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任的話

第三文化小孩的再思

1960年代社會學家魯斯•希爾•尤西姆(Ruth Hill Useem)開始使用第三文化小孩(Third Culture Kid - TCK)描述「在孩提時代於一或多個不屬於自己的原有文化中,處於有影響的一段時間,進而將不同文化特質及思想融入自己原有文化之中」的人。這個人的文化背景是由家長的第一文化,和他成長當地的第二文化,所融合而成的第三文化。華人宣教界近年來大量提倡宣教士關懷需要時,也自然借重許多西方(美國為主)在這方面的經驗,作出類似的探討。然而,華人參加宣教事工的處境與西方宣教士有很大的差異。在華傳大家庭中,當將西方第三文化小孩的觀念全盤加諸於宣教士兒女的身上時,或許可以從移民第1.5代或第2代的經驗提出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般在探討TCK議題時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就是在於他們如何正視看待自己的「護照國籍」。美國宣教士的兒女一般都保留美國國籍,在工場就讀國際學校、宣教士子女學校、或是在家教育,長大就回到美國讀大學,也可以享受一切美國公民的權利,包括學生貸款、在美合法工作、在美國長期居住、加入美國社會安全福利系統等。因此與父母在海外居住的時候,維持自己是美國人(文化上和法律上)確實是一個自然的作法。反觀華人宣教士子女,一旦開始在宣教工場和父母居住,所面對在文化上與法律上的挑戰就複雜許多。首先長大之後要在哪裡讀大學就是一個問題。回到自己的國家讀大學,可能宣教工場的中文教育不足,怕跟不上。若要讀歐美英語系統的大學,勢必在父母的服事工場就讀昂貴的國際學校。先不說那將增加籌款的壓力,在當地也可能出現「富有宣教士」的形象,進而影響父母的服事。兒女長期與當地社會中富有與特權階級的兒女為伍,也不一定會帶給兒女最好的形成教育。若是就讀本地的高中,甚至於大學,雖然那代表了對當地居民的認同,但又怕失去兒女未來的就業競爭力(雖然不是每個宣教工場的本地學校學術程度都落後)。加上宣教士來自於不同國家,所服事的國家也不同,有些國家不允許外國人在本地接受大學教育;有些允許特定國籍人士辦理居留,與本地人同享在教育和職業上的福利。這一切似乎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

從一個移民的角度來看,所謂第1.5代或第2代的華人移民,他們跨文化的經歷也開始於移民初期兒童的時代。他們的父母(第一代移民)也需要為兒女的教育操心,好像宣教士一樣。其實他們的選擇也大同小異。有些父母在海外小心關注兒女的中文程度,日後將兒女送回國內以中文就讀大學。也有父母打定主意要兒女接受英語大學教育,從小花錢讓他們的兒女就讀國際學校或雙語學校(英語和本地語言),方便他們未來申請大學。另有一些父母決定讓自己的兒女在本地學校就讀,日後在本地接受大學教育。

一般人認為第三文化小孩與移民的下一代最大分別,在於第三文化小孩有更高頻率的搬遷,而移民的下一代似乎只有一次(第1.5代)或甚至於沒有(本地出生)經歷隨從父母搬遷的經驗。其實華傳宣教士的處境可能比西方宣教士更加接近移民。除非特例,華傳宣教士鮮少做出高頻率的工場調動。一般宣教士出發到工場,華傳都盡可能避免太頻繁的遷移,好讓宣教士能為自己的兒女教育成長做出長期的規畫。

其實第三類文化小孩,包括宣教士的子女和移民的下一代,他們未來成長中最大的資產並不在於他們的學歷(雖然也很重要),而是語言和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適應、和整合能力。這些孩子們大都具備不同語言的能力,他們未來學習新語言的能力也比較強。他們在職場、事奉、以及個人的生活調適這幾個方面,都佔有很大的優勢。在跨文化的環境中,他們一旦被主得著,就一定能夠在宣教界發揮所長,他們的潛力是不容忽視的!

多年前在和一位西差會的負責同工分享交流時,我們提到當前美國白人福音派教會的衰退,越來越少年輕美國人願意委身成為全職宣教士。但在交談中,他卻特別提出一個令人感到興奮的契機,那就是看見宣教士子女和移民的下一代加入宣教的行列。對他來說,他們正是那些「已經預備好了」的宣教人選,無論是在文化、語言、適應能力、信仰動力,都可能是最適當的人選!讓我們小心關注我們宣教士的兒女,也同時關心海外華人下一代的信仰追求,陪他們一起在主裡成長,期待看見基督在他們身上偉大奇妙的工作!


主題文章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

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譯: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18-20)

「使萬民作我的門徒」,萬民,包括小朋友。只有基督徒才會參與大使命,宣教是基督徒回應神愛的表現。所以,教會要向小朋友傳福音,無論是主日學或暑期聖經班——讓小孩到耶穌跟前,敬拜衪,也跟別人分享衪的愛。筆者深信宣教不單屬於成年基督徒,小朋友也可以從小認識宣教,因為愛他們的耶穌是一位宣教士。

兒童宣教教育,應由家開始

當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一般是透過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模仿Imitation、重複Repetition、聯想Association、記憶Memorization、分類Classifying、排序Sequencing和邏輯推理Inference。小孩子最初學習的方式就是「模仿」。孩子一周才上主日學一次,大概只有一小時多,他模仿主日學老師的機會不大!家庭教育則不然,他可以模仿父母。「重複」就是把行為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把一個行為變成生活習慣。對人的成長而言,建立孩子生活習慣的人一定是家長,而不是教師。與「聯想,記憶,分類……」等其它學習類型相比,沒有比「模仿」和「重複」更重要,而這兩個都是典型的家庭教育方法。難怪原生家庭對人影響深遠,父母即使沒有刻意教導,孩子自然也會從父母身上領悟到價值觀念!所以,教會可考慮除了主日學使用兒童宣教材料,也可提供一些適合家庭使用的宣教活動,在家庭重複進行,使宣教成為家中一部分。

門徒訓練:以身作則、全家參與

許多教會每年舉辦差傳年會,邀請不同的講員、有不同的差傳講座或舉辦短宣,遇到合適的宣教士也會安排跟兒童分享宣教經驗。即使是這樣,作為父母的也可以利用教會資源教導孩子關心宣教。

筆者在2000年與夫婿及一歲的兒子到泰、緬邊界宣教。期間次子及幼子分別出生,考慮到孩子們的教育問題,當時谷歌不普遍,YouTube才面世不久,國際學校離邊界一天的車程,來回至少兩天——事工與教育拉扯間,筆者和夫婿選擇在泰北家中授課。家中授課的課程中包括了許多適合小學生閱讀的宣教士傳記,真人真事比童話故事更有趣!我的大兒子9歲時讀了吉姆•艾略1-3月特(Jim Elliot)傳記,便決志長大後要作飛行宣教。今天他拿到私人飛行執照並在神學院進修,盼望一天被上帝使用。現在許多宣教書籍用詞和設計上都適合兒童閱讀,不妨一家人一起閱讀!

古時沒有文字,人類都是口傳,說書的方法可謂古法。即使有了文字,古時沒有電視機,一家人飯後茶餘圍爐講故事。「講故事是一種相關的教育工具,可以培養歸因、交流和分享個人經歷的能力……講故事涉及定義個人身分和賦予經驗意義,這開始在兒童早期從符號遊戲、語言和人際交往中發展關係。」跟自己的孩子讀宣教傳記讓筆者得到鼓勵,知道上帝的恩典夠用,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着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譯: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希伯來書12:1-2)

禱告為宣教守望

三年前筆者參與某教會兒童事工服侍,有一位年青人告訴我,她從小就為我禱告,因為教會每年都會印製中、英文的宣教士代禱手冊,而她的父母就按照手冊上的代禱事項,為教會所支持的宣教士禱告,時至今日那些宣教禱告手冊還存留在她家中。我實在感受到神的愛與恩典。

大家不妨一家人定時為宣教禱告,不單為宣教需要禱告,還要讓子女知道上帝如何回應他們的禱告,久而久之,孩子學會為宣教事工禱告,也懂得宣教是蒙上帝祝福的。

多為未得之民禱告,孩子便明白世界還有許多人未曾聽聞福音、許多地方缺乏傳道人,有些地方連自己語言的聖經也沒有。隨文附上一些禱告資料,適合兒童在教會或家中使用。若家中放置一幅世界地圖,讓孩子找出各國位置,不失為一個教育機會。

perspectivesonmission.com/resources/Session10_THUMBS.pdf
joshuaproject.net/resources/children
www.wycliffe.org/resources/kids#activities

筆者希望父母除了與子女一同為宣教士禱告以外,更可以教導子女如何支持宣教士,當父母準備奉獻支持宣教事工之前,帶領子女同心禱告,讓子女知道奉獻的重要及宣教的需要。

此外,關懷宣教士也是小孩可以參與的宣教活動,在節日前為宣教士預備小禮物,一些手工或繪畫寄給宣教士,若宣教士有小孩也可以寫下他們的名字。筆者過去在宣教工場,每當收到遠方寄來的問候倍覺鼓舞,兒子們看到也很開心。

以上活動適合教會的兒童部帶領兒童關心宣教,鼓勵教會設立平台讓兒童從小參與宣教。聖經記載了神的計畫中有兒童的參與,如:摩西的姐姐米利暗、拉曼妻子的使女、撒母耳等,「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參與宣教沒有年齡界限!

身體力行

此外,古語有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全家參與短宣遠勝讀宣教故事和宣教士的代禱信。實地體驗宣教工場的環境及其挑戰,與宣教士交流,一家人可以一同參與事奉好得無比。在決定是否全家去短宣時,一起為這個決定禱告,參考教會的短宣計畫。選擇短宣的地方時,最好是教會支持的工場,而且當地已有宣教士,事奉方向亦適合小朋友參與的,例如當地有暑期聖經班,小朋友可當助教,帶唱詩歌做動作,帶遊戲或教手工。

若已經有目的地,一家人可在網絡上搜集宣教工場的資料,了解當地文化,如:位置、官方語言、食物、交通工具、衣著、文化禁忌等等。為短宣所需費用一起籌備,可能減少出外用餐,甚至是做手工籌款。一定要作好準備,至少半年以上的時間,為訪宣禱告。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質疑短宣的價值,筆者在2015年的博士論文中曾訪問17位18-21歲的年青人,他們在訪問前三年內曾參與跨文化短宣,當中發現他們經過短宣後,更懂得為宣教禱告,同時跟上帝的關係更親近。能夠一家人或跨代一起同心事奉是何等美善,無法用金錢衡量。

教會與父母宣教夥伴

父母若不認識宣教怎樣能傳授給他們的孩子?「如果宣教與他們的生活時節無關,他們也不太可能作為一個參與上帝使命的家庭。成年人將上帝對列國的心意作為他們日常信仰的組成部分,並知道如何將這一願景傳達給孩子,是動員家庭的基礎。」盼望教會在推動宣教時考慮以家庭作單位,傳承宣教給下一代。

以上都是筆者一些經驗之談,昐望上帝使用您幫助宣教小苗變大樹。

  • 梁偉樑。〈以家庭教育為主體的基督教教育〉華人青少年基督教教育网 (K-12 Chinese Christian Education Site) 2017年7月18日。
  • Michal Dolev-Cohen, Meyran Boniel-Nissim and Africa Martos Martínez. “Children’s Online Collaborative Storytelling during 2020 COVID-19 Home Confinement” Eur. J. Investig. Health Psychol. Educ. 2021, vol. 11, 1619.
  • https://lausanne.org/about/blog/the-importance-of-families-in-global-missions?utm_source=Lausanne+Movement+List&utm_campaign=b66f0c5d85-EMAIL_CAMPAIGN_2023_03_28_ 06_37&utm_medium\=email&utm_term=0_-b66f0c5d85-%5BLIST_EMAIL_ID%5D

主題文章

拉起宣教的天線,說個故事吧!

先說幾個故事……

1975年,一位名叫山姆(Sam)的五歲男孩,在一次和家人為世界上還沒聽聞福音群體禱告聚會時,他對地圖上的智利復活節島特別感興趣,並開始為當地的拉帕努伊(Rapa Nui)人能有母語聖經禱告,每一次禱告之後,就將一些小零錢存放在小鐵盒中。有一天,山姆的父母得知威克理夫聖經會剛差派了一家五口的宣教士家庭到拉帕努伊當中,他們一起見證了神在普世宣教的工作,雀躍不已,隨即將Sam的奉獻寄出。2019年,山姆在巧合安排下與這個宣教士家庭見面,共同歡慶拉帕努伊母語聖經新約書卷的完成。註1

1997年,神把祂對蒙古人得救贖的心意放進一位九歲女孩霍普(Hope)的心中。霍普在寫作業搜集資料時無意間發現,三百萬的蒙古人當中,只有五個人是基督徒,讓她感到不可思議,於是她開始禱告,祈求聖經取代帳篷裡的佛像,祈求有福音工人願意到蒙古向從來沒有聽過耶穌的三百萬人分享福音好消息。1999年,霍普收到一本雜誌,封面寫著「蒙古人的希望(Hope)」,文章提到神帶領500個人歸主的故事。神信實地回應了一個小女孩的禱告。註2

認識沙烏地阿拉伯

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學校在停課復課間停停走走了好一陣子,兩位小學生路卡哥哥和二馬弟弟跟著身為電台主持的音樂人媽媽凱西,在看似只能無能為力的等待中,決定開始協力錄製「一起飛吧!」單元(註3)。希望藉此認識世界各地特色、文化、音樂,還有福音的需要,舉起禱告的手,展開為萬國禱告的旅程,目前已經累積了將近20個地區的內容。現在這一家人,無論是看奧運轉播、觀賞國際賽事或者閱讀新聞時事,瀏覽世界地圖,Google各國國旗的樣貌,他們的心被神開拓,啟動國際觀與國度觀的自學力。透過宣教禱告材料,試著進一步了解當地還有哪些福音未得群體;透過宣教禱告材料,開始代求。

一個接著一個故事,在神手中繼續譜寫,連結於祂的大故事中。神使用家庭、孩子們,他們的禱告、奉獻、在乎世界上還有哪些人沒有機會聽見福音,這些看起來像是呼吸般自然的舉動,卻是奠基於平時日常的養成,他們持續鍛練自己擁有胸懷普世基督門徒的好習慣。

神的大故事:只有一位作者、一個主角、一個主軸

有一則印度寓言是這麼說的……有六位盲人去摸象,第一個人摸到大象強壯的側身,他說:「大象就像一面牆」;第二個人摸到大象正在蠕動的鼻子後,大喊著:「牠像蛇!」;第三個人摸到象牙後說:「像銳利的長矛」;第四個人摸到大象結實的後腿,他說:「大象就像大樹一樣!」;第五個人摸了大象的耳朵,他說:「大象像把大大的扇子」;第六個人摸到的是大象的尾巴,他語帶肯定地表示:「大象就像一根粗繩!」。若是我們自己或帶著孩子們讀聖經,也是用這樣相對單一的視野,把神的話語只當成行為守則、屬靈防護罩、醒腦咖啡、醫治ok繃、藏寶地圖……會發生什麼事呢?雖不致於有什麼大錯,但必然會錯失對於神全貌的認識。聖經——神譜寫的大故事,祂是最偉大的導演與編劇,而核心的主角也是祂自己,將所有的人事物都串在一起,朝向一個確定的終點發展——「此後,我觀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是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來的,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大聲喊着說:『願救恩歸與坐在寶座上我們的神,也歸與羔羊!』」(啟7:9-10)

拉起宣教的天線,帶著孩子讀聖經,我們會看見神推動大使命的進程,是從揀選一個人(亞伯拉罕)、與他立約,並賜給他與他家祝福的應許開始,現場直擊神的心意是「地上萬族都必因你得福」(創12:1-3),清楚認出祂是宣教的上帝。從這個視角讀神的話語,還會發現:

  • 神使用約瑟,被動地進入了跨文化宣教,他最終體會出神的心意:「……但神的意思是好的,是要成全許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創50:20)

  • 神在大故事中譜寫著由摩西登場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透過連續十個災難,祂要傳達什麼呢?耶和華對法老說:「……我叫你存立,是特要向你顯我的大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天下」(出9:16),直到祂將紅海分開,引領以色列人過約旦河,都是要向列邦彰顯祂的榮耀。(書4::23-24)

  • 心不甘情不願的先知、不管外邦人死活的宣教士約拿,神也照樣使用。這個故事不再只是大魚和魚肚帶來的戲劇張力,或約拿從憂傷痛悔到大發怒氣的瞬息萬變,而是看見自己心裡的那個約拿,神從不強迫我們任何一個人,祂溫柔邀請我們與祂一起參與宣教行列。有一首名為「你,約拿」的詩,最後幾句是這樣寫的:約拿昂首闊步來到他的蓖麻樹蔭下,等待神配合他的心思意念,但神卻在等待像約拿這樣的人,從他們安舒的房子中走出來,仿效祂愛世人的模樣。註4

  • 大衛不僅僅是一位勇敢的小牧童,而是被耶和華上帝揀選、使用的十多歲少年。在神的大故事中,他對內堅固耶和華的軍隊(撒上17:26-27),對外宣揚耶和華的名,「你來攻擊我,是靠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就是你所怒罵帶領以色列軍隊的神。」靠主之名必剛強!

為萬國禱告——地圖人像拼貼

繼續拉起宣教的天線,聖經的其他故事篇章呢?我們還會咀嚼出哪些關於大使命的主恩滋味呢?只有在神的大故事主軸脈絡中,才能真正明白我們被造的目的,看見我們在大使命拼圖中的位置,有屬於我的一塊,也有我一塊兒參與的心力,我們的兒女,也是如此。

小小雙手為主作工、為萬民禱告

新冠疫情、緬甸政變、阿富汗難民、烏俄戰爭、土耳其敘利亞大地震、巴基斯坦在洪災後又面臨全國性動亂……接二連三的天災人禍,就好像耶穌在馬太福音第24章中提到,一切的災難如同婦人生產時的陣痛,直等到福音傳到萬民,末期才會來到。在家庭禮拜時,當我們全家要為正陷入一片混亂的巴基斯坦禱告前,12歲的兒子說:「媽,烏俄戰爭還在打,一不小心就要忘了,真不好意思,土耳其敘利亞地震後的重建也才剛要開始,這麼多的需要,禱告不完耶……」那天,我們做了這樣的禱告:

「父神,願祢加添愛心,賜給我們燃點,幫助我們遠離冷淡,忍耐到底,願我們的心與祢對萬國萬民的心意一起跳動,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 註1:資料來源《宣教日引》2021第三季P.55
  • 註2:資料來源《探索》P.15
  • 註3:佳音廣播電台節目「詩歌也瘋狂」中的「一起飛吧!」單元
  • 註4:作者湯姆•卡理斯(Thomas Carlisle)

  • 主題文章

    父母是宣教小苗的園丁

    「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申6:4-7)

    宣教就是我的家庭生活

    在菲律賓北部株藝牙佬市(Tuguegarao)小旅館的陽台,爸爸用福建話讀著聖經,媽媽說,那是30年前他每天早上必做的事。

    2005年,那年我29歲,正是我在新加坡神學院第二年的暑假,父母決定要帶我回去我出生的地方,我爸稱那次旅程是我的「尋根之旅」。我在宣教工場出生,是菲律賓的「土產」!一歲多就隨著父母從菲律賓回香港,對我的出生地幾乎沒有印象,但這次尋根之旅,爸爸帶著一本舊相冊,帶著我找到了我出生的醫院、教會舊址的木房子,還有那一張30年前的大木床!和他們走在海邊,探訪了爸爸從前帶查經的華僑學校。整個旅程十分有趣,當然,這次故地重遊,感覺他們比我還興奮。按爸爸記錄在舊本子上的電話號碼,居然讓他聯絡上30年前的兒童主日學生。大家見到他們突然出現驚訝非常,那一位曾經照顧我的菲律賓褓母見到我還十分激動。30年的歲月,當年的情感霎那湧現。菲律賓是我陌生的出生地,但在那裡竟然有看到我會流眼淚的人,那種感覺很特別!

    我很感恩上帝讓我出生在一個宣教士的家庭。在宣教工場出生,在另一個宣教工場成長。從神學院畢業後,我和丈夫也成為了宣教士,換我們的孩子們在宣教工場出生、成長。想想是什麼培養我這棵宣教小苗長成樹?我認為,這離不開父母親生命的榜樣。

    妹妹在香港出生,後來我們一家到了澳門。澳門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是福音初到之地。兩百多年前馬禮遜宣教士一家的墓地就在澳門。然而,澳門的信徒比例很低,那時被稱為「福音的石頭地」。父母親對澳門有負擔,留在澳門成為了澳門人,建立教會。好多年我們一家就住在教會,父母的事奉和我們的童年生活分不開。我清楚記得我和妹妹跟著爸媽去木屋區探訪,跟著爸爸和短宣隊提著一桶自製漿糊和小掃帚到街上張貼布道會的宣傳海報,每月看我爸用針筆在蠟紙上寫月刊,想起來彷彿還聞到那黑油墨的怪味道。爸爸每印出一張,我和妹妹就拿去舖在地上風乾。這就是我們小時候的事奉——現在回想起來十分有趣!

    後來他們在澳門建立了一間獨立教會,我們一家在晚餐桌上決定教會名稱是「信心堂」,因為是爸媽憑著對上帝的信心建立的教會。當年的信心堂,是租用一間600尺兩房一廳的住宅單位,一間房是我爸的辦公室,一間房我們一家住,廳就是聚會的地方。我記得有一年香港短宣隊來辦布道會,參加者很快就把空間坐滿,我媽從陽台對樓下的短宣隊喊:「坐滿了!不能再請人上來了!」她每次說起這30年前的往事都很興奮。我爸十分重視宣教,他認為無論教會多小也得有宣教事工。第一年的宣教奉獻,總共是400元,是我們一家四口,每人奉獻100元——自此往後35年,信心堂的宣教認獻從未停止。我也成為了信心堂第一位差派出去的宣教士。

    一位帶著孩子申請參加短宣的媽媽

    也許不是每個孩子都生於宣教士的家庭,但每一個孩子都可以被父母對福音使命的熱情所影響。我認識不少愛主的父母,會帶著孩子去傳福音,一起參與教會服事,甚至利用學校假期全家一齊去短宣。父母把宣教放在生活中的什麼位置,就直接影響著孩子們把福音使命放在生命中的什麼位置。記得有一年,有一個媽媽帶著她12歲的女兒一起去烏干達短宣。女孩在出發前幾個月就開始介紹她要去烏干達的短宣計畫,並開始呼籲班上同學捐贈書籍。她和媽媽一起在貧民窟服事,把收集到的幾百本書親手交給烏干達小朋友。這次短宣旅程不單讓她開闊眼界,她的舉動還帶動著加拿大小學的同學,一齊去關心烏干達貧困孩童的需要,並以行動分享主耶穌的愛。

    疫情過後,不少父母都在精心為孩子們設計假期遊學。但什麼才是精彩呢?短宣的行程不會有機會品嚐當地最有名的菜餚、入住星級酒店,對參與短宣的孩子來說,短宣一點都不「舒適」,甚至可能充滿「不如意」的挑戰,因為短宣行程都不是為他們而設計的。父母也要明白,短宣不是旅遊,而是事奉。孩子們並不能成為旅程的中心人物,反而需要學習配合事工的安排、學習犧牲和順服。他們會吃到不習慣的食物,或被分配到他們不喜歡的工作。在緊密的行程中,孩子需要學習接受安排,用信心去服事上帝,用愛心去服事人。不是每一隊短宣隊都可以接受父母帶著孩子一同參與的,要看看宣教工場是否合適,要有精心的安排和計畫才能接受父母和孩子一起申請。孩子需要明白,事奉的機會不是必然的,而是需要努力爭取。但我肯定,被教會、差會接受跟隨父母參加短宣的孩子,會有一生難忘的經歷和學習。

    為孩子辦一個宣教主題的生日會,成為孩子參與宣教計畫的開始

    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八歲時為孩子辦了一次「烏干達」主題的生日會。他們從海外訂購了一箱烏干達婦女的手工布偶,作為送給小朋友的小禮物,並在生日會上敘說烏干達貧民窟小孩的需要。這位媽媽讓孩子自小關心烏干達,讓他去了解不同地方孩子的處境,準備等孩子上高中時安排帶他去烏干達服事。可見培養孩子宣教並不是一時興起而做的事,宣教的使命感需要年年月月用心栽培。當父母和孩子談未來、聊理想的時候,會否把上帝宣教的使命放於其中?談宣教時,我們常常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區,對孩子而言,這份勇氣和信心,需要在父母的愛與陪伴中被建立起來。

    流離失所中,帶著孩子尋找人生方向

    我在烏干達的時候曾遇見一對姐弟Elekia和Moses,他們跟著母親從靠近紅海的厄立特尼亞(Eritrea)來到烏干達成為新移民。他們剛到烏干達,由於不會英語,適應學校生活十分困難。兩姐弟被鄰居邀請到宣教中心來參加每週六的讀書會,學習英語。讀書會的義工陪他們閱讀,鼓勵和關心他們。後來才知道他們一家都是基督徒,姐弟倆的舅舅也因而成為宣教中心的義工,一齊陪中心的小孩閱讀。有一天,他們的母親走向我,很感激我們在孩子最困難的適應期幫助他們。她告訴我,姐弟倆希望長大以後也能成為宣教士,當時站在身旁的小姐姐不說話,只是流著眼淚不停地點頭。我跟他們聊天的機會不多,也不太清楚他們從厄立特尼亞的家園來到烏干達曾經歷了多少困難……但我知道,姐弟倆小小年紀就已體會到什麼是飄泊流離,因著母親對上帝的信念,因著基督的愛與福音使命,讓他們艱苦之中緊靠著彼此,可以朝理想努力前行。

    有一句話提醒著我:「世界正在和我們搶孩子」。世上無數聲音每天在呼喚著我們的小孩,告訴他們只要跟著走,就能成功。於是家長們也用盡心力把寶貝孩子送往這些成功的路上。大人和小孩都在競賽,盼望著成功輝煌的一天到來。到底什麼才是成功?

    英國著名藝術家查理・麥克西在他的暢銷繪本《男孩、鼴鼠、孤狸和馬》留下許多智慧溫馨的對話。鼴鼠問小男孩:「你認為成功是什麼?」小男孩回答:「去愛。」鼴鼠問:「你長大後想成為怎麼樣的人?」男孩回答:「善良的人。」如果家長希望和孩子談宣教,談人生,可以和孩子細讀這一本可愛的繪本。在這混亂的世代,這本書可以幫助孩子和父母,清晰地看到上帝的心意。聖經哥林多前書13章中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精通多國語言、有慧眼洞見、有淵博的知識,並有超越的信心,但沒有愛,就「算不得什麼」!我們不單是培養孩子擁有跨文化的優勢、賙濟貧窮的能力、甚至是講解聖經的技巧,如果做這一切的背後不是出於愛上帝、憐憫人的心,都「算不得什麼」。宣教教育不單是知識、實踐的教育,更是一門「心的教育」。

    宣教教育不應只在教會兒童主日學中進行,也不應只在兒童宣教年會的宣教遊戲去體會。孩子宣教的使命應是從家中、從父母親的態度中被培養起來。父母親熱愛生命、熱衷於福音使命,就能讓家成為滋養宣教小苗的好土壤。


    主題文章

    宣教小苗變大樹

    「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這是一句我們所熟悉,耶穌所說過的話,這話記載在馬太福音19章14節。當時候的情況是:有許多人跟著耶穌,而且耶穌在那裡把他們的病治好了。然後又有法利賽人來試探耶穌,問了耶穌好些問題,在耶穌回答了法利賽人的問題後,門徒也對該問題有些回應。耶穌順著門徒所提出的,給予他們進一步的闡述,而就在這時候,有人帶著小孩來見耶穌,要耶穌給小孩按手禱告,門徒的反應是「責備」。聖經沒有明確記載,為什麼門徒要「責備」這些人,就我自己的觀察和想像,或許是以下的幾個可能:

    1. 可能因為門徒與耶穌的對話被打斷了。當時候門徒還在和他們的老師——耶穌談論著有關法利賽人所提出的休妻話題,這話題正有趣呢!結果被干擾打斷了。

    2. 可能因為門徒受當時候社會背景影響,認為小孩沒有什麼地位可言,怎麼可以在他們的老師——耶穌那麼繁忙、正在說正事的時刻,來打擾呢?小孩的事怎麼可以和大人的事相比呢?應該「長幼有序」,大人的事更為要緊。

    3. 可能因為門徒和耶穌還要趕時間,行程正滿、時間不夠用,這些小孩要求按手禱告,豈不浪費好些時間,而影響接下去的行程安排嗎?根據經文第15節,耶穌為小孩按手禱告后,就離開那個地方,到別處去了。

    不管如何,門徒對於有人帶小孩來見耶穌,要祂給小孩按手禱告這事,顯出不認同的態度。然而耶穌卻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

    從這事件,我們看見門徒和耶穌所看重的是不一樣的。不得不承認,對於小孩,我們常常會有像門徒那樣的「不耐煩」。這樣的「不耐煩」其實也影響著我們,我們會覺得:小孩別問那麼多、這些孩子們根本不懂、不關他們的事等等。很遺憾的是,這其中包括宣教的事。

    宣教不只是大人的事,也關乎兒童,而且我一直相信,其實孩子們在他們所接觸的群體中,也可以成為世代的宣教士。問題在於我們,包括父母以及教會,是否在他們的生命、生活中給予指導和引導。

    在此分享,過去牧養教會期間,曾經有過的嘗試。這些嘗試實行在4-12嵗的兒童主日學事工裡,或者可以供大家參考(也可能許多父母和教會正在做著同樣的事,鼓勵大家不要放棄而繼續加油)。

    1. 兒童禱告會

    我擔任堂會主任牧者的時候,有一陣子我同時在思考兩個問題:第一,我們教會該如何安頓那幾個跟福音車來上主日學的孩童?(簡單說一下情形:由於跟福音車到教會,因此他們都比主日崇拜和主日學開始的時間早到,也無所事事常在教會範圍追逐玩耍。)第二,身為牧者,我該如何培育更多信徒成為宣教士或傳道人?當然神自己對個人的呼召很重要,但我可以如何與神同工,去促成這件美事?

    當時神給了「亮光」,我開始了兒童禱告會。禱告會的內容,包涵這三件事:首先我選用一篇故事分享一段經文,我當時使用台灣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出版的《快樂讀詩篇》。其次說一則那一周的新聞時事或社會議題,不管是國內或國際上所發生的事情,這些事將會特別引出許多未得之民群體的情況。最後,我們為所提及的新聞時事或社會議題禱告。如此禱告會,全程大概需要15至20分鐘。我的理念很簡單,擴張孩子們的視野,從只有課業和自己的世界走出去,看看世界的另一端正在發生什麼事。我們所相信的三一真神對這些事的心意是什麼,而孩子們又可以做什麼?除了傳遞靈魂得救之需要,也培養孩子們以禱告參與宣教的心志。與此同時我也向大人們分享我的想法,除了安頓那幾個早到教會的孩子,後來慢慢發展成其他家長也鼓勵他們的小孩來參加這個禱告會。父母或教會,鼓勵您可以試試開始兒童禱告會。

    2. 兒童三福訓練

    這是教會差傳部每年的事工之一,除了能夠給兒童們有一套完整的傳福音方法外,也應訓練課程要求,讓兒童們從小就有向他人傳福音的實際經驗。我也相信,這是能讓兒童一生受用的經驗。

    這或許可以幫助父母們想想:我們常常想方設法,給予孩子們安排最頂尖的補習老師、最新穎的課程、才藝班等,試問在信仰上,我們給予他們怎樣的裝備,對於孩子的「投資」究竟有哪些,教會可以如何與父母同步地去栽培我們的下一代……

    3. 奉獻給宣教士

    教導兒童奉獻給宣教士,是一個讓兒童參與宣教的方式。曾經我們兒童主日學部認領了一位宣教士,為期三年每月奉獻馬幣500令吉。我給孩子們介紹這位宣教士,告訴他們宣教士在做什麼,為什麼願意離鄉背井,去到陌生的地方傳福音。我鼓勵孩子們除了禱告之外,可以透過金錢,和這位宣教士一起服事當地人們。我們特別設立了一個奉獻盒子,孩子把主日奉獻以外,將奉獻給宣教士的金錢投入該奉獻盒子內。我們每主日用圖表向孩子們報告,我們離每月要支持的馬幣500令吉還差多少,或是已經達到了目標,在其中不斷提醒、引導孩子們關心宣教的事。

    4. 指定為一位非信徒朋友禱告

    從年初開始,我們邀請主日學孩子,為一個未信主的朋友禱告,並在年底的聖誕節活動邀請對方參加。用這樣的方式建立孩子的使命感,讓他們從小學習成為耶穌的門徒,知道有責任要把福音帶給身邊的人。

    我常常提醒自己,在牧養孩童的過程中,要如何更多的把使命感灌溉在他們生命裡,而非只有一堆屬靈知識。求主幫助我們!

    5. 日常生活的交談對話

    抓著可教育機會,并非說教而是有趣地引導孩子們認識正確價值觀,以及神的心意。透過發生在周遭的大小事務,製造日常話題,把宣教種子播撒在孩子心中。這世界有太多謊言充斥著我們的孩子,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學會分辨,培養他們分辨的能力,教導他們如何從神的眼光去看待周遭所發生的事。

    這也鞭策著我們大人們,需要先把正確價值觀和對真理的認識建立起來,即使無法做到完全,但至少我們是在往對的方向前行。

    確實許多事孩子不懂,要引導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和耐心,不過我相信耶穌的心意,除了願意為孩子祝福、禱告外,祂也願意孩子們認識祂、體貼明白祂的心意。祂願意孩子領受從祂而來的愛和祝福,同時更願意看見孩子們去傳揚祂的愛和祝福,在宣教的事上有分。

    兒童宣教教育,可以從調整大人們不正確且過於複雜的認知開始,在每個當下開始。但願那位充滿智慧,且無條件接納孩子的耶穌,提供、賜予為人父母和教會一切所需,和創意合適的策略,提供孩子從小就能認識和關心宣教的環境,讓每顆宣教小樹苗,有朝一日在各處,成為有使命感的大樹。


    i宣

    沒什麼事我不會走
    宣教工場「去」和「留」的反思與心得

    「你們將會在那裡待多少年?」2004年,我們夫婦第一次以宣教士的身分準備被差派往韓國工場之前,有人這麼問。

    「沒什麼事我們不會走。」我這樣回答。

    事奉六年以後,我到台灣華神進修,被神學院推派到一家教會實習。那教會的同工問:「你打算在這個教會待多少年?」

    我回答:「沒什麼事我們不會走。」進修的那四年,我們一直都待在這個教會。

    畢業的時候,那教會成為我按牧和差派的教會,準備被差派到柬埔寨去做跨文化宣教士培訓事工。很多關心我們的弟兄姐妹問:「你們計劃在那裡待多久?」

    「沒什麼事我們不會走。」我還是這樣回答。

    2017年,我們到了德國宣教,還是有很多人問相同的問題,我們的答案也一樣。今年是我們在這個工場事奉的第六年。

    20多年的宣教旅程,我們一家在一個宣教工場服事幾年之後就得離開,而且必須從一個國家搬到另一個國家。但是坦白說,每一次的遷移都不是我們事先計劃的,更不是我們貪圖新鮮或總是無法適應工場、在工場搞事情。相反的,過去無論在哪一個工場,我們都沒有面對不適應的問題,而且我們的心態是:若不是來到最後的選擇,不要隨便轉換自己服事的工場。

    相信很多準宣教士在選擇工場方面,或宣教士在面對轉換工場方面都很糾結,本文是我個人的反思和經驗分享, 不足作為標準或模範,但期待能給一些面對困惑的同工一些啟發。

    初上工場的心態

    我真心認為,除非某工場一開始就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宣教同工應該在初上工場的時候,就定下一個心志:如果不是神很清楚的帶領,我不會離開這裡。這樣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宣教士要清楚知道,我們被差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工建立起來,而這通常不是短暫一兩年之內可以做到的。

    我在第一次讀神學時,就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實習。後來我就在一個教會中事奉了四年。雖然那個教會距離神學院很遠,每次行程都要花兩三個小時,而且還要「跨國」過海關,但我們那幾年從未換過實習教會。為什麼?當時,那個教會剛剛建立一年,沒有駐堂的傳道人(靠一個距離約兩個小時車程之教會的傳道人來回奔波牧養)。雖然只是實習生,但因看見那裡的需要,我們希望能貢獻一點力量把教會建立起來。很多人聽到我們的經歷之後的反應是:「什麼?你四年在同一間教會服事?好不容易喔!」可是,對我們夫婦來說,這沒什麼大不了的,又不是40年!當時我們的想法是,在一個工場時間太短往往只是走馬看花,無法真正的、深入的幫助到當地的人或教會事工。那幾年並沒有什麼豐功偉績,卻和那教會的弟兄姐妹建立了深厚的關係,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我們也實際從經驗中體會到建立一個教會的難處和恩典。

    對於一些剛剛投入全職服事的工人,我也會鼓勵他去多觀摩不同的教會,好讓他能從不同的牧者或組織架構當中有所學習。另外,我們也必須承認,尤其對宣教工場的新兵,有很多未能預料到的情況可能出現,例如身體或精神實在無法適應某個宣教工場的環境,或所擁有的恩賜並不適合特定的工場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是有可能需要轉換工場的。我在這裡想強調的是,宣教工人一定要清楚自己內心的動機——是以自身的喜好和利益為考量,還是以工場的需要為主要考量。既然宣教士上工場是為了把門徒建立起來,尤其是傳福音、作門訓,就該一開始就預備自己長期投身在其中。

    面對問題的心態

    我相信,真正因為追求新鮮感而上工場、因失去新鮮感而離開工場的人很少。大部分宣教士離開工場是因為面對一些問題,諸如經濟問題(籌款不足)、家人問題、健康問題,或者一些工場環境或事工有變卦等等。對於這些問題,有些確實有必要暫停在工場的服事,及時處理。所以,我無意批判那些換工場的工人,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為人知的苦衷,而且在教會或機構的服事也不是「結婚」,一旦結了就不能離婚。

    不過,在我所聽聞和遇見的個案中,有些問題雖然會讓人很想離開,卻應該再多想一想:「一定要走嗎?為什麼要走呢?我想走最根本的動機是什麼呢?除了走人,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當前的問題?」舉例而言,最常見的因素無非是同工不和,尤其需要跨越文化和當地人或來自其他地區的宣教士配搭,難免會引起許多衝突、摩擦和爭執。其中的原因非常複雜,有些是因文化而導致行事和道德標準不同,有些是因為個人的習慣、領導風格、性格和背景造成。世上沒有一處完全沒有人際問題,有些衝突甚至會帶來長期和深遠的破壞。這無疑是一大難題,不是一篇文章的一個段落能說清楚的,但我想提醒——不要因團隊問題就「輕易」離開。如果一旦出現團隊不和就考慮離開,可能有些功課我們一輩子都沒學會,因為一個人的美德很多都是在複雜的人際磨合中提煉出來的。若是一旦不和就走人,又如何實踐和操練保羅著名愛的篇章(林前13:4-8)中的恆久忍耐、恩慈、不嫉妒、不自誇、不計算人的惡、包容和盼望?如果在面對同工不和就逃避,我們如何成為當地人的見證?

    同樣的自省也可以用於工場面對的其他問題,如,理念不同。難道理念不同就要走嗎?這些理念關係到真理嗎?為什麼一定要符合我的理念呢?難道我的理念最好嗎?又有些人離開是因為沒有什麼可以學習的了。難道這樣就要走嗎?服事是為了自身的需要,還是神的委託和服事之對象的需要?在很多情況中,人常常換服事工場,大部分都是因為本身有問題。在過去待過的工場上,我也確實曾數度非常低落,想馬上走人,但我多次都沒選擇離開,因為總是找不到能說服自己的適當理由。

    離開工場的心態

    前文的意思是不是無論如何都不要走人呢?當然不是。那麼,既然「沒什麼事我不會走」,這句話中最後導致我離開的「事」到底指什麼?我也說不清楚,籠統的說法或許是:當我找不到理由繼續留下、或「該走」的理由強過「該留」的理由的時候,就是時候走了。或許,有一天家人或自己患了重病而必須到另一處就醫,也許是事工已經交由別人接手,又或者宣教工場的局勢起了大變化而必須撤離,又或許是告老退休……也許,也許是回天家。

    即使真的必須走,記得把事工交代清楚;如果真的必須走,不要背後議論或說閒話;如果真的必須走,記得回顧一下自己從這個事件中學到什麼功課;如果真的必須走,為你曾經有過的經歷以及人事物感恩;如果真的要走,記得為你待過的工場祝福;如果真的必須走,應該期待下一個工場可以待得更久一點;如果真的必須走,在新工場一旦面對相同問題,應該要求自己更懂得如何成熟應對。

    六年前,我離開了自己所愛的宣教工場,把當時的心情寫成了這首歌——《揮手、回首》。在此以這首歌作本文的結尾:

    《揮手、回首》

    來的時候,沒有想走;
    走的時候,還頻頻回首。
    面帶笑容,心淚在流;
    手在揮動,腳步却停留。

    (副歌)
    不計算這些年有多少成就,
    只問對此地的愛是否足夠。
    常常合起雙手,心中默默祈求,
    離開後不要有遺憾在殘留。

    沒把握你的名字能記多久,
    美麗的回憶卻會永在心頭。
    期待哪個時候,我們重逢敘舊,
    與你分享來時路,一同見證主的恩典豐厚。

    (結尾)
    保重我的朋友,愿主施恩護佑,
    直到那日再牽彼此的手。


    芒果樹在微笑

    天使在凡間

    這天兒童主日學的主題是雅各夢見天梯。故事後讓孩子們做簡單的手工:在印了梯子的畫紙上畫上天使。孩子們都很用心地畫,其中一幅畫吸引了我的目光:天使頂著光環,但全身都是棕色的,手裡握著一支長長的棒子。我笑著說:「你的天使很特別喔。」他笑了一下:「他是XXX。」我聽不懂,再問:「這是天使嗎?」他點頭:「他是XXX。」其他孩子看見我又出現「溝通障礙」,幫忙解釋:「老師,這是XXX,就是在中國電視劇裡,那隻大猴子,會法術的。」「你是說孫悟空?」「是啊,就是XXX。」我還是聽不懂,反正譯音也可能不太準。重點是:「可是我想你們畫天使啊!」「對啊,這是我們的天使,我們就叫他作天使。」

    很難想像孫悟空出現在雅各的天梯,在本地人眼中卻完全沒有違和感。這班孩子教導我重要的一課:語言不但為了表達自己(畫天使),也需要明白對方如何理解字面承載的意義(擁有七十二變能力的孫悟空),才能帶出真實的信仰內容。

    翻譯在宣教工場是很廣泛的課題,在神學院的場境更是不可或缺的。現時不少工場的神學訓練,都需要外地同工支援,而語言往往成為最大的障礙。因此,不少神學院都會聘請負責翻譯的同工(也有的由學院老師兼任),以配合外地教授的教學。但即使一個科目,也可能是廿小時以上的教學。因此若我們忽略了「翻譯」的重要性,不單會讓教學質素大打折扣,甚至會出現誤導。這次我們將討論如何與翻譯同工配搭,保持順暢的溝通。

    1) 了解當地翻譯同工的背景

    在工場上神學院老師難尋,翻譯同工也不例外。除非是特定族群的神學院(如華語),否則大部分是以英語為共通語言。因此華人講師可能需要以他的「第二語言」講學,再由翻譯同工以「第二語言」理解,才以他們的母語轉述,不難想像當中的落差。

    然而翻譯同工即或有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卻不一定是正式受訓的專業翻譯員。在人手緊絀的情況下,翻譯同工可能只是有較好的英語水平,再由學院提供在職培訓。除了課堂,他們也往往承擔學院的文章翻譯、功課翻譯甚至行政工作。加上聖經和神學的教學需要大量術語,要求他們能有專業的翻譯水平是不合理的。

    2) 花時間討論重點及用語

    在我初到工場參與神學教育時,學院安排了一位翻譯同工,他不但負責與講師聯絡溝通,同時也按學院的課程要求,應付前置工作,將閱讀資料翻譯為當地語言。由於他熟悉神學生的學術水平,我在選取文章書籍時也會詢問他的意見。

    除了翻譯上百頁的材料,我們還開始著手於每個課堂的翻譯,包括講義、簡報、測驗試卷等等。那時候神學院還在集結編著神學辭典,在沒有標準可循的情況下,我們花了相當時間,討論課程中使用的神學用語。有時同工會翻譯幾個近義字給我,然後我們再共同選取最合適的字眼。這些可能是額外付出的時間,但當中所建立的不單是更完整的課程內容,更是培養服侍默契,盡力守望幫助神學生們成長。

    3) 體諒同工需要預備時間

    這次合作讓我更體會,我們需要提供足夠的空間讓同工們作預備。正如剛才所說,翻譯同工可能要兼顧其他行政工作,同工們也可能需要反覆修改才能有流暢的翻譯。因此,每次教學前都會先與同工商討進度,讓對方有充足的時間預備。有時候,同工或許正要處理另一個需要翻譯的科目,或是學院正值進行一些大型活動,預先協調也可以減輕同工們的壓力。

    4) 不要放棄學習當地語言

    縱然有同工協助翻譯,講師們也當努力學習當地語言。也許我們會認為「以當地語言教授神學」是遙不可及的目標,而選擇專注於在課程編排。但當教師具有基本的語言能力,就可以更直接了解學生的進度。有時候為了協助外地老師批改功課,翻譯同工要將學生的習作譯成英文。而在過程中同工又可能會修改學生的文筆,甚至補充資料以使老師明白。一來一回,同工不但多譯了數十份的文章,所謂的學生功課可能更多出自翻譯同工的文筆。其實講師們只要對文法字眼有基本掌握,有特定的題目,批改功課是可以慢慢處理掌握的。

    事實上,學習語言也使教師們更能了解當地世界,逐漸探索信仰的對話平台。宣教的信仰語言,往往帶有異教的背景和內涵。例如「教會」與「廟宇」可能是相同的字眼、「傳道」可能會譯作「老師」,有些地方直接稱作「和尚」、「尼姑」。

    當我們對神學生說:「我們當傳道人要在教會裡忠心事奉」,對當地人而言可能跟「我們當和尚尼姑的要在廟宇裡忠心當廟祝」並無兩樣。透過學習語言,可以幫助我們梳理當地信徒的世界觀,進而能有適切的教導。

    5)即時傳譯的語法與節奏

    教學除了文字翻譯,少不免需要課堂的即時傳譯。相比翻譯文案,即時傳譯除了靈活運用語言,更需要臨場的反應。數小時的課堂難免出現口誤,也可能因我們表達未夠精準而出現欠缺。當我們認識當地語言,就能立時發現並作出補充(少譯了一個「不」字,意思就可能完全相反),並組織出合理的句子讓同工翻譯。否則我們停頓的時間、片語的位置,都會讓靠翻譯吸收知識的學生上課倍感吃力,大大降低了教學質素。若然要口語翻譯得順暢,可留意以下幾點:

    • 句子結構清楚:最好用簡短易明的句字結構。每個語言都有獨特的文法,但若然句子太長,需要運用連接詞表達,或者倒置邏輯,就會增加翻譯的難度,例如「我們應當努力事奉,因為我們領受了恩賜,所以這是我們當盡的本分。」可以改成:「我們領受了恩賜,就當努力事奉,這是我們當盡的本分。」

    • 避免引起誤會:如果我們以慣用的語言/語調說話,有時會忽略了文化差異引起偏差。例如說:「基督徒說髒話沒有問題?」但若翻譯時語調平淡,就會變成了肯定句:「基督徒說髒話沒有問題。」因此,句子宜直接說明:「你覺得基督徒說髒話有問題嗎?」幫助同工能掌握要翻譯的信息。

    • 選用淺白用語:成語、潮語會增加翻譯的難度。例如:「那天本來在家中百無聊賴,我那青梅竹馬的朋友突然邀請我參加一個千載難逢的聚會。」不如說成:「那天我很悶,朋友突然請我參加一個聚會。」有些講員認為這樣改動失去了神韻,但其實複雜的意思難免在翻譯時被簡化。與其讓翻譯同工傷腦筋,反覆地在課堂當下請講員解釋字義,甚至誤譯,倒不如用簡單直接的用字,讓大家聽得舒服明白。

    結語

    多年在神學院服侍,不同的翻譯同工總與我肩並肩事奉。他們既站在前線認識學生的狀況和需要,也是最明白教師們的方向和要求。他們是我最重要的回饋者,不但幫助我將教學內容準確地傳遞,也真誠幫助我更認識當地文化思維。每次課程完結,我們都會鬆一口氣,但亦由衷地為彼此的成長獻上感恩。願主使用不同崗位的配搭,無論藉著知識傳授、或是合一的生命見證,都能造就栽培神國的僕人。


    宣教士關顧

    宣教家庭中的宣教小苗

    ~與林許佩珠師母和余仇慧琳師母(Sarah)兩位宣教士媽媽的一次線上訪談

    從你們帶著孩子事奉的經歷中,可否和大家分享一些至今回味無窮的快樂回憶?

    佩恩 :

    林師母 :我是越南華僑,林牧師則在中國出生,香港長大。我們早期是在印尼宣教,後來遇到簽證問題就到香港事奉。我們的大女兒就是在香港出生。大女兒剛四個月大的時候,林牧師決定到美國去讀宣教學,於是我們全家輾轉到了北美。上帝很快又賜給我們第二個女兒,那時兩姐妹相差僅有17個月。後來我們前往加拿大建立教會,同時上帝賜給我們一個兒子。就這樣,一家五口,五處不同出生地——我們是一個「國際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和林牧師就讓他們明白,我們是一個服事主的家庭。

    很感恩的是,我們的服事生涯裡,孩子們感受到的是弟兄姐妹的愛。孩子們從小就認為教會是充滿愛的地方,所以他們對教會、福音一直都很正面。記得在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就把握機會帶他們信主。

    我的小兒子就是在1989年三藩市大地震那天晚上決志信主的。記得地震發生時,我和他正在圖書館。當時我們匆忙躲在桌底下,我問他如果今天地震死了,你知道我們會去哪裡嗎?非常感恩的是,他在經歷地震的那天清楚上帝的救恩!

    後來鄭果牧師邀請我們從加拿大到三藩市參與建立差會的服事,而當時我的兩個女兒是中學生。因為搬遷,她們要和認識十年的朋友們分離。記得在我們家每週一次的家庭禱會分享時,女兒說,「上帝要我們搬家,我真的不樂意!但我仍願意學習順服。」後來到三藩市一年後的暑假,我特意讓兩個女兒回加拿大去探望她們的朋友。多年以後,她們給我們寫信說:「感謝我們給她們這些經歷,曉得變動會令她們失去些東西,卻是神給她們成長的機會!」以前我也對五六歲小孩決志信主感到疑惑,小小年紀真的清楚嗎?但後來我明白,自小心中就有機會認識上帝,真的會幫助他們在成長中更深經歷神。

    面對成長的困惑,真理可以幫助他們做出合神心意的選擇。直到今天我都記得女兒16歲受洗作見證時說的話……她說記得媽媽在她六歲時帶她信主!孩子從小就認識上帝,也願意學習順服,真的讓我感到十分欣慰。

    謝謝透過祖母級林師母孩子成長的故事,看到孩子經歷困難與波折成為屬靈成長的契機。

    轉換環境,的確會影響宣教士子女的身分認同感。讓孩子先學習認同服事主的家庭身分,進而擁有不受地域所限的身分認同會更容易。現在讓我們繼續聽聽曾在中南美洲宣教多年的Sarah宣教士的故事……

    佩恩 :

    余仇慧琳師母一家。

    Sarah: 我和Kenny在哥倫比亞宣教五年,那是我們剛結婚後第一個宣教工場。上帝很快賜給我們兩個兒子,他們都是在哥倫比亞出生,相差只有18個月。作為新手父母,又在人生路不熟的異國他鄉,擔憂和壓力可想而知。但神一路滿有恩典的引領同行,讓我們從寶寶出生、到成長各方面都很順利。

    這當中有很多有趣的經歷,最難忘是生老大時發生的。那次在醫院待產陣痛快十個小時了,突然有護士跑過來問我可不可以和我合影?天啊,怎麼這時候拍照?但不想拒絕她的熱情只好答應。可沒想到的是,陸續進了十多位醫護,結果全部圍在我床邊一起拍大合照留念!我那時正準備生孩子呢!這成了我一生都忘不了的特別回憶。當然了,幾年來的宣教生活中,哥倫比亞人給我們的感覺是很友善、溫暖的。尤其是他們對小朋友特別有愛心,當地的媽媽們都很喜歡我們的小孩。

    謝謝Sarah的分享!你讓我看見的不單是樂觀和積極,還看見了宣教士的勇氣。跨文化的挑戰太不容易了。那你們又是如何和孩子們一起面對的呢?

    佩恩 :

    林師母 :我和牧師每年帶短宣隊出去宣教,會盡量帶孩子們一起去,這成了我們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帶著孩子去體會異文化,當中有挑戰,也有學習。比如帶孩子去泰北探訪孤兒院時,有機會夜晚洗冷水澡。這樣的處境,讓孩子感到自己是多麼的蒙恩;短宣回家後,孩子會更珍惜所擁有的,也對人更有憐憫心。

    1997年林牧師和我帶著孩子去柬埔寨短宣剛好遇上內戰,結果十歲的兒子親眼目睹子彈在窗前飛過。感到很刺激以外,年幼的他也目睹當地人用扁擔挑著小孩和家當逃難的苦況。由於情況危急,我們很感恩最後坐上軍機安全撒離。但這次經歷卻給孩子們的人生留下重要一課。

    當時在香港的大女兒從新聞看到報導後心急如焚。後來在她寫給爸爸的信中說,她從未試過如此害怕失去我們。但也是這特殊經歷,讓我們看見孩子們不僅學習信靠上帝,也加深了對家人的重視。

    我們沒有選擇把孩子留在安全區,而是帶他們看世界,從經歷中開闊視野。之後我女兒告訴我,如果她一直留在一個地方,就不會看見世界上有那麼多需要關心的人,也看不見自己是多麼的蒙恩。

    我很感謝神,大女兒一家目前在巴西宣教。

    孩子自小與父母一同走在宣教路上。

    Sarah : 在宣教工場上需要常去探訪弟兄姐妹,但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出門真是太不方便了。尤其天氣酷熱時,在車裡悶到滿頭大汗、全身濕透,他們辛苦我也心痛。記得一次去陌生的市鎮探訪,當地治安不是很好,不熟悉的環境讓我們更緊張。途中孩子要上廁所,一路都找不到。最後Kenny不得不在一間殯儀館停下,帶孩子到裡面上廁所。

    帶孩子都會有緊張忙亂、辛苦的時刻。但如今回想起這些經歷,都成了回味無窮的趣事。我們時刻想到神恩典是夠用的,關關難過關關過!孩子和我們就是一個宣教團隊,好幾次帶孩子去探訪,結果原本冷漠的新朋友,一見到孩子立即熱情起來,就有了聊不完的話題。

    的確,宣教士的孩子們就是宣教團隊的一部分,是宣教家庭栽培的宣教小苗。孩子們有機會在第一線感受服事中的苦與樂,也在恩典中經歷上帝的作為。目前各地華傳宣教士家庭中,在工場上和父母一起的宣教小苗就有20位。我們都盼望,他們在工場上能鍛鍊出跨文化的適應力、在成長挑戰中培養出對上帝堅定的信心、在開闊的視野中產生對人的憐憫,有一天,這些小苗都將成為宣教的大樹。

    佩恩 :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綠色國度系列6
    綠色國度的不可思議

    進入創啟區我們一直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接受一切發生的事物,不論合理不合理,都可以理解為文化差異,於是很多的事變成可以包容……但並不表示我們可以認同。差異的存在增加了生活的難度,卻打開了我們的視野。

    茶餘飯後時光,我們常會聊聊一些發生在這裡的事件。記得有一次一場大規模抗議行動,抗議人士請了很多村民來當人肉盾牌,警察不能對他們怎樣,就只能讓他們去鬧。結果第三天政府花了錢請這些村民回去,平息了這場抗議行動。這樣的抗議活動在這裡簡直就是生活日常,M朋友們說反正都已經習慣了。

    上週高陽前往任教學校必經之路被封了,交通變得很不便利,整整一週只能接受堵車及繞道,反正政府一點兒也不在乎使用道路者方不方便,他們想封鎖哪裡就封鎖,也不會發通知,等你發現路不通時自己找路去吧!昨晚新聞報導說前總理政黨高層人士躲在自己家裡被捕,我們才知道封路的原因。不明白的是既然知道他在家為什麼不直接把人抓了,還封他家前的路封了一個星期呢?很不可思議吧!前陣子抓捕前總理一事,引發全國各地上演的抗議行動多不勝數。長達三天我們無法出門,因為主要道路都被封了,即使出了門也沒有網路可用,這手段是本地特色,是對付大型抗議活動的殺手鐧——不過家裡的網路倒是可以使用。

    記得七年前第一次遇到抗議活動,抗議人士把進出城的道路都給堵了,導致車輛無法進出,甚至加油站也沒油可加。那次經驗之後,每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時,我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先加滿油,否則哪兒也去不了!

    M民是一個擁有強烈好奇心且喜歡圍觀的民族。有一次我們因為誤闖巷道被卡住,當時周圍就有一堆人看熱鬧,我們在車上很是尷尬卻又進退不得。我們只能默默禱告求神開道路。忽然有一個年輕人跳出來站在車前,大聲叫嚷讓人退開,指揮我們慢慢離開小巷子。我們總算開車通過巷子時,卻找不到那人的身影……我們心裡感謝神,知道是祂幫助了我們。

    這麼多年來我們始終喜歡M民,因為他們很直爽、很熱情,因為他們即使無法幫忙也不會說出拒絕的話,而是說「如果神允許」。他們說話很溫柔,極少聽見有人大聲說話,還真沒有遇見過暴躁充滿怒氣的人。有一次去郵局寄東西,正好遇到停電需要等候一個小時,我們見到所有辦公的人開始悠閒地喝著茶聊著天,悠悠地等電來。我們心裡著急有怒氣,覺得大老遠來一趟為何這麼倒霉正好遇到停電呢?其實停電在這裡也是日常,只是當下的我們覺得等候很浪費時間。或許這也正是神提醒我們要學習M民的放鬆,反正是要等一小時,為何不靜下心來呢?每一個當下都需要好好地面對不是嗎?後來我們學會放下緊繃,學習放鬆,不再抱怨他們動作太慢。

    有一位跟我們接觸過幾次的郵局員工,後來還請我們進去坐下,問我們要不要喝杯茶……老實說,我們很感動。那次之後我們就想著如果再有機會,一定要帶本地最好吃的杏仁酥去跟他們分享。神真的給了我們機會——我們記得那回帶上一大盒的餅乾分給他們,他們不僅自己吃,也分給前來辦事的人,不論認識不認識,他們都分享——是啊,就是分享,而不是獨享!

    綠色國度如此不可思議,卻也不是難以親近的,有許多刻板印象或標籤,都是因為距離太遠看不清楚罷了,也或許是因為我們還未曾親身經歷過。不論如何,感謝神讓我們真心喜歡這裡的人,因為如此我們才能有喜樂地向前行。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街角咖啡館的一天

    坐落在義大利Via Gorizia街角的咖啡館,早晨6點,有人已經排隊等在了那裡。露天花園裡的椅子翻在桌子上還安靜地躺著,空氣裡夾著昨晚客人留下的一抹咖啡苦澀味……三兩人影讓這裡的一切溫暖了起來。

    建築工人趕著走進一座世俗化的建築,需要一份簡單的早餐,一隻普通的羊角麵包和一杯店長親手製作的卡布奇諾。送別了他們,陽光已經微微飄灑進花園,照亮了屋簷的一邊。過一會兒,穿著白襯衫的上班族匆忙進來點了一杯咖啡,一邊思索著幾小時之後即將到來的會議,喝完,匆匆離開。街上的人多了起來,送完孩子的媽媽們難得可以喘上一口氣,坐在太陽傘下,討論起這周日要穿的禮服,為了隆重出席禮拜天一個孩子的嬰兒洗。來自捷克美麗的服務生過來和她們打趣一番,笑呵著,一時間,所有生活的辛勞就著濃濃的咖啡味,慢慢地散開,淡去。

    11點鐘,陽光不知不覺灑滿了花園,穿梭於微隙的氣息,舒暢,漫長。上帝彷彿把這裡時鐘的指標撥慢了,室內放起了義大利悠揚的輕音樂,老人三三兩兩地走了進來,坐在既定的咖啡館裡享受起這個國度裡的慢時光,可是難免會遇上寂寞——想到過往上帝的恩賜,空虛的心靈又被盈滿了。

    下午2點鐘,夏日的熱氣逼得人只想睡覺,穿過正門往外看去,街上的樹木耷拉著腦袋,一動都不想動。這時的人們走進咖啡屋,坐在一個靠窗位置,叫一份簡單的沙拉菜、麵包、三明治,平和慵懶地望向清晰透明的落地窗外,街道上過往的行人,好像沒有明天的憂慮,一副不用煩惱的樣子,不到迫不得已決不操心其他事情。慢慢地咖啡館裡多了一些享受孤獨,追求自由的城市年輕人,一個人定格在一角落,任思緒漫遊在自己最喜愛的書本裡。這是街角唯一一家取名叫「以琳」的咖啡屋,店主希望他們在這裡找到心靈的滿足。

    正式晚餐之前,打工人要來這裡喝上一杯開胃酒,吃一些免費的小食物之後再回家。夜色開始朦朧了起來,結束一天辛勤工作之後的人們終於可以放鬆地出來了。三五成群,點一杯濃酒聊起當下的甜與苦、激情四射的足球賽事、發生在世界不堪的一隅……人生不是處處有轉角嗎?說不定重遇失落了的信仰呢?

    聊著聊著,夜色已深沉,走出咖啡館門,已是滿天的星星。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蓄勢待發
    超越國界:從課堂到宣教工場

    「在你最後三年的學校生活中,你會為耶穌做什麼?」這一深刻問題,11年前我在每週禱告會問我的中學生。我們的禱告小組從最初只有四名學生,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發展成擁有40名學生。我們一起帶領幾個學生歸向基督。現在,當我回憶自己成為基督徒的信仰歷程,更重要的是作為基督教教師時,同樣的問題在我心中產生共鳴:如果我只剩下三年的時間來侍奉耶穌,我會為耶穌做什麼?

    2019年,我在GOI註冊成為一名實習宣教士,渴望找尋上帝對我生命的目的。然而,突如其來的Covid-19疫情打斷了我的計畫,讓我在2023年2月正式啟程之前有了多三年的準備。三年的等待並沒有白費,上帝使我身心靈有充足的裝備。藉此,我更加確信自己已準備好成為一名實習宣教士。

    從我抵達這裡算起已經過去了將近四個月,我目前仍在一所語言學校學習泰語,同時盡我所能在GOI中心提供幫助。在陌生的土地上,作為一名外國人,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前兩個月特別困難,因為我很難用泰語表達自己的想法,甚至無法表達簡單的要求,例如要求廚師從我的菜肴中去掉辣椒。

    每個星期六,兒童和青少年都會去GOI中心參加豐富的活動。我越來越多參與在這些活動中,卻發現當我無法控制孩子們的行為時,感到一種巨大的無助感。由於語言障礙,我在馬來西亞擔任教師時所擁有的卓越課堂管理技能在這種情況下變得無效。語言學校教我們禮貌地交流,但當我需要改變孩子們的破壞行為時,這種溫和的方法被證明是無效的。我給自己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導致情緒爆發,夜以繼日地向神哭泣,向神傾訴我的憂慮和悲傷。我曾經是一位志存高遠、成績斐然的教師,如今身處異鄉,我感到萬分渺小。

    我面臨的掙扎是真實的,在我肩上成為有形的負擔。然而,在我的考驗中,上帝仍然是信實的。當我祈禱時,上帝安慰我,提醒我不要急於取得成就,而是一步一步來。我堅信我來這裡是有目的的。學習將我的憂慮和悲傷交給主的過程中,上帝賜給我服侍祂的機會。最近,我有機會在會議期間協助當地工作人員帶領遊戲,我很高興有機會實現我對策劃遊戲的渴望。

    我熱切祈禱在泰國渡過的這兩年能重新奉獻自己事奉上帝,並恢復我與上帝的關係。雖然我可能不知道前方確切的道路,但我相信上帝有一個計畫——一個通過我接觸到的生命來榮耀祂國度的計畫。考慮到這一點,它呼應了11年前我向學生提出的問題:「在泰國的最後兩年裡,我會為耶穌做些什麼?」雖然我的旅程才剛剛開始,但時間的流逝,促使我全心全意地擁抱這段旅程。我渴望每時每刻都依靠上帝,意識到只有這一生可以事奉祂,也許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有幸在泰國事奉。

    每一個代禱者,願您與我同行時蒙受祝福。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踏上宣教路
    心中的火熱

    作為信二代,年幼時在教會常有機會聽到宣教士回來述職分享,曾想像自己在將來的某天會否過著與他們相似的人生,在異國的某處為神國獻上生命、時間和才幹。在進入大學前的暑假,我開始接觸宣教服侍,先是參與教會舉辦的短宣,繼而是一個月的跨文化宣教體驗,亦在不同的宣教機構或是青宣營會中擴展自己的眼界及網絡。

    2017年在香港一個青宣營會中,我被敬拜中的畫面感動,在資源豐厚、充滿機遇的香港,認清到世界某處的人因著戰爭失去家園,失去尊嚴,失去盼望。一直透過新聞媒體、電影記錄片等不同途徑認識難民群體。直到2020年,神讓我有機會參與華傳的短宣隊,踏足中東地區,更是被邀請住在難民營裡。那時的我與難民青年互動頻繁,看到他們除了生活物資和教育的需要外,還需有自我價值和工作技能的肯定。故此,回港後我便學習沖咖啡想要成為咖啡師,望將來能夠培訓他們,提升他們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不再因難民的身分而受剝削及欺壓。另外,在旅程中我體會到語言的重要性,如果語言不通,連最基本的問安或自我介紹也做不到,更難以分享見證和福音。

    感謝主的帶領和保守,短宣及青宣營會結束後,心中的火熱沒有被時間沖淡。我一邊工作一邊繼續教會的服事,直到2022年加入華傳成為短期實習宣教士,盼望再次回到黎巴嫩與已在當地的工人一同服事難民。但因為當地經濟環境不景,加上常有示威活動,政府與人民之間的衝突也經常發生,所以我被安排到了鄰國學習語言、接受訓練。

    出發之前需要為此行籌款,說實話這並不容易,特別是全球都經歷了兩年多的新冠疫情,國家和地區經濟都受影響,有人因而失業,就連平常基本生活需要都成為壓力。剛開始籌款的時候我沒有很大壓力,但過了三個月,距離出發的日子愈來愈近的時候,我便開始擔憂——已走訪不同團契和教會分享見證、異象和需要,籌款額卻一直沒有增長。就在這時經歷了神的供應。當我以為已走遍認識的群體,已用盡所有的資源時,神為我開了一道新的門……在一教會叔叔介紹下,我認識了他的前同事,一位現職政府房屋部門的主內姐妹,然後我被邀請到他們不同地區的房屋部門團契小組分享。雖然我並不知道,之後讓我踏上宣教路的那筆籌款出自何人,但我看見我們的主是多麼的豐盛,如保羅說「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現在我正在工場學習語言,有時會面對困難和挫折,但更看見上帝創造的美事,深信那呼召人的主必看顧保守。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禾田隨記
    因為……所以……

    大學的時候,我和爸爸之間有很大的矛盾!我的確不贊成家裡要養孤兒,或者開孤兒院。家裡的情況各個方面一點都不好,覺得太麻煩了,一家五口不是很好嗎?有必要給自己添煩?許許多多的問號都在腦裡繞:為什麼?有必要嗎?幹嘛要這樣?但都找不到答案。大三大四時我要到中國重慶西北大學去留學。淩晨五點的飛機。去機場路上爸對我說:「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到國外留學,要把握好機會,認真學好漢語,不只是為了自己,還要為了村子裡的小孩們。」心想跟我有什麼關係?每個人不都是為自己而活嗎?我幹嘛要犧牲?

    畢業了回家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到一所學校當漢語老師,轉眼就當了三年老師。那時的我一邊上碩士班一邊上班,教好學校那邊又跑到家裡給美讚加恩學生中心和村子小孩們上課。每週五晚上到800公里外的曼谷上課,星期天上完課又是坐車坐800公里回到家。但那時候的我已經不一樣了!

    我的心充滿動力,覺得以前的一切問題都慢慢解開,我們父子倆對學生中心的矛盾突然變成了理解和認同。不是因為我承擔過學生中心,不是因為我長大了,也不是我更懂事,而是神打開了我的心,給我解開點點滴滴盤在心裡多年的問題。我更明白、了解更多的情況。我在教導的那所學校不知不覺就當了三年老師,獲得很多很好的機會。第二年我被推薦擔任副校長,第三年也被邀請成為初中生的校長,但我最後決定退出學校,把我百分之百的時間給予學生中心和村子裡的小孩,想留多點時間和他們一起交流。我的決定,萬人想不通:有了那麼好的機會,為什麼不好好把握?也有千人問我:以後要怎樣過日子,哪來的生活費?

    「說到底,我真的沒把這些事放在第一。」

    我只相信神。相信祂,一定給我安排,給我準備一切我想要的。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柬埔寨「愛之家」

    2017年,我蒙神呼召從多倫多巴里市來到柬埔寨這片土地。回顧過去六年,最大的收穫是眼界擴闊、信心增多。最初服侍華人群體,兩年後開始學柬文,然後轉移專注本地人事工。種種遭遇中見證了神的慈愛和信實,縱然面對不少困難仍不懼怕。

    2020年初與一個團隊合作計劃建立本地大學生宿舍事工——「愛之家」,為鄉村來金邊就讀大學的貧窮學生提供住處,同時盼望藉著與基督徒師生同住而真實感受到主耶穌的愛。愛之家因疫情到8月才正式在首都金邊棉芷(Mean Chey)區落實進行,2022年10月搬遷到現時的兩個相連單位:教會、學生及職員宿舍都在同一座大樓內。過去先後有六位學生信主,有五位是入住宿舍後才認識主。宿舍現時共住有七位學生,三位女生及四位男生。

    偶爾也會帶學生到其他教會觀摩。

    設立教會不單方便住宿學生聚集,更可邀請周邊鄰舍一起參與聚會。除金邊事工外,我們每月一次幫忙首都東南面波羅勉省一個本地教會帶領聚會,同時也支持金邊以北磅同省的一個鄉村事工。故此,我們極需要一部福音車。鄉村傳福音工作,正好能接軌愛之家宿舍事工,讓學生安心到首都繼續升讀大學。

    「承傳」一直是我們的遠景。深知我們這些外國宣教士,總有一天會離開服侍崗位返回自己家鄉,於是祈求神帶領事工方向,在有限時間裡致力培養更多基督精兵和能帶領教會的接班人,繼續造福國家和社會。

    一個愛的大家庭,攝於愛之家門前。

    基於人事變動,需要尋求新的合作機構,到目前為止仍沒有落實方案。懇請大家一起禱告,祈求神供應所需,感動機構或教會願意每月固定支持經費,繼續事工的發展。誠邀各位支持柬埔寨事工,亦鼓勵弟兄姐妹參與大學生伙食補貼項目,一名大學生每月30美元。

    憐憫貧窮的,就是借給耶和華,他的善行,耶和華必償還。(箴19:17)讓我們眾志成城、集腋成裘,一起努力為主做工,在這偶像林立、急需翻轉的國家建立神的國度。

    若要奉獻支持愛之家,可按以下方法:

    1. 支票抬頭請寫:GO International-Canada寄往C17-63 Silver Star Blvd, Toronto, ON M1V 5E5 Canada
    2. 銀行直接存款Interac e-transfer: finance@gointl.ca並請註明閣下電郵地址
    3. 信用卡奉獻,請登入網站www.gointl.ca
    4. 銀行自動轉賬:請電郵或郵寄一張VOID支票給本辦事處,並註明每月轉賬金額及支持項目,款額在每月25日過賬 奉獻請註明「Rachelle愛之家事工(Rachelle/ Home of Love)」

    編者的話

    我的童年,沒有宣教故事。

    一直到了懵懂的青春期,才知道河的另一邊有一家小小教堂,百年了,靠著神的恩典穩穩佇立。

    溯著歷史河流往上爬,回到過去,回到拉爾夫•溫德所說更正教宣教的第二個時代。那是一個向內陸挺進,一個福音臨到我族系的起源,祖先家鄉的時代。熱忱愛主的宣教士,前仆後繼抵達荒涼貧苦的中國內陸。他們穿上唐裝,蓄起辮子,吃中國飯,與中國人共進退。神對漫步海灘上的戴德生說:

    「差遣這些年輕人去到中國內陸地區的不是你,而是我。」戰亂迫害他們不撤離,疾病死亡也沒有攔阻他們繼續去愛。福音漸漸散布中國十八個省分,甚至外傳至其他地方。我家鄉那靠海的小小教會,一百多年前就是由一位中國福州宣教士創建的。源源長長,輾輾轉轉,我是這批更正教宣教的第二個時代,福音的受惠者——而我真正擁有了,我人生第一則宣教故事。

    編輯這一期刊物,林許佩珠的話老縈繞我腦際:「以前我也對五六歲小孩決志信主感到疑惑,小小年紀真的清楚嗎?但後來我明白,自小心中就有機會認識上帝,真的會幫助他們在成長中更深經歷神。」〈宣教家庭中的宣教小苗•蔡佩恩〉都說孩子不懂事——可神懂孩子,愛著眷顧著,張開手臂說讓小孩到我這裡來。沒什麼比自幼認識神,一路信靠一路經歷更蒙福的了。

    好多人早早貼近神心意——「深信宣教不單屬於成年基督徒,小朋友也可以從小認識宣教,因為愛他們的耶穌是一位宣教士。」〈凡我所吩咐你們的•李胡美儀〉江婷婷異口同聲說:「宣教不只是大人的事,也關乎兒童,而且我一直相信,其實孩子們在他們所接觸的群體中,也可以成為世代的宣教士。問題在於我們,包括父母以及教會,是否在他們的生命、生活中給予指導和引導。」〈宣教小苗變大樹〉

    就如所有事情一樣,最親密最深遠的影響,往往從家庭開始,也許,就從陪伴孩子讀一則故事開始。一則又一則的宣教士故事、聖經故事,林憶紜認為必能從其中咀嚼出大使命的主恩滋味。「只有在神的大故事主軸脈絡中,才能真正明白我們被造的目的,看見我們在大使命拼圖中的位置,有屬於我的一塊,也有我一塊兒參與的心力,我們的兒女,也是如此。」〈拉起宣教的天線,說個故事吧!〉而生在宣教士家庭的蔡佩恩,本身就活活體現了宣教小苗成大樹的人生歷程,她深感「孩子宣教的使命應是從家中、從父母親的態度中被培養起來。父母親熱愛生命、熱衷於福音使命,就能讓家成為滋養宣教小苗的好土壤。」〈父母是宣教小苗的園丁〉

    日本青森中津輕郡木村秋則,用了近十年的時光苦心專研種植無農藥蘋果。1991年強烈颱風導致742億日圓的青森蘋果農損,只有木村秋則的果園沒遭到什麼損傷。這是因為木村採用自然農法,其蘋果樹靠根系長入土裡吸取養分。木村的蘋果樹樹根長達20公尺,比一般蘋果樹樹根長好幾倍。世上最甜美的奇蹟蘋果誕生,關鍵在於土壤,在於堅持。

    栽培的是耶和華,使之成長結果的也是耶和華。紮根真理,風雨無懼。

    每個孩子都該擁有屬於自己的宣教故事……今天開始,好好說一則故事,好好種一棵宣教小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