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任的話

跨文化學語言

學習語言,似乎是宣教服事的必經之路。每一位宣教士都需要學語言,它關係到我們宣教事工的成敗。

今年在一連串的工場探訪中,接觸了幾位不同國籍的宣教同路朋友,在跨文化服事經驗中,語言都成為了他們最重要的工具!

Sarah,一位在探訪玻利維亞亞馬遜河流域時,認識和一起同工的宣教士。她單身一人,原來居住在玻利維亞氣候宜人的城市Cochabamba,神學院畢業後,經由教會差派,搬到炎熱落後的亞馬遜叢林中的城市Trinidad。她積極參與城內西語教會的兒童事工,同時也開始進入附近原住民保留區,服事Chiman族群。三年來她已經可以以簡單的Chiman語言溝通,拉近了與村落居民的距離。如今幾乎在任何進入保留區Chiman人村落服事的活動中,都可以看見她進出,Chiman語言已經為她打開一條服事的道路。

Thai是我們在巴西聖保羅舉行職前訓練時認識的宣教士。她出生成長在聖保羅,經過幾年以義工身分參與自己教會對難民的服事後,被教會接納成為專職宣教士。巴西的難民多半來自於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內瑞拉、和非洲的安哥拉。安哥拉和巴西都講葡萄牙語,因此服事頗為方便。但是古巴和委內瑞拉的國語是西班牙語,而Thai也為此學習了西班牙語,讓她可以和所服事的對象溝通。她協助這些初到聖保羅的家庭安頓好,為他們介紹朋友,介紹信仰,介紹政府部門和應享的資源。當我遇見她時,除了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以外,她也能講少許的英語。語言溝通縮短了她與難民家庭彼此的距離。

Benjamin是我多年的朋友,瓜地馬拉人,因為他妻子是德國後裔(瓜地馬拉籍),他們擁有德國的居留。當他們從瓜地馬拉的神學院畢業以後,移民來到德國,並且加入當地德國差會,被派在德國教會中服事德國人。他們到當地大學註冊,正式學習德語。學習過程中,越發加深了對德國人的福音負擔,三年後便開始以德語傳道。現今他與師母在一所德國福音教會帶領牧養德國信徒,算是在歐洲後現代社會第一線的服事。他也不忘記來自拉丁美洲同胞的福音需要,同時在一所以拉丁美洲移民為主的西班牙語教會服事。他的服事,兼顧了德語和西語的族群。

Alicia也許是我這段時間遇見,最令人感到鼓舞的宣教士。Alicia也是來自拉丁美洲。她加入當地一間很小的差會,六年前被差遣到非洲回教國家馬里服事。她在當地以手工藝製作為業,從事雙職宣教,是個名副其實的織帳篷者。有許多過去曾在這穆斯林國家服事的北美宣教士,因當地內戰都回國了,只剩下一些來自拉丁美洲的宣教士留守。她在談話中很自豪地告訴我:「我在非洲服事馬里人,雖然不會英語和法語,但是幾年下來,我已經學會了當地方言,那才是我傳福音的最佳工具!」

記得多年前聽到一位來自哥斯大黎加資深的宣教士,分享他多年在西方國際差會中服事的經驗。當年他滿腔熱血要學習阿拉伯文做穆斯林宣教工作時,驚訝地發現,學習阿拉伯語以前,竟然需要先學英文!因為它是西方差會的共同官方語言。原來差會語言和當地語言都是宣教士必修的功課。

今天,當我回過頭看看這些最近遇見的宣教士時,發現他們都違背了「需要先學英文的忠告」。沒錯,他們都能夠流利地使用他們差會/教會的共通語言,但他們更關注的是如何能在他們自己的宣教領域中充分發揮!為此他們專心努力地學習當地人的語言。或許是他們急著與服事對象以當地母語溝通互動,分享福音;或許那份渴望,促進了他們的學習動機與效率。

我想說,英語仍然有它學習的價值,畢竟大部分與宣教有關的文獻,都是以英語書寫的。我們在華傳內部,可用中文或英文彼此溝通,但是我們仍然必須學習我們服事對象的語言,就如這群宣教的同路人,因建立福音溝通的渴望,勤奮學習當地人語言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有學習語言的恩賜,但是所有人都有努力學習語言的能力。為了福音的緣故,為了建立更有深度的友誼,為了服事對象以自己的母語,早日認識耶穌,他們努力學習當地語言。

宣教士是因為先有了跨文化服事的強烈意願,才投身語言學習?還是因為學習了語言,所以才供給我們跨文化服事的膽量?還是在學習語言過程中,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所服事族群的負擔,相輔相成?或許這些都有可能。我們效忠的對象是基督,祂要我們以最適當的語言來傳講救人的福音。讓我們為了基督的緣故,加緊學習語言,竭盡全力傳揚福音!


主題文章

宣教服事中的「大驚小怪」與「見怪不怪」

宣教工場的怪事

20年前在教會服事時,曾隨著短宣隊伍,到南美厄瓜多爾安第斯山區服事當地的原住民Quichua族人。在那裡接觸到當地最珍貴的待客菜餚Cuy。Cuy是當地許多家人飼養的一種天竺鼠,是招待客人最珍貴的食品。幾次短宣下來,也從開始時的不忍心,到後來放心盡情享用。

一次到秘魯山城Cuzco,參觀了當地古老大教堂,在它一間展覽室中看見了一幅掛在牆上巨大的油畫,以「耶穌的最後晚餐」為題。當然它的知名度不如達文西的《最後晚餐》,但是有意思的是,仔細觀看時,竟然發現最後晚餐的食物就是一隻烤熟的天竺鼠!

世界各地信徒,用盡他們的創意,向主發出最真誠的敬拜!美國教會在教堂裡面放國旗,中國教會十字架是紅色的;華人禮拜時坐著讀經,西裔教會站著讀聖經。韓國教會喜歡有詩班,西裔教會用敬拜團。非裔美國人上教會西裝革履,厄瓜多爾原住民教會連小狗都會跑進禮拜堂來……

我們是這麼的不同,卻因對基督福音呼召的回應而連在一起。在現今普世宣教的服事領域中,多的是遇見這些令我們作夢也想不到的人,作夢也想不到的事!

但這樣的經驗不單單出現在我們的事工中。當我們的團隊也包含了成長於不同環境中的成員,如何建立一個有效的多元服事團隊,就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跨文化宣教的大驚小怪

跨文化傳播學者Craig Storti提到,跨越文化的過程中,大部分經歷都來自於一些文化事件/衝突(Cultural Incident)和我們的負面回應。追根究底,它的問題在於我們對外在環境不切實際的期望。我們大多以為別人的行為反應,應該與我素來熟悉的文化表達方式一致,卻忽略了在不同文化處境中,所表達出來的行為就是不同。此苦惱現象會一直存在,直等到我們發現原來問題的癥結,是在於我們自己的行為反應——畢竟我們無法改變別人,唯一能改變的是我們自己。

1987年我從南美到美國留學,在紐約入境。我習慣了南美洲步調緩慢的生活,到了紐約,驚覺大家的步伐是那麼快速,不禁想美國文化畢竟講究效率,分秒必爭!哪知到教會和弟兄姐妹提到這事時,香港的朋友們竟哄然大笑!他們半開玩笑地告訴我,香港人的步伐比美國更快!後有一次阿根廷朋友一家到訪紐約,講好坐地鐵12點到家裡來共進午餐,結果一路遲延,最後2點才到。在美國,這種遲到程度或許會讓一般人氣到想斷絕往來。但看向另一面,阿根廷的飲食作息,承襲了南歐習俗,下午2點吃午餐本來就習以為常。朋友來自阿根廷,我也來自阿根廷,大家都了解這個文化的特性,也就彼此接受。最終我們還是高興見面,高興地共享午餐,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不過是「見怪不怪」!

跨文化宣教的見怪不怪

根據Storti的講解,在跨文化適應的過程中,重點在於明瞭自己需要改變,追求進深了解對方的文化,以至於我們可以接受對方在自己文化背景中所表達的行為。這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需要花上很多功夫。宣教學者Duane Elmer和James E. Plueddemann提到幾個重要,卻時常讓我們感到混淆的文化區別,它們包括了:

  • 針對時間和時機不同的取捨(Time & Event Oriented):
    有些文化的運作以精確時間為準,另有些文化的運作以大略時機為準。

  • 任務導向和關係導向的區別(Task & People Oriented):
    有些文化強調把任務做好,有些文化強調維繫人際關係的和諧。

  • 個人意識和集體意識的思維(Individualism & Collectivism):
    有些文化重視個人的利益,有些文化強調集體的福祉。

  • 分類處理和整全考慮的態度(Categories and Holistic Approaches):
    有些文化將工作細分後處理,有些文化以整全的角度看工作。

  • 高語境和低語境不同的表達(High & Low Contexts):
    有些文化的溝通,除了語言文字以外,還加上表情、語氣、手勢的輔助,有些則單靠語言文字。

  • 高與低權力距離的文化差異(High & Low Power Distances):
    有些文化強調尊重與順服權力,有些文化則更加追求民主共識的模式。

  • 針對未來不穩定的容忍程度(Tolerance to Future Uncertainties):
    有些文化強調評估和計畫,無法容忍未來的不穩定,有些文化則習慣於面對許多突發事件。

以上所提,不同文化,就有不同的取向。它們並不代表其中的好,或者是不好(好與不好的意識本身,就有可能是一個文化的表達),卻很真實地表現在不同文化處境中。了解文化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換句話說,「見怪不怪」是個跨文化服事的基本功。

Elmer在具體面對跨文化處境中的態度與技能上提供了三個要素:開放自己(Openness)、接受對方(Acceptance)、彼此信任(Trust)。

開放自己(Openness)

開放自己就是對人表示歡迎,並且提供在一起時的那份安全感。換句話說就是讓人與你在一起感到自在。別人與你在一起時,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你身邊,他們感到自在嗎?有人說音樂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音樂。其實,真誠的微笑才是打破人與人之間隔閡最好的工具。它讓人感到輕鬆與溫暖。主動接觸,也讓人感到自在。一個主動且真誠的歡迎、擁抱、問候,都讓人感到重點不在你自己身上,而是在對方身上。不論是微笑、主動接觸、和問候,關鍵都在於「真誠」的表達。若要做到真誠表達,首先就要放下對其文化背景的批判。文化需要審視——可惜的是,我們一般所表達的多半是未經審視、情緒化的負面批判。這些都大大地限制了我們「真誠」開放的態度。

接納對方(Acceptance)

接納對方表示向人傳遞對他的珍惜與尊敬,使其感覺到他的存在是有意義、有價值、也是被尊重的。它不是容忍對方,而是更積極地看到對方的價值。這實在與我們的神學息息相關。神在造我們的過程中,不單是智慧與能力的表現,更彰顯祂偉大的慈愛恩典,因祂按照自己的形象造我們——也因此賦予我們一定的尊嚴。雖然我們都受到了罪惡的污染與扭曲,但當祂呼召我們時,仍然是接受了我們的本相(Just as I am)。我們跨越文化與人接觸,或同工時,不也應該藉著接納對方來傳遞對他的尊重嗎?如果基督接納我們讓我們看見了祂的愛,或許祂對我們的要求,也是要我們以「愛」為出發點接納別人。

彼此信任(Trust)

彼此信任,這或許是跨文化過程中的最高層吧!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在同文化圈子中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跨文化處境中就更需有意識地培養。開放自己和接納對方都是跨文化過程中與人接觸的必要態度,但是除非有彼此的信任,否則我們很難建立團隊合作的精神。彼此信任,是包括了開放自己的那份「真誠」和接受對方的那份「愛」,而且它不是出於自己單方面的態度,而是雙方在跨文化處境中的成熟互動。既然是雙方面的,就有培養的必要。換句話說,它需要時間的磨合,和有意識的追求。

語言的重要

從以上反思中,要促成一個正面的跨文化服事或團隊經驗,仍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語言的溝通。語言本來就是宣教士服事中最重要的其中一個工具,只有良好的語言能力,才能夠為我們打開那一扇門,進入另一個文化世界。語言也可以幫助消除誤會,學習語言的過程讓我們更加謙卑,並表達出背後那份對文化的認同。 健康的跨文化經驗並不會自然發生,其背後包括了文化知識的攝取、溝通能力的進深、互動態度的改變。但願我們的回應不再是「大驚小怪」,而是「見怪不怪」!因為一切已經變得那麼自然——在神普世宣教領域中,多元文化的呈現,確實是個自然的常態。

  • Craig Storti, The Art of Crossing Cultures (Yarmouth, ME: Interculture Press, 2002), p 43.
  • Ibid., p. 85.
  • Duane Elmer, Cross-cultural Connection (Downers Grove, IL: IVP, 2002).
  • James E. Plueddemann, Leading across Cultures (Downers Grove, IL: IVP, 2009).

主題文章

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的使命團隊

「在根本的事上合一;在非根本的事上自由;在所有的事上有愛心。」
In essentials, unity; in nonessentials, liberty; and in all things, love.

——摩拉維亞弟兄會主護村「手足協議」Brotherly Agreement,後人又稱為基督徒生活的盟約。

當年海上服事的文化衝擊

早些年剛從福音船忠僕號服事回國後,時常提到我親身體驗的跨文化經歷,尤其是同一個房間的室友們。有一段時間我住在兩張上下舖的四人船艙,Ermias來自衣索比亞,Jeff來自美國中西部,還有我在廚房工作的死黨巴西老兄Flavio,加上我四個人,不只是來自四個不同城市或是國家,而是來自四個不同的「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活習慣、作息時間、興趣背景也非常不一樣。我自己對他們來說應該也有很大的衝擊(雖然我以為的「正常」),每天也追趕跑跳碰,鴛鴦蝴蝶夢地過日子。當時所參與的團隊,也是有著不同的個性,還有根生蒂固的「自己」,還有那被稱為「文化因素」的免死金牌……這些精彩,有些寫進了後來出版的書*裡,當然有更多遺珠沒有辦法寫進去。

過去十年,我自己也在宣教動員的國際大家庭裡面服事,參與了多種形式的團隊。包括從零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本地宣教動員團隊、跨地理時區的國際宣教網絡顧問團、還有針對大型區域性會議執行而編組的任務團隊,更是從中體驗冷暖自知的文化交流與衝擊。初代教會安提阿的團隊,也是由生長於居比路的利未人巴拿巴、猶太人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還有皇宮長大的馬念、大數生長的保羅所組成。這樣分歧背景的一群同工,卻能同心合一地事奉。那是我們所羨慕的,但也很清楚地了解他們其實也有許多的不容易,甚至記錄在使徒行傳裡的衝突與分道揚鑣。實際狀態是,完美的團隊也許並不存在,或是還沒有到一個衝突的臨界點。

多元團隊的不同層面

多元性可以為團隊帶來豐富的觀點、創意和經驗,我的前提是在大家都是同一個「信仰」,也都為了同一個「使命」而前進,但面臨的挑戰也是十分實際的。我從跨文化、跨領域、和跨代的三個層面來檢視:

• 跨文化的多元

講到多元團隊,也許直接想到是自己團隊中來自不同國家或文化的同工,但其實只是所有利害關係網絡(Stakeholders)中的一部分。還有服事地的團隊、當地配搭的教會同工,都有可能在配搭過程中產生張力。其中最明顯的是語言障礙和溝通風格的差異,這可能導致誤解和效率下降。在我服事過程中,發現部分的亞洲人(尤其是英語沒有太大自信的日韓或華人),在很多決策參與時刻並不是沒有意見,而是無法完整表達心思。若沒有足夠敏感度,很容易在有限的時間中被忽略。

另外不同文化間的價值觀、信念(在此指的不是我們信仰)和工作態度可能不同,這可能影響決策、合作和團隊凝聚力。這些最多出現在對於時間觀念、金錢與預算的使用方式,還有人與人之間的界線(身體的、社交距離的、還有關係上的)的不同。團隊成員需要適應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並學會處理可能出現的文化衝突,以維持和諧的工作環境。作為這樣團隊的領袖,如何去分辨到底是哪個層次的張力,並且處理得宜,那更是一門藝術。

• 跨領域挑戰

我們都知道人有天生內向也有性格外向的,也都聽過比較長用歸納、因果分析、邏輯性強的「左腦思維」對比用符號、圖像的方式,來處理所接收訊息的「右腦思維」。但不同領域的成員更可能擁有專業術語和知識差異,需要花時間解釋、理解和整合彼此的觀點。

在團隊中,我們當然希望同工都有該領域專業的素養,但若是沒有足夠的尊重,越是堅持越是處處困難。作為文字編輯的內容提供者,與網站設計的多媒體同工也許就會惹彼此生氣。在教會現場教學與培訓的導修老師,也許就對於當初設計宣教課程的邏輯不敢恭維。行政財務同工,更是時常對同工沒有清楚的單據或是遵守請款流程跳腳。整合來自不同領域的意見和想法可能較為複雜,需要良好的溝通、協作和協調能力。我們更需要尊重並適當利用每個成員的專業知識,避免專業傲慢或忽視特定領域的貢獻。

• 跨代的多元

比較少提到,卻是一樣重要的,則是世代差異所要面對的挑戰。也許在傳統華人觀點中,都應該君臣父子的兄友弟恭各司其職。但正是如此,網路與行動通訊革命之後,進入新時代,隨時都需要學習、隨時都在改變的環境中,有些「經驗」反而成為負資產或「倚老賣老」的標籤。這樣的情況,在似乎語言相通文化相近的團隊中也都時常感覺「溝不通」。

每一個現在看起來老成或保守的領袖,也許在30年、40年前也是疾風勁草的改革派,敢於衝撞的青年才俊。

不同年齡層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價值觀和期望,需要適應和理解這些差異,以促進良好的團隊合作。年齡較大或較小的成員可能對新技術和工具的適應能力不同,有些時候這是彼此的障礙,需要考慮到這些差異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和培訓。其實最挑戰的是,如何讓不同世代的同工感受到平等尊重,避免因年齡而產生歧視或不公平待遇。

文化衝突與適應的關鍵

從海外多年的服事回來之後,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與文化中,理當認為應該是如魚得水,甚至應該在各種角色上能夠更加輕省。畢竟,如果連跨文化跨語境的這些挑戰或高牆都沒有了,那還有什麼難的呢?但親身經歷的過程,反而沒有那麼的理所當然。若沒有共同的異象負擔,願意謙卑聆聽的成熟靈命,就算是類似相同的文化群體,也會吹毛求疵地藉由彼此小小的不同,去傷害彼此的相同。但另一方面,跨語境與文化的團隊,正是因為知道大家立基點就迥異,更會努力嘗試找到公約數,用彼此有限的相同,去理解彼此的不同。

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在大使命的拼圖中有可以扮演的角色。當今的世代,沒有人可以單打獨鬥地進行神國的事工,我們都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人、不同背景的人、不同年齡的人來擔當不同的角色和責任。由湯姆哈勒、吉恩丹尼斯(Thomas Hale,Gene Daniels)所著,香港差聯熊黃惠玲老師翻譯的四冊巨著《宣教生涯》(On Being a Missionary),其中第二冊都環繞在人際關係的智慧與拿捏,給我們的建議中提及,開放的態度、謙卑的心態、還有感恩的心是解決人際衝突的關鍵**。不管是跨文化或同文化,敏感度和同理心是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在衝突的環境中,沒有什麼比從別人的觀點看事情來得更重要。我們不單要忍耐,還要走前一步,接納和擁抱對方。求神給我們智慧與度量,欣賞神所帶領同工同行的夥伴,如保羅對於他所愛團隊的勉勵「願弟兄們都喜樂。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愛和平的神必常與你們同在。」(林後13:11),一起操練成為更好活出見證的群體。‬

  • 註1:白浪滔滔愛不怕/Fear Not!: A Ordinary Person's Extraordinary Journey 彭書睿 2008
  • 註2:宣教生涯 (On being a Missionary)湯姆哈勒、吉恩丹尼斯 (Thomas Hale, Gene Daniels) 2020 第二冊 人際關係 Page 208-210

  • 主題文章

    為何需要

    由耶穌基督開始的宣教工作中,
    已經展現了團隊的重要性,
    因此,很多宣教機構都一直有重視團隊建立的方法,
    可能是簡單的以家庭為單位,
    或是由同一範疇的專業人士組成,
    例如醫療團隊等等。
    到了現在,愈來愈多人被主興起,
    投身於宣教服事中。團隊的組織變得多元化,
    可能是種族、國籍、年齡、性格或專業上的多元,
    這一切都可以令團隊有更多的變化,
    藉此把握更多的機會,同時亦迎來新挑戰。

    跨文化的挑戰

    首先,在進到宣教服事之先,可能我們在多元團隊中已有需要體驗跨文化的挑戰。來自不同種族國籍的人,都會透過自身的文化濾鏡去看事物,就以中西方為例,在溝通模式簡單地劃分可以分為間接與直接,這對於團隊中的會議和運作有著莫大的影響。有時一場會議之中,來自亞洲的隊員在其成長文化教育下,往往會較看重關係,傾向避免衝突,而將自己的意見想法收藏,沒有表達出來。反之西方常鼓勵表達意見,客觀理性討論事情,即使是強烈的反對也會被視作一種良性溝通。

    年齡多元的團隊

    除了文化多元外,年齡也可以是多元的範疇。早年各國社會上都有人提出代溝的問題,意思泛指每一代之間出現思維模式或價值觀上的差異,令到代與代之間形成的阻力稱之為代溝。而代溝這種思維使我們傾向與年紀相近的人較多去互動,容易排斥有年齡層差別的群體,慢慢就形成真實的隔閡。這隔閡影響著異象的傳遞、教會內各崗位和責任的傳承。然而,當一個群體或組織能夠接納年齡多元,營造出一個空間讓各年齡層的人在團隊中都能夠發聲,年長的可以以豐富的經驗分享細密穩重的計畫,年輕人也能展現創新的想法、如何運用創新科技作配合。在年齡多元的團隊環境下,各人需要謙卑,抱持開放的態度去聆聽,看別人比自己強,也許這就是多元團隊中的關鍵因素。

    更豐富、更平衡的性格多元團隊

    另外,性格的多元也會影響一個團隊的塑造。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工具去認識自己的性格特質,例如九型人格和十六型人格等等,去了解自己的思考和行為模式,已有很多機構一直採用這樣的評估。然而認識了自我後,更重要的是,知道各種性格的人在一個團隊中將會以怎樣的角色發揮其作用。我過去一年所參與的訓練中,有關於九型人格的課程。我們一起做測驗,找出各人的型格,接著仔細分析每一種型格……從健康到不健康的狀態,左右翼的附屬性格,都詳細解釋一遍。整個課程最讓我受惠的是,可預測所有性格逐一互相配對合作時有機會出現的情況,同時也提供了給雙方可以參考的互動方式。以往我們都將性格特質著重於認識自我的層面,有時會有物以類聚的傾向來組織團隊,使團隊的性格單一。組織多元性格的團隊,可能會有更多性格間的衝突,但同時塑造出來的團隊會更豐富、更加平衡,不會異常進取卻毫無計畫,也不會只停留設想而沒有行動。

    這麼多方面都能呈現團隊的多元,甚至還有更多沒有提及的,但重點是為何將來的我們需要多元團隊呢?在我看來,多元團隊所展現的愛,更能展現出福音的合一。國際時局每日都迅速變動發展,在急速變化的大環境下,團隊中的多元能夠增加團隊的彈性,如面對文化衝擊下,不同文化成長背景的隊員能分享與各自文化相近的事物,使與這文化差異較大的隊員可以更容易理解背後的思維模式或價值觀。而且,以上提及的性格多元也能夠有助於團隊的成長。就以我自己作為例子,我是INFP和第五型的性格,較為內向,注重內在思考,很多時候在作決定前都要花時間搜集資料並詳細分析。剛到工場時,我較傾向留在家中溫習語言,較少外出與當地人接觸交流,因為我認為當下的語言能力未足以讓我能清晰表達,或在聆聽別人說話時能理解正確。而我的室友卻是第一型的性格,再加上他在中東另一個國家有一年的生活經驗,所以經常出外認識周遭的人。如此情況下,我們互補、互相配搭——當他外出時會邀請我一起同行,好讓我也認識到當地不少的朋友,沒有壓力地逐漸融入本地文化。

    建立更廣更闊的網絡

    另外,當建立多元團隊時,其實同時間也在建立起一個比以往更廣更闊的網絡。這裡所講的網絡是指所有單位之間的關係:教會與教會之間,差會與差會之間,前線的工人與後方的支援網絡。在全球化大數據的時代,雖然資訊交流愈趨方便,但與此同時各地政府對網絡訊息的管控亦同樣升級。假設在工場地區有突發事件發生,當地政府卻封鎖消息的話,便會提高團隊或領袖決策的難度……以往團隊的網絡可能只局限於同一個國家,或地區中的多間教會,再加上宣教士自身的好友和同路人,即使從他們身上取得資訊,也可能只為部分而已。若多元團隊中,隊員們的後方支援都來自五湖四海,在危急關頭也能夠更快從各方收集更多資訊,以致掌握的狀況更為全面。

    除了資訊的互補外,多元團隊的另一項優勢就是資源互補,資源不單是金錢,反而是每個人本身的專業和人脈。我們以營商宣教的策略作為例子。營商宣教包括很多方式,開餐廳、進出口買賣、開設公司等等,當中牽涉到不同的專業,如法律條文、營銷策略,畢竟沒有人能夠精通所有範疇的知識。假如一個美國團隊想要以售賣家具為營商策略進入某個創啟國家,而成本效益最高的家具進口國或廠商是在中國,那可能會因著語言、溝通方式和價值觀的不同,在尋找廠商或促成交易的事情上花費較多時間,甚至因不熟悉文化而出現受騙、失敗的經驗。如果多元團隊的成員加上他們的人際網絡,相對較易連繫各方面的專業人士,同時間他們所開展的事工也能讓不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弟兄姐妹來關心,而是團隊隊員的母會、朋友,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夠了解到這項事工,然後去參與到他們所領受的異象中。

    我相信在未來,神國的擴展,宣教工作必然會需要東西方更多更緊密的聯繫和合作。不再只重視各人自己的母會或以「我的教會」來自居,而是更開放去增加地區內堂會間的合作,資源的共享,建立網絡以用作分享異象和需要,並有利於宣教動員和培訓,在多元的團隊中,同心合意地興旺福音。


    主題文章

    團隊因你而美麗!

    一次飯後餐桌上,澳洲同事問在座的各位:「在你們文化中,吃完飯後,你們會移步到客廳去喝杯茶嗎?還是會留在飯桌上繼續聊天?或是會做些什麼呢?」

    「好開心我們同事以斯帖的寶寶出生啦!我為他們設計了一個送餐服務(Meal Train)。這是我們在美國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還記得當年我剛生孩子時,Meal Train讓我領受到了極大的祝福與幫助……這裡附上表單,大家可以自由認領你們想送的餐點、送餐日期、以及如何送上。若您覺得有些為難,也沒關係,千萬不要有壓力。」這是我美國同事留在群組裡的信息。

    以上兩個情境,都發生在我的多元團隊裡。感恩,因為事奉上的需要,我有機會加入這樣的一個多元團隊。我們共有十個國籍,分別來自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和亞洲。

    強而有力的支持網絡

    在這多元團隊中,我們都在不同的單位與崗位事奉,也沒住在同一屋簷下。我們看起來各自獨立工作、生活,但其實仍有非常密切的互動與連結。我們有固定聚會分享,一起敬拜、禱告,也會一起學習和受裝備。當然,若我們當中有誰遇到什麼困難,大夥都會預備好隨時支援。

    在這樣的一個互動模式、如此強而有力的支持網絡下,獨在異鄉的我們,不會感到孤單。且因大家獨立生活與工作,減少了許多摩擦與衝突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的交流都離不開各國文化背景的話題,進而幫助我們更多了解與認識彼此,建立關係。

    提升文化敏銳度與文化見識

    還記得我剛加入團隊的第一年,除了要適應本地文化,還要適應團隊的國際多元文化,一開始真的覺得有點吃不消。身為中文母語者,白天我學習阿拉伯語,晚上和同事相處得說英文,有時候也跟不上英文母語者的對話。

    雖然如此,由於大家都是跨文化工作者,原本就對跨文化有一定的認知與熟悉,因而對彼此都非常貼心與包容,隨著時間增長,我也感覺越來越融入團隊了。當團隊本身是如此多元文化時,相信各人對跨文化的敏銳度與文化見識也必定有所提升,世界觀也會隨之更為廣闊。

    互相學習

    曾經在一場研討會上,非洲牧者分享當地教會復興的見證。加拿大同事向他請教,詢問有什麼是可以借鏡學習的?對方謙卑幽默回應說:「其實,我覺得我們都需互相學習。或許西方人可以多學習非洲人一起分享食物、多聚餐,而我則要改掉遲到的習慣與文化,也要學習西方人,在適當的時候,勇敢說不(Say No)。」

    在多元文化團隊中,我們確實都在互相影響。除了要敏銳覺察對方的文化,也要好好深度認識自身文化,撇下各自的文化優越感,謙卑地互相學習,一起成長。

    學習合一

    在多元團隊中,我對神所喜悅的合一有更深的體會,就如腓立比書2章1節所說:「你們就要意念相同,愛心相同,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使我的喜樂可以滿足。」或許大家都是處在異國的跨文化工作者,有著同樣的呼召,雖然彼此文化不同,但神的呼召連接了我們,使我們更加珍惜彼此所帶來的凝聚力,並學習在多元文化中合一與彼此相愛。‬‬

    有效的溝通

    由於文化與語言背景不同,在多元團隊中,溝通往往需要更多耐心,以確保彼此的信息能夠清楚地傳遞,更好的了解彼此,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再加上文化表達方式各異,許多時候也需要更多時間來核對和確認對方的意思。曾經有位韓國同事收到西方同事的信息,信息沒有任何笑臉符號,讀起來非常嚴肅,而誤會對方生氣了或不開心……經過核對之後,才發現根本不是那一回事。此後,西方同事學會了在信息中使用一些表情符號,韓國同事也學會了有時候沒有表情符號並不代表對方生氣或不開心,只不過是對方沒使用表情符號的習慣而已。

    另外,大家也學習顧及其他人的感受與想法。在我的團隊中,英文母語者會習慣性停頓,確保非英文母語者明白他們的意思,也會主動詢問較為含蓄被動的亞洲人一些看法。不是用多數人或領導自身的文化模式做抉擇,而是藉著一來一往不斷地溝通而達到共識。在多元團隊,有效的溝通比追求效率來得更為重要。

    學習欣賞對方文化

    從小到大的習以為常,讓我們對於自身文化不太敏銳,甚至可能會不自覺產生文化優越感。在跨文化處境中,我們會被衝擊、被挑戰,調適過程中,我們或許會覺得不舒服、不習慣、不自在,甚至可能想破頭腦,仍想不通對方的文化邏輯。但同樣的,我們自身文化也給別人帶來相似的感受和處境。

    我們需要更謙卑地認識和理解對方文化,並學習欣賞。我以往真的無法接受遲到,但在「遲到文化」環境中生活久了,才發現他們的生活少了很多「趕時間」的壓力。他們的生活充滿彈性,遲到與更改預約是常態、可以被接受的。漸漸的,我沒了「準時潔癖」,生活也越來越愜意自在,多了彈性。在這樣的大環境生活,我們這多元團隊也有了一種遲到文化的默契,剛開始我還拿捏不准,幾次之後,就開始融入了呢!

    存心謙卑

    因文化背景的不同,多元團隊會否增加衝突機率呢?和幾位前輩交流後,我們都認為,多元團隊隊員們自身的心智成熟度,以及跨文化的裝備,顯得重要,因為就算在同文化中,衝突也仍會發生。若隊員們有很好的跨文化裝備,並有成熟、穩重、開放的性格,只要肯花心思彼此溝通,衝突就會減少發生。

    「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3)在多元團隊中,謙卑與彼此學習為首要,唯有這樣,才不會被單一文化主導而失衡。這也考驗了我們,要花多少心思與心力在認識彼此的文化與溝通上。‬‬

    處在跨文化的國家,有著跨文化的團隊,對我而言,是雙重的跨文化。接下來,我還要與難民單位一起同工,那又是另一個跨文化群體。三重的跨文化,需要好多的時間去適應與認識。雖然不容易,但這讓我的事奉生活更為豐富。在我看來,多元團隊,因著有每一個個體的加入,而變得美麗。「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5)願多元團隊在跨文化的國度中,榮耀神的名!


    i宣

    教會常需自問的宣教問題

    2033年將是紀念耶穌基督受死、復活二千週年。從宣教的角度而言,耶穌把大使命頒布給教會就快要兩千年了,我們做得怎麼樣?是否已經完全按照耶穌的吩咐去做?如果沒有,是什麼因素攔阻我們?我們又該如何突破?沒錯,如果教會真心關心神所關心的事,這些就是教會應該常自問的問題。

    我撰寫宣教講章的時候,從使徒行傳10至11章的哥尼流信主事件中得到了啟發。

    神的使命還有哪些部分是我們尚未去行的?

    哥尼流是意大利營的百夫長,是一個虔誠的外邦人(徒10:1-2)。路加把他和家人信主的過程詳細記載下來,是為了記述初代教會如何正式地接納外邦人作神的子民。這件事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功效,是因為它是教會元老級人物——彼得的實際經歷,而且有其他猶太基督徒為見證人,又有神蹟伴隨和證明,使神接納外邦人成為一個駁不倒的事實。教會也因此官方地接受了外邦人成為神子民(徒11:18)。

    雖然神自古就啟示了,祂要藉著亞伯拉罕的子孫祝福外邦人(創12:3),但初代教會要走到這一步並不容易。當時,福音已經傳遍了猶太、加利利和撒馬利亞各處,且人數不斷增長(徒9:31)。可以想像,教會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發展如此迅速,要治理的事應該很多,有夠使徒們忙的了。但神沒有讓教會停止,祂要率領他們向祂原定的偉大計畫——祝福萬民——繼續前行。哥尼流一家信主的事件,就是教會史上關鍵的一步。

    同樣的,神也不會讓教會滿足於維持現有的事工。所以,每個時代的教會都需要常常回到聖經去看神偉大計畫的原貌,並且檢視自己的事工距離它還有多遠,尋求還有哪些事工是神關注而我們尚未去做的。我們需要反省,我們會不會忙於現狀忽略了神更完整的使命?我們會不會只是重複別人在做的東西而忽略開發新領域?我們是否把宣教視為教會存在最主要的目的?我們是否關注「萬民」歸主?

    大使命之大,永遠比教會現有的事工更大。教會不需要給福音的拓展定下限制,因為神的能力沒有限制,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回看神的使命, 且不斷朝遠處所領受的偉大目標前進。

    哪些因素阻擾我們更全面地落實神的使命?

    每次要開發新的領域,都需要經過掙扎和拉扯。彼得和他所代表耶路撒冷教會也一樣,神需要透過一系列的記號來帶領他們突破。為什麼?

    在神的計畫中,救恩從猶太人開始,目標是透過他們使萬民都歸獨一真神。然而,猶太人對這個計畫的理解卻是受到歷史經驗的影響。神呼召亞伯拉罕之後就按照應許賜給他後裔,一代又一代,且人數眾多。到了出埃及時期,神把以色列人從為奴之地領出來,特作自己的子民,頒布律法給他們,在萬民中將他們分別出來,使他們曉得及遵行神的旨意,成為世人的典範並得到神的祝福。然而,以色列人沒有長期敬畏耶和華,反而常常悖逆,結果被神管教,甚至把他們交在外邦人手中,被擄到異國去。經歷慘痛教訓的以色列人,開始認真且嚴格地遵守律法,免得再度觸動神聖潔的怒氣。為了不沾染世俗,律法和禮儀(尤其是割禮)被他們視為神選民的標記,甚至被誤用來排擠外邦人。

    第一批接受大使命的使徒是猶太人,雖然耶穌升天前清楚吩咐要他們使「萬民」作主門徒,並要從猶太全地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祂的見證,但門徒們仍然面對內在很多阻礙。他們不會馬上想到要向外邦人傳福音,因裡面有許多高牆需要去跨越,許多觀念需要被打破。彼得是一個傳統猶太人。對他而言,傳福音給外邦人不在他的選項裡面,更不會出現在他的事工列表和計畫中。

    從此可見,宣教事工最大的攔阻往往來自於我們裡面——我們陳舊的觀念、心態、我們的歷史和文化、我們養成的習慣和固有的形式和事工。人都很怕改變!教會也是。

    十八世紀以前的教會並不關心普世宣教,當威廉·克理(他被後人譽為「近代宣教之父」)提出普世宣教的時候,當時教會領袖都不認可,他們認為克里是一個「狂熱主義的可憐蟲」。他們對他說:「年輕人,坐下!神什麼時候要天下歸向祂,是隨祂的高興,並不需要你或我的幫忙。」回想起20多年前,我向教會提出有感動往國外宣教時也面對類似的經歷。有人對我說:「本地都還有很多人沒信主,又何必往國外去呢?」

    教會當常常反思,在落實神所吩咐的完整使命上,到底有什麼因素阻擾了我們?尤其是來自我們裡面的——習慣的做法、失敗的經驗(導致我們覺得不可能)、成功的經驗(致使我們以為某種方法才是絕對有效的)、陳舊的觀念、想像到的困難、軟弱的信心、僵化的體制、固有的傳統……內在的挑戰往往比外在困難更大。外在的困難再大,如果我們裡面更強大,也必然能靠神的能力和恩典去戰勝。

    聖靈給我們哪些記號為要顯明祂新的引領?

    神如何幫助彼得和初代教會「開竅」?祂用了一系列的引導循循善誘。

    那時,彼得周遊各地服事,後來到了約帕,在一個名叫西門的人家裡住了多日(徒9:43)。路加特別提到這個西門是一個硝皮匠,這個職業的主要工作是取下動物的皮,好用來製作各種皮革用品。由於常要接觸死屍,硝皮匠被猶太人視為不潔的職業,保守的猶太領袖都盡量避免與這種人接近。路加特意提到彼得住宿地屋主的職業,是為了記述神如何帶領他從「潔與不潔」的舊觀念中解脫出來。

    改變彼得最關鍵的因素無疑是他在西門家所見的異象。那時,他在房頂上禱告,忽然看見天開了,有一塊大布從天而降,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昆蟲和飛鳥。接著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作為一個猶太人,彼得清楚知道這東西是不潔淨的,便拒絕食用,但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此話原文的語氣是:「不要一直把神所潔淨的東西看成不潔淨的。」神要彼得停止以這種方式思想。這樣一連三次,異象就消失了。

    彼得並沒有馬上領悟這個異象的含義。這時,哥尼流差來的人正好來到了西門家,聖靈指示彼得去接待他們。第二天,當彼得跟他們到哥尼流家裡時,從他所說的話我們可以得知,他已經領略了異象的含義:「你們知道,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但神已經指示我,無論什麼人都不可看作俗而不潔淨的。」(徒10:28)接著,透過哥尼流的分享,彼得也曉得了神在哥尼流身上做過的工(徒10:30-33)。整個事件到最後,也是引導彼得和同工完全接受哥尼流一家為主子民至關鍵的因素,就是聖靈降臨,使這些外邦人說起方言來。因為這個現象和猶太基督徒領受聖靈時的異象完全一致(徒10:47)。既然神都接納了他們,他們無需再猶豫了。

    這故事另外一點值得思考:既然較早前天使都已經向哥尼流顯現了,為什麼天使不直接向他傳福音?有兩個因素是肯定的:首先,神沒有把傳福音的責任託付給天使;其次,從路加詳盡的記載看來,敘事的重點是神如何教育彼得並開拓教會新的視野、新的領域。如果天使私下向哥尼流啟示耶穌基督,他們作為神子民的身分並不會得到初代教會的認可。所以神選擇引領彼得——初代教會最具代表性的領袖——親身經歷和見證這個事件,如此引領教會向外邦人宣教跨進一大步。這說明了為什麼比哥尼流更早信主的埃提阿伯太監,雖然也是一個外邦人歸主事件(徒8:26-39),卻沒有引起太大的影響,因為帶領他信主的人不過是個教會的執事——腓利。

    今天,聖靈透過各種方式引導著教會更完全地實踐使命,我們是否敏覺於祂的帶領?有時候,我非常佩服機智應變的世人,縱使社會和個別人生可能出現突變情況,給人的生活、生計帶來威脅,他們卻能很有智慧和創意地應對,在危機中看見商機。疫情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很多傳統的生意和事業都因疫情倒閉,但與此同時,也有好些懂得變通的人,在疫情下轉換了方式、跨進了新的領域,蒸蒸日上。同樣的,教會需要在變化無窮、充滿挑戰的環境中看見「宣機」(宣教機會),因為那往往就是聖靈給教會向前突破的記號。「宣機」可能以任何一種形式出現,包括疫情、戰爭或某些重大事件、經濟危機、通貨膨脹,又或者一些時代的新趨勢,如短視頻、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可惜的是,在現實中,教會對這些「宣機」不單反映遲緩,甚至還心存抗拒。教會總是要經過百般的掙扎和爭執之後,才開始接受新的事物。其實,教會該有的心態是,相信神是作新事、行神蹟的神,且致力善用各種智慧和創意的方式,來把純正的福音宣揚出去。

    本文所提的三個問題,不是要得到一次性的答案。教會和每個基督徒,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問一問自己,這樣才能在宣教事業上緊跟聖靈的腳步。


    宣教士關顧

    為妻者

    ——何梁雙鳳師母、李胡美儀師母之訪談

    本期宣教士關懷專欄,我們會單從女性角度切入,聊聊宣教工場上,作為妻子角色的幸福與挑戰。

    夫妻二人共同回應上帝呼召,踏上宣教路是件很美好的事。尤其當有了小孩,夫妻角色「升級」成父母后,家庭壯大了,關係往往也更加穩固。加上工場上宣教士多是親手帶孩子,夫妻關係因著需要也越發親密。不管是事工還是照顧家庭,都更需要彼此合作。同時肩負妻子與母親雙重身分的女性宣教士,在心理與外在壓力下,應多得我們的聆聽與關顧。本期所採訪的兩位宣教士妻子,都具有多年馳騁宣教工場積累下的點點滴滴。

    美儀師母,記得我第一次見到李傳頌牧師是在柬埔寨。那時我正在當地短宣,剛好遇見李牧師獨自帶幾歲大的老大來金邊開工場會議。他說你當時正帶著老二去香港生老三。這件事讓我至今都難忘,體會到作為宣教士家庭真特別,卻相當不容易。可否和我們分享一下你們當時的感受?

    佩恩 :

    美儀師母:我們2000-2009年在東南亞宣教工場上事奉,李牧師的工場在緬甸。

    我們發現全家一起申請緬甸簽證相當困難,於是決定住在靠近緬甸邊境的泰北,然後牧師一個人兩地跑。當時老大兩歲、老二剛出生,的確不容易。加上牧師幾乎每個月都要外出,最長一次離家五個月之久。尤其是生老三後,有段時間真是手忙腳亂啊!雖然我主要工作是照顧家庭,但身為宣教士,我不僅要學當地語言,適應當地文化,也要力所能及的參與事奉。

    我當時的語言老師是位泰國師母,為了增強自己的泰文能力,我自薦用泰文教兒童主日學。一邊主動和鄰居作朋友,學習他們的文化,一邊趁孩子睡覺時預備主日學課程,然後主日帶小孩去教主日學。雖然我有請褓母幫忙,但不放心把小孩交給她。所以我教主日學時,他們兄弟倆就在地上玩。後來長到三四歲,他們還當起了小助教,幫忙分鉛筆啊什麼的,學習參與服事。我發現照顧孩子仍可以發掘事奉的機會。身為一位母親,很容易和當地婦女建立話題,甚至向她們分享婦女衛生的護理知識。

    好佩服師母在滿了挑戰的處境中,展現獨立和對宣教服事的熱切!記得你分享過為減少牧師兩地奔波的舟車勞頓,選擇安家在緬甸邊境的泰北。當地沒有適合的國際學校,於是決定進行在家教育。你說那幾年在家教育,是你最享受的親子時光。想問這樣的處境下,作為妻子還能有機會和牧師一起服事嗎?

    佩恩 :

    美儀師母:有的。比如每次短宣隊去緬甸事奉,我都盡可能帶孩子一起去參與。因為可以跟車一起過去,所以那時候孩子們對此都充滿期待。記得那時爸爸給大人上培訓課程,我就同步給跟著來的兒童們辦福音活動。我家小孩泰文好,有時還當小翻譯。那段一家人一起在宣教工場服事的日子,到如今我都十分懷念。

    宣教工場上事工和家事壓力很大,婚姻關係會直接影響宣教士的身心健康。那你和牧師是如何維繫美好的婚姻關係呢,可以分享一下你們的秘訣嗎?

    佩恩 :

    美儀師母:宣教工場上有很多是強調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文化。甚至有些國家連夫妻在路上牽手都是禁忌,因此我們首先要學習尊重當地文化。我覺得彼此的信任十分重要,彼此委身是需要花心思去維繫的。尤其孩子出生後,夫妻更需要花時間相處。我們會安置好孩子,然後安排一兩個小時約會。哪怕是簡簡單單看場電影、遠足,或選間安靜的咖啡廳都好。我們也約定好不談事工只談情。我們最喜歡的二人節目就是去遠足。

    美好的婚姻關係離不開維繫感情的日常小心思。夫妻倆因愛長相廝守,雖有不同性格,不同的步調,卻能彼此配搭,譜出扣人心弦的生命協奏曲。何俊明牧師和師母結婚48年,兩人事奉走過了六個不同的國家。48年的寒暑,在轉變之中,夫妻倆是如何在步調上培養出默契的呢?

    佩恩 :

    雙鳳師母: 對宣教士而言,夫妻雙方都有清楚的呼召很重要。從而避免遇到挑戰時出現「都怪你……你為什麼帶我來這兒」的抱怨與爭執。

    記得多年前,上帝以同一經文(賽49:5-6)呼召我們。然後我和牧師就同心為前面宣教的路禱告。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候與尋求印證,我們在2002年決定從後防總部移到前方的宣教工場。

    這麼多年的宣教歷程中,我很清楚認定自己並非「何牧師的跟班」,而是神差派我作他的「幫助者」!不管是緬甸、韓國、還是泰國,我和牧師都擁有同樣的呼召、異象和使命。服事過程中,我很清楚看到我和牧師的互補和配搭方式。我們性格很不同。我相對比較外向,喜歡和人交流,但步伐比較慢;何牧師則內向文靜卻很有行動力和衝勁。很多時候牧師要去擴展新工場,會因我不想有太快太多的轉變,他就得學習忍耐等候,並和我禱告。直到我也從神那裡領受同樣的感動才開始事工。夫婦配搭必須要同心同行,不宜分開兩地事奉,陷入孤單與試探中。

    48年婚姻路,也是我們同工之路,而且是24小時的同工。我認定他是我的頭,雖然偶爾有不同看法,但我會順服他的帶領,並和他配搭。因為我知道這是神所喜悅的。何牧師經常投訴我唱反調,但他知道我會尊重他、順服他。他會把我的意見聽入心裡。最重要的是大家都當以同一方向為準,就是起初神呼召我們要走的方向。因著方向相同,意見看法雖有不同,但終歸必能達成共識。

    2015年,何牧師頸椎受傷,從前他走路很快,常對我說:走快一點,走快一點!後來他受傷了需要慢慢走,一同出行時他會說:走慢一點,走慢一點!有時覺得上帝很幽默,祂安排某些境遇:有時候讓他等我,有時候我要等他。多年以來,彼此的默契就如此一點一滴培養起來。以前我會覺得他有一些看法是不對的,我順服他,當時覺得是一種犧牲……可現在回想起來,他的帶領和決定都具有遠見。他勇於面對新的變動和挑戰,使我在變動中也剛強起來。我腳痛走路慢,有一次我問他:「我走路慢,和你出差,會不會是個負累呢?」何牧師說:「能照顧你,我很有成就感。」何牧師受傷休養時對我說:「我人生中有兩個最重要而且最正確的決定,一個是決定信主,另一個就是決定娶你為妻。」

    甜蜜的背後,其實是甘苦與共的人生歷練。因為愛,兩個不同的人,成為最親密的知已,最佳拍擋。在婚姻與宣教事奉的路上,同路人編寫美麗動人的協奏曲,百聽不厭。

    佩恩 :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綠色國度系列7
    綠色國度的奇蹟

    我們在M國的團隊,今年三月結了一個果子。今天要說說他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譚威(化名),去年大學畢業後來到L城找工作。他像一般M民一樣,從小在信仰中膜拜他們的神,沒有任何懷疑,只有完全的相信與忠誠。雖然一直沒有找到工作,也沒有放棄,在成為反轉者後他偶而依舊會回到村子。

    異夢

    去年11月的某一天,凌晨1點左右,譚威夢見了一條河。他和朋友直看著河對岸的大樹發愣,那是一棵大樹,他們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巨大的樹,大到令人只能驚訝讚嘆……他抬頭發愣時一不小心滑了一跤,掉進了河裡!水流湍急上不了岸——朋友眼睜睜看著他被河水帶到了河中央——譚威極度無助,感覺自己就要被淹死了!忽然,他看到有一個人划船靠近他,看不清臉孔……那人用竹竿將他從河裡撈出來,然後帶到河的另一邊。那是一個安全的地方,譚威感覺終於脫險很安心。

    接受耶穌被逼迫

    第二天早晨,他迫不及待地跟朋友述說了這個夢。朋友是基督徒,聽了他的描述後便告訴他:「那個拯救你的人是彌賽亞耶穌。」譚威忽然想更多認識這一位耶穌,耶穌對他來說實在太陌生了。於是,他開始讀聖經,專注地讀經……家人發現了,生氣地告誡他:「不可以讀聖經,否則我們會懲罰你,將你關起來!」家人稱他為背叛者。

    譚威仍堅持繼續讀聖經。家人逮到他,不僅沒有否認彌賽亞還繼續讀聖經,將他毆打一頓後關進空無一物的房間裡。過著狗一般的日子。

    逃離家園受洗

    幾天後,媽媽幫助譚威出逃,無奈之下他只能離開家鄉再次前往L城。譚威因朋友介紹認識了我們的同工非雅茲。非雅茲經濟上支援他,接納他如家人一般。非雅茲向譚威分享了上帝的愛、上帝的國度和耶穌犧牲的愛——譚威感受到被愛與完全的接納,願意相信主耶穌。譚威接受了耶穌成為他生命的救主。

    母親過世再次被逼迫

    幾個月後,譚威接到母親過世的消息,他想回去參加葬禮,父親拒絕了他。譚威忍不住還是在葬禮結束後回了家。家人憤怒,指控他:母親就是被你害死的!他離開時卻發現錢包被偷,沒錢離開不了。父親和兄弟們帶他去見阿訇(伊斯蘭教教職人員,教授經文和負責解釋伊斯蘭教法),阿訇要譚威否認與耶穌基督締結的盟約,同時給出了幾個條件:

    1. 否認耶穌基督,否認基督徒的上帝。

    2. 對耶穌使用辱罵性語言,焚燒聖經。

    3. 最後一個條件是,如果不接受以上條件,將被驅逐,並無法繼承家業。

    譚威要求給一些時間考慮(他想拖延一些時間),阿訇答應了。回家後譚威哥哥又打了他,再度將他關進小黑屋,還沒收了他的手機,讓他沒有機會與外界聯絡。父親要求姐姐當說客,要他堅決離開基督教,重新成為穆斯林。譚威沒有答應,反而勇敢地邀請姐姐接受耶穌基督。他說:「我不能離開耶穌基督,因為我相信他。」

    姐姐不僅沒生氣,還勸說他一定要離開這裡。因為姐姐知道了父親和兄弟已暗下決定,如果譚威再不離開基督教就要殺了他!

    逃跑

    姐姐決定幫助譚威逃跑。她打了電話給非雅茲,告知他們的計畫。當晚姐姐按約定把父親交給她保管的身分證和手機還給譚威,後譚威從大約18英尺高的屋頂跳了下來,逃離這捆鎖他的家。他走了七公里,從黑夜到白天,最終成功和非雅茲在相約的地方見面。

    譚威說:「在認識耶穌之前,我的生活沒有平安、快樂和目標,但現在,我有了新的生命,永恆的生命,有平安、也有快樂。我非常開心,感謝上帝拯救了我。」

    非雅茲接到譚威姐姐電話時,無法確定譚威是否能夠平安逃脫,但他立即請了假前去約好的地點等候。在搭車前往的路上他發了信息給我們,請我們禱告。我們啟動了緊急代禱網,讓所有知道此事的同路人同心禱告,整整24個小時,直到非雅茲告知已經帶著譚威搭上公車。L城到譚威家鄉的路程超過700公里,譚威見到非雅茲那一刻,感動得說不出話——他不相信有人可以為了他這樣做。非雅茲說:「因為有耶穌。」

    是啊,因為有耶穌,即使千山萬水我們都願前往。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訪察南美三國

    2019年到現在,我已闊別拉丁美洲差不多四年了。回想起當時,疫情還未爆發之前,神把我們一家帶回美國,也給我再次接受神學裝備的機會。這是神的計畫也是神的保守。進修期間,我一直盼望能再次參與宣教。最終在今年八月,神讓我藉訪宣再次踏足拉丁美洲這塊土地。這次旅程,我與王欽慈牧師到訪了阿根廷、巴拉圭及巴西,三個位於南美洲最南端的國家。行程的目的是要了解當地華人教會的需要、探討事工發展的可能性、以及探訪華傳宣教士同工。於我而言,也是一場對拉丁美洲宣教事工的反思之旅。

    拉丁美洲各國文化

    從文化角度來說,拉丁美洲各國文化雖然有很多共同點,但也不是完全相同。許多沒有在拉丁美洲居住過的信徒,對拉丁美洲的印象大多存於政治不穩定、貧富懸殊、治安問題嚴重等觀念。當然這些觀點只能反映出部分真相。大體上拉丁美洲人對外國人非常親切、友善,這也是拉丁美洲人熱情之所在。其次,他們的身體語言表達非常顯著,交談之間,彼此的距離是相當接近的。這三國在飲食上文化上也有類同之處,烤肉是其中一個重要特色。

    其實南美洲各國都有著獨特且不凡的文化氛圍。阿根廷人的文化相當接近歐洲。走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街道上,常常可以看到一棟棟充滿歐洲色彩的住宅大廈,大街小巷隨處可找到裝飾雅致的咖啡廳。還有,阿根廷人總是喜歡在夜深時分到餐廳用餐,手裡拿著酒杯,口裡嚼著烤肉——難怪有人稱這裡是南美洲的巴黎。巴西的聖保羅相對屬於大都市的繁忙,擁有多元種族人群,充滿活力的生活模式隨處可見。阿根廷人雖然跟其他南美國家一樣都以西班牙文溝通,他們的語調及口音卻是獨樹一格。相比之下,巴西人所講的葡語雖然與西語相似,聽起來就更加溫柔一點。

    教會及事工發展

    除了文代異同之外,教會及事工發展同樣帶給我新的看見。這次旅程期間,我們走訪了不少華人教會。這些教會大多由早期台灣移民所建立。一些教會已經有超過40年歷史,培育過數代基督徒。隨著移民群體的改變,參加教會聚會的信徒也更加多元,不少來自於香港及中國內地。這樣的改變,給教會的領袖團隊和當地福音對象都帶來新衝擊。教會結構從單一的台灣華人文化,轉變為兩岸三的近文化,漸漸邁向更多元的形式。各教會對這種趨勢有不同的回應,有些抱開放態度,有些則比較保守。總括而言,教會成員的結構正在更新。我相信這也是每一個移民教會所要面對的實況。

    走訪過程中,有一點非常值得思索,那就是教會的領導團隊。許多教會的傳道人或教會領袖都是從本地興起的,這意味著教會在某種程度上正在健康成長。此外,也讓人們看見,神不斷呼召本地信徒成為牧者。從宣教角度來看,這是很好的現象。與此同時,我也觀察到,神學教育對宣教工場所扮演的角色確實不可或缺。有些牧者是從當地神學院受裝備,後投身教會牧養,也有一些透過網絡接受裝備,打破了神學院地域性的界限。透過網絡,信徒甚至可以接受不同地區牧者的栽培。我想神學裝備不應限於全時間的牧者,教會領袖若能接受裝備,便更有信心帶領事工,對教會成長起了關鍵作用。

    缺乏全時間牧者

    縱然上文提及這三個國家的教會,都興起了本地信徒成為牧者,可是這些教會仍面臨缺乏全職牧者的實切問題。有的教會只有長老作為領袖帶領教會,更有教會遇有牧者青黃不接的情況。我所遇見的牧者要不是正在尋找接班人,就是已到退下前線事奉的時刻。教會成長往往取決於牧者長期牧養所帶來的結果,因為全職牧者才可以提供全面牧養及紮實的教導。普遍來說,南美洲的信徒大多以生計及教育下一代為核心的家庭。許多信徒因國家經濟低迷、前景不明朗,而投入教會服事的時間相當有限,所以轉化屬靈生命,及移交生命主權的操練上經常碰到困難及阻礙……要帶動教會全面成長,確實須有更多全職牧者來帶領。

    此外,更關鍵性的問題是落在信徒的人數上。雖然這些地區都已經有教會被建立起來,但基督徒的比例卻達不到百分之一。可想而知,福音的需要極其大。到底有多少華人還未聽聞福音?假如連聽福音的機會都沒有,又怎能有結出福音果子的可能性呢?所以多多傳福音,領人歸主,植堂並建立健康教會才是最好的方法。當然,這也意味著需要更多的工人。因此,外來的力量,例如:短宣、中宣、長宣都有一定重要性的位置;不同的夥伴關係如教導上的參與、代禱上的支援、經濟上的補足,均可成為教會的祝福。但外力始終不能成為最終的依靠,教會仍應當以興起本地同工為主要方向。

    非華裔宣教同路人

    最後,這次短宣經歷也開闊了我對宣教的視野。短短十日旅程,神讓我們接觸到許多華人以外的宣教夥伴。我們在阿根廷接觸到一位講西語的同工,推動「把握時機」課程的負責人。他一邊工作,一邊組織課程,去年和華傳美國辦事處同工合作,提供了拉丁美洲首屆中文「把握時機」課程。他盼望透過宣教課程,喚醒信徒對宣教的心。

    更讓我驚訝的是,在布宜諾斯艾利斯有一間華人教會的主任牧師居然是本地阿根廷人。他有著鮮明立場,就是不讓文化、語言成為教會肢體的隔膜。他相信基督徒的合一是超越性的,這是一個從華人教會成功轉型成為多元文化教會的實例。除此之外,我們也在巴拉圭接觸到從菲律賓來的宣教士。他使用英語成為接觸福音對象的工具,讓我敬佩的是他全家都在為主工作,為福音而委身,甚至移民到陌生國家。

    在巴西與巴拉圭的邊境城市,我們參觀了一所訓練宣教士的學校。該學校專門訓練信徒向穆斯林傳福音,而他們所坐落之處就是當地穆斯林群體居住的社區。相信他們是看到了福音需要,開始了這樣的事工。縱觀華人以外的宣教事工,他們對宣教的觀念似乎更加廣闊,也更加多元。以我的觀察,他們雖然經濟支援一般上比華人欠缺,卻更樂意長期委身,對宣教的遠景抱持正面樂觀。他們更能夠面對社會處境的困難,尤其是經濟短缺,創意地從事雙職,和跨文化事工。無論如何,他們總是盼望將福音在他們所處環境中實踐出來。這種模式,或許剛好補足了華人信徒在宣教上的不足。

    此趟實地訪察,給我日後在美國規劃拉丁美洲短宣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對宣教動員和宣教士招募,也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方向。華傳未來在拉丁美洲的事工,將以華人和當地人並進的模式發展。我們樂意看見當地華人教會更加成熟、茁壯,並且成為拉丁美洲宣教運動中忠誠的夥伴!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走遍人居之地
    你永遠都不能明白

    你永遠都不能明白我的經歷。

    結束對談後,R對我說:

    當我在為UPSR、PMR、SPM、STPM*考試作垂死掙扎時,R於11歲開始就要掙錢糊口,從7:30am到5:00pm,再從6:00pm到10:00pm,一天工作12小時,打兩份工。當我在苦述那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時,R在寒風凜冽的冬天,穿著兩套褲子,五件上衣,饑腸轆轆翻了三座山頭,冒著被武裝部隊擊斃的危險只為從敘利亞逃離至黎巴嫩生活。當我正處在選擇哪架電視機品牌的兩難之間時,20歲的R為自己第一次能擁有一張睡臥床而感到雀躍萬分……

    走訪黎巴嫩的那些時日,認識了來自敘利亞的小弟,並與其共處多日。過去透過報章或代禱資料讀到的人事物,都活現在我眼前。R的經歷,令我至今無法釋懷。他的分享讓我意識到沒有人能真正明白另一個人的處境,除非他也同樣遭受同個經歷。回想到我正在為不同的東西奮鬥時,世界另一端有人為了能活下去而拼搏,冒死只為了可以有尊嚴地活著,真是諷刺!這是從來沒有失去國籍、有正當職業、有舒服環境的我(們)所無法明白的。

    從我們的對話中,我發現我是為了生活而生活,而他是為了生存而生活。

    在我們國家當兵與判了死刑無異。

    R繼續:

    在敘利亞,每個適齡的青年男子必須服兵役。往往一入兵營,就得與外界斷聯,是生是死沒人知道。這就是為什麼他寧可冒著生命危險,逃至黎巴嫩。他說的沒錯,我這一輩子無法體會他的感受。當他娓娓道來過往經歷時,我體會他心中那份刺骨的痛仍未除滅。我禱告耶和華拉法的神成為他的醫治者。

    探訪一個家庭時,從一位父親口中得知他最後一次和兒子聯繫是在一年前。兒子被徵召入伍後,最後一個已知地點是在阿勒頗Aleppo。現在是生是死,無從得知。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家庭催逼家中男丁逃離敘利亞的原因。他們寧願成為居無定所的難民,留有一絲活著的希望,也不願死無葬身之地。

    與眾多國家情況無異,難民在黎巴嫩並沒有合法身分,無法工作。許多人渴望潛入其他國家,申請國籍,獲得永久居留權,光明正大,正正式式地有一份糊口的工作。這也包括目前正在基督教非營利組織工作的難民。

    黎巴嫩有500萬人口,卻接待150萬敘利亞難民,還有70年代衝突留下的20萬巴勒斯坦人(探訪時途徑巴勒斯坦領域,牧師說這裡是黑區,各式各樣的非法活動猖獗於此,尤其是毒販子)、伊拉克、蘇丹、庫爾德和其他國家的難民。

    黎巴嫩,這樣一個面對經濟危機、高失業率、基礎設施壓力、各式各樣挑戰的小國,容納如此龐大的難民人口,對其社區之間的關係、宗教、政治和社會的穩定帶來負面影響。黎巴嫩對敘利亞難民感到厭倦了!政府幾年前已下令不准敘利亞人在此就業。

    R無時無刻,無不期盼有海外教會可以接納收容他,為他處理證件等問題,以離開中東。

    這段旅程所聽到的故事(見證),深深地影響我,牽引我的情緒。每一位難民,包括在中心服侍的,都在超乎常人所能承受的驚濤駭浪中載浮載沉,日復一日地掙扎求存,僅盼能熬到明日。我聽完這些故事後的回應是什麼?除了當下為故事的主人翁代禱,我還可以做什麼?我真的太有限了。無能為力,是我當下的感覺。

    回國後,重新反思,才明白禱告就是最偉大的服侍。接著,一段經文浮現腦海: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但願祂在教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裡,得著榮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阿們!」(弗3:20-21)

    我從他們身上看見基督,看見基督如何憐憫、醫治、赦免、觸摸受傷的靈魂。

    *馬來西亞的考試制度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蓄勢待發
    落在心中的種子

    我出生在一個大家庭,排行最小,有讀書恐懼症。小學畢業就到工廠工作,因此心裡想,我的一生就是相夫教子吧。我年青時進入教會,在年青團契負責一個特別聚會「認識W國的特殊群體」——就這樣,彷彿一顆種子落在心裡,一直存活到今天。

    有一天,參加姐妹的畢業禮,他們獻唱「待覓」這首詩歌。從鋼琴彈出的第一個音符開始,我的眼淚不停地流,直到結束。身邊人都感到不明所以,但我心裡清楚發生了什麼事,可同時亦不知所措——學歷不足,可以到專業培訓學校受訓嗎?經過多番尋求和求證,直到被一所專業學校接納,後被送往海外工作,一走就十年。我非常感恩,非常享受這十年的工作。因為這十年,我的人生可用「精彩」二字來形容。

    回望

    剛到當地不到兩個月,我已許下心願,要留在這裡好好度過十年。心願竟然成就了!感謝神的幫助,給我機會。這十年印像最深刻的,是遊走在不同的工作範疇,它們成為了塑造我生命的工具。而最感動的是,找到並學習愛真實的自己,不被環境和人的眼光套牢,那個真實的自己。與學生們亦師亦友的關係也讓我很感動,體會成為年青人的同行者有多重要,讓他們知道有人愛他們,讓他們學會愛自己……盼望他們日後也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裝備的日子

    十年心願得以成就是恩典,下一個十年,神會如何帶領?尋求過程中,有一個群體是我想念的。我默默探索、等待,途中出現了狀況。但我沒有放棄,繼續等待,再等待——最後綠燈亮起。我需要用四年完成進修,盼能走進新的服事群體裡。可是,讀書不是我的強項,擔心不能畢業。感謝神,祂知道我的需要,在一次退修會裡祂給我很真實的應許,並提醒:「當遇到危難時,記得我送你的禮物。」我好像跨欄選手,一關一關跳過,得到教練的讚許,心裡高興地說:「我畢業了!」

    靜待出發的日子

    讀完書,該要找新工作了。幾年疫情加上世局在變,從前的工場好像回不去了,怎麼辦?辦事處主任介紹一新工場問我是否考慮,剛開始因不熟悉而拒絕了。後來出現了一個奇妙的轉機——我直接與工場主任聯繫上,第二天就訂機票,到那工場去看看。沒想到,抵達三天後我心已完全投入,就此認定這是我要去的地方了!

    滿懷期待準備新工作時,某天身體出狀況,後來還花了十多個月來治療。只好將出工場的事暫放下來,好好養病。病況漸漸穩定,醫生也說到海外工作沒問題,保持定期檢查就可以,這才讓身邊人安心,並預備重新起航。神有恩典,特別使我在醫療費上得到不少支援。嘩,神開綠燈了,即將進行一系列準備,期待11月可以出發!

    不經不覺在這條道路上走了一段歲月,種在我心中的種子依然茁壯成長中。身邊親友問說為何不退休,享受一下人生呢?我說:「我現在就是在享受神給我的工作,在那裡我有滿足和快樂。」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踏上宣教路
    神説你去

    記得那是一個週六的上午,一如往常的,我騎車前往教會為隔天主日敬拜作排練。不同的是,這次練習結束後,不知為何,我並不想直接回家。在教會附近晃了一會後,從朋友口中得知,晚上青少年團契會有一場宣教特會,有宣教士來分享。起初知道這消息時,我並沒有太多期待,心想:「也許,就是給青少年們拓展宣教視野的聚會罷了,不會有太深入的分享。」不過,既然主題是宣教,我怎麼能錯過呢?我一直對宣教充滿負擔。

    船被造,不是為風平浪靜的避風港,
    乃是為驚濤駭浪的深海洋。
    ——林安國牧師

    不同以往痛哭流涕般的感動,這次心裡顯得格外平靜。隨著宣教士的分享,在心裡不斷與主對話,一問一答中,神回應我心中的疑問,2018年所領受的先知、啟示性話語也一一有了解答。像是回應,也是印證,過往的事情陸續浮現,如同拼圖般,一塊塊拼湊起來,我知道,是時候了!

    聚會結束後,在與宣教士進一步談話中發現,我們在坐的幾位竟然都有醫學相關背景……聖靈一步步的帶領。隔天我便辭去工作,開啟非洲宣教之路的申請。

    所以,弟兄們,
    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
    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
    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
    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羅12:1)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又是為了什麼而活?這是困擾我許久的問題。

    在一次獨處、安靜時刻,我深深地被主得著,找到生命的意義——我活著乃是要榮耀神。神對這個世界有祂的心意,祂造我們是有目的的,而活出這個目的,便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意義。

    亞伯拉罕因著信,
    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
    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
    出去的時候,
    還不知道要往哪裡去。
    (來11:8)

    或許,有些人會想,這年輕人實在太衝動了,又或在心裡嘀咕說,自己能為神做什麼呢?我想,不是要做什麼,來到非洲也並不是因為勇敢。神的靈往哪裡去,我就往那裡去,我渴望與神一起同工,跟神在一起,親眼見證神奇妙的作為,因此,我來到非洲。信仰是可以被經歷的,而生命是要實踐的。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
    對萬民作見證,
    然後末期才來到。
    (太24:14)

    生命不只是得救、得勝,更是要進入豐盛。在前方,更有神所賜豐盛、美好的生命等著我們!感謝主,一路上都有神的帶領,經歷主話語的真實與應許。

    就像亞伯拉罕一樣,神說你去,就去做,願神的話成就在我身上。


    編者的話

    今天,聊聊中文。

    那是去年了,幫忙校對的朋友在備註欄寫下:「讀到很多港式文章,但看得懂就讓它這樣吧……」在那之前,我曾對某些句子做些微調,也曾在文章一角留下編注,例如「篋/喼」為小行李箱。換篇文章,有時隱身句子裡的,還有俏皮的「趴趴走」、「撇步」等台式國語。說到借語,馬來西亞的「巴剎」,就不失為一道熱鬧鮮明、擁有濃烈南洋氣息的風景牌。

    哦,還有呢,還有英式中文。典型帶有洋腔的句子穿插許多「的」和「之」,隨之是成串名詞,常見的還有「弱勢動詞」、「被動式句子」及英文的「繼續進行式」。都說什麼人說什麼話,說什麼話的人寫什麼字。文字饒有趣味,你以為它不過是了無生氣的方塊字,可我就喜歡遊走文字之間去認識一個人一個文化、和一土風情。

    源遠流長生命力蓬勃的古漢語,翻了山過了海,落在各鄉各鎮,兀自換了裝,長成自己特殊獨有的面貌。而文字,與文化息息相關。

    處在多元世代的今天,王欽慈認為文化差異早已是見怪不怪的事。不同文化,就有不同的取向。它們並不代表其中的好,或者是不好(好與不好的意識本身,就有可能是一個文化的表達),卻很真實地表現在不同文化處境中。了解文化確實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換句話說,「見怪不怪」是個跨文化服事的基本功。〈宣教服事中的「大驚小怪」與「見怪不怪」〉

    除了文化、性格、領域,彭書睿和阿里都提到了跨代、年齡的多元。在文字範疇裡這就好比「之乎者也」對比現代傾向「接地氣」的「火星文、顏文字」等網絡用語。那是橫在一代與另一代之間的鴻溝,多年前各方還積極探討代溝問題,可如今許多少年人連代溝一詞都感到無比陌生。代溝沒消失,不過是添了更濃重的模糊朦朧感。彭書睿說:「其實最挑戰的是,如何讓不同世代的同工感受到平等尊重,避免因年齡而產生歧視或不公平待遇。」〈和而不同,和衷共濟的使命團隊〉阿里亦認為:「在年齡多元的團隊環境下,各人需要謙卑,抱持開放的態度去聆聽,看別人比自己強,也許這就是多元團隊中的關鍵因素。」〈為何需要多元團隊?〉

    差異和多元雖充滿挑戰,但往往更能迸發創意、豐富,加深自我認識,進而展現出合一。現居創啟地區,淺嚐多元團隊甘苦的小駱駝留下語重心長的一番話:「在多元團隊中,謙卑與彼此學習為首要,唯有這樣,才不會被單一文化主導而失衡……在我看來,多元團隊,因著有每一個個體的加入,而變得美麗。」〈團隊因你而美麗!〉

    每個時代,都會有人提出語言純潔性的主張。文字規範還是有的。在我家餐桌的小小語言學堂上,常會教導考綱規範用詞,更多時候是分享不同區域的地方詞彙,例如一粒生長在馬來西亞的馬鈴薯,翻滾到了台灣被好些人叫洋芋,再到中國東北則變成了土豆。那不是很好嗎?彷彿一場奇幻之旅,換著稱呼的馬鈴薯有趣多了!

    悠長語言史上,斑斑痕跡顯露即使國家強力介入,也難達致完全的純潔排他。而我笨拙地一路走來,俯首拾字的歲月倒是饋贈了一份寬容。猶如長年藏在心頭的一首散文詩,溫和擁抱了港式中文的生猛,台灣文字的細柔,還有近赤道烘托出來的南洋色彩……

    看得懂就讓它留下吧……留下的除了字義,還有多元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