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4-6月
總主任的話
從兒時記憶到信仰的成長
王欽慈(華傳國際總主任)
打從多年前在教會服事開始,就發現兒童事工,深刻地影響著教會的興衰。許多教會弟兄姐妹,在兒女成長過程中,都特別關心是否教會提供了健全的兒童與青少年事工。有些家庭甚至會因此決定是否留在教會,或為了兒女的緣故,轉換教會。過去十幾年來,「4/14之窗」的觀念越來越受到重視。它是兒童布道的一個運動,專指4歲到14歲之間的兒童福音事工。過去定名10/40之窗的宣教學家Luis Bush,近年來也在各種場合大力推動4/14之窗的福音事工。他相信10/40之窗的地理框架是一個推動未得之民福音重點的重要觀念;4/14之窗,則是一個以4歲到14歲年齡層為準的宣教範圍,它同樣也是一個有效的動員策略。
當我思想這期刊物有關兒童宣教的主題時,自問在孩童時期,曾經有哪些經歷影響了我信仰的成長。我發現,如今已經不再記得兒時主日學學習的課程內容,也不記得曾經背誦哪些聖經金句小卡片經文,更不記得聽過哪些精彩的講道……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在台灣退修會的聚會,一次主日崇拜中聽到的禱告,和一位在暑期打工環境中所接觸的長輩。
我從小在台灣東海大學教會的環境長大,每當主日都在「宗教活動中心」上主日學,而主日學老師,多半是來自神學院的神學生。有一年,我參加了一個為我們這些參加主日學的兒童,在「黎巴嫩山莊」所舉辦的退修會。兒時的我們,一到退修會都感到非常興奮,這裡走走,那裡看看……那次退修會最讓我感到驚奇的,是當講台上問到:「如果我們今天都同時離世,有誰有把握知道自己是得救,有永生?」我們正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要舉手時,我一不小心轉頭,看見教室後邊站著一排面孔熟悉的主日學老師——他們全部舉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有人對離世之後的事如此篤定。我嚇了一跳,原來基督的信仰可以如此篤定地被接受!
1976年七月到了阿根廷,跟著父母到當地唯一的一間華人教會聚會。當時教會人數不多,大約四十人。我們因為剛到那裡一個月,是新華僑,也是大家關懷的對象。教會裡的人都很和善,我感覺大家好像一家人一樣。因為沒有傳道人,因此教會的禮拜都由弟兄姐妹輪流帶領,包括領會、禱告、奉獻、詩歌、講道等。八月一個主日下午(當時是下午聚會),一位長輩領會時為中國禱告,禱告越來越大聲,越來越激動,最後竟然哭了起來。原來就在前一個星期發生了近代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唐山大地震,一瞬間幾十萬人喪生。他記念正在災區受難的同胞,也記念救災工作,更為著中國人的得救迫切禱告。雖然是同胞,但是他不認識他們。如此迫切地為了在世界另一個角落的同胞禱告,甚至於落淚,讓我感到這背後不單只是感情流露,更是對神的那份篤信。他相信神關心同胞的靈魂,他相信神愛我們的同胞。他的眼淚,讓我感覺到這信仰的真實。
阿根廷的中學有三個月的暑假。當時家境並不富裕,暑假也無聊,因此就到教會長輩家開設的小型超級市場打工。每天抬貨進出店面,擺貨物到貨架上,送貨到客戶的車子或鄰近的公寓。雖然辛苦,但是很有意思,又可以賺零花錢,暑假日子過得多彩多姿。這超市是一個家族企業,店長是店主家中的一員,也是教會長輩。他看我剛到阿根廷沒幾年,說年輕人在成長中,需要營養,就時常在下班時塞點營養的奶製品給我回家享用。他在教會不是領導,但在超市我發現他是一位信仰的忠實實踐者。我暑假天天與他一起工作聊天,發現他是一位充滿喜樂的長者,心思意念多在主的事上。我母親當時也在同一間店工作,每天下班,他都寫一段經文給我和我母親,讓我們回家去讀、去思想。我覺得他是一位將信仰、工作、生活,成功融合在一起的基督徒。我非常喜歡和他相處一塊,因為從他身上總是散發出一股在基督裡的喜樂與滿足。從他身上,我體會到這信仰是真實的!
想到這裡,我心中充滿感謝,因為神在我年幼時,就賜給我這幾位美好的人物。他們在自己的基督徒生活中,在不同的場合裡,很自然地將內在的信仰表明出來。他們帶給我最大的祝福,就是作一個「這信仰是真實的」如此強而有力的見證。當我們努力探討兒童福音工作和策略時,也需記得在生活細節上活出見證,那就是「這信仰是真實的」的具體表現!對你來說,我們的信仰是真實的嗎?如果是,那就讓它落實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2023
4-6月
主題文章
對於兒童您了解多少?
呂立漢(台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院長)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詩127:3)
「聖經」開宗明義地告示我們,孩子乃是「上帝」賞賜的「寶貝」。然而,我們自問一下,我們對於這份特別賞賜的「禮物」有多少認識和了解呢?俗語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然,父母與子女彼此之間,並不是戰場,乃是在說明這份關係互動上,我們懂得越多,越能幫助自己和上帝賞賜給我們的「寶貝」互相得益。
當我們直視一個三至四個月的嬰兒或是一位一歲多的寶貝時,你能了解到「小寶貝」當下腦袋瓜裡在想什麼嗎?很多時候,我們會驚訝於孩子們的說詞、記憶力、表達能力,常常是超過他們的年紀!也會不解他們怎麼會那麼成熟呢?真的,我們很難了解到我們的「寶貝孩子」的思想、各種的能力、潛力、思考、思維模式等等。人性複雜度的寬廣,常常是超乎我們的想像。
按目前知識所得知的,一個人的全部,大約分類如下:基因和教育。
每個人都是由父母親愛的禮物而孕育出來的一個生命,所以父母的「基因遺傳」各占一半。換言之,純種的黃種人,不可能生出純種白人或黑人。所以「基因」是占一大半很重要的因素。當小寶貝出生時,一定要有能力來接受上帝所賜的「空氣」,才能成為「有靈的活人」(創2:7)。
以前我是醫療工作人員,有時在生產或是剖腹產過程中,若是遇到小Baby不能自行呼吸時,我們工作人員會急得團團轉,又急又緊張地想方設法,一定要讓小生命可以自行呼吸一口,哭叫起來,我們才能歡迎他來到這個世上,成為我們的一分子。
接下來是所謂的「教育」了。「教育」也分類為所謂的「學術教育」和「家庭教育」兩大類,亦如父母的「基因」各占一半。所以每一個人基本上是由父母先天「基因」組成之外,再加上後天的「教育」,才形成一個被人類文化價值觀所接納的健康人。以基督徒而言,當然還要加上對上帝的「信仰」。
在這裡特別要提及的是「家庭教育」。這是一個善良、美好、陽光、積極、樂觀、勤儉、盡心、努力,或是反面的一些負向特質、令人難以接受的生活習慣和思維,例如:個性消極、遇事動力不足、追求享受、無法勤儉生活等等——這些最主要的影響力,大多數是源自於「家庭教育」的背景力量,一個人善良或邪惡的特質、勤儉或疏懶的態度,都脫離不了原來「家庭」背後的教育。
人是感性、理性合併的動物,一時衝動鑄成大錯者比比皆是,大多數就是人在處理某些事情時,感受度不佳引發了負面情緒而造成了傷害,所以才有新的心理學用詞產生「要做情緒的主人,不要成為情緒的奴隸」。由此可見,負面情緒壓力的可怕!所以我們的孩童,從小就要教育他們認知IQ(智商)和EQ(情商)的分別之外,更要依靠上帝的恩典、賞賜的能力,可以學習到如何控制管理本身的狀態,可以擁有正向特質、樂觀、積極、良善、美好、親和的各種能力,而成為一位心裡柔和謙卑、受人喜愛的人。
我們相信創造的神是美好的,是三位一體的全能者,聖父、聖子、聖靈。我們受造者擁有靈、魂、體、靈感、思想、行為、內心思維,外顯於行為上,實在是複雜的組合,所以才有如此一說:社會是很複雜的。因為社會組成的分子是「人」,俗語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再再都說明了人的多元複雜化。
有關於人的一生,在聖經中的舊約和新約,各有不同的定論點,詩篇139篇16節:「我未成形的體質,你的眼早已看見了。你所定的日子,我尚未度一日,你都寫在你的冊上了。」這是被分類為「預定論」。然而在聖經新約羅馬書5章1至2節所提及的「因信稱義」被認為是「行為論」。乍看之下,好像有衝突,其實不然!
生命成長一路的奔馳,有上帝揀選賞賜的旨意,這是內心的動源。「因信稱義」是上帝賜給人自由意志力的外顯表彰,相輔相成,才能擁有上帝的恩典。
按著醫學知識的分類,人的一生分列幾個時期:
一、 出生期(小嬰孩)
二、 發育期(青少年)
三、 更年期(邁入老年)
四、 死亡期(生命結束)
我們特別是針對青少年期健康人格的奠定略加著墨。青少年發育期的行為,有些長輩稱之為「叛逆期」,因為孩子們常有不同的思維模式,處理事情的方法也不一,大人們老是感覺這孩子怎麼講不聽?醫學雜誌學術知識上,曾有文獻報告提及青少年的情緒狀態中,70%以上都是不穩定的,原因是從小孩要轉變成大人的發育期過程中,體內的賀爾蒙激素改變和不穩定下的產物,這段日子,我個人稱之為「獨立人格成長期」。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重要時期,若是一旦形成一個正向的或是負向的思想觀念,變成孩子的生活習慣,是會影響其一生的行為,而會被定位於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所以這段時日內,常常陪伴同行、加強信任、彼此分享各人內心世界、生活上的各種點點滴滴,同時藉著這個美好的時光,好好的把上帝的話語,一一介紹並鼓勵孩子要認真嚴肅,正視把神的話存在內心世界,成為一生的幫助。
這過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人啊,長到40歲都講不聽,更何況是14歲的青少年們!所以呢,三叮嚀四囑咐,耳提面命「重覆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把上帝經典的教訓,教育孩子們存在心裡,遵行上帝的話,免得我們得罪神(詩119:9-11)。上帝的話也成為我們一生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119:105),且要抓住所營造出的良好機會,箴言19章18節:「趁有指望,管教你的兒子;你的心不可任他死亡。」
另外箴言22章6節是我們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的核心價值:「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與大家共勉。
還有箴言3章1至7節的經文:「我兒,不要忘記我的法則;你心要謹守我的誡命;因為他必將長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數與平安,加給你。不可使慈愛、誠實離開你,要繫在你頸項上,刻在你心版上。這樣,你必在神和世人眼前蒙恩寵,有聰明。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鼓勵孩子們好好認知並重視,這是為人處世一生的準則。如此才能達到如路加福音2章52節的境界:「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都一齊增長。」進而成為一位能夠榮神益人的器皿。
2023
4-6月
主題文章
為什麼兒童必須聽到福音?
林美珍(萬國兒童布道團代理總幹事)
「阿姨,你可以把剛才跟她們講的耶穌,也講給我聽嗎?」我轉身看到一張渴慕的臉龐。心裡一陣欣喜,立刻把手上的無字書及聖經打開……週三下午,在忠孝國小的校園裡,四位六年級女孩用真誠的心接受了主耶穌為救主。日昨,又去校園,遇見了六個小孩,當我講完福音,很慎重地問他們:「你願意相信耶穌嗎?」有五個同學點點頭。我緊接著問:「你為什麼要相信耶穌呢?」其中一個小三的男孩,很堅定地說:「我就是要相信耶穌!」那天走出校園,我的心情很High!這陣子,整個大環境不景氣,人心開始有空處給神,對福音的回應提高了許多,尤其是小朋友的心田更加柔軟了,真是傳福音的好契機!
疫情走過三年,整個世界的環境已大幅變遷和震盪,昔日傳福音的榮景現今已不復存在,但是我們向兒童傳福音的腳步更不能退卻,反而要急起直追。
為什麼兒童必須聽到福音?
耶穌基督的福音必須傳給每一代的孩子。請別誤會,對大人和老人也要傳講福音,但絕對不能忽視我們這一代的孩子。如果你願意讓神的話語來證明這一點,我相信你會被五個基本的原因所激勵,也許會重新被激勵,因為福音必須堅持不懈地傳給每一代的孩子。
原因一
每一代的孩子都是亞當和夏娃的後裔(羅馬書5:12-21)。無論文化上如何相信認同兒童是無辜的,我們都不能讓這種思想侵入我們的宣教信念、計畫或執行裡。身為亞當的後裔,每個孩子都有罪惡本性,在聖潔的神之公義審判下,將面臨永死的刑罰,沒有例外條款。沒有文化隔閡,沒有任何交易能逃避審判。好消息是,耶穌基督為相信祂的孩子提供了唯一的救贖方法。耶穌的完美和順服,代替我們的罪付上了刑罰的代價,受死,並且復活得勝死亡和罪惡,提供了永生。我們必須將犯罪和被定罪的孩子一起領向唯一的救主。我們必須把福音傳給每一代的孩子。
原因二
每一代的孩子都展現出得救信心所需的特質(馬可福音
10:13-15)。有好幾次,耶穌透過祂的能力醫治孩子並與孩子們互動,同時,祂還會使用孩子作為講道有力的例證。在馬可福音10章15節,耶穌強調說,在神國的就是像孩子這樣的人。耶穌想讓我們明白,孩子的美麗、單純、感恩和熱切接受福音的心,是罪人對基督得救信心的基礎。因此,向兒童傳講福音時,沒有像與許多成年人之間經常面臨的厭倦、苦毒和傷痕累累的互動。我們必須因孩子們的這項特點而行動起來,把福音傳給每一代的孩子們。
原因三
每一代的孩子在救主心中都有一個特殊地位(馬可福音
10:13-15)。有一位教會牧師分享「為什麼孩子們必須聽福音」,很明顯的,耶穌在世上傳道期間,孩子們在祂心中佔據了一個特殊地位。有一次耶穌講道時對祂的門徒發出了強烈責備,祂糾正斥責的不是孩子,而是門徒們試圖攔阻讓孩子來到耶穌面前。當父母帶著嬰兒想藉由耶穌的觸摸得到祝福或醫治,以及孩子們前來迎接彌賽亞時,這從來都不會讓耶穌的服事分心。祂和孩子在一起很舒服,祂很重視孩子,並且親自接待孩子,為孩子祝福禱告。我們必須分享耶穌愛孩子的心,並要迫不及待地將福音傳給每一代的孩子。
原因四
每一代的孩子都是大使命的目標(馬太福音28:18-20)。在耶穌離開地上升天之前,祂吩咐所有門徒要從萬國中培養更多的門徒。這個大使命沒有年齡的分別,從那以後,這一直是每一代基督徒的責任。耶穌是要拯救各個種族、各個語言和各個國家的罪人,而且祂打算讓這個榮耀的、多元化教會由各個年齡層的人組成。兒童被包括在培養門徒的相同使命中。雖然在老人身上我們可能嗅到死亡臨近的迫切,在同齡人中我們可能感覺到較輕鬆的關係,但我們決不能回避我們的孩子——他們既是大使命的目標,又是大使命的未來。我們必須向每一代孩子們傳講福音,這是大使命的一項重要工作。
原因五
每一代的孩子都是耶穌恩慈忍耐的對象(彼得後書3:9)。主還沒有實現祂再回到地上來的應許,祂沒有像我們一樣忘記,沒有像我們那樣分心,沒有像我們會受到誘惑,也不像我們一樣對時間無感。耶穌延遲回來,因為祂有恩慈忍耐的心。祂耐心地等待罪人得救。
將這一項與上述的原因聯繫在一起,促使我們對這一代的孩子充滿急迫感。所以去向孩子們傳福音吧!如果你已經去了,那就再去一次。如果你已經疲倦了,就藉著神的話語和聖靈重新得力!如果你失去希望,請記住祂的應許。耶穌基督的福音必須傳給每一代的孩子。「然而,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未曾聽見祂,怎能信祂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羅馬書10:14-17)。若要孩子信道,就必須有傳道的人。
除此之外,這麼多年來,我們發現4-14歲這個年齡層,是兒童最可能接受耶穌的年齡層,是傳福音的黃金時期。兒童是對福音敞開的群體,他們是這個時代最有效果的福音禾場。但很可惜,今天教會卻忽略了這個在大使命中極大的一個群體。我們任由兒童去面對世界的影響和撒但的攻擊,容讓毒品、色情、暴力、三C產品、網路遊戲、偶像文化、人本主義、虐待、離婚、偏差的價值觀、多元文化影響孩子……使今日的孩子心中沒有絕對真理。這些情況都相當令人憂心。帶領兒童歸向基督,是唯一可以保護兒童的出路。每一個兒童都有權利認識主耶穌基督的救恩,而教會有責任必須向每一代的孩子們傳講福音。
萬國兒童布道團是一個專門向兒童傳福音的機構,我們的目標為:
˙ 帶領兒童歸主
˙ 以神的話建立兒童
˙ 使兒童在神的家中成長
我們的主要事工為:
兒童布道事工: 提供教會多元兒童事工:兒童布道會、兒童營會、校園晨光、社區喜樂團、暑假五天聖經班、節期慶祝會(聖誕節、復活節、感恩節)、未學齡喜樂團、戶外布道、課輔班等。
師資訓練事工: 提供教會多元師資培練:有效教學法1&2、喜樂講座、兒童事工學院、暑期基督徒青少年宣教行動、主日學老師訓練、布道訓練,「去,傳揚!兒童告訴兒童」訓練等。
教材事工: 提供教會多元類型教材:聖經法蘭絨教材、聖經圖卡教材、節期性教材、布道教材、假期聖經班教材、宣教教材、福音單張、布道工具等。
以上的事工請與萬國兒童布道團各區同工聯絡。
在馬太福音18章14節,主耶穌說出了天父的心意:「你們在天上的父也是這樣,不願意這小子裡失喪一個。」。天父不願意世上任何一個小孩子失喪沉淪。向兒童傳福音是神的心意,您願意與我們一起向這一代的孩子們傳講耶穌的福音嗎?
2023
4-6月
主題文章
成年童眼看宣教
豪傑(與妻子在柬埔寨從事跨文化宣教服事14年,現準備中場休息)
「兒童宣教」於我是一個頗陌生的詞彙:它是取代了
「兒童事工」的新詞,還是有別於「兒童事工」的定義?這已可以好好討論一番。若再追問下去,也許連「兒童事工是什麼?」「什麼是宣教?」都會引來教會大眾不同的意見。至於宣教的服侍應否規限到只有
「兒童」範圍,也是一個不容略過的議題。本文不是學術討論,也不希望引來不安,只希望透過記述一些片段,展示我們在柬埔寨服侍兒童的理念,並提出在宣教工場服侍兒童的挑戰。
讓我們從一個故事開始。
某年,有朋自遠方到訪柬埔寨並邀約晚宴。好友相識滿天下,連同短宣隊一起,愛筵人頭湧湧,熱鬧非常。我和太太被安排跟幾位短宣隊員同席,坐在我們旁邊的一位姐妹蠻主動地跟我們攀談,總算打破一點隔膜。然而,大家雖是主內肢體,但始終是素未謀面,即使有問必答,我們都會避免滔滔不絕高言大志,只簡潔回應我們在市郊地區租了一個小單位服侍社區的兒童。倒是姐妹知道我們不是建立華人教會,感到很好奇,不停地問……
「有沒有做宿舍事工?」
這個我們不知怎麼做啊!
「為什麼不做?應該要做……」
「有沒有教
「有沒有開電腦班?」
都沒有。
「有沒有布道探訪?
「有沒有教音樂?」
我們語言不是很好……
「哦,你什麼都不會不懂,所以做兒童事工!」
不知哪個點出錯,姐妹一句話突然讓空間缺氧。太太很懂我的情緒,立刻在枱下捏著我大腿——往後的時間,我倒可以寧靜地有一頓安樂茶飯。
我們在柬埔寨開辦了兩個事工(我們堅持稱呼她們為教會)。當確定了該區沒有教會,選定地點後,我們就開始「開荒模式」,走訪村民鄰里,知道他們最需要的是兒童教育,就著手籌備幼兒班。初期,學生人數不多,也沒有上學的習慣和意識。有一天,我們回到教會,只見兩個學生在玩玩具,老師閒坐在一旁打瞌睡。老師告訴我們,只有兩個學生,所以不教課。然後,她竟然收拾行裝說直等我們回來她便可以請假回家。我們不能完全怪罪老師,因為她過去在教會的經驗,兒童事工是主日聚會,平日有人來就開門,沒人來就關門,哪天老師有事哪天就放假,哪天教會有什麼活動撞期教課就暫停……但這根本不是兒童事工(可這又是很多教會的狀況),跟宣教更扯不上關係。
每天運作的兒童事工
我們不是把兒童放在「優先」的位置,只是我們不會隨意停課或更改時間表,去遷就其他「看來」更重要的事情。教養兒童誠實、聰明固然是重要,然而友愛、責任感、持恒、專注需要靠每天上學的習慣去培養出來。因此,我們弄出來的「事工」,比正規學校更正規,天天上課,沒有一天閒著。主日聚會卻是不需要默書,有遊戲、有茶點的「愉快學習時光」。當平日習慣了有規律的生活,主日聚會就成了真正釋放,經歷真實的恩典。
持恒穩定的時間表
相信有去過短宣,帶領兒童聚會的信徒,都有類似經驗:聚會時數十甚至上百的兒童席地而坐,然後短宣隊領唱幾首短歌(通常是《耶穌真好》或《感謝感謝耶穌》的當地語言版)、帶集體遊戲、講聖經故事(有時還要多重翻譯)、做手工然後吃茶點,拍照、自拍——自拍——自拍,再上載到社交媒體。這些經驗都很好,只是背後一些真相你不可不知:有想過平常沒有短宣隊的日子不像這樣熱鬧嗎?有想過孩子是從學校蹺課來參加聚會嗎?又如果學校有穩定恒常的時間表但要遷就短宣隊活動而停課,有想過老師往後不容易追回教學進度嗎?曾經為短宣隊(人數挺多的)安排入班教學的機會,但他們覺得每班只是十個孩子氣氛不夠好,要求集中一起玩活動……最終交流兩三次無法達成共識,我們寧可婉拒他們到訪,也不想學校的時間表和生活習慣給打亂。任何為滿足短宣隊一天,而令社區對我們產生不好印象的事,都是不值得做的虧本生意。虧本生意,你都不會做吧?
稍微把詞彙調整一下:兒童宣教。如果非要分辨出「兒童事工」跟「兒童宣教」不可,我會這樣形容:「兒童事工是為教會的兒童弄點宗教活動;兒童宣教是為歡迎兒童來教會弄點活動。」
大家已經太習慣把孩子交給兒童導師看管(參加兒童事工),然後自己可以安心去聚會,難怪會不明白在柬埔寨,很多孩子都是教會以外的人,我們的活動是要把他們帶進教會(兒童宣教)。這樣,每個主日需要的,不是很有系統的主日學,而是每個主日都成為一次布道聚會。然而,我還是不太想用「兒童宣教」這個詞彙。
宣教,不是把目標群體縮小
我們其實沒有刻意開展「兒童宣教」。從開始至今,我們一直都是服侍社區。很多鄰舍還未到「小康」程度,父母都要出外工作,要嘛把孩子鎖在家,要嘛放任孩子——我們提供的第三條路,必定是受落的。只是我們並非提供兒童事工,幫父母託管孩子讓他們安心工作。我們一直跟家長互動,每天把握放學時短短的時間跟家長聊孩子的事情,每季都有家長聚會、家長講座(我們不強迫兒童參加崇拜,但父母是被逼參加聚會)。當兒童進到少年階段,崇拜的信息和模式都有所調整,再有英語班和不同的活動安排。這樣,本來以服侍兒童為重點的事工,其實是向整個社區宣教。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兩年,柬埔寨學校全面停止實體教課,很多學校沒有網課資源,沒學生就關門結業,那些沒能力上網的學生也都輟學。然而,這段日子,我們的老師仍是「天天持恒穩定運作」地錄製短片、預備作業(更有手工)、指導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在家學習,甚至跑到學生家裡進行小組教學。如此的「兒童宣教」,讓我們的學生回歸校園後成了最有學習動力的一群,往後家長們對我們越加尊重和信任,社區從而認識到教會的「好」。這是宣教的見證,也是那些隨時可以停課,禮拜日才關心孩子的教會不容易有的。
談到在宣教上的挑戰,其實沒有什麼新鮮事。首先,普遍性的社會問題,如手機普及和網路流通的影響、在職父母無暇照顧、或「直升機家長」,還有無力教養而放任孫兒的老人家、和兩種教養方式(一味打罵批評對比一味呵護獎勵)的矛盾……這些都是今日兒童事工要面對的挑戰。但必須指出的是,在「相對落後」的宣教工場,這些挑戰其實是可以預知的,因為早在十多年前甚至更早,已經在我們家園相繼出現過。我們都可以有相應的方法去面對,可以設法「預防」這些社會問題給工場帶來影響。
也許,更大的挑戰,是來自教會本身。在很多人的思維裡面,兒童事工還是很簡單的服侍、沒什麼內涵、什麼人都可以做、不太需要預備,永不是事工重點、是各事工的附屬品、隨時可以停可以改、但要籌款又好像沒什說服力。甚至出現更有趣的想法——「宣教士什麼都不會做才去做兒童事工」。要大家相信宣教士在工場做兒童事工從來不是閒懶尚且不容易,若要用三千字讓他們對(兒童)宣教改觀,真的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困難。
說到底,越是不懂得兒童宣教,所以我們才要更專注服侍他們,從中慢慢學習。
2023
4-6月
主題文章
愛從未離開
蔡佩恩(華傳宣教士,多年來於烏克蘭、烏干達服侍,現任華傳宣教士關懷部同工。)
在非洲的七年時間里,有很多故事發生。但有一個小女孩的故事,讓我至今難以忘懷。
那是我在烏干達宣教第一年遇見的一個女孩,她叫Christine。我在心裡給她起了另外一個名字,叫「小貝殼」。因為在我手裡,有一顆到今天都無法送給她的小貝殼——我對自己說,這個小女孩,我一定要好好記住她。
烏干達貧民窟的小孩大都沒見過大海。記得那天給孩子們講完「彩虹魚」的故事後,答應他們下次從坦桑尼亞回來,會給他們每人帶一顆貝殼。小貝殼就是那天聽故事的其中一個孩子。想不到當我從坦桑回來後,卻收到她已離世的消息。
小貝殼的身體有殘障。每天早上都需要哥哥扶著蹣跚走過垃圾堆和臭水溝,到貧民窟邊上一個學習中心上學。雖早已到上小學的年齡,但還在讀幼兒班。
我參與了學習中心的服事,為孩子們上閱讀課。每節課最後20分鐘,我會選擇和個別孩子一起閱讀,為的是了解讀書進度和學習能力。那一天我選到小貝殼。但身邊老師提醒我說她不會閱讀,示意我叫下一位學生。我說沒關係,給她機會試試。才發現她不僅走路有困難,一隻手也不靈活。我坐到她身邊,選了一本簡單的拼讀書和她一起讀。出乎意料地是她十分認真、全神貫注地跟讀。我對老師說,她會讀、她能學!聽到我鼓勵的話後,小貝殼臉上露出了微笑,下課鈴馬上就響起了……她臉上的笑容至今留在我心裡。
那是我唯一和她一起讀書的機會,也是僅有的片刻,拍她肩膀、鼓勵說她很棒!那次的相處不到十分鐘,非常慶幸我沒有錯過。我之後翻閱孩子們的作業,題目是:上帝美麗的創造。我看到其中一幅紙張邊緣上僅有幾個小形狀的畫,線條很簡單,我猜是小貝殼畫的。而紙中間畫了個大大微笑的太陽,估計是老師握著她的手畫的——那太陽是貧民窟學習中心的標誌,一個金黃色的微笑太陽,代表著希望。
我心中升起了一絲感恩。這個不幸的女孩,匆忙結束了短暫一生。但她人生最後所畫的,是一個微笑的太陽。
後來,我把小貝殼的「微笑太陽」交給學習中心助學者,訴說了小貝殼的故事。我心中期待將來在天家與小貝殼重遇時,一定要親口告訴她:你是上帝美麗的創造。你留下的那顆微笑的太陽,不僅鼓勵了很多願意服侍小孩子的人,也激勵了正服事的人繼續努力下去。
在我成長的地方,孩子們通常會為新玩具、假期旅行而感恩,但你能否想像非洲小朋友,竟然為他們能活著而感謝上帝!過去七年的非洲生活中我明白了,只要你曾走入貧民窟,就會發現死亡離他們是那麼的近。
這些孩子所忍受的惡劣生活環境,是我無法承受和想像的。小小年紀的孩子,就常聽到、看到家人和同學因瘧疾、意外不幸離世。生活環境的惡劣沒有導致生命變得異常脆弱,反而令他們的生命從小就被迫受鍛鍊,從而顯露出與年齡不相稱的堅毅和頑強。同時,他們也成為一群更容易感恩的孩子,常為有機會讀書、有一餐溫飽而感謝上帝。
看到這一切,我不由得要問上帝:我們這遠方來的人,能為他們做什麼?應該為他們做什麼?
夢之翼,給孩子實現夢想的機會
在走訪當地服事貧民區兒童的機構後,他們的負責人都不約而同指出,提供教育是幫助他們最重要也是最實際的事情。而我認為這也是上帝差派我們到非洲的計畫。於是我們開始嘗試幫助當地學校設立圖書館、翻新學校。一方面參與,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從當地人身上學習和探索。
很快在2017年,因一隊短宣隊的到來,我們決定開始「夢之翼」事工(Wings of Dream Ministry)。面對龐大的需要,我們最初不知道到底誰該成為我們的助學孩子。我們只能禱告,求上帝將這些「天使」帶到我們眼前。多年後當我回顧「夢之翼」助學計畫,心中對上帝奇妙作為滿了感恩。
有一次我們收到其中一位受助學生的來信。信中告訴我們,她是貧民窟裡一位來自盧旺達的孤兒。2017年,她和阿姨為自己能有上中學的學費禁食禱告五天——之後,她竟收到了「夢之翼」助學計畫的消息。她告訴我們,她真實見證了上帝是信實的,使她如今有勇氣說出她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名護士。我們發覺,原來在很多不為人知的背後,上帝竟使用我們,介入改變一個少女一生的行動!有什麼樣的工作可以如此充滿價值,有什麼樣的喜樂,可與參與上帝的計畫比擬?孩子們成長經歷裡那許許多多消極、負面聲音和黑暗的生活處境,都是成為他們自暴自棄、走入歧途的理由。服侍貧困家庭的孩子時,我們清楚知道這是一場持久的爭戰,我們相信,上帝的愛能拯救他們脫離困鎖。上帝是那一位愛他們一輩子的天父。
GOA,種一棵傳承宣教的常青樹
華傳宣教中心(GOA Mission Center)在2020年竣工,我們開始有固定地方聚會,也能更好地跟進學生工作。孩子們從貧民窟走到宣教中心,就能在安全明亮的地方學習,還有乾淨的水和簡單食物提供。他們可靜下心禱告,也可彼此鼓勵去面對挑戰。建立中心的同一年,上帝就帶領一位烏干達青年牧者到我們身邊,成為團隊同工。有他的參與,「夢之翼」的學生可以得到更系統、落地的門訓。我們希望助學學生,不單完成基礎教育,找到維生工作,更重要的是能看到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計畫,委身其中,為上帝使用。
讀書樂,讓「夢之翼」展翅高飛
2021年的疫情,最大影響的就是學童,貧民窟的孩子更深受其害。原本能上學的孩子,也都被迫留在家中。我們為此開始「好好味讀書會」(Yummy Book Club)的想法。首先我們將家中孩子看過的書分成閱讀包,請「夢之翼」學生Jeff帶到貧民窟的助學家庭中,再讓學生們讀給弟弟妹妹聽。一星期後,Jeff收集回來進行消毒,再換新書送過去。疫情下能做多少是多少。差不多三個月後烏干達解封了,宣教中心立即重開,請學生帶家中的小弟妹來中心繼續借書讀。
後來孩子越來越多,人手不足,我們決定把服事的責任,交給「夢之翼」的大學生承擔。他們都有門訓裝備,也跟隨了我們很多年。於是,宣教中心正式開始由學生主導,每週六的Yummy Book Club事工。
與此同時,我們收到一筆遠方姐妹的奉獻。她在癌症末期時,將一筆錢奉獻給了烏干達小孩。我們使用這筆錢,為讀書會的孩子們提供果醬麵包和檸蜜。疫情讓很多事工被迫暫停,但這些擁有頑強生命力的孩子們卻未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在疫情爆發、人人自危的時候,我們都怕傳染因此不敢踏入貧民窟,但「夢之翼」的學生們沒有顯出絲毫懼怕。正因為他們,讓即使住在貧民窟最遠的孩子都能被帶來出席讀書會。兩年里,每周參加讀書會的小孩多達40多位,也延伸發展出一個陪孩子閱讀的本地義工團隊。
若有人問哪裡是烏干違最美的地方,我會請他來看看Yummy Book Club!看看這些「夢之翼」的大孩子,是如何帶著小孩子唱歌、讀書和學習認識上帝的!
走出去,經歷祝福一生的機會
我常鼓勵到烏干達的短宣隊員:孩子遇見你、聽你講故事,那一刻可能是你一生可接觸他的唯一機會。你要留給他們的到底是什麼?
我呢,是要他們確信上帝的愛從未離開。即使孩子成長中被忽略、被侮辱,甚至有遺棄的傷痛,上帝的愛能真正撫平。唯有明白他們在上帝國裡一樣負有使命,才能讓他們重新找回人生的價值。我們確信烏干達的陽光,讓每個種下福音種子的心靈,都能茁壯成長,而有機會參與生命培養、澆灌工作的你我,都會收穫一生難忘的經歷。
與此同時,我們收到一筆遠方姐妹的奉獻。她在癌症末期時,將一筆錢奉獻給了烏干達小孩。我們使用這筆錢,為讀書會的孩子們提供果醬麵包和檸蜜。疫情讓很多事工被迫暫停,但這些擁有頑強生命力的孩子們卻未受到影響。
不僅如此,在疫情爆發、人人自危的時候,我們都怕傳染因此不敢踏入貧民窟,但「夢之翼」的學生們沒有顯出絲毫懼怕。正因為他們,讓即使住在貧民窟最遠的孩子都能被帶來出席讀書會。兩年里,每周參加讀書會的小孩多達40多位,也延伸發展出一個陪孩子閱讀的本地義工團隊。
若有人問哪裡是烏干違最美的地方,我會請他來看看Yummy Book Club!看看這些「夢之翼」的大孩子,是如何帶著小孩子唱歌、讀書和學習認識上帝的!
2023
4-6月
i宣
能被看見、被感受的福音
蔡頌輝(華傳前宣教士和特約作者)
基督徒的樣子,可以吸引未信的人來認識耶穌。我十六歲那一年,被好友邀去參加教會的中學生團契,一到那地方,我馬上就被深深吸引了,因為每一個人的笑容和態度都讓我感覺到自己是被歡迎的,至今記憶猶新!那次以後,我就決定每週都要去,一年後在那裡信主了。
同樣的,基督徒的樣子也可以成為別人信耶穌的攔阻。印度的聖雄甘地很喜歡基督教信仰,認真研究聖經和耶穌的教導,他認為這些教導能解決印度在自由鬥爭中的許多問題。可是有一次,他要到教會去的時候,門口有個白人擋住了他,問說:「你認為你在往哪裡走,窮鬼?」
「我想在這裡參加禮拜。」甘地回答。
教堂的長老對他說:「這個教堂不接納窮鬼。滾出去!」
多年以後,斯坦利˙瓊斯(Stanley Jones,《甘地傳》的作者)宣教士問他:「甘地先生,你經常引用基督的話,為什麼卻堅決拒絕成為一個基督徒?」
「我不排斥基督。我愛基督。」甘地回答說:「可是很多基督徒都如此的不像基督。」
在救恩神學上,耶穌十字架的信息固然是福音的核心,人能得救完全是因為耶穌的死而復活,別無他法。然而,在傳福音事工的實踐層面,首先讓人對福音產生好感或反感的,往往是已經信的人活出來的部分。福音不單要被聽見,更要被看見、被感受。正如保羅在腓立比書寫道:「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16)。「生命的道」不單要說出來,也要用行為表明出來。
教會不需要完美才能見證神
回到現實,教會有可能沒有問題嗎?基督徒的行為真的可以無可指摘嗎?似乎不可能。其實保羅時代的教會也有很多問題。保羅寫這麼多書信,都是為了教導教會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問題——加拉太教會偏離純正福音,帖撒羅尼迦教會有信徒懶惰不工作,腓立比教會的同工衝突,歌羅西教會面對異端入侵,哥林多教會問題更多,分門結黨、聚會混亂、婚姻、淫亂、吃祭偶像之物等,什麼都有。現今的教會亦然,除了內部無以計數的小問題,有些問題還鬧到連媒體也爭相報導,包括金錢、情色等醜聞。
教會問題多是難免的,因為其中的人也都是蒙恩的罪人,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教會的不完美很重要。教會的不完美至少給我們幾方面的提醒。
1. 教會的不完美提醒我們不要高舉任何人或教會
信仰的焦點永遠是基督和祂釘十字架!教會常喜歡使用某個名人的見證來吸引人對福音的關注,一旦有哪個人突然爆紅,只要他是基督徒,教會就會爭著要凸顯他的信仰(不管他靈命狀況實際上怎麼樣),似乎在告訴人:「這些人就是因為信耶穌而成功的!」有時候某個名人受洗了,教會也大肆地宣揚報導,好像在對人說:「你看,這麼有名的人都信主了,你也趕快信吧!」可是,這些公眾人士一旦鬧出緋聞,教會就會說:「其他基督徒的表現不應該影響你的信仰!」怪不得有人批評教會雙重標準。
2. 教會不完美顯示神恩典的無可取代性
正因為信主的人不完美,所以都需要神的恩典,不單是信主那一刻,信主後也一樣需要。信仰的偉大本來就不是因為基督徒過人的表現,而是因為耶穌偉大的愛、包容和接納。所以,基督徒無需擔心:「我的品格還有很多問題,我怎能為主作見證呢?」答案是能!因為我們凸顯的是神的恩典,這恩典是我們得救,也使我們能成長。
3. 教會的不完美激勵我們操練實踐愛的真諦
基督徒生命的見證不在於沒有問題,而是在於我們面對問題的態度。在面對沖突的時候,我們學習為愛而和解;面對個性、做法不同的人,我們學習包容接納;面對長期看不慣的人,我們學習忍耐;面對現實生活的種種問題,我們學習盼望。這就是愛的真諦!愛不是在一個完美的環境中體現的,而是在不完美的環境中才能體現且真正受考驗的。聖經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這些教導暗示了在今世教會的問題一直會存在。
4. 教會的不完美提醒我們永遠有長進的空間
教會在今世永不可能完美並不是我們縱容罪惡、閒懶不長進的藉口,相反的,保羅勸勉教會要努力的面對和克服教會內的問題。加拉太教會偏離真道,保羅指正他們;腓立比教會不同心,保羅勸勉他們同心;哥林多教會面對各種問題,保羅都一一地指示他們應該如何做。有些人需要我們用愛去接納,有些人需要我們勇敢按公義指正。我們不要嘗試尋找一個沒有問題的教會,但一定要齊心去建立一個更能榮耀神、更美的教會。
竭力成為得眾民喜愛的教會
談論至今,我們還只停留在「消極」的好行為(即我們盡量不去犯罪,或做不榮耀神的事),但基督徒的好行為還有積極的一面,即去服事這個被罪綑綁的世界,讓他們實際經歷和感受神的愛。
今天,為了讓未信主的人更有機會經歷神的愛、嚐到教會生活的美好,教會福音策略必須有所更新。傳統的傳福音方式多為「點狀式」,即透過布道會或個人布道讓未信者聽一次福音。這些方式讓未信者有機會聽到和在某程度上理解福音,感受一時的氣氛,但很難較深刻地經歷福音的價值。為了彌補這個缺點,教會發展出「帶狀式」的布道(如啟發課程、幸福小組),以一系列的聚會,讓聽福音者可以同時體驗和經歷信福音的生活。馮珮牧師在見證集《幸福到你家》中寫道:「福音的本質是愛,愛不是用頭腦來理解,必須用心來經歷。」
「帶狀式」福音策略講求基督徒慷慨、熱情的服事,讓未信者內心防禦的高牆被攻破,彼此建立親密的關係。起初大家互相不太認識會感到有些尷尬,但透過真誠的接待,輕鬆的氛圍,敞開的分享、熱心的服事,來賓能夠漸漸融入教會生活。所以,基督徒應該在福音上更多地表現出熱情來。台灣福氣教會的楊錫儒牧師常強調信徒要積極服事慕道友,他說:「做不足是虧欠,做剛好是本分,做過頭才叫感動!」這種慷慨的服事不只是在聚會中進行,也在乎平時和來賓的聯繫和關心,在他們有需要的時候,給予積極、主動的幫助。我曾經和一個推動「帶狀式」布道策略朋友聊過,他說,因著弟兄姐妹熱情的參與和委身在其中,他感覺到教會整體的氛圍漸漸改變。這種布道方式塑造了教會傳福音的文化,點燃了傳福音的熱忱。
也許有些人會覺得這些做法過度「刻意」。他們說:「如果我心裡沒有感動,主動接觸人也不是我的個性,刻意為福音而做,會不會很假?是不是應該自然比較好?」坦白說,自然就是不長進!成長就是要刻意、要突破、要改變。如果任何事情都要等到有熱情了才做,很多機會都會錯過了。反之,當我們開始做的時候,熱情往往就燃燒起來了。另外也有人擔心:
「好行為會不會容易被利用?」是的,會!我們很樂意用愛心去服事世人的需要,但我們真正的動機是希望他們因認識主而生命改變。我們需要神給我們智慧如何去拿捏,好讓我們能不負主真正的託付,又能讓未信者實際感受神子民身上所流露的神的愛。
讓我用保羅的一句話來作為總結:「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9:23)沒錯,人性會告訴我們:「犯我所行的,都是為自己的緣故,為要使自己得到好處!」但神的子民都要願意為福音而改變,期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讓神的榮耀,引人去得永恆的益處。
2023
4-6月
芒果樹在微笑
如果神學教育是一場學問
仁青(華傳宣教士,多年來於香港、柬埔寨參與神學教育工作)
在社區的英文班,來了幾個年約十歲的插班生。
「老師,我寫錯字了。」孩子在做習作時,突然抬起頭說。
「嗯,你寫錯字了。」我點點頭,重複他的話。
他默不作聲等待著我行動,我們對望了一會,他開始流露出「這外國老師是否聽不明白」的眼神。我投降了:「你說寫錯,我明白了,那怎麼辦?」
他想了一想說:「我要橡皮擦。」
「你想問老師借橡皮擦是嗎?」他點了點頭。
「那你試試再說一遍,如果寫錯字了跟老師說什麼?」
他愣住,用力想了一會,疑惑地抬頭看著我,慢慢地說:「老師,我想借橡皮擦。」
「非常好。」我比了個讚,「但別忘了有禮地加一個字:請。」(在當地語法相對英文的please)
如果神學生不懂借橡皮擦
「問老師借橡皮擦」是每年英文班的「先修科」。當地孩子無論在家庭或學校都沒有「發言」的機會,不少孩提時是用尖叫哭聲來向父母索取糖果,長大後在師生高比例的課堂裡強調的是聆聽和服從,學生發問可能只換來老師的一頓責罵。提出好的問題是一項需要練習、培訓和指導的。孩子若往後在聖經學院接受裝備,即或在神學院有著截然不同的氛圍,但發問的「勇氣」和「能力」卻不能一蹴而就。「沒有問題」是神學生的常用語。誠然,有些同工也許疑惑,神學生專心學習聖經,能按時分糧教導眾人,分解真理的道,不是已然足夠了嗎?「發問」真的是教牧必須具備的能力嗎?
最初在工場的神學院教聖經科,「課堂筆記」是課程的部分要求。學生只要專心上課已可完成,既減輕他們功課壓力,也希望學生在資源匱乏的工場能用作參考。學生們曾在閒聊時提及「尤其在鄉村牧會的同工,沒有足夠的書籍,網絡資源也難得,自己的筆記就是最有用的材料了。」
「用來預備講道嗎?」「是啊,無論講道、主日學或是團契我們都用這些筆記。」明白的,當地幾乎沒有簡明的查經書,但是將神學院筆記修訂為鄉間教會的查經資料,豈不要花上很多時間預備?大家說:「照著讀就可以了。」我想像會眾們在聽神學院筆記的樣子:「他們聽得明白嗎?」大家都有信心地回應:「沒有問題的,會眾也說沒有問題。」
「學問」真的大有學問
為了將功課更為切合牧職需要,我嘗試將要求由「課堂筆記」改為
「問題設定」。老師提供筆記,學生則按筆記的分段設定合適的問題。他們起初總為這「嶄新」的功課絞盡腦汁,都不得其法。於是我們以分組的形式,先做歸納,分段寫下標題,然後再寫出能引導教會肢體的查經問題。雖然每次都至少要花上廿分鐘來做這「發問練習」,但將課堂儘量貼近學生實際的牧養場境,不僅有助於講解聖經、帶領聚會的長遠服侍,對於教會肢體的成長亦有所裨益。若同工只能以道出「我寫錯字了」,卻缺乏指出「我需要橡皮擦」這種能直接道出問題所在、提供真正訴求的能力,當面對制定教會方向計畫,往往也只能重蹈覆轍,即使直覺感到不妥也難以因時制宜地作出改變或調整。
他學發問,我學聆聽
問與答除了要具備語言能力,更反映了思考過程及意見的交流。蘇格拉底就以擅長提問,引導學生達至合乎邏輯結論,建立了啟發後世的教育方式。聆聽問題,不但有助教師提供合適的引導,更能了解對方的思考方式和世界觀。聖經記載了不同人對主耶穌的提問,皆承載了各自的背景和動機,探討不同角度的信仰關懷,例如門徒曾請求耶穌解釋比喻(可4:10),或提出「屬靈權柄」趕鬼的疑問(太17:19)。有些提問亦隱含了信仰動機,同樣是關於上帝的國,但彼得、雅各、約翰和安得烈關懷的是末世預兆(可13:3),但法利賽人卻是出於對主耶穌的挑釁(太15:1)
除了解疑釋惑,主耶穌更能透過問題,體會對方內心深處的渴求。例如主耶穌看出那問「該做甚麼善事才能得永生?」的人心中的良善(太19:16)。當時有不少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以難題刁難主耶穌,但祂知道並善導那真心求智慧的人(可12:28)。當彼得提出「主啊,這人將來如何?」主看到他心裡存著不必要的比較,提醒他應有專心跟從的心志(約21:12)。
宣教士在神學院鼓勵學生發問,他們也在訓練我們用心聆聽問題,提醒我們突破文化規範,用當地的眼光理解當地人所關切的議題。誠然在神學訓練中,邏輯思維是不可或缺的鍛練,但在講求「合乎邏輯」的要求以外,更需要以對方的視角建立同理的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求聖靈讓我們破除文化隔閡。只有教師了解學生的感覺、接納他們的思想,並讓學生感應到一種被關懷、不被評價的關係,就能為「教」與「學」的人帶來生命的結連,共同探索和體驗信仰的豐富。
問題,折射出內心的關懷
有一年畢業班的「保羅書信」課堂,學生舉手問道:「老師,保羅他從未結婚娶妻、生兒育女,他既然沒有經驗,他有何資格以家庭倫理訓誨教會,還是不過是理論罷了?」準傳道們其實既清楚「聖經是神所默示」,也知道屬靈權柄的重要,但這本屬「信仰基礎」的問題裡,確切反映了當地的文化和牧養處境:相對「經卷教導」,當地人更為看重「人生閱歷」,以結果論成敗的「實務經驗」。那位學生提出的不僅是他對課堂的疑惑,更是牧者們在布道、牧養時必須回應的挑戰。在一個「邏輯非首要」的文化裡,具邏輯的辯證並非是最好的答案,那教會領袖又當如何回應?
主耶穌回應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求天上神蹟的試探時曾說:「傍晚天發紅,你們就說:『明日天晴。』早晨天色又紅又暗,你們就說:『今日有風雨。』你們知道分辨天上的氣象,倒不能分辨這個時代的神蹟。」(太16:1-3)神學教學可以探究「屬天」的議題,但神在「這個時代」的工作,我們又是否能分辦呢?宣教工場要有效地實踐神學教育,不但灌輸信仰裝備,更需要關懷當地人所關切的,這樣才能使神學教育擺脫艱澀難懂的印象,落實地為當地教會培養牧養群羊的牧者。
2023
4-6月
宣教士關顧
宣教士也需要生命導師
何俊明(華傳資深退休宣教士,現從事於宣教士關懷。)
曾有一位宣教士到達工場後,花了時間學了當地語言,然後開展一個開拓性的事工。由於缺乏經驗,加上缺乏同工,因而努力了一段時間後,事工仍未見起色,因而失去了事奉的動力。當我知道情況後,有一天就特意和該宣教士坐下喝咖啡,聆聽他述說事工上的困難。之後,對他鼓勵一番,並提供一點意見,甚至開放自己,宣教士若有需要傾訴時可再約時間見面。
另有宣教士在一個培訓性質的工場事奉,經過數年努力後,事工漸見成果。宣教士感覺若能進修就會更充實自己,事奉的果效會更顯著。於是他和我聊起這個想法,並詢問我的意見。由於事工已展開,一旦開始進修,對事工自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我也認同進修會加強該宣教士的事奉能力,因而加以鼓勵,並與他討論進修的方向和內容,也提供不同形式的協助。後來他在不影響事工的情況下暫離工場進修,該宣教士終學有所成,被主更大使用。
在一次網課後,有一對準宣教士夫婦提出邀請我為生命導師(Mentor),他們期望我能從個人經驗中對他們提供意見和指引。在同一班網課的學員中,也有人因我所講授的「屬靈爭戰」課後,觸發他思想如何應對即將面對的群體時有可能遇到的屬靈爭戰問題,於是提出要我再和他們夫婦加上一課作準備,我在加課後提供了一些可用的材料作參考。
綜合上述幾個個案,都是「生命導師」的事奉範圍。我在下文中嘗試探討「宣教士何時需要生命導師」、「宣教士如何尋得生命導師」、和「你也可以成為生命導師」這三方面。
宣教士何時需要生命導師
所謂「生命導師」,是指一位有生命經歷的長者透過與門徒(Mentee)建立一對一的關係,通過這關係把神所賜給導師的生命資源(包括知識、技巧、和經驗),分享及傳遞下去,目的是使門徒在個人、靈命、和專業上有所成長。當你有下列的需要時,你就有可能需要一位宣教士生命導師(Missionary Mentor)了。
1. 尋找新視野:
當宣教士面臨事工進入「瓶頸」而需要思想怎樣突破,或需思想新路向時,生命導師可幫助你看到你可能看不到的東西,開拓你的視野,甚至提供可用的資源,或憑個人網絡尋找到可幫助宣教士的人和方法。
2. 個人成長:
宣教士都成長於不同的家庭背景及環境,這些成長背景有可能造成一些性格問題,進而影響個人靈性和人際關係的發展。生命導師的問責可幫助宣教士看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並挑戰宣教士面對攔阻生命成長的障礙。
3. 評估缺乏和提升動力:
宣教士也可能因個性和處事方式而引致和團隊格格不入,生命導師可挑戰宣教士或團隊改善溝通的模式等以改善問題。即使生命導師不能完全解決團隊問題,然而問責可提供改進的空間,進而提升團隊動力。
4. 知識增多:
宣教士若停止學習,他就會停滯不前。生命導師可藉著問責催促宣教士重新振作,再度學習。若遇到宣教士以前沒有接觸過的知識,生命導師也可提供他所知道的資源。
5. 需要聆聽和鼓勵:
不論新上路的宣教士或老將,有時都希望一位長者聆聽他的苦衷和困惑,生命導師都是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他們能理解宣教士的處境,同時也可從他個人的經驗中給予鼓勵。
宣教士何時需要生命導師
所謂「生命導師」,是指一位有生命經歷的長者透過與門徒(Mentee)建立一對一的關係,通過這關係把神所賜給導師的生命資源(包括知識、技巧、和經驗),分享及傳遞下去,目的是使門徒在個人、靈命、和專業上有所成長。當你有下列的需要時,你就有可能需要一位宣教士生命導師(Missionary Mentor)了。
1. 持久式導師:
這類導師需要和門徒建立長久的關係,互相委身於這關係,按時見面,問責、指導、和傳授經驗和知識。
2. 短暫式導師:
這類導師只在門徒有需要時才約見一次,聆聽宣教士當時的處境和困難,之後提供可用的資源,或解決方法。
3. 模範式導師:
這類導師不必和宣教士建立個人關係,他的功能就是以本身的生命影響年青宣教士,是宣教士的屬靈榜樣和模範。
在尋找自己的生命導師之前,宜先確定你所需要的是那一類導師,尋找過程會比較容易些。
你也可以成為生命導師
我在結束討論之前,也藉此向有經驗的宣教士呼籲,你也可以成為宣教士的生命導師。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思想生命導師的角色。神將你放在一個跨文化環境中事奉多年,你已累積了不少跨文化的經驗,我們雖已從前線退下來,但所累積的經驗豈不正是年青一輩宣教士所需要的嗎?宣教士的部分天職豈不就是指導其他宣教士,幫助他們學習如何跨文化生活和事奉嗎?
作為生命導師,有心比有經驗更重要。我十多年前在華傳的「宣教士職前訓練暨跨文化宣教實習訓練營」課程時就被派參與生命導師的事奉(Mentoring Ministry)。當時不同的訓練導師都被安排與大約兩、三位當年參與訓練的學員作配對,訓練導師在訓練營期間就開始和學員建立關係,並進行輔導,期望在營會所建立的關係能在營會結束後仍能持續下去。當時我對生命導師的角色非常陌生,就算在配對前有稍為解說,也是非常模糊。在摸索的過程中才慢慢掌握到生命導師的角色和功能。回想過去曾建立過關係的宣教士,有些現今已是工場上的老將了,但當年所建立的關係仍在。我求神賜下一顆願意服事年青宣教士的心給已退下來的你,和已累積了不少工場經驗的你,讓生命導師的事工可以做得更實在。
2023
4-6月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綠色國度系列5
綠色國度的生活點滴
陳末
巴基斯坦因為地理和歷史因素文化很多元,種族也很多。記得我們剛開始學習語言的時候,就有m朋友告訴我們,你們離開城市後所學的語言就沒有多大用處了。原來這裡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方言,由于文盲多,只會說自己的方言,因此不會說「國語」也是很正常的。據了解,常使用的官方語言竟然多達70多種,其中最主要的方言為旁遮普語,有高達48%的人使用,使用英語的大約有8%,而使用烏爾都語(Urdu)的人也只有8%。哎!當初我們選擇學習語言的時候只想到烏爾都語,沒有做好功課,以至于來這裡七年也只能和16%的人溝通。不過,進步的空間還是很大的,雖然他們講方言,但不表示他們聽不懂國語。
本地人超級喜歡喝奶茶,但只喝熱的!即使是夏天也只喝熱的,這點我還蠻難理解。曾經因為天氣熱我們特別預備了冰奶茶,結果沒有人賞光。全世界都在追逐珍珠奶茶的時候,這裡的時光是靜止的,沒有一個人願意嘗試冰奶茶,只因為冰奶茶不傳統。夏天不吃魚和雞蛋,也不吃羊蹄子,因為那些是熱的,只能冬天吃。
本地飲食普遍偏辣且油,常常在逛超市時發現,蔬菜油都是一大桶一大桶的。之前還以為那些大桶的油是給店家使用,後來才發現是因為他們做菜的方式需用大量的油。問了好幾戶本地家庭每個月使用的油量,我們得到的結論是一般四口之家平均每月使用四至五公斤,平均一週至少使用一公斤的油。甚至有更誇張的是一个家庭的七個工人,每個月要用15公斤的油(平均每人二公斤油),這還沒包括每個月喝茶用掉的五公斤糖呢。看來要養工人所花費的工錢不多,吃掉的卻很多。
有一天鐘點工人說,一般的m國家庭都會給園丁或者打掃工人喝茶。我說,但我們是外國人不是m國人。之所以不提供奶茶是因為鐘點工人每次來二小時,如果要喝茶他只會工作一個小時半,剩下的時間用來喝茶(還要給他茶點喔)。我們以前總是以善待人,但這樣做會讓我們面對更多無止境地索取,例如:「你是否有不要的鞋子可以給我嗎?」「可以給我背包嗎?因為我兒子需要一個背包。」「這個盤子很好看,可以給我三個嗎?一個給我,一個給兒子,另一個給我媳婦。」如果看到你買了很多菜就會問:「你可以給我一點菜嗎?」其實,m國人面對別人請求是不可以拒絕的,即使再不願意都必須給,這是他們的教導。但當面對這些無止境的索取時,我並不願意跟隨他們的文化,正是因為我們是外國人會讓他們覺得更可予取予求。我們愛m國,但非持「凡事給予」的立場,我們仍然會堅持一個界線。
記得剛來m國不久,每次經過路口或是商場門口都會看到很多孩子來要錢,那時候,資深同路人提醒我們可以不用給錢,準備一些餅乾給他們即可。有一天我們正等在車上時,有幾個孩子比了比要吃的手勢,我想終於有機會可以分享餅乾了。於是我搖下車窗遞給他們餅乾,結果孩子們搖搖頭說,「我們不要這個,要錢。」我頓時覺得有一點難過說,你們不是說要吃的嗎?他說:「給我錢……」車上的人陷入沉默裡。
綠色國度的人熱情好客,在乎人際關係,對人對事都很直接,很容易相處。但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要直接拒絕對方的請求,這點我們一直都謹記在心裡,畢竟m民的另一面是好面子,如果傷害他們的自尊恐怕會有偏激的情緒,造成不好的結果。所以,當我的工人問我要東西的時候,我的回答是這樣的:「我沒有不要的鞋子!」「我現在沒有辦法給你背包,因為這個背包我們還需要使用。」「我沒辦法給你喝茶,因為等你事情做完,我們就趕著要出門。沒時間給你喝茶,真的很抱歉。」「這個盤子很漂亮吧!如果你想要我可以幫你買。」至於每次都要菜的這件事,我不把青菜擺在外面,買完直接收好,通常沒看見就不會想要啦!
生活在m國可以很刺激也可以很無趣,可以很輕鬆也可以很緊繃,無論怎樣都甚好,神允許發生的事都有美意,但願我們學習祂「甚好」的眼光,懂得欣賞差異,接納不同。
2023
4-6月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一次就好
陳琴鵑
親愛的1733,
「老師——」,一抹紅影滑過眼前,我循著聲音嘗試調整視線,見你在一百米外剎車回轉過來。「老師,」電單車噠噠噠在我們腳前捲動著細微塵土,你停下來,又叫了一聲。
Lani開心地走上去抱著你,你笑了,「我來這裡游泳。」你對她說,轉頭又對我們笑。
這是我今天第二次見到你。第一次,是在數個小時前的GOI中心。那時我們剛抵步,你我擦肩而過……Lani說你正生著悶氣,氣鼓鼓地不發一言。而此刻你的面容換了風景,如周遭旖旎風光一般晴朗秀麗。
時值2月,踏入旱季,Baan Pong村山上的樹木紛紛變了色,斜陽餘輝下,金燦一片。「喜歡游泳嗎?」「嗯,我常來這裡游泳,一個人。」流利的英語,對答自如。你是GOI中心孩子群裡,少有英語說得不錯的小孩。你有一個外籍繼父,比別人多了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母親和繼父住在一起,給你留了一輛電單車——除了外婆,電單車成了你成長歲月的最佳玩伴,能載你穿過風雨,到達你想去的地方。
16歲,個子不高不矮,是個英挺的小少年了。你曾告訴Lani,你想變成一個女人。又曾在某年營會的某個夜晚,在紙上寫下你的心聲——
「我從來沒體會過什麼是愛。如果這世界有真正的愛,拜託讓我經歷一次,一次就好。」
自小被父親拋棄,母親後來追隨外籍愛人,又把你留給了外婆……我側頭望向眼前廣袤水壩,乾燥的風盤旋水面上刻下一刀又一刀細紋,很輕,又很重……我心裡堵得慌,深似被巨石圍困,找不到出口的一潭死水。
兒子送你一包魷魚絲,你驚喜雀躍,雙手頻頻輕觸胸口問說:「真的嗎?你送給我?真的是送給我的嗎?」然後喜滋滋頭抵著頭,雙手環著兒子肩膊連連道謝。夕陽沉得更低了,風微微轉涼,我們擁抱互道再見。你知道嗎?我是真心想再見的。
汽車蜿蜒下山,我注視望後鏡,見你孤身一人,倚著電單車低頭滑手機。佇立你身後,那棵鍍上金光的玫紅九重葛仍昂首翹尾,無懼夜的降臨。我輕呼一口氣,合上眼,再一次看見你——那個自製、穿上美人魚裙尾,那個自由徜徉湖泊裡的快樂身影……悠悠洋洋,柔長魚尾翻起片片琉璃銀光,在昏沉裡竟畫出一道璀璨虹光。
2023
4-6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蓄勢待發
離線連接
Lydia
小烏龜熬了幾個晚上,
終於把最後一份神學作業交上,
完成了神學裝備。
它享受神學院裡的學習生活。
它無數次地上山、下山、下水、
有時還會卡在半山,
無論是在頭(認知)、手(技能)、
心(心態)都漸漸成長。
小烏龜雖然成長了許多,但,
有件事小烏龜一直無法突破。
自從有了手機後,它粘著手機不放、沉迷最愛的那些app、一整天掛在社群網站上。科技變成生活的重心,被手機牢牢掌控著。它對科技又愛又恨——毫無疑問,科技改善了生活,但也讓每天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忙碌、越來越瘋狂。小烏龜被資訊轟炸,多到不知如何處理。它社交網站上的發文有多少讚數,影響了它的自我價值;越羨慕他人的生活,它就越對自己的生活不滿足,手機也成為逃避問題的方式……它一點都不喜歡這樣。它默默向創造它的天父禱告求助,同時想想這樣的它是否合適踏上長宣?
小烏龜帶著興奮又忐忑的心情抵達新的學習環境。訓練期間,小烏龜的「權利」將會受到限制。無論是飲食、住宿、安全、隱私、交通、個人空間等,在訓練過程都會受到調整。這對小烏龜來說有所挑戰,但這並不是為了要受苦,而是因為在宣教士真正進入高壓、高危險的禾場,在那邊長期道成肉身地服事之前,這些「權利」和「個人喜好」都需要經過磨練。每週只有一小時的時間使用社交媒體——限制網路時間並不表示與外界斷絕一切聯繫,而是學習讓網路成為工具,而不是被它綁住。
在第一周學習期間,小烏龜的手仍然無法控制地要摸摸手機,手指頭很自然地又按下綠色、藍色的社交媒體app……這樣的限制讓小烏龜有些抓狂!回顧過去在工場的服侍或在神學院學習,小烏龜確實手機上癮了——無手機恐慌症(Nomophobia)!當手機電池只剩下10%,或是手伸進包包、口袋卻發現手機不在,胃就立刻揪成一團,開始坐立不安。許多時候,它在禾場難以專注學習新的語言與文化,無法建立真誠、正面的人際關係。它隨時隨地拿起手機、解鎖熒幕、在網絡世界漫遊,浪費時間。它也無法長時間有效地工作,因為容許叮咚聲、嗶嗶聲打斷注意力。
忙忙碌碌的大多數人都願接受一個事實:我們的身體需要休息。不過,很多人忽略了,心靈同樣需要休息。耶穌基督服侍生涯中,常在天還沒亮的時候,獨自到偏僻的地方禱告。在那裡,耶穌與神連接。耶穌在與天父親密的契合中,選擇了謙卑和順服——跟隨上帝的旨意而非自己的旨意;傳講上帝的話語而非自己的話語;履行上帝的事工而非自己的事工。小烏龜在拔掉插頭後,仍常掙扎想與世界的聲音連接,直到一次又一次接收到父神的信息後,漸漸享受於神的同在中。平安勝於網友的讚數,與父神有親密、持續的關係,勝於人們的追踪!
小烏龜經過兩個月的網絡限制,漸漸減低網路所造成的分心和負面影響。常操練安靜獨處,也更能專注於眼前的任務,好好學習新語言和新文化,學習未來在長宣服侍上的各樣需要和未知上信靠神。
若沒有與神獨處,我們的生命將容易陷入危機中。脫離了社群網站「立即回饋」和「看看大家在做些什麼」的遙控心態,我們更能花時間全心投入當下所處的環境和群體。小烏龜不久後將踏上長宣,相信操練網絡限制的益處到時會派上用場,畢竟不是每個禾場上的網路都普及且穩定,宣教士也可能有無法立即回覆信息和溝通的時候。
「我們若沒有沉默,說話將失去意義;沒有聆聽,說話不再能醫治;沒有與神連接,我們的行動很快就成了空洞的姿勢。」為了專注,為了與神連接,選擇離線生活以達成使命是何等重要。
2023
4-6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踏上宣教路
再踏宣教路
呂偉青夫婦
2001年2月我們第一次來到中美洲的巴拿馬,踏上宣教的裝備和事奉之路,轉眼已經是二十年多前的事了。當時巴拿馬只有少量商業大樓,基本上都是平房建築的漁港之邦,現今卻已經發展成為高樓林立、大型商場遍布的現代化大都市。當時巴拿馬只有四間華人教會,分布在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城市,現今卻有十四間華人教會分布在全國各大小城市。我們夫婦也在巴拿馬經歷了生命成長的過程。
我們的看見。
我們剛到巴拿馬不久,去探訪僑胞的時候,在超市探望一個年輕人,他在工作台前的墻上寫著幾個大字:親愛主耶穌基督,我
(某某人)愛祢,我有罪。那是他天天工作對著的墻壁。又有一次在大衛城山上家庭聚會,有個信徒的伙食舖後面,那非常簡陋的飯廳墻上貼著一張紙,上面有手寫的幾行字:……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那張紙,成為了那房間唯一的裝飾。我們看見一顆顆單純的心、飢渴慕義的靈魂,看見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我們感受到主的迫切之心。
我們的負擔。
2021年9月,我們一家回到巴拿馬,開展在中南美洲聖經學院的服事,一方面牧養學院學生,幫助神學生在靈命、生活、學習以及教會實習上的操練;另一方面與當地教會合作開展「信徒神學實用課程」,裝備信徒扎根成長、承擔使命,與教會牧者配搭事奉,建立合神心意的教會。
感謝主,有很多北美和世界各地的牧者同工,曾經到巴拿馬來開荒布道植堂,也有不少講師在聖經學院教授神學,使巴拿馬的福音事工開花結果。現在,信徒需要更多裝備訓練,我們期望聯絡有心關心巴拿馬及中南美洲信徒成長的牧者同工們,繼續參與裝備信徒的宣教事奉。
我們的經歷。
我們在巴拿馬的日子,親眼看見上帝奇妙的作為,見證主在這裡成就的美事。例如,我們一個小城市布道植堂,是借用華人餐館的二樓小廳聚會。開始第一次主日崇拜聚會時,有一個陌生的華人家庭上來參加聚會。我們問他們怎麼知道我們這裡有聚會?原來他們是運河另一端的箇朗教會信徒,剛剛搬到這個小城市,今天一家出來找到這家華人餐館吃一餐中國菜,沒想到餐館老闆以為他們是來參加教會聚會,就指了上樓來。他們既意外又驚喜,以為只是來「醫飽肚子」,沒想到竟然得到身心靈的滿足,找到了屬靈大家庭!我們一起在基督裡扎根成長,後來他們成為教會的核心同工,直至如今。原來我們未曾做工之前,主已經在感動並帶領祂的百姓來歸向祂。主邀請我們一起與祂同工,經歷祂奇妙的作為及大能,讓我們歸榮耀給三一真神!哈利路亞,讚美主!
自2013年,我們從巴拿馬回到多倫多的母會證道浸信會(美麗徑堂)牧養國語群體,同時在加拿大華人神學院修讀完碩士課程。在這期間,我們一家每年都會回去巴拿馬一趟,探望教會的同工和弟兄姐妹。再一次看見要收的莊稼多,做工的人少,所以祈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祂的莊稼。不單差派人去,也當興起當地信徒,裝備他們陪伴他們一起承擔當地的福音需要。我們經過在神面前禱告,諮詢屬靈長者和牧者同工,後回應聖靈的感動,決定回去巴拿馬再一次投入宣教工場。
禱告事項:
1. 感謝主,帶領我們一家再次踏上宣教路,回到巴拿馬宣教服事。請禱告記念我們一家在巴拿馬的生活,女兒能適應巴拿馬的學習環境,她今年讀第八年級。
2. 禱告記念我們在中南美洲聖經學院的服事,神學生和教會信徒能得著裝備訓練。
3. 禱告記念我們在宣教工場的需要,能與關心巴拿馬及中南美洲福音事工的牧者同工配搭服事,同時願意在經濟上支持我們。
2023
4-6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禾田隨記
詫異巧合的墨西哥地震
Melody
2017年9月19日中午,我們夫婦正在整理東西,21日要回國兩個月。突然,「地震了!」Daniel說,他聽到了地震預警,我們趕緊往外沖。當時我們在二樓,下樓梯時房子已經搖擺,幾步就飛沖到街道。到街道時已經搖擺得很厲害了,所有人都聚在街道中間的空曠處,熟識的人相互攙扶……停靠路邊的車子不停前後搖動,地面的裂縫張開又合起來,真令人害怕又緊張!
幾分鐘吧地震稍微平靜下來,我們看到樓層看管人一直在哭,原來他女兒可能受驚嚇暈了過去。當地牧者的妻子分一些麵包給受驚嚇的人,說吃東西有助於緩解不舒服。我們也在網路恢復時,第一時間和教會肢體互報平安。
最令人詫異的是,32年前的同一天,墨西哥發生8.1級地震。當時墨西哥城死亡人數超過七千人,八千幢建築物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這次地震給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這一天,被稱為「最悲慘的一天」。從那之後,墨西哥城有了很先進的地震預警,以及每年的這一天會有地震演習。
在墨西哥城生活,地震帶給人們極不安全感。晚上睡覺最好穿長袖長褲的睡衣;家裡要預備一個逃生包,放重要身分證件和簡單的餅乾與水;買房要考慮耐不耐震……當地人也常會開一個玩笑,說會不會買了個「Aire」(空氣)。
墨西哥也在其他月分發生過地震,有白天有晚上,不過9月是地震多發期。我曾聽過不同的吐槽,有的說地震時正在上廁所,有的說正在洗澡,自此之後我內心也有了陰影,最大的期盼竟是希望地震來的時候不是在我尷尬的時間點。
2022年9月19日下午1點多,地震演習剛結束真的地震又來了,大家都說,以後最好不要在這一天地震演習吧!
2023
4-6月
編者的話
陳琴鵑
嗨,你好嗎?
小小的琴鵑。
你也是在愛與期待中來到這世界的吧!
馬來護士用沾水棉花擦拭雙眼,粘膜脫落,你的世界便有了朦朦朧朧的光亮和色彩。窩入媽媽舒暖懷抱,世上最安全的搖籃,搖啊晃啊告別了醫院告別了城市回到一個叫「家」的地方。靠海的鄉村沒有高山沒有熱鬧街道,海風鹹鹹熱熱烘染著皮膚留下了屬於赤道的黝黑。小小腳丫穿著夾腳拖鞋,成天椰林棕油園豬圈連蹦帶跳,追雞追豬追成了一個小女生。你還是長大了,成長彷彿屬於大地,自然而然,模模糊糊之間。
「哎呀,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啦!」這是那個時代的背景曲調,摻和著一絲重男輕女的雜音。
〈對於兒童,您了解多少?〉是啊,我們懂兒童嗎?呂立漢要我們回到聖經,回到科學去認識了解兒童。因為「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因為「聖經」開宗明義地告示我們,孩子乃是「上帝」賞賜的「寶貝」,因為我們懂得越多,越能幫助自己和上帝賞賜給我們的「寶貝」互相得益。
那么,〈為什麼兒童必須聽到福音?〉林美珍引述神的話語提出了五個原因,如每一代的孩子都展現出得救信心所需的特質、每一代的孩子在救主心中都有一個特殊地位等,娓娓說明耶穌基督的福音必須傳給每一代的孩子,絕對不能略過他們。
有人知道了,知道兒童必須聽到福音,多年來殷殷實實在禾場開墾耕種。柬埔寨的豪傑和非洲的蔡佩恩,寫下了禾場上服侍兒童的挑戰,細心灌注巴望著禾苗茁壯成長。沒有高亢的唱誦,迎面質疑,俯身默默前行。有時亂了時節的風掠過禾田小徑,卷來抨擊詰問,豪傑說,「越是不懂得兒童宣教,所以我們才要更專注服侍他們,從中慢慢學習。」(〈成年童眼看宣教˙豪傑〉和〈愛從未離開˙蔡佩恩〉)
而在成套成套、推陳出新的兒童宣教策略面前,王欽慈回憶起自己的孩童時期、成長歲月。不記得兒時主日學學習的內容,不記得曾經背誦哪些金句經文……倒是有幾個美好人物讓他印象深刻。他們深深影響著他,留給他最大的祝福,就是作一個「這信仰是真實的」如此強而有力的見證。〈從兒時記憶到信仰的成長˙王欽慈〉
嗨,你好嗎?
小小的親愛的童。
別聽信飄落在這時代裡胡謅的謊言,你絕對是在愛與期待中來到這世界!
你要記得,你還在我肚腹裡,我就自創了一套摩斯密碼,時時刻刻輕敲肚皮,說我愛你。聖經故事日日夜夜、一則一則地傳送到肚皮底下,幽暗中激烈跳動的小小心臟,那個貼近靈魂深處的地方。
我牽引你歪斜的腳步,追逐都市中迷路落單的白鷺鷥。我們手牽著手,久立悶熱巴剎中,看籠子裡待宰的雞隻抱團,看城市迷你動物園的小豬露出肚子呼嚕呼嚕打著鼾。我風化的童年——而你,你的童年、你的人生正炯炯發亮。
無數個夜晚,我們從創世紀走向啟示錄,又在生活裡注入詩篇。你看我在行距縫隙裡咬文嚼字,你見我在油煙裡翻炒著日常瑣碎,可你要知道,親愛的孩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是要陪你聽你懂你。從聽見你第一聲心跳開始,晨光熹微中,我定意與你十指緊扣,一同擁抱真理, 接軌愛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