。推及宣教投入,我也發現越來越多有關雙職事奉的探討。

過去在宣教圈子中所提到的雙職宣教,多半是以創啟地區宣教平台的角度來看,認為一個非宗教的職業身分,比較容易得到宣教工場的入境居留資格。因此所謂的帶職,多半是一個權宜之計。但是越來越多人認為雙職宣教本身就是一個人生呼召,他們的領受是在宣教工場上,規劃出一個職場與事奉工場並進的人生。今天的經濟環境,讓許多準宣教士在籌足經費的要求上,承受著極大的壓力——雙職宣教自然成為一個更受歡迎,更有彈性的模式。其實追根到底,雙職或是全職的宣教投入,我們所強調的,都是針對一個宣教導向的職場生涯。

多元服事的團隊

談到多重任務(Multitasking),就聯想到多元的宣教團隊。今天多元化的現象在社會不同層面出現,包括文化、種族、社會階級、年齡層、恩賜等。在差會中,我們所面對的是宣教團隊的多元化,以及宣教對象的多元化。華傳的宣教團隊,許多成員來自於世界不同的角落。除了來自於如香港、台灣、澳門這些以華人為主的社會以外,也有來自於東南亞各國的華人社群(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或是西方國家(美、加、澳洲)。不僅如此,也有同工來自於拉丁美洲、歐洲、和非洲。我們出身於不同的華人社區,除了中文以外,也講本國不同的當地語言。對各地文化、歷史、語言的了解,不但深入且廣闊。當大家彼此同工,建立團隊時,「接納彼此的不同點」就是我們最大的功課了。然而,這些功課也正是身為跨文化宣教士的基本功夫。學會在團隊中彼此接納,到了工場面對跨文化的事奉環境時,便能夠自然地發揮了。這些都是華傳的資產,多元確實代表了力量。

除此以外,文化的動態本質在當前快速發展的社會中更加凸顯。宣教的對象,大部分都不是隔離在深山叢林的部落,反而更多是與外界不斷接觸互動的城市居民。因此所建立的事工與教會,也逐漸趨向多元化。例如華傳在烏干達所建立的本地青年事工,雖然大多成員都來自於附近的貧民窟,但是這些年輕人的背景,其實是來自於烏干達當年內戰時期分布在全國不同角落的部落。我們外人以為都是一樣的人種族群,其實他們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多元的團隊服事多元的宣教對象,這確實是神為我們提供在服事上的新處境!

科技神學的互動

最後我們也需要關注神學領域中可能的發展,尤其是科技進步對神學帶來的挑戰。近幾年來科技進步的速度越來越快,許多我們還在摸索的新技術,當我們感到熟練掌握的時候,卻發現已經落伍了,取代它的新科技正在興起,我們又要重新學習。宣教服事的運作也因此不斷改變升級。舉個例子,網路教會的模式如今逐漸出現在不同地區。疫情隔離的時候,全球幾乎所有的教會都靠著網路來運作。如今疫情趨緩,有些教會就急著恢復實體聚會。然而仍有許多人堅持不再回到實體,也有些教會採用混合方式(線上加實體)來運作。雖然這些題目,大多於實踐神學領域中探討,但是我們卻期待更多來自於系統神學,尤其是教會論的分析。當線上教會的模式出現時,它是否顛覆了我們一般對「地方教會」的認知?到底什麼樣的群體可以稱為教會?網路教會的牧養又是什麼樣式呢?

科技也給宣教事工運作,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如果我們接受馬太福音中大使命的教導時,我們知道大使命的核心是「使人做門徒」。而當前流行的各種網路會議的應用程式,恰好提供了一個從「親身使人做門徒」到「線上使人做門徒」最便捷的工具。如今線上教導充斥在網路上。只要有手機和網路就可以即時在線上接受門徒栽培。這個方式的確提供給宣教工場大量的屬靈資訊,它不但成為宣教士最好的幫手,同時也為宣教工場上的弟兄姐妹提供了許多知識和資訊。但是,多年來宣教界所強調福音傳講與門徒栽培的「處境化」需要,又如何處理呢?雖然知識可以來自「線上」的供應,但是「在地」的應用,則必須依賴漂洋過海,親身陪伴的宣教士——在服事對象身邊,設身處地為他們量身定做,並且教導處境化的應用。這是一個重要,卻也容易被忽略的題目。

結語

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走過了21世紀將近四分之一的時光,未來趨勢也逐漸出現一些令人感到興奮的改變。華傳身為一個華人色彩的差會,看準當前大環境的改變,主動與它同步,繼續作為華人教會與工場之間的橋樑,與教會、宣教士、工場信徒彼此搭配協調,為耶穌基督的宣教大業提供它應有的投入與貢獻。我們與普世教會合作,願意忠心緊緊跟隨耶穌基督的宣教腳蹤行。


主題文章

差派角色的更新

過去四十多年,神讓我在世界不同地方和管道學習、見證祂的工作。頭七年,在亞洲透過福音機構帶領年輕人歸主,也被宣教士栽培作門徒訓練事工。接著27年在北美牧養教會,被神操練;又往後的十多年,在華傳差會學習如何推動普世跨文化的宣教工作。我心裡充滿無比感恩!

但回顧過去四十幾年,也發現全球教會的發展實在面對許多極大挑戰。首先是歐美教會的信徒人數不斷地嚴重下滑。相反地,南半球(Global South)教會 (例如亞洲、非洲和南美洲各國、創啟地區的發展中國家等),卻蓬勃增長。與此同時,歐美地區的宣教差派事工也因教會萎縮,導致宣教退潮,即面對人手和資源嚴重短缺問題。過去兩年多,新冠肺炎疫情和各地戰爭所造成的經濟問題,致使全球性通貨膨脹危機,加上教會因疫情被迫暫停聚會,教會人數下滑和宣教退潮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有些教會也因此直接向差會表示,以後不能繼續在經濟上支援所派出的宣教士。 我深信掌管歷史的神也是差派的主,既然容許這些危機發生,祂將帶給我們的必不單是轉機,更是要讓我們看見那贊嘆不已的奇妙作為,滿足祂在普世的救恩計畫。關鍵是,教會會否容許神介入,帶來教會革命性的改變。猶如當年耶穌降臨人類歷史中,欲帶來「新酒不能放在舊皮袋裡」的改變一樣。當時的宗教領袖,不單沒有接受耶穌的警告和介入,更起來殺害他,嘗試徹底破壞神透過基督所要成就的更新作為。

過去百多年教會差派歷史裡,差會的出現,是協助教會完成神所托付的普世福音計畫。宣教工場,在地域和文化上往往都跟差派教會有很大的距離,故此,教會和差會彼此分工,教會託付差會督導、關顧、管理宣教士在工場的生活和表現,教會則負責禱告和支援經濟。

2007年,智能手機誕生,完全顛覆了過去宣教分工的運作。因為宣教士可以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或互聯網跟家人和差派教會保持密切聯絡。過去,宣教士主要是發出書信,經差會審核後才寄給支持的教會和弟兄姐妹。今天,宣教士可以天天把他們在宣教工場的遭遇,第一時間通知原居地的家人朋友和教會。差會同工很多時候反而是從差派教會口中,才得知宣教士的情況。這現象給差會在關顧和督導上帶來很多尷尬和複雜的情形,就算工場主任也得要從差派教會那獲知宣教士所面對的人事問題。不但如此,手機的方便性也成為宣教士文化適應上的絆腳石。宣教士經常和原居地家人朋友接觸,經常觀看原居地資訊和娛樂節目,減弱了對宣教工場文化的投入、和認識新朋友的意欲。此外,AI翻譯系統也是另一個影響跨文化宣教的障礙——宣教士有藉口不再需要學習宣教工場當地語言了。怎麼辦?

有人描述今天互聯網的普及,好比耶穌時代的羅馬交通網絡。條條大路通羅馬,早期教會便可以使用這交通網絡,把福音從耶路撒冷傳到地極。差派教會可以透過互聯網參與宣教工場的宣教活動,例如講道、查經或培訓等。過去兩年疫情期間,華傳也提供教會「網上訪宣」事工,邀請差派教會領袖幫忙在宣教工場帶領查經、禱告會、訓練和講道的工作。互聯網確實為教會開啟了一個廣大的宣教禾場。

又因航空事業不斷蓬勃發展和普及化,差派教會很容易派訪宣隊或教牧同工,隨時到工場關顧宣教士和協助事工發展。雖然在疫情期間旅遊業大受影響,但不久將來肯定會有所改變。乘飛機遠行也必會更加普遍和方便。

這些新發明和演變,讓差會和教會必須重新思考,各自在宣教大業中的角色,如何能更有效地滿足主耶穌要求教會成就的普世福音使命。作為門徒訓練基地的教會,在宣教差派上又應如何成為門訓關顧的延伸呢?

因著教會在宣教工場的參與越來越頻繁,也造成前後防的宣教分工關係變得越來越模糊。於是,許多人數和資源較多的教會便傾向直差(直接差派宣教士),或在宣教工場,聘請當地傳道人為他們做植堂事工。這樣,差派教會對該工場發展便擁有更大的主導權,也更有效率地動員會友們投入宣教工場。這是否代表一個新的宣教趨勢正在迅速展開呢?

站在差會的立場,我們不怕差會生存因此受到威脅,因為教會本來就是差派的基地。無論是人力和財力資源都來自教會。差會只是神興起,協助教會推動跨文化宣教的僕人。若教會真正可以發揮其差派任務,差會可以隨時停止運作。我想,今天差會的角色,是更竭力幫助教會履行其原有的差派任務。這也是聖靈正在全球發動,建立以差遣、宣教為主導的「使命群體」運動之原因。

一個以差遣、宣教主導的使命群體(Missional Church)或是一個以大使命主導的教會,並非只是設立宣教部,每年籌款支持宣教士和福音機構而已。教會作為一個以差派、宣教主導的使命群體,是要追求分辨神給整個屬靈群體和其中的每個肢體,在其身處的時代文化中,如何實踐他們所領受的應有召命。我們所相信的神是一個差派的神(Missio Dei)。正如主耶穌為門徒向父神禱告說:「祢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約17:18)父神差派主耶穌,道成肉身進入人類歷史建立門徒。然後主耶穌也差派教會進入世界不同角落,為要叫萬民成為祂的真正門徒。絕對不只是「平信徒」或「會友」,成為背後支持和觀望傳道人或宣教士的侍奉。

今天北美教會的普遍情況是20/80:教會中20%的信徒服事80%的會眾。而大部分20%的熱心會眾,都是參與教會各樣活動的事務性工作。他們都把建立門徒的大使命,交托給那些受過專業訓練的傳道人。這樣的教會運作,不幸地已經成為教會普遍接納的傳統和規範。因此,「召命和差派」變成只和教會極少部分人有關,或局限在教堂裡面的宗教活動。大部分信徒都沒有追求明白和實踐,神把他們放在不同行業或社區中所要履行的大使命。難怪教會與社會越來越脫節和被邊緣化。教會,作為主耶穌在地上的身體,其主要任務就是建立門徒,好叫他們效法基督,道成肉身,進入不同行業和群體中建立門徒。「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我相信保羅給提摩太的這番話,要發生在每一個使命群體中,成為教會應有規範。這樣,無論神把祂的門徒放在世界任何地方,他們都應該追求在不同文化中,活出基督的生命和召命並建立門徒。

當教會真正成為一個使命群體而非信徒俱樂部,我們之間的關係便是差派、宣教的伙伴。雖然身處在本地或世界不同角落,但為了共同使命而努力——建立門徒(其中肯定也包括在家庭中建立自己的兒女,成為主耶穌的門徒,叫他們像父母一樣效法基督而活)。這樣,我們更能明白彼此的挑戰而實踐相互關顧(Member Care)。彼此、互相(希臘文ellalon)在新約聖經中出現過100次。這個字,貼切描寫了早期教會生活文化。早期教會不單是一個實踐大使命的群體,也是一個實踐「彼此相愛」新命令的群體。故此,一個注重差派或大使命主導的教會,也同樣是一個注重關顧「人」超過關顧「事工」的群體。這種強調栽培門徒和關顧宣教伙伴的教會文化,正是使命群體的應有本色。它也必然會因此孕育出更多健康的門徒、宣教伙伴,被神大大使用,進而改變世界。

  • 英文Mission一字是從拉丁文Missio而來。中文往往把它翻譯為宣教或差遣。但筆者認為「差遣/差派」的翻譯應該更合乎新約聖經的意思。
  • MissioDei是一個拉丁文的神學名詞,可以翻譯為神的使命/差遣,或差遣/使命的神。由德國神學家Karl Hartenstein 在1934年用來解釋教會的使命。

主題文章

未來宣教路向的思考

疫情雖然漸趨緩和,整個世界都不一樣了。
實際上,世界一直在改變中,而且改變的速度越來越快。
我們相信歷史掌握在神的手中,
世界雖然在改變,神的心意並沒有改變。
神要我們在這個世代作祂的見證人,
並且帶領萬民,成為主的門徒。

我們相信,在每一個世代,
神都為我們預備了各樣的機會和工具,
為主作見證。求主賜給我們敏銳的洞察力,
抓住神給我們的機會,帶來宣教新局面。

世界在改變

我最近到柬埔寨金邊恩典堂短宣兩個多月,柬埔寨的變化,正是整個世界改變大趨勢的一個寫照。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經歷著類似的改變。

都市化

柬埔寨本來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最近幾年,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擴張,柬埔寨也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很多工廠從中國轉移到了柬埔寨,農民也進到城市附近的工廠工作。

我發現,大部分的宣教士過去都是把宣教重點放在鄉村,也帶領了不少人信主。柬埔寨基督徒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然而,當柬埔寨的社會急驟改變時,宣教策略應如何作出調整,以回應社會的福音需要呢?

跨文化交流

現在的宣教工場比以前有一定優勢,就是有一定數量的雙語人,雙文化人,他們可以成為宣教士與當地居民、信徒、以及教會領袖之間的橋樑。

在柬埔寨,雙語人的薪金比只懂高棉語的本地人高出一倍。他們也比較受當地人尊重。所以,本地人都讓孩子們學中文,或英文,希望他們長大後,可以有更好的前途。

宣教士應重視這個群體,他們比較容易接受其他文化,也對基督教有好感。如果能夠帶領他們信主,並且將他們培養成為門徒,訓練成為工人,將對福音事工有很大益處。

網絡時代的挑戰

疫情加速了網絡普及化,比如在柬埔寨,網絡已經遍及城市和鄉村。在金邊的網速甚至比澳大利亞還高。 在疫情期間,大部分教會都有線上直播,現在也同樣面對著,如何邀請弟兄姐妹回到實體崇拜的挑戰。

有人以為,網絡會為宣教帶來無限契機,不用離開自己的國家,就能把福音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然而,宣教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是生命的傳遞。只有道成肉身,生活在本地人群體當中,才能把主耶穌的愛,帶給當地人。網絡只是一個輔助工具。

抓住城市的福音機會:

都市化大趨勢下,也為宣教事工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當有大批人離開自己的家鄉,進入城市周圍,也是他們最需要愛,最需要關懷,心靈最敝開的時候。我們要抓住神給我們的機會,帶領他們信主,為他們建立適合他們的教會,栽培訓練他們在基督裡成長。

大學生事工

大學生是城市未來的動力,他們信主之後,可以影響整個社會。宣教其中一個重點應放在大學生身上,栽培他們成長,將來可以在社會中的各行各業作鹽作光,為主作見證。

金邊恩典堂在教會中設立了學生宿舍,現在有20位大學生在這裡居住。其中居住兩年以上的大學生都已經信主了。他們在柬文崇拜中,也成為事奉的主力。

新移民

很多新移民來到一個新的城市都會找教會。他們在社會上常受到他人欺負,在教會中卻能得到弟兄姐妹的愛。當新移民穩定下來,建立了自己的教會,還能成為宣教的新興力量。

金邊恩典堂首先是向華人新移民傳福音,當華人教會逐步成熟之後,他們就發展柬語事工。現在華人堂有不少弟兄姐妹都有不錯的收入。他們的奉獻絕大部分用於支持柬語傳道人。

悉尼的華人教會也開始了關愛新移民的活動。在西方教會專心建立華人和韓語等新移民教會時,華人教會已經開始關心泰語人、尼泊爾人。最近又開始了穆宣活動。所有這些宣教努力,都是通過支持這些群體中的福音工人進行的。

在新移民中有一個特殊群體,就是難民。在澳大利亞也有不少穆斯林背景的難民。如果有宣教士專心去關心他們,相信也一定能帶領他們當中一些人信主。

宣教策略的改變

隨著世界的改變,宣教策略也一定要隨之改變,才能回應社會的福音需要。福音不會改變,生命的影響力不能改變,方法卻可以改變,策略也可以改變。

傳福音 VS 訓練

以前的宣教方式,大部分以宣教士為主,宣教士自己傳福音,為他們的果子建立教會,牧養他們。我覺得現在的宣教模式應以訓練為主,就像主耶穌一樣,專心訓練門徒,然後讓他們去建立教會,栽培信徒,再由他們去訓練下一代工人。

從柬埔寨現狀來看,所訓練的本土工人,很難滿足城市化的需要。宣教士要為當地培養更多現代化工人,才能滿足當地城市的福音需要。

華傳的角色

華傳應成為華人教會的伙伴,提高華人教會的宣教意識。過去粵語教會在宣教方面比較努力,現在華語教會也應起來,積極參與普世宣教。

華傳應把世界的改變和需要傳達華人教會,和他們一起培養符合這個時代的宣教士。也許,我們應把一些有經驗的牧者差出去,才能為宣教工場帶來質的改變。

最近幾年,中國也差派了不少宣教士到海外宣教。然而,能夠在宣教工場堅持下去的不多。華傳可以成為這些中國宣教士的伙伴,陪伴他們成長,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宣教士。


主題文章

未來展望課程
對宣教運動發展的獨特貢獻

展望課程簡介

自1974年推出以來,如今「展望課程」已經成為了宣教培訓的標準入門教程之一,但本課程初始理念的形成是偶然的,而不是刻意為之。早於1974年,參加爾班拿會議的基督徒學生中,對宣教使命的呼召產生了空前熱烈響應。到了1974年,這一勢頭越發明顯。為裝備這些立志宣教的學生群體,會議的組織者找到富勒世界宣教學院的教授溫德博士,請他開發一些東西以滿足這些學生們的需求。自那時起,本課程在不同處境、語言和文化背景之下,已經發展出一系列課程。這些課程雖然幾經變化,但大體上都遵循了最初的設計理念,即由四個主要部分構成:首先是聖經視野,其次是歷史視野,文化視野緊隨其後,最後以策略視野收官。

獨具特色的展望課程

從聖經視角出發,展望課程發展出了其獨具特色的宣教神學基礎,共有五個方面,茲分述如下:

(一)救贖故事的開頭

本課程的救贖敘事並未按照華人教會傳統,自馬太福音28章的「大使命」經文開始,而是始自創世記所記載的亞伯拉罕蒙召。這是本課程的第一個特色。溫德博士當然不是第一個「發掘」亞伯拉罕蒙召(在救贖歷史中)重要意義的神學家,這一神學理論可以溯源到沃爾特·凱澤在哥頓·康維爾神學院擔任教授(後來任院長)的時期,甚至可能更早,卻是溫德博士與賀思德博士確定了這一與救贖相關的神學理論並使之深入人心。在溫德博士發表的一篇論文中,他呼籲人們正視華特·凱瑟關於舊約神學中,亞伯蘭蒙召與宣教之間存在聯繫的論述,這篇文章成為了本課程第一章的一篇重要文獻。溫德博士也從另一位塑造救贖敘事的重要學者約翰·斯托德的論述中汲取營養,以闡明「宣教的神」這一概念。顯然,溫德博士在發現並借鑒他山之石方面頗具天賦!

意味深長的是,亞伯蘭被呼召去祝福萬民,但他並不是一個「好人」,在創世記整卷書中,「好」的概念只存在於開頭部分(伊甸之前,參創2:9) 和結尾部分約瑟對自己被賣埃及「好」的總結(參創50:20)。

展望課程救贖敘事中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神邀請我們參與到祂救恩計畫之中,這是本課程的開創性貢獻。在本課程出現之前,福音派教會中並不存在這樣的觀念。無論是欣然的全力以赴還是被動的履艱負重,宣教都被看作是基督徒應盡的義務。展望課程的救贖敘事使所有信徒得到釋放,他們滿懷著喜樂和愉悅進入到神的救恩計畫,帶著強烈的目標意識參與其中,並最終獲得滿足的獎賞。

履艱

展望課程救贖敘事強調立約應許,神因此被稱為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和雅各的神」。「立約」是一個在舊約和新約中反復出現的特定短語,用來強調人們與先祖之間關係的重要性——因著成為亞伯拉罕信仰的共同繼承人,所有信徒都成為了亞伯拉罕家族的一分子。這一條應許之路步履艱難,從幼發拉低河到紅海,越過約旦河,再跨河東到河西。

(二)神的榮耀

本課程另一個重要神學基礎是「神的榮耀」。雖然神的榮耀很難用言語來表述,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反映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對著鏡子觀看到的景象(請記得在聖經的時代鏡子是一個銅器,並不是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有著銀色背景的玻璃,所以映射出來的只是某種乳白色輪廓)。

  2. 神完全的榮耀僅存在於三一神之內。

  3. 或許有關神的榮耀中最難理解的是「歸榮耀於神」這一概念。神需要人來增添祂的榮耀嗎?我們還能為神的榮耀增添什麼呢?神在祂自己裡面是完全的嗎?有些問題或許容易解決,但有一些問題只有在永恆彼岸才能得到答案。

(三)神的國

聖經部分的下一個問題是關於神的國。與此相關的傳統觀點認為神的國是一次性來臨的,即耶穌作為彌賽亞的降臨(就是神國的開始)。就某種意義上來說,這與猶太人一直以來所存的盼望非常相似——期待彌賽亞降臨,解放整個實體國家,他們如今仍在期待著。與傳統觀念不同的是,本課程的國度神學強調兩次降臨。第一次降臨大約發生於2000年前(參馬太福音28章、使徒行傳1章),而第二次降臨則發生在世界大結局時刻,那時,各支派、各方言、各民族、各邦國(參啟5:9,新譯本聖經)的人都要接受最終審判。這兩次降臨都是神國的組成部分,在課程中以聖經視角呈現出來。這個雙重國度的觀念有時被叫作神國度的「已然——未然」(狀態),是溫德博士與賀思德博士在神學發展上作出的重要貢獻。這一觀點由溫德博士與賀思德博士首先提出,並成為了由展望課程發展出來的一系列課程之顯著特徵。

(四)敬拜與宣教

敬拜與宣教的密切關係,是本課程最著名的神學理論之一。因為本課程對此的鮮明論述,約翰·派博的名言「因為沒有敬拜,所以需要宣教」才得以深入人心(或耳熟能詳?),這也成為了許多後續發展出來的其他課程,標準神學概念之一。

(五)耶穌在外族人中的事奉

大多數的神學家都強調耶穌在猶太人中間的事奉,畢竟耶穌所揀選的12位使徒都是猶太人。但耶穌在非猶太人中的事奉也是不容忽略的重要,福音書中至少七次記載了祂與非猶太人一起做工的事實。

  1. 在凱撒利亞腓立比趕鬼(可8:28-34)
  2. 醫治十個大麻風病人(路17:12-19)
  3. 井旁的婦人(約4:5-42)
  4. 迦南婦人的信心(太15:24)
  5. 醫治百夫長的僕人(太8:8)
  6. 經過撒馬利亞人的村莊(路9:51-56)
  7. 希臘人在耶路撒冷尋找耶穌(約12:23)

這些事件凸顯了耶穌事工的另一個重要領域——祂在非猶太人中的工作。

宣教趨勢

多中心宣教

「Polycentric Mission」這個概念於2018年開普敦洛桑福音會議上首先提出,雖然只是一個英文短語,但在中文的表達中則要複雜得多。這個詞至少可以用三個押韻的漢語短語來表達:多源宣教(Poly-center)、多圓宣教(Poly-concentric)以及多雲宣教(Poly-cloud Based)。每一種譯介所要表達的是不同的差派來源、不同的宣教跨文化程度、不同的平台、不同的事工類型等各個方面。

多源宣教(Poly-center)強調的是不同的宣教士差派來源。自2000年開始,新興教會逐步開始承擔起宣教責任,與此相應的是,韓國教會開始增長,拉丁美洲教會在COMIBAM運動的影響下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

多圓宣教(Poly-concentric)是指對跨文化宣教的超越民族中心主義邊界的重新審視。這一思潮起始於20世紀90年代,甚至在新興的移民輸出國家教會中也蔚然成風。

多雲宣教(Poly-cloud Based),則代表了從1980年代的英語教學宣教到1990年代中期的醫療服務宣教,所開啟的多元宣教平台問題的探討,嶄新的宣教平台模式「商宣BAM」則發軔於2010年。

內傳浪潮(也有稱作「局內人運動」)

因著約翰·傑伊·特拉維斯主編的一本叫作《認識內傳浪潮》的書,開啟了被稱作「內傳浪潮」的新宣教運動,這一運動已經成為了宣教發展的分水嶺。自1995年這本書問世以來,其影響力至今經久不衰。

在Frontier Ventures差會的帶領下,希金斯提出了全新的「陪伴人」理念,對「內傳浪潮」進行了進一步完善。目前,「陪伴人」理念仍處於起步階段,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提高。

麥博士多年參與跨文化事工,領導跨文化團隊,兼擔任某創啟地區的工場主任,帶領回民事工。他奔走於全球華人教會,推動宣教動員,足跡遍及俄羅斯、土耳其、中南美洲、中東及中亞地區。

阿布扗拉與麥博士一起發展中文的展望課程,曾在馬來西亞進修,後在韓國機構學習事奉,現為創啟地區某差會主管。他與麥博士聯手訓練超過100個華人地區的展望老師。


i宣

你真的相信神在做工嗎?

宣教完全是神的工作!
每一個事奉主的人都曉得這個真理,也持守這個信念。
然而,這個觀念實際上影響我們有多深?
它應當如何主導我們的事奉呢?

神在宣教使命上工作

從全本聖經看,宣教無疑是一個徹頭徹尾神掌權的使命。

首先,聖經提到神開始與成全救恩計畫。人類始祖犯罪之後,神沒有等待人自覺需要、來求祂才施展救贖。相反的,當時人自以為不需要神,還建築通天的巴別塔。然而,神主動展開一個全新的救贖計畫。祂揀選了亞伯拉罕,使一個從對擁有後代不存任何盼望的人,形成一個大家族,再成為一個國家、得地為業。到了新約,神透過耶穌完成了十架救贖。耶穌的死和復活,徹底解決了人犯罪所帶來的破壞,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道路,使人有資格回到神那裡。將來有一天,神要完全成就這個偉大的計畫,使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人來到寶座和羔羊面前敬拜祂。

從耶穌升天之後到祂再來以前,神持續工作。祂揀選、差派和帶領宣教工人。耶穌按照祂的應許,在祂升天之後賜下聖靈與教會同在。使徒行傳提到聖靈在教會中全面的工作,聖靈賜使徒膽量宣講神的道(徒4:31),祂與使徒同作見證(徒5:32)、賜智慧給傳福音的人(徒6:10)、引導傳福音者的腳步(8:29;10:19;11:12;13:2,4)、差派使徒出去宣教(13:2)、賜使徒行異能的能力(13:9-11)。在教會執行使命過程中,聖靈的工作不僅僅是在傳福音的教會身上,也在接受福音的人身上。約翰福音提到,聖靈保惠師來了,就要在罪、在義、在審判各方面指證世人的罪(約16:8)。若不是聖靈動工,沒有人會主動選擇悔改。

「神在工作」對我們的影響

既然宣教是一場耶穌掌權、必然得勝的爭戰,這信念應當直接主導和左右我們投身宣教的觀念和態度,至少包括以下幾方面。

1. 宣教使命不是一個可推辭的選項

擁有「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的主既差派了我們,就由不得我們選擇做或不做。耶穌的權柄首先必須彰顯在認祂為主的群體——基督徒身上。基督徒必須宣教,且不應該是一種「無奈的順服」,而是歡歡喜喜、並且感到很榮幸,因為我們有分於這個最有意義和價值的偉大事業。

2. 奮力工作同時當凡事禱告倚靠祂

既然相信神才是真正的工作者,在推動各種傳福音事工的同時,就應該更強調禱告。這概念顯然大家都知道,在實際服事經驗中,尤其當服事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諸多計畫期待能早日見效時,宣教工人總是想抓緊時間幹點事,而最容易忽略和首先放棄的,往往就是禱告。

3. 應當按照神啟示的原則和方法行

既然神才是真正的工作者,就當按照祂的方法行。神雖會給工人發揮的空間,可以自由運用創意進行事工,但所制定的策略和方法不能違背聖經所啟示的原則,更不應該讓原始的福音被打折扣,這包括加添一些聖經所沒有或不肯定的應許來吸引人,或者用一些巧計,讓聽福音的人更容易接受它。宣教工人的責任是弄清楚神要我們做的是什麼,然後忠實、努力地把它做好。

4. 無需將過大的壓力往自己身上扛

既然神才是真正的工作者,宣教工人不應該有「彌賽亞」的心態,以致壓力過大。要是不成功,應該好好檢討,卻無需責怪自己或團隊。在宣教領域中,因壓力過大而造成身體和精神上的破壞並非罕見,這可能是單純出於愛靈魂的心和對福音的熱忱,也可能出於其他複雜的心理因素,無論是什麼,「倚靠神」的表現之一就是懂得放手、安息。

5. 除了計劃也應當配合聖靈的帶領

對於事工,我們應當有計畫,也應當致力將計畫落實,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順服聖靈的引導和感動。計畫不應該是死的,在實行過程中如果聖靈給我們看到特別的需要,或遇見特別的機會,或發現一些問題,我們就應當靈活配合。正如使徒行傳給我們看到的,聖靈會及時引導使徒們的腳步,要他們去向特定的人,到哪里、或不到哪裡去宣教。

6. 相信神必實現祂看為更美的旨意

福音事工的效果有時候會不如預期,不要失去盼望,因為我們知道神一定能使它達到神所預定的結果。正如在獄中的保羅曾寫道:「我為這福音受苦難,甚至被捆綁,像犯人一樣;然而,神的道卻不被捆綁。」(提後2:9)有時候,神做工的時間會比我們想像的慢,效果也和我們的期待有落差,但祂的作為和時間總是最精確,最後的成果也必超乎我們想像。

7. 在重重的挑戰中堅持長久做下去

儘管傳福音本來就不容易做,但宣教工人無需失望,也不要帶著消極的態度服事,更不必氣餒。堅持、長久地做下去,終必看見神把祂自己要做的工做成,即使不是在今世,在永恆裡也必看見。聖經中許多領受神應許的人,到他死的那一天都沒見到神的應許實現,但過了數百年,他的後代完全可以證明神沒有失信,只是人生太短暫,無法看到神整體計畫罷了。

8. 即使偶有成就也不自誇而會感恩

有時候,布道事工也會略見效果,如果我們相信神是真正的工作者,就不需要為成就而自誇。我認識一些在傳福音上比較有「成就」的人。不久前跟一個長老交流,對方告訴我,他透過個人布道帶過三百多人(他說出了精確數字,但我不記得了)歸主!我真心為這位長老感恩。儘管如此,我們相信他布道的恩賜是神給他的,布道有效果也是聖靈在聽者心中工作,榮耀應當歸神。

9. 工作焦點不在成績而在品格生命

既然神才是真正的工作者,宣教工人看重的就不應該是成績,而是我們有沒有活出該活出的樣子。以色列人在進攻迦南地時,只要他們按照神指示的方法,就必然勝利,即便有一些策略在人看來極不合理,以色列人的責任就是完全遵從,包括一些可能表面看起來無關痛癢的要求。例如,在攻耶利哥城的時候,神要求他們不可取敵方的任何東西,這個要求似乎無關戰爭勝敗,可是一旦他們沒有遵守,神就使他們在下一場戰役中失敗。

身在其中的人都體會過,宣教確實容易讓人灰心,因此更需要聖靈時刻提醒我們神在工作。失去盼望和信念所帶來的後果是嚴重的,這可以從上個世紀的瑞典宣教士——「大衛·弗拉德」和「斯蔚」夫婦(David and Svea Flood)的故事中看出來。

1921年,大衛和斯蔚夫婦來到當時還稱作「比屬剛果」(Belgian Congo)的地方宣教。他們和另一對宣教士夫婦想進入一個名叫N’dolera 的村莊傳福音,卻被村里的酋長拒絕了。於是他們在該村莊不遠的山坡搭蓋一間小茅屋,作為宣教基地,繼續為該村莊禱告。可是過了許久,工作仍然沒有起色。那村莊裡唯一與他們接觸的人只是一個小男孩,他得到村長批准,每週兩次賣雞和雞蛋給這些宣教士。斯蔚後來帶領這個孩子歸向基督,但除了他,就再沒有什麼令人鼓舞的事情發生了。

後來,瘧疾來襲,同工選擇離開,留下了大衛和斯蔚夫婦繼續等待奇蹟。不久後,斯蔚懷了孕,誕下一個女嬰,他們給她起名叫「艾娜」(Aina)。然而,斯蔚卻因身體太虛弱,就在生產後的17天與世長辭了,終年只有27歲。大衛非常難過,也很埋怨神。於是他離開那村莊,把自己的女兒交給同工,說:「神使我失去妻子,我也照顧不了這個嬰兒。神毀了我的一切!」大衛不但離開那個宣教工場,甚至還離開了神。

女嬰艾娜後來被一個美國宣教士收養,給她改名叫「雅吉」(Aggie)。雅吉三歲開始便在美國長大、成家,且成為了傳道人。有一天,她無意間在一份瑞典文的宗教雜誌上看到一張照片,背景看似原始叢林,照片中有一個十字架,上面刻著一個名字——斯蔚·弗拉德。雅吉知道那是她生母的名字!在一位懂瑞典文的教師幫助下,雅吉從文章得知了她父母在非洲的宣教經歷。文章還提到,當年在她母親帶領下信主的男孩長大後,在村子裡建築一座學校,帶領了校內學生認識主,連酋長後來也成為了基督徒。那個村子那時已經有600名基督徒!

過了若干年,雅吉有機會回到瑞典,且找到了風燭殘年,已經73高齡的老父親——大衛·弗拉德。原來,生父離開宣教工場後又再婚生子,但生活很潦倒,常常酗酒。他在家中定下一個規矩──在他家裡誰都不許提到「神」,因為神奪走了他的一切!

父女相見的時候,雖然身邊的人都勸雅吉不要跟父親提到神,害怕他老人家會大發雷霆,但雅吉還是鼓起勇氣、很有技巧地和父親提到了神,且把她在那瑞典雜誌讀到的故事說給老父親聽。雅吉對父親說:「爸爸,耶穌愛你,祂從來沒有恨過你。」就在那個下午,這位曾經為主獻身而後失望跌倒的神僕,才再一次回到他棄絕了幾十年的神那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人一旦失去了盼望,就沒有了信心,愛的服事也毀了。這個故事也同時顯示:神從未停止工作,我們永遠都有盼望,所以不要丟棄信心,也不要停止去愛。


芒果樹在微笑

神學教師在宣教工場的身分探索

「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 建立基督的身體,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
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

以弗所書4:11-13

神所賜的不同職分,皆有著共同目標——裝備聖徒,這是教會跨越世代地域都必需承擔的要務。「裝備」的動詞katartizō在七十士譯本中出現了17次,可解作「建立」(詩74:16)、「裝備或恢復」(詩篇68:9)和「完成」(拉4:2-3)。在新約出現的13次,意指「修復修補」(太4:21)、「挽回被過犯所勝的弟兄」(加6:1)、「預備」(羅9:22;來10:5)和「安排提供」(帖前3:10;林前1:10),指出讓事情按照原來的設計工作,將失效的地方成為有效。而Ronald T.Habermas認為以弗所書的katartismos更具醫學意義:強調對斷裂的骨骼作出治療,以致曾受創傷的人能重新恢復被造的目的。 這精辟地突顯教師在福音事工的分量,靠著神醫治人的罪惡和破碎生命,從而建立天國的群體並成全教會。

「裝備」可以常規化的,傳授持守純正的信仰必須有的知識。但裝備也必須保持活潑的生命力以調適處境需要,讓不同背景的信徒都藉著「裝備」轉化生命,為主所用。在宣教工場的神學院教學時,為了思考如何讓課堂更適切當地文化、加強理論與牧養實踐的連繫,我往往在課堂邀請學生分享回饋。然而最初幾年發現學生們的回應,竟與本來課程目標大相逕庭:有時是資訊並不能準確傳遞(即使翻譯成當地語言),有時知識只能停留理論層面,卻完全改變不了固有思維,又或許只能整理知識卻與牧養的實際場境沾不上邊。這讓我感到猶豫困惑,也暴露了一個實際需要:神學教師也需要裝備,才能成為裝備別人的人。神學教師在跨文化的處境中需模塑合乎使命的視角和能力,才能有效地參與培養當地教會領袖的職事。

宣教士作為神學院教師的身分建構

「教師身分」(Teacher Identity)是指教師在教育的角色、工作範疇與專業形塑的經歷。教師的職分,是不斷被模造及成長的動態過程,它同時備受內在因素(例如教師的情緒、性格),及外在因素(例如教學場境、生活經驗)所影響。而教師對「身分」的了解,也會反映在他們的教學行動,因應社會的期待扮演教師職責。純粹從教育專業而言,教師身分會持續地受自身特徵,並特定環境影響,而社會文化脈絡更是舉足輕重的一環。

被歸納為「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的神學教育,所服事的對象也受著當地教育影響,大眾會用自身經驗來詮譯對「教師」及「教育」的期待。因此,教師身分會按著地緣文化而變化,既非一成不變的章程,亦無特定準則,反倒需要教師不斷自我探索並創造。教師若能完整地模塑身分認同,對他們的工作效能和認同感都具有莫大裨益。在跨文化處境下,從事神學教育的宣教,可從三個不同的向度建構其教師身分。

神學教師身分的信仰向度

耶穌的教導指向非常清晰,祂召喚並教導門徒,跟隨祂尋找罪人(可2:17)、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領人悔改歸向父神。主耶穌呼召十二門徒時表明:「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太4:19)得人如魚是個處境化的比喻,門徒生命得著更新轉化後,他們又被差派作為「得人漁夫」。門徒傳福音的使命和工作,建立在主耶穌的教導上。直到主耶穌升天時囑咐信祂的人,使萬民作門徒,為他們施洗並教導他們(太28:19-20)。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教導,也建基於同樣原則:「效法我的榜樣,就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保羅強調他的生命榜樣(帖前2:1-12)成為「沉默語言」,這也訴說神學教育的核心:生命轉化、仿效基督,成為實踐大使命的門徒。

神學教師身分的社會向度

教師的身分是在社會政治和文化背景中建構。在宏觀的社會發展中,大眾期待教師按著社會未來發展預備人材,以實現所預設的規畫。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持續地與社區及世界互動,透過共享的文化語言,以參與、想像及協商實踐社會所期待的教育意義。

由此可以理解,為何宣教士參與當地教育(無論是開設基礎學校或是神學教育)可能會牽動政權的神經。宣教士不一定直接參與或討論政治,但教育指向是要完成社會對思想與技能的設定,而宗教或政治,都關乎意識形態的模造傳播,定會受到政府監管規限。神學院要預備學生服事牆外群體,教師們就需要就當地社會規範及宗教政策有足夠認知,才能作出判斷。這可能是關乎法律明文的章則:例如在嚴禁向未信者傳道的國家,如何教導「布道」?或關乎法例帶來的牧養處境:如禁止向兒童傳福音的國家,是否需要開辦兒童事工的課程?有教師認為當順應實際處境減輕比重,但亦有指因缺乏實踐更應在神學院加強培訓,這些都是神學教師會面對的處境化教育議題。

神學教師身分的教育向度

教育制度能折射出當地文化脈絡。認識當地學校及家庭教育的功能和職責,更能了解神學生在成長過程所建構的世界觀,所領受到的宗教、人生、歷史、價值觀的認知和信念,也會一併帶進神學院。例如很多發展中國家由於資源及教學人材短缺,學生著重背誦和記憶、但批判邏輯的訓練卻不被重視,缺乏「高階思維」(Higher Order Thought) 的現象亦相當普遍。在這制度下成長的神學生,可能在背誦聖經時得心應手,但在釋經、系統神學等講求抽象概念、問題求解的課程,教師則必需簡單容易明瞭的講解,這就要求講者需具備教育的專業訓練。

除了教育制度的著重點,當地學生的Literacy Skill 也為策劃神學課程提供重要資料。Literacy Skill 可以直接翻譯為語言的讀寫能力。由於英語的神學資料較為豐富,因此不少神學院關心的是學生的「英語能力」。但其實當地基礎教育所訓練,尤其母語的讀寫能力,卻是更重要的參考指標。即使是同一國家的學生,在城市與鄉鎮在讀寫上也可以大相逕庭,因此不能過於簡化地將學校就讀級別等同於學術能力。教師了解學生的程度才能預備閱讀資料、設計釋經課程,並在學習寫論文或講章時提供適切的協助。以符合背景的訓練讓學生們學習精確分析、綜合有用資料、並以清晰有序的方法表達,預備承擔牧職的事奉。誠然,要深入了解當地教育,同時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並非易事。但若能意識到基礎教育對當地信徒的影響,對學生們的學術能力有所掌握,必有助於設計符合當地需要的神學課程。

小結

跨文化服事必須考量處境化的需要。在宣教工場參與神學教育的宣教士,除了聖經和神學知識以外,也必需鍛練對社會文化有敏銳觸角,以了解當地教會的處境和挑戰。藉著了解當地教育制度,以他們能吸引應用的方式學習神的話語,建立裝備他們的生命,成為主合用的器皿。

經過多年禱告和籌備,不同地方的弟兄姐妹共同參與,神學院校舍終於落成,迎來了第一屆神學生!大家抱著興奮的心情,將所預備的課程、設備都安排妥當。然而,過了兩天,就有學生向學校反映,他們在神學院感到難以適應。老師們立刻開會回應事件,但這並非關乎課程,也不是膳食的問題,而是神學院的厠所!

校舍是由其他國家任建築工程的肢體畫圖監督,整個過程專業得無可挑剔。然而,來自鄉村的學生們對著神學院的坐厠,感到嘖嘖稱奇。有些老師見微知著,也察覺到學生們與想像的「準傳道」水平相距甚遠,無論在城鄉差距、教育背景,或是事奉經驗都有待模造。短短數年的裝備,應該從何入手?

因此,開學的迎新活動,原先定好的學術課堂如論文寫作、電腦輸入法等,都改作了生活實踐科:如何使用坐廁、如何在宿舍正確使用電器、如何維持整潔環境……然而因應學生的訴求,至終學院還是改裝了好幾個洗手間,供不同人士選擇。

宣教士踏上工場時,都準備好要適應當地文化。但教會要小心不要讓神學院的牆垣,不經意地成為文化衝擊的保護罩。即使異教文化環伺,但身處在聖經和神學的「超然」氛圍下,我們會在神學院裡找到最接近的共同體。例如宣教士其中一個最難跨越的語言障礙,在學院裡卻能輕鬆解決。大家樂於為有需要的教師安排翻譯同工,包括課堂的即時翻譯,甚至把學生的功課先譯為英文,方便教師批改。學生也往往比其他本地人有更多接觸外語的機會,簡單的對答也許不成問題。在這牆垣內大家持守著共同的信念、引起共鳴的信仰語言,即使在宗教敏感的地區也能放下戒心,暢所欲言地分享異地遊子的心聲。這些都在不知不覺間淡化了跨文化的逼切性,同時亦不經意地使神學教育與當地文化漸漸疏離,培養與信仰群體抽空離地的傳道同工,這絕非教會所願見的現象。

宣教最終的指向是培養當地信徒,用自己的語言和文化傳福音的信息,使失喪的人歸主,信徒成長為門徒。Rick Yount指出,基督教教育的終點是宣教,而宣教的終點是基督教教育,他視這個過程為「使大使命的螺旋式上升,是互動的舞蹈」。教會必須同時平衡「去使萬民作門徒」(宣教),及「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教導)的事奉。

神學教育服事的對象不是神學生或老師,亦非差遣地的任何團體,而是宣教工場的教會。在那裡有一些渴慕真理的信徒,等候神差遺牧者來到他們當中,按正義分解真理的道,帶領他們將福音傳給仍在黑暗中的人。「芒果樹在微笑」這個專欄,將會嘗試從宣教學、基督教教育、以及工場上的個案等不同角度,探討宣教工場上的神學教育。願聖靈使用這小小園地,賜下亮光,造就所有忠心將真理教導別人的人。

回望過去十多年,差會及堂會都積極回應青年宣教運動,社會也是在相對穩定、和諧和經濟暢旺的環境下,然而踏上征途的青年人沒有明顯增多,每百名宣教士中只維持四至六位21-30歲的宣教士,人數依然偏低。(圖表一比較過去10年宣教士平均年齡、青年宣教士人數及每百名宣教士中所佔比例。)

資料顯示,青年宣教成效跟2006年「嚇人」情況相比,有明顯改善,但對解決斷層現象和老齡化危機似乎沒多大幫助。

由於大部分差會沒有適合青年人參與的工場和配套,如團隊、宿舍、培訓和勉導同行等,這顯出了供求問題;許多信徒仍視普世差傳為「宣教士的事」,他們只管努力工作和生活就可以,大使命與他們沒有關係,這根深蒂固的問題必須從基要真理班、靈命成長班或受浸班開始,而這是培育問題。教牧及堂會領袖對投放資源去栽培青年信徒更是難題之首,在缺乏機會、培育及資源下,試問如何出現大量青年人投身差傳呢?

差傳好材料

當世局不穩、人心惶惶之際,難道青年人就會膽怯,不願意為主瘋狂、走出安舒區?鼓勵青年人獻身差傳就變得不切實際?事實並不如此!筆者發現不少青年人不單願意「向神求大事」,更不怕「為神作大事」!差傳的主喜悅他們的單純、衝勁和「天不怕地不怕」的膽量。成長於後物質主義和網絡世代的新一代,他們關愛受造世界,對現世不公義制度不滿,追求自由、人權、民主等普世價值,他們確實是實踐差傳使命的好材料,隱藏的瑰寶。他們等待被發掘、磨練、成長及為主冒險,需要教會領袖投入時間和資源去打開他們的心靈。新世代的青年人的特質是承受壓力、抗逆力及情緒管理普遍偏低,需要更多的鼓勵、支持和肯定,生命才有成長和突破,絕不能以「天生天養」的心態去處理,否則只會失去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

事實上,大多數教會領袖也十分忙碌,為著堂會事務、牧養和個別軟弱肢體的需要而疲於奔命,試問又如何兼顧更多的牧養?如此,何不主動一點建立協作夥伴,透過差會的網絡和人手去分擔這實際需要呢?差會資源有限,長期面對經費和人手不足的壓力,他們不是看不見實際需要,只是沒有人手去增援,他們也需教會的支持和記念。面對經濟下滑,教會奉獻減少的隱憂,檢視現行運用奉獻的方式更為重要,如何以創意思維去開拓資源,減少部分事工開支,撥出更多經費去支持差會和推動青年宣教更是一大學問,需要在凝聚共識中推革新,才能持續發展及繼續向前。

當看見香港差傳運動出現重大危機,是時候向差傳的主更多禱告,求主興起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太9:38)。禱告是分辨和凝聚共識中最重要的一環,又是我們經常最忽略的地方。同時,也應檢視現行的制度、培訓及資源分配方式,給予最大的機會給青年人,讓他們能在宣教工場成長,樂意為萬民獻上青春和活力,為宣教運動帶來明天。假若我們坐視不理,害怕改變,香港差傳運動必然衰落,薪火相傳必定落空。是時候在疫情大停擺下進行重設(Reset),預備迎向疫後新機遇和挑戰!

  • 參考資料:
  • Ronald T. Habermas,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Education and Formation: A Lifelong Plan for Christ-Centered Restoration (Zondervan : 2008), 181.
  • Beauchamp, C., & Thomas, L 2009 Understanding teacher identity: An overview of issues in the literature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39(2), 175-189.
  • Beijard D., Meijer, P. C., Verloop, N (2003). Reconsidering Research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 (2003): 107-128.
  • Keith Ferdinando, Jesus, the Theological Educator. Themelios 38.3 (2013) :361.
  • Keith Ferdinando, Jesus, the Theological Educator. Themelios 38.3 (2013) :365.
  • Etienne Wenger,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5.

宣教士關顧

宣教士健康喜樂的心

當泰國宣教士Lani接受線上訪談時,她正在處理居留簽證的問題,辦理簽證的波折,讓她不得不再次由泰國返回香港等待結果。問她下個月就能回去了嗎?她說,泰國那邊說文件應會批下來了,但還要等香港這邊,回去日期,目前還說不上來呢!

相信宣教士們說起辦簽證的事,大家都「心照」。簽證過程中的波折,連帶的是事工計畫的耽延、生活步調的紊亂。在機埸差點上不了飛機、還有讓人心煩意亂等簽證的經歷,往往更像是一種訓練。那「差一點」,那「等多一段日子」,讓宣教士一點點學習忍耐,一次次學習調整。當事情不能掌控時,我們便禱告,通常是求主開路——但聖靈常常在我們著急時要我們想起那一位調兵遣將的主。對新宣教士來說,辦簽證、上飛機、出發起程的興奮時刻,往往象徵一位宣教士信心生活的開始。在宣教生涯各種考驗中,宣教士如何幸福快樂地事奉呢?

要意識到漸漸浮現出來的壓力

我們從初到工場談起。Lani說起過往12年在泰國的宣教經驗……她認為初到工場的宣教士,最大的挑戰是處理壓力。宣教士要知道離開原居地去工場時,自己其實面對了很多的「失去」,例如失去了原來熟悉的環境、親密的朋友、成長的教會……就如一棵被連根拔起的樹,失去了原來已習慣的穩定環境,這包括情感上和經濟上的安全感。宣教士要重新面對一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有些人獻身成為宣教士之前有非常穩定的工作收入,但成為宣教士之後要開始為生活費、事工費籌款,頓時像失去了某種安全感,若心態未能調整過來,將形成壓力,這對華人來說尤其明顯。這些壓力,或是因「失去」帶來的負面情緒,往往被出發前忙碌的日程,還有興奮的心情所遮蓋。若宣教士還沒作好面對這些「失去」的心理準備,或是還沒處理好情緒,當工場新生活較為穩定、「蜜月期」過後,這些因「失去」而導致的失落感、傷心興孤單的負面情緒,很容易浮現出來,加上陌生的新環境,會讓宣教士灰心、沮喪。

在跨文化的生活中,要快樂地學習

Lani說起她剛到泰國宣教時,好像成了又聾、又啞、又瞎的人,新的語言聽不懂,文字也看不明白,連去交電話費這種基本的生活事情也要重新學。宣教不是旅行,旅行自知很快就回家,新奇的生活方式所帶來的新鮮感一下就過了。但長期的宣教生活需要學習接受,學習適應。跨文化學習是長期的。即使多年在泰國,也就在不久前她才知道原來泰國人不喜歡鴨子和人分著吃。原來泰國文化裡,鴨子分著吃,含有「分離」的意思,所以他們不願意。喜歡以聚餐建立感情的華人,一番好意端上一道炆鴨,結果對方不領情,若不問不解釋,只把感受藏心裡,久而久之容易產生誤會。

在團隊中,正面有效溝通很重要

面對跨文化生活,Lani認為最重要的是溝通。而且是一發現有問題、誤解時,要懂得用對的方式去溝通。這不是容易的事。多年生活在泰國,Lani發現泰國人在溝通上比較婉轉,會盡量避開正面衝突;Lani來自香港,溝通方式喜歡快和直接。如果不了解彼此文化上的差異,很容易產生張力或衝突。此外,也要學習去認識事奉團隊,同時也要讓對方認識自己。越早坦誠相處,才能慢慢建立信任,心中壓力相對會減少。

宣教士需要互信的朋友、生命導師

Lani說,宣教工場上朋友很重要,但交朋友先要感覺安全,才可進一步發展關係。同工團隊的互信與友誼也需要時日慢慢建立起來。因此,每一個宣教士在出發之前就需要建立起一個關懷支持團隊。談起支持團隊,那麼從差派教會的角度來說,Lani認為如何實際地幫助新上工場的宣教士呢?

Lani強調這個支持團隊很重要,尤其是剛上工場的宣教士對自己、或是從教會而來的期望都相當高,這些期望會造成壓力。支持團隊要理解宣教士每一階段面對的困難。團隊中最好有宣教士本身已熟悉的人,也許是已認識宣教士多年的牧者或是知己朋友。那一份信任和接納很重要,讓宣教士可以放心地與他們分享真正的軟弱和需要。新上工場的宣教士,弱點在新環境中更容易顯露出來,工場上適應能力、處事能力都可能受到考驗。如果沒有能坦承述說困難的出口,而是一味掩蓋問題,心裡壓力只會越來越大。反之,友善的支持能幫助宣教士認識自己的性格,正面面對不足之處,從而突破、成長。Lani很感恩,認識多年的牧者,在她宣教路上最失落的時候信任她,成為她堅持走下去的巨大鼓勵和幫助。

的確,每一位宣教士,應是說每一位事奉上帝的人,在事奉生涯中能有一位互相信任的生命導師,何等寶貴。宣教士不是英雄(可能有一些信徒看為信心英雄),宣教士的信心和勇氣都是在考驗中積累成長。了解自身性格上的優缺點,可幫助宣教士在團隊中彼此合作、互補與發揮。

宣教士要有健康的心

Lani看到宣教士心理健康的重要,這是她心中的負擔,也是開始修讀心理輔導課程的原因。Lani在2017年參加一個生命教練課程,課程中分享、反思宣教路上的種種經歷。希望經過重新整理之後,上帝會使用她過去的故事,成為宣教同路人的幫助。Lani目前還在修讀心理輔導課程,希望未來可派上用場。

宣教士在事奉中成長,無論是心志、性格、待人處事的態度,日復一日被磨煉。宣教士很需要有靜下來的時間,反思、和重整,但這往往會因事工忙碌而被忽略。Lani建議可把思路、感受手寫記錄下來,她喜歡用這個方式,每晚禱告時整理一下當天所發生的事。人在安靜時,比較容易聽到自己的心聲和上帝要對我們說的話。泰國清邁有一個美麗幽靜的地方,名為「七股水泉」(Seven Fountains Jesuit Spirtuality Centre),她很喜歡去那裡退修。當宣教路上面臨重大轉變時,她讓自己定期每周一次到那裡禱告。那地方有間教堂,裡面掛著一幅幅耶穌十架苦路的畫。幽靜的環境,讓她可以好好禱告、反省、尋求神的帶領。Lani說,要知道上帝是那差派的主,祂揀選我們,使用我們,把我們放在一個事奉的崗位上,一定有祂的美好心意。

訪談到最後,Lani送給我們一句話:「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強處及軟弱,才能健康和喜樂地事奉。」

有弟兄姐妹獻身當宣教士,真是令眾教會振奮的好消息。從立志獻身、籌募經費、接受差派到踏入工場,宣教士極需要一個關懷團隊支持支援,而這支持關係是長期的。跨文化處境的宣教生活中,如同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隻,事工成敗的得失、靈命情緒的起伏,都讓宣教士在風浪中真實地面對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宣教士美麗且有影響力的生命見證,不單在於事工的成效,而是讓人看見上帝在屬祂的人生命中奇妙作為。相信所有關懷支持宣教士的人,都與宣教士一同去經歷上帝,在主的使命中與宣教士「並肩作戰」。

你願意成為宣教士的關懷者嗎?

附:

在差派教會中建立關懷團隊,建議可以尋找五位有心人:

  1. 一位能被宣教士信任的牧者,願意經常與宣教士常聯繫的生命導師。
  2. 一位心思細密、有創意,從不忘記宣教士及其至親生日日期、重要日子的關懷者。
  3. 一位有能力,願意花時間,去接待或安排接待述職期宣教士的人。
  4. 一位有心、有知識關懷宣教士家中長輩或孩子成長的人
    (甚至最好有醫護、 教育工作背景)。
  5. 一位有組織能力、願意組織支持小組定期聚會、建立代禱者網絡、代禱事項更新的人。

這五位關懷者,願意組織成教會訪宣隊,前往工場探訪宣教士。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綠色國度系列4
跟隨主的人

莎奇娜今年36歲,來自M國奎達的一個部落。她是一名護士,遇見耶穌前,正在L城進修,準備取得碩士資格。一偶然機會下,她遇見一位基督徒諾拉(化名,蘇梅拉訓練的門徒),諾拉熱情地邀請莎奇娜參加醫院的家庭教會,一個主要為醫院護士而設立的團體。

莎奇娜參加聚會之後,欲更多了解基督教信仰,並表達想參觀教會的願望。於是諾拉打電話給家庭教會領導人蘇梅拉,問:「我可以帶這個非基督徒的女人去教會嗎?她說想去看看。」由於基督教文化與穆斯林文化有所不同,擔心這些差異可能會讓穆斯林覺得基督徒不敬虔,例如基督徒有時禱告沒有遮頭,因此蘇梅拉建議諾拉暫不帶莎奇娜去教會,而是先來見她。

莎奇娜一見到蘇梅拉就問了很多關於基督教聖經的問題,但蘇梅拉沒有急於回答,而是告訴她:「在回答有關我們宗教的任何問題之前,我希望你可以先了解更多有關你自己宗教的信息。」蘇梅拉開始分享《古蘭經》內容,並告訴她一切真相都在這裡面,想要更好地了解基督信仰必須從這裡開始……莎奇娜有很多質疑,也提出很多問題,但當她仔細閱讀,發現書中寫到耶穌是通往天堂的唯一途徑時——她忽然感到如釋重負!她開始哭泣,說:「我想更多了解上帝,我一生都在尋找上帝……我讀過很多書,但此刻我找到了平安和真理,我的書(古蘭經)也這麼說的。我願意接受基督,想盡快接受洗禮。」

那次見面之後,她開始接受門徒訓練,也進行了兩項信仰研究和比較,最後她願意悔改並完全接受基督,受了洗。靠著上帝恩典,她現在每天閱讀上帝的話語。「等我回家後,我要與我的丈夫和孩子分享這一切……」

莎奇娜是蒙福的,上帝透過蘇梅拉和諾拉引導她找到回家的道路!我們欣喜看見了神的奇妙帶領——神把恩典放在願意跟隨祂的人當中,叫我們得以看見祂的榮耀。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那些在地鐵車廂裡叫賣的孩子們

埃及的地鐵車廂裡有個特色,就是乘客可以在車廂裡購物(Shopping)!叫賣聲在車廂裡此起彼落,特別是在巔峰時刻,更是非常熱鬧!

身為外國人的我,每每都非常好奇他們在賣些什麼。有時候,更令我好奇與引起我注意的,是那些小小年紀的男孩女孩,還有一些少女。身為一位兒童工作者,自然認為孩子們必須上學、玩樂、受保護。他們有上學嗎?怎麼這些孩子的言行舉止、談吐,一點都不像小朋友和少女該有的樣子?是什麼樣的生活環境,促使他們成為現在這樣?

最近有機會去一家服侍街童的機構當志工。第一次到那,感覺怎麼每一位少女都很面善?有臉盲症的我,竟然認出了她們就是那些在地鐵車廂裡叫賣的少女。那天,我陪著她們聊天、玩桌遊、一起吃喝。食物很大份,她們有些只吃了一半,把另一半打包回家。

第二次去,遇見的都是小男生。原以為在街上生活的小男生,應該會特別調皮不受控,但發現他們挺乖巧。是否這時段對他們來說,特別珍貴?有哥哥姐姐陪他們玩、看影片、討論分享,一起吃喝……因此,他們表現得特別乖巧嗎?

「Miss,Miss……」,他們都是這樣稱呼老師。在這裡,我是新人,他們總是把我接待得很好,要我和他們一起玩,要我坐靠近一點一起吃。用完餐,轉個頭,我的碟子就被他們收走了。

望著他們,難以想像他們大多數時間是在街上討生活的孩子。這些孩子,都有屬於自己不為人知的家庭故事。

回程地鐵車廂裡,看見其他小男孩忙碌叫賣著。實際上,他們賺得了多少?而有多少是真正用在他們或家人身上呢?我不得而知。

生活在一個社會階級明顯的國度,看著各個社會階級人士過著不一樣的生活。如此大的貧富差距,弱勢群體,何時才能獲取與其他人同等的機會與待遇?

無論如何,期盼他們看見自身在神眼中的價值,勝於社會投來的眼光;縱使愛有不足,卻能從神與志工哥哥姐姐那支取真切的愛與關懷;落入窮困貧乏,仍然充滿盼望!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蓄勢待發
承上啟下

我在這裡已走過十個春夏秋冬,泰國已然成為我生命中的一塊拼圖。
這裡有我和泰國人民生活的記憶,有我和孩子們在一起時的歡聲笑語。
時間沖淡了我初為宣教士時的青澀和懵懂,增添了我對宣教認識的厚度與深度。

2003年一次短宣營會上的呼召,我以實習宣教士的身分踏上了柬埔寨短宣之途。短短幾個月的體驗,讓我對宣教有了初淺的認識,那是新鮮的,是懵懂的,像是一位不期而遇的朋友,爾後我的生命與它交織在一起。為了預備自己成為一名優質的宣教士,在牧者鼓勵下,我從2005年到2009年就讀新加坡神學院。神學知識給予我對信仰全面地認識,也為我接下來的宣教生涯奠定了基礎。告別神學生身分的那一年,我正式成為一名儲備宣教士,整裝待發,那年初秋時節,我出征了,這是我第一次正式出征……

時間好像織布機上的梭子,穿梭來回之間承載了我宣教路上的點滴。回憶十年宣教之旅,我經歷初來泰國時的不適應,那是與我相差遙遠的文化,一門陌生的語言,一份異國他鄉漂泊的心情,伴隨著艱難與迷茫,我又該如何走過去?哦!那就給自己一些時間吧,放慢急匆匆地腳步,一步一腳印摸索著前行。努力終於有了果實,我也有了適應階段的經驗,而我願成為後來宣教士的助力者,願意陪伴,與之共用。

走過適應的階段,我在宣教路上繼續往前行。這裡的世界很大,這裡的民間文化與佛教緊密聯繫在一起,根系於能歌善舞的普羅大眾,而能歌善舞的百姓又讓民間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為了在佛教思想濃厚的泰國找到福音的契機,社區與基金會的中文課堂是我福音的平台,我以漢語老師身分走進泰國的世界,為了更好地對話,我學習當地語言,去了解異域人土風情。孩子們喜歡在一起慶祝節日,因為那是快樂的時光,我就選用節日的方式,引導孩子碰觸基督教文化。他們睜著大大的眼睛聆聽關於基督信仰的故事,多麼美好純潔的心靈,那是一顆顆還沒有被佛教思想薰陶過的心靈。不經意間我在他們心靈花園裡栽下福音大大的希望,我希望有一天他們長大了,在錯綜複雜的異教文化中多一重信仰選擇。

小小的中文課堂裡有一群小小的孩子,凝聚著我對泰國信仰傳承的希望。面向未來廣大的宣教世界,我願為此努力,不斷累積中文學校辦學經驗,在當地社區擴大中文教育事工,吸引更多孩子走進奇妙的中文課堂,這正是我未來宣教的願景,我的下一步!

我對上帝有信心,因我相信人生的時間表在上帝手中,祂帶領我前行,也留給我駐足停頓的片段。2020年3月,我再次回歸中台神學院,繼續為期兩年教牧輔導課程,一段對我來說折返歸鄉蓄電重整的時光。宣教經驗結合神學課程,從聖經神學與教會歷史的角度欣賞宣教在歷史中的地位,讓我對宣教有了更加完整地認識,我的宣教視野被打開了。整全系統的神學知識仿佛一枚試金石,面對被佛教充斥過的泰國文化,發揮著隱形過篩機制的作用,它助我不偏左右地走在純正信仰之路上。

宣教工場沒有了教會的框架,也沒有固定的牧者,內化的神學平衡我靈命的需要,讓我在自由與自律中找到了平衡點。回顧一天天重複的宣教日常,它們組成了我的日子,構成了我的人生,隨著時間的沉澱,我走向了成熟,曾經緊緊抓著自己的時間表,堅持以自我為中心的服事方式,開始放手把主權交給神;曾經那一個依靠自己力量的我,形象慢慢地縮小了,找尋不同的團體,成為我宣教路上的支持者。在一起時所有生活的瑣事,疫情下的服事狀態,又或階段性的人生感悟,在前行的路上騰出一個空間接納彼此的缺點並理解,即使在柴米油鹽中也有抒發真性情的豁然開朗。每每想起我遠方的伙伴們,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我走過了停歇的路段,時間仍然滴答的響著,又遇去年初秋時節,號角吹響了,我又出征了……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踏上宣教路
心的呼喚,邁向非洲!

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9)。

我們一家五口原本在國內都市牧會、植堂、栽培門徒、給予婚姻輔導和參與大學生事工,感恩神一路帶領和預備……想想已經走過二十幾個春秋。

記得二十幾年前,神呼召我全時間傳道,那時候很清楚異像是宣教,所以起先我回到老家農村去開拓和牧養。之後,神帶領我去到另外一座城市,也遇見了同有宣教呼召的 Hannah,我們談宣教談了一整天,之後一段時間我們結婚了。然後,我們就留在那座城市服侍大學生群體、開設婚姻輔導機構、栽培門徒和植堂。

直到2019年底,馬其頓的呼聲再次攪動我們,經過兩年多的尋求和預備,我們一家於2022年3月6日到達非洲烏干達,開啟了非洲宣教之旅。

來的時候,我們帶了一本很重要的書,就是《深入非洲三萬里》。我們不是要圖謀大事,我們只是不能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聽從心的呼喚,迎著許許多多宣教士的腳蹤邁向非洲!

我們的服侍:

1、牧養、栽培和開拓非洲烏干達華人教會
2、當地貧民窟事工和大學生事工
3、協助推動國內宣教事工

我們的計畫:

我們第一任期是兩年,不管將來去哪個國家,盼望我們的宣教計畫是一輩子,甚至是世世代代。

我們的禱告事項:

1、 雖然國內牧會多年,但在宣教上仍然是一個新手,需主帶領。
2、 適應語言和文化。
3、 這裡的治安不好,經濟也很不好,前一段時間饑荒死了六百多人,還有非常危險的瘧疾,一切都需要主的保守。
4、 最近烏干達爆發埃博拉病毒,祈求神憐憫、醫治和保守。
5、 祈求神給我們更大的信心,仰望祂的供應和帶領!


編者的話

只是不經意想起啊,20年前那一個乍暖還寒的春天。

坐落新北市林口山上的校園,空氣總是濕冷。春日的溫暖陽光穿過薄霧,灑入教室磨石子地上。陽光帶進來的,還有一道從容身影,無聲的步伐。

王老師說話柔聲細語,隨身攜帶一台小蜜蜂擴音機。每一個月,她懷中都會按時出現一疊中信刊物,後一一分發給同學們。

「我是基督徒,這些刊物你們可以看看。」日子長了,同學倒自動自發幫老師提或派發刊物。那些刊物,總也能消磨離鄉學子每一個10分鐘的下課時光,充塞閒暇時日,或許福音種子早已在孤寂迷茫裡悄悄萌芽。

轉眼20個春秋……只是我又不經意想起啊,若是人手一機的今天,老師分發刊物,同學們還看嗎?特別是在編輯這一期華傳刊物時,我的思慮愈發重了。

時代變遷,宣教步伐是否仍和昨日一樣?

鄭鷗在〈未來宣教路向的思考〉一文裡說:「隨著世界的改變,宣教策略也一定要隨之改變,才能回應社會的福音需要。福音不會改變,生命的影響力不能改變,方法卻可以改變,策略也可以改變……我覺得現在的宣教模式應以訓練為主,就像主耶穌一樣,專心訓練門徒,然後讓他們去建立教會,栽培信徒,再由他們去訓練下一代工人。」

麥裕沛、阿布扗拉用心讓讀者看見——〈展望課程對宣教運動發展的獨特貢獻〉,盼藉此文找出當今宣教運動的精髓。展望課程始於裝備1974年一群立志宣教的學生群體,課程中提及許多宣教運動,源源延續至今。宣教的下一步何去何從,我想,回顧,永遠是展望未來最好的基石。

今日,科技新發明及演變,促成教會在宣教工場的參與越來越頻繁,也使前後防的宣教分工關係變得越來越模糊。馮永樑說:「站在差會的立場,我們不怕差會生存因此受到威脅,因為教會本來就是差派的基地。無論是人力和財力資源都來自教會。差會只是神興起,協助教會推動跨文化宣教的僕人。若教會真正可以發揮其差派任務,差會可以隨時停止運作。我想,今天差會的角色,是更竭力幫助教會履行其原有的差派任務。這也是聖靈正在全球發動,建立以差遣、宣教為主導的『使命群體』運動之原因。」〈差派角色的更新〉

10年前,我常聽見彭懷冰牧師提起「展望課程」,但那時的我對宣教懵懂無知。10年後,我終於上了「展望課程」,後參與成為本國同工團隊一分子。那天線上課堂裡,有同學問導師彭懷冰牧師:「如今網絡時代崛起,各種社交媒體和短視頻充斥在世界各個角落,各個生活層面裡……人們幾乎不閱讀書籍了。一生在推動文字事工的您,如何看待未來的文字宣教趨勢呢?」

「我想,每一個時代都有神興起的宣教工具。遠古時代沒有文字,神的福音國度依然前進蔓延。後來有了文字,福音得以流傳得更廣更深。文字,只是神使用的宣教工具,神,才是宣教的神。我們要做的,是順服祂,順應時代的需求。或許有一天文字會淹沒在時代洪流裡,天地要廢去,神的話卻不能廢去,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這是掌管宣教歷史的神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