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任的話

再思跨文化宣教的命令

華傳,是上帝在24年前所興起來服侍普世教會的其中一個差會。我們的異象跟教會其實一樣,就是傳揚福音到地極,造就門徒,建立生命更新的群體;活出福音,成為萬民的祝福。華傳整個國際團隊都認定,我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合華人教會資源,提供宣教教育,招募、訓練、差派宣教士,並透過其他有效的管道,與普世教會配搭,共同完成大使命。無論今天教會面對多少的阻力和逼迫,這天國的大使命從來沒有停止過。走向跨文化宣教也絕非華傳差會董事同工們的特別興趣或想法,而是教會元首的命令。我們被召,為協助教會履行這唯一的普世任務。

從聖經記載兩段有關主耶穌給門徒的大使命經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看見祂的心意: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 28:18-20)

在這經文中比較難明白或誤會的副詞就是「去」這個字。翻譯古英文聖經的學者,為了讓英文翻譯出來的句子比較順暢,故此他們加上了一個連接詞「and」,「Therefore, go and make disciples of all nations」。這令讀者誤會了主耶穌的大使命必須包括兩個主要動詞,一是要「去」,其次是要「叫萬民作主的門徒」。很多信徒都以為,若要叫萬民作主的門徒或是作跨文化宣教的話,必須出去到「萬民」中才能夠完成。沒有去到遠方便不能叫「萬民」或不同文化的人成為主耶穌的門徒。這在勸勉的意義上無可厚非,然而,是否真正是主耶穌基督的意思呢?

此經文中的「去」字Πορευθέντες/ having gone,耶穌是用了一個希臘文法中特有的過去完成式副詞。過去完成式副詞的「去」字,是用來強調所形容的主要動詞,是一個非常重要,絕對沒有任何藉口不去執行的一項行動。我們可以從馬太福音,曾經用過這個過去完成式的「去」字,來肯定這個副詞所要強調的地方。

當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來,細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就差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尋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馬太福音2:7-8)這裡的「去」是希律王吩咐博士們必須要執行的任務,就是去尋訪那小孩在哪裡,並且回來作報告。

「……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馬太福音9:13)

這裡的「去」是主耶穌吩咐跟隨他的人必須揣摩或思想的一段經文。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聽見、所看見的事告訴約翰……」(馬太福音11:4)這裡的「去」是主耶穌吩咐約翰的門徒,必須回去告訴約翰他們所見證到的事情。

他們就帶著看守的兵同去,封了石頭,將墳墓把守妥當。(馬太福音27:66)這裡的「去」是大祭司吩咐兵丁和僕人們去進行一項非常重要的歷史任務,就是確保沒有人去偷取耶穌的屍體。

故此按馬太福音的記載,主耶穌是吩咐所有跟隨他的門徒或教會,好像皇帝向子民頒布命令一樣,一件我們絕對不能不作的事情——叫萬民作他的門徒。無論他的門徒因什麼緣故,被安放在世界什麼地方或角落,他們都必須履行的一項共同命令。在今天全球化的影響之下,上帝已經把遠方的「萬民」帶到我們的社區,教會也應該在本地進行跨文化的宣教。

另外一段大使命經文是記載在馬可福音第16章。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馬可福音16:15)這段經文很有趣的地方就是和合本的翻譯學者,把「凡受造」的這字翻譯成為「萬民」。其實若耶穌要用萬民的字,他應該是用希臘文ἔθνη = all nations,萬民/種族。但主耶穌在這裡卻選擇使用另外一個字,就是κτίσει = creatures,凡受造的。這字在新約聖經中曾被使用過的地方,至少有兩處:

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 (羅馬書1:25)

只要你們在所信的道上恆心,根基穩固,堅定不移,不致被引動失去福音的盼望。這福音就是你們所聽過的,也是傳與普天下萬人(原文是凡受造的)聽的,我——保羅也作了這福音的執事。(歌羅西書1:23)

為什麼主耶穌在馬可福音的大使命經文中特別使用「凡受造的」而非「萬民」這個字呢?這肯定是主耶穌要向門徒特別強調的一件事情。

翻譯中文的學者,為了避免讀者誤會耶穌的說話,故此便把這「凡受造的」意思翻譯出來。這「萬民」的含義肯定是正確的。但為何主耶穌要採用這「凡受造的」的字呢?難道主耶穌要門徒傳福音給貓貓狗狗或空中的飛鳥嗎? 對當時跟隨耶穌的猶太人門徒來說,他們是完全明白主耶穌所強調的,就是要他們傳福音給那些好像野獸和動物一般不潔的外邦人。換句話說,主耶穌是要門徒傳福音給那些他們所歧視和設法避免的種族。對於當時的猶太人來說,這吩咐確實是一件非常革命性的要求。但這正是主耶穌要求所有跟隨他的門徒,必須突破的種族主義。我們會否遵行主耶穌的吩咐呢?

因耶穌的主權,我們遵行祂的吩附,無論在本地或遠方,到不同種族的萬民中建立門徒。我們的最終目標,乃是要在門徒生命中建立與恢復耶穌的主權,好使他們也效法我們的榜樣,一同去建立更多主耶穌的門徒。祈求神幫助華傳的眾同工,彼此鼓勵,與眾堂會配合,一起履行主耶穌給我們的唯一使命!阿們。


主題文章

重尋美善、轉化社群秩序的「社區關懷」

神在創世時已賦予人類有群體生活的特性,創造的美善不但指向個體,也指向群體的人際關係。因此,只有在健康的群體生活裡才能培養出整全的自由和成長,全人的福音亦不能抽離人的社會性。福音除了傳揚悔改得救的信息,也讓人渴慕追求愛與公義並存的團體生活。宣教士源於對神國在地若天的想望與信心,催逼他們勇於察覺那些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且致力於建立健全的群體網絡,藉此建立公義的社會。

主啊,求讓我們有僕人的心懷

誠然,宣教是行動,但恰如其分的宣教行動以關懷的視野來建立。儘管工場上的社區關懷常被歸納為事工,在行政上大多由差會或宣教士負責,但她的存在意義卻是由當地人的需要帶動。所以社區關懷呈現了宣教士與當地人在執行上各有不同、彼此配搭的角色。宣教士身處前線,是差會或本土教會了解工場需要的把關人(Gate Keeper),必須就差傳中的「社區關懷」有恰當的理解,才能傳遞精準無誤的資訊。

每個地方皆有其獨特的文化背景,社區的組成和處境性亦各不相同。卡里龍(P.A. Kalilombe)指出差傳機構或宣教士必須建立「看見」現實的能力:即能準確、敏銳地掌握當地社區當下的情況、透析事件的根源及發展、有適切的關懷及回應,有效地傳遞福音信息。由於各地的文化處境存著巨大差異,關懷社區的工作難以在出發前定案,宣教士應先在工場專心致志地觀察社區的狀況、聆聽當地人有聲無聲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真實的需要,然後才能思考計劃下一步行動。

宣教士在社區裡,必須先放下「關懷」等於「施予者」的固有觀念。社區關懷可能包含不同服務,但與其說「服務」社區,更應以「服侍」社區的心態認識當地。雖然兩者皆意指提供愛心幫助,但「服務」卻有著宣教士擔當了「施予者」的意涵,同時暗示受眾處於 「接受施予」者的角色,使宣教士成為當地人眼中掌握資源的「慈善家」,卻亦因此使受眾的尊嚴受損。日積月累的成見更可能使宣教士與當地人變成從屬關係,歪曲他們對金錢或權力等觀念。

要探討宣教工場如何實踐社區關懷,必須參考Diakonia(基督教社關服侍)的理論。科林斯(John N Collins)曾就Diakonia的原文作出全面研究,他認為Diakonia及其詞源在現今常被翻譯為「服侍」(Service)或「事工」(Ministry)。而延伸當代教會對Diakonia亦即「服侍」以及其同源的Diakonos為「僕人」的理解,社區關懷的工作是跟隨耶穌的榜樣成為「僕人」,謙卑地以奴僕的心態服侍他人。宣教士並不是社區資源的「施予」者,而是社區的「僕人」。宣教士「服侍」的對象其實是化裝的基督,他們以僕人的心態忠心良善地管理神所賜的時間、金錢及所有的恩賜。因此,社區關懷其實是分享神的恩典,宣教士與當地人發現彼此的獨特性和美善,透過「社區關懷」建立一個願意共享、均平的群體,並使其成為具延伸性的行動。

因慈心而行善,以生命表彰可見的福音

宣教是效法基督的旅程,主的門徒體貼耶穌基督的心腸,活現追求公義和關心貧窮人、與被壓迫者同行的真理,在特定的處境下實踐他們對人靈魂得救的熱忱,彰顯「道成肉身」的奧秘。而宣教士透過「社區關懷」結合了「宣講」的道與「實踐」的道,使可聽的福音信息成為可見的全人醫治。

在工場上,「堂會建立」與「社區關懷」應是相輔相成的。在福音的傳講注入社區關懷的元素,才合符聖經中「宣講」與「服侍」的平衡。路加在「愛上帝」和「愛鄰舍」的經文後,立即以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29-38),與及讚許馬利亞選擇上好福分(路加福音10:38-42),來闡釋「行道」與「聽道」並存的重要性。而主耶穌差派十二個,繼而七十個門徒「傳講上帝的國並醫治」,將宣告和醫治的服侍結連。書信亦強調信徒必須成為「道的行動者」(雅各書1:22 )。

因此社區關懷是出於基督徒對真理的信心實踐,對鄰舍單純的關愛即為表彰「全人福音」的行動。宣教士必需避免以「社區關懷」為名,卻視之為「推銷」信仰的管道,使「社區關懷」成為「建立堂會」的工具或宣傳品。若然事工只有行動,卻沒有「愛鄰舍」的慈心,所謂的「社區關懷」也只有善行的外表卻沒有關懷的實意,不過是宣教策略中的推廣手法而已。當地人也會很快察覺,他們被期望「回饋」所接受的服務或關懷,這樣不但使「社區關懷」泯滅了聖靈的恩典,更會讓當地人對宣教士有錯誤期許。在愛中持之以恆的善行,比言語華瞻的講道更具影響力,「社區關懷」實現宣教士言行合一的信仰見證。和平的福音必須建基於真實的信心與盼望:即在真理中的秩序、按公義建立、以慈惠整合,並在自由中付諸實踐,以免福音淪為蒼白的虛詞。

以不徐不疾的步伐,與當地人同行

由於「社區關懷」著重的是切合當地處境需要,因此宣教士可以活用所領受的恩賜,按著社區的實況開拓各類型事工,辦學、科技發展、救護醫療、婦女中心等等都是常見的事工取向。其多樣性使差傳工作能更廣泛,更有效地動員,與工場的現況接軌。隨著未來的事工向度趨向多元,宣教士要具有連繫不同的單位和資源的統籌能力,成為各地與各事工之間的協調者。社區關懷的事工因此更能具彈性,長遠而言能發展更具整合性的策略。

社區的結構會隨著時代變遷,關懷的工作也需要與當地步伐一致。尤其對於新開展的工場或事工,往往因為經歷了勘察、商討、計劃、落實、籌款、差派等等的步驟,工場可能已經面貌全非。發展中的國家,經濟和科技建設更是一日千里,城市迅速崛起,城鄉的人口流動亦隨之出現。人口結構、經商環境和政治氛圍都不斷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形態。即使在同一區域,地處「市中心」或「市郊」、「新市鎮」或「舊區」、「中產住宅區」或「貧民窟」雖可能近在咫尺卻是天壤之別。范榮真(Charles Van Engen)以玫瑰花的比喻來理解地區之間的同異性質。他認為每個花瓣都由花托支撐,正如各地區被共同的文化、地理、種族、歷史所支撐,但卻不能忽視每片花瓣都是組成花朵不可或缺的部份。宣教士無論對宏觀處境與及地區的獨特性都需要有一定的認識,才可以合理地預測當地的發展和需要。

時代變幻無定,提醒宣教士必須要常常保持敏銳的觀察及調節力,宣教士應倚靠聖靈的帶領去理解當下環境,不斷更新以避免落入因循事奉的困局,確保事工能對應居民的處境。宣教士起初所領受的異象、所發展的事工或需要會因時代的改變而成長,轉變甚至消逝,固守傳統的事工策略只會消磨宣教士的熱誠,使宣教的資源用不得其所。仔細分析社會科學的研究或報告,對差傳工作者而言是必需的工具和技巧。社會學或分析統計數據,可以幫助社區關懷的事工與當地同步發展,有活力地向當地居民傳揚救恩。面對現今許多地方被生活壓力、對未來的無力感所捆綁,宣教的社區關懷甚至不必被規限於實體的服務,而是針對如何為人心靈的迷惘提供出路。

實現群體生活的美善

社區關懷的目標,不應只著眼於「服侍他人」,而必須將社區轉化為「使他們成為願意服侍他人的信徒」。這看似簡單的改變卻會為社區帶來巨大的轉化。若社區關懷只帶來群體向內的凝聚力,卻沒有外展的關懷導向,就表明該事工未能彰顯神國在地的責任。因此,這看似細微的調整卻至為關鍵。即使事工的硬件規模可能維持不變,但這個意識卻會滲透事工的啟動、評估、招募及籌款等等。主耶穌地上的工作是具先知性的,祂揭露和譴責壓迫的權力,介入使人因不公義而產生的苦難,讓人得著自由釋放。社區關懷能幫助人重新檢視不同階層的定義,有些因種族、貧窮、在某些社區被視為威脅,被社會遺忘或邊緣化,甚至被看待為等待慈惠的二等公民 ,卻可以因著社區關懷的人際關係而被重新建立,活出他們從聖靈而來的活潑生命而成為別人的祝福。社區關懷因此而發揮了動態的影響力,而每位 「被服侍」的居民,都能參與在社區中的安慰,醫治與復和,親身體驗並見證神與人同在的寶貴應許。 社區關懷除了讓參與者轉化心態,更幫助社區重新檢視人的價值。有時候,社區關懷也成為當地居民彼此了解及突破藩籬的平台,改變他們對生命的看法,從而使他們生發尋找美善創造主的驅動力。以樂仁宣教士在古巴建立的「長者餐廳」為例,他們為長者提供含豐富營養、適切護理和團契的機會。雖然長者餐廳的營運初期必須投入龐大的人力資源,但後來志願者與長者彼此的互動,最終改變了長者與志願者,與及志願者之間的社會關係。在世界另一端的柬埔寨工場,當地的教育事工除了培育學童,更往往要關顧他們的家庭,甚至協助整個社區提升生活質素:例如鋪路才能讓學童安全上學、為家長介紹工作使孩子無須淪為童工,讓失學孩童能全心投入學習。這些工作除了讓居民信任宣教士真誠的關懷,居民之間也因學校推動的互助工作而復和。生命在基督裡相遇,帶來和諧的社區。而轉化讓當地人親歷福音的大能,信心不再是只透過言語,而是藉著全人的參與而深化福音的奧秘。

結語

「社區關懷」其實源於宣教士矢志進入破碎敗壞的世界,以行動來實踐所看見的異象,以服侍來宣講福音,帶領生命破碎的人到主的跟前,以正直抵抗不公正的社會結構。這是宣教士愛人靈魂的熱忱、對神國公義存著盼望的證據。但有效地發展「社區關懷」的工作,首要的具備僕人的心懷。此外,差會和宣教士也需要在聖靈裡有良好溝通、對社區的需要保持敏銳的洞察力、時刻省察內裡有否「愛鄰舍」的心。而差會除了信任宣教士在工場的領受,在決策的過程也需要分秒必爭,按時代的變遷與當地人同步調整。為了合宜地關懷當地社區,懂得參考並活用社會學研究數據,也是不可或缺的技巧。

當宣教士拒絕擔當「施予者」的角色,卻以「服侍者」的身份參與,「社區關懷」會在黑暗歪曲的社會裡成為明光。讓當地人衝破階級、種族等界限而重新發現神創造的美善形象,社區因此展現嶄新秩序。也使人看見基督道成肉身,住在人中間的真理,彰顯神醫治復和的大能,在可聞可見的福音裡領受信心。


參考資料:

  1. Santhosh Sebastian Cheruvally, “Special Mission of the Church: A Pneumatological Perspective,” Studia Missionalia 56 (2007), 211.
  2. Patrick A Bp. Kalilombe,“The Role of The Religious in Evangelisation,” AFER 34 no. 3 (Jun 1992): 168-169.
  3. Donoso Escobar, “International Church Social Work: A Functional Component in Foreign Missions,” Review & Expositor 85 no. 2 (Spring 1988): 293.
  4. 詳參 John N. Collins, Diakonia: Re-Interpreting the Ancient Sour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一書。
  5. James A. Bergquist, “The Structural Dilemma for Social Services in Christian Mission: Why Theology and Function are Pull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75 no 299, (Jul 1986): 243. 參路加福音10:27,另參馬太福音22:34-39及馬可福音 22:28-31.
  6. Bergquist, “The Structural Dilemma for Social Services in Christian Mission: Why Theology and Function Are Pull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244.
  7. Cheruvally, “Special Mission of The Church: A Pneumatological Perspective,” 215-216.
  8. Tom Steffen, and McKinney Lois Douglas, Encountering Missionary Life and Work: Preparing for Intercultural Ministry (Baker Academic, 2008).
  9. Charles E. Van Engen, Mission on the Way: Issues in Mission Theology (Baker Academic: 1996), 94-96. 他更提出每朵花有著超越言語的美、無色無形的芳香,仿似每個地方具有獨特的意識形態。而鮮花脆弱短暫的存在,亦提醒我們愛惜生命的重要性。
  10. Eugene P. Heideman, From Mission to Church: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Mission to India, Historical Series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Book 37 (Faith Alive Christian Resources, 2001), 532. 例如宣教士安妮(Annie Hancock)在印度韋洛爾工場服侍的20年間。但她存著儆醒的心,後來漸漸關注到印度教和穆斯林婦女在社交生活上孤立的情況。因此她與幾位女宣教士按著社區的需要,並因著她們在社區所建立的信任與關係,為當地的婦女開設女性社交中心,讓她們能有正常的社交生活、與社會連繫,並有機會付出及關懷他人,提供工作、娛樂和聚會的契機。長期的宣教士往往需要不斷更新對工場的觀察,才能有效持續地關注社區需要。
  11. Kalilombe,“The Role of The Religious in Evangelisation,” 168-169.
  12. James A. Bergquist,“The Structural Dilemma for Social Services in Christian Mission: Why Theology and Function Are Pull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75 no. 299 (Jul 1986): 250.
  13. Dan Hotchkiss, What Is The Mission of “Missions?” Clergy Journal 82 (Sep 2006): 23.
  14. Maria L. Nacpil, “The Church in an Age of Diaspora: Rethinking Mission,” Didaskalia 26 (Sum 2016): 153.
  15. Albino Barrera, Catholic Missionaries and Their Work with the Poor: Mitigating Market-Government Failure in Emerging Nations (Routledge, 2018).

參考書目:

  • Barrera, Albino. Catholic Missionaries and Their Work with the Poor: Mitigating Market-Government Failure in Emerging Nations. Routledge, 2018.
  • Bergquist, James A. “The Structural Dilemma for Social Services in Christian Mission: Why Theology and Function Are Pull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 75 no. 299, (Jul 1986): 242-252.
  • Cheruvally, Santhosh Sebastian. “Special Mission of the Church: A Pneumatological Perspective.” Studia Missionalia 56 (2007): 203-218.
  • Collins, John N. Diakonia: Re-Interpreting the Ancient Sour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 Engen Charles E. Van. Mission on the Way: Issues in Mission Theology. Baker Academic: 1996.
  • Escobar, Donoso. “International Church Social Work: A Functional Component in Foreign Missions.” Review & Expositor 85 no. 2 (Spr 1988): 291-296.
  • Heideman, Eugene P. From Mission to Church: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Mission to India. Historical Series of the Reformed Church in America Book 37. Faith Alive Christian Resources, 2001.
  • Hotchkiss, Dan . What Is The Mission of “Missions?” Clergy Journal 82 (Sep2006):23-24.
  • Kalilombe, Patrick A Bp. “The Role of The Religious in Evangelisation.” AFER 34 no. 3 (Jun 1992): 163-169.
  • Nacpil, Maria L. “The Church in an Age of Diaspora: Rethinking Mission.” Didaskalia 26 (Sum 2016): 135-157.
  • Steffen, Tom and Lois Douglas, McKinney. Encountering Missionary Life and Work: Preparing for Intercultural Ministry. Baker Academic, 2008.

主題文章

願愛,在社區服務管道中流通

我服事的社區位於泰國清邁府訕杮縣美喬區(San Sai Mea Jo area)的一座村莊裡,離清邁巿約15公里,在Mea Joo大學 (泰國有名的農業大學)後面不遠處,名為「Baan Pong」,簡稱「第六村」。有13座大大小小的村子環繞著第六村。華傳在第六條村內,在14座村的中心位置,購買了一片約有25,600平方米的土地,興建「泰國宣教中心」。我們用此中心進行社區關懷服務、宣教訓練、營會及宣教士關懷服務。社區關懷服務方面,我們竭力追求建立一個全人關顧的健康社區為目標,照顧村民的身、心、社、靈四方面的需要。

我住在退休村長妹妹的家裡,已經有4年多了。他們家族人員約佔全村一半的人口。第六村有2000多名村民,多數是土生土長的泰國人,有少部份是克倫族族人,另有少部份是Mea Joo大學的教職員、員工及外來人士。泰人村民中, 近一半有親戚關係,祖父母輩早已住在這裡,開枝散葉,孩子成家生子後,大多數人仍然繼續留在這村裡居住生活。泰人村民世代靠耕種政府配給的土地而活,生活艱辛。大多數村民是很虔誠的佛教徒,信仰世代相傳,根深蒂固,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無論是生老病死、婚禮嫁娶,或是店鋪開張、新居入伙等,都會請和尚祈福。在不同的佛教節日中,他們亦會全家人一起前往寺廟拜祭,祈求祝福或贖罪,這也成為一家人相聚的重要時刻。

現在大多數村民、年青的一代都會到城巿打工,有少數仍靠耕種為生,另有少數家庭在自已的家門前開小店作小生意。有賣雜貨、熟食或小食的,有作理髮、按摩、美容……而每星期五下午至黃昏時分有跳蚤巿場,有些家庭賣家裡耕植的蔬果,有些則賣熟食或小食。村內有一所幼稚園及小學,學生多數都是來自村內及住附近的村民。學校缺乏師資,老師獨自一人教一班學生……因此,華傳同工到小學去教中文,除了分擔需要,也藉此接觸關懷學校裡的老師與孩童。

住在第六村生活,就是希望能與村民一同經歷苦與樂。我們常禱告神,讓我們看見及可回應村民的需要,服事他們。有一次與村民聚餐時,房東講述她表妹的故事。表妹比我小一歲,已經是祖母了。她有三段婚姻,生了六個孩子,其中一段婚姻的孩子,她沒有照顧也不再聯絡。因婚姻出現問題,當時的她留下孩子逃離夫家,回到原居地再婚生子,最小的兒子現已讀初中。我問她為什麼不再聯絡孩子呢?她說心會痛,不如不見,這樣會舒服些。

另有一位村民丈夫外遇,女兒離婚後與男友跑了,留下兩個孩子給她照顧。一個快六十歲的棄婦,獨自養家養育孫子,心裡好苦。她們到寺院聽和尚講經,期望能幫助她們放下這些苦痛。她們不過選擇逃避不去想,不再觸碰內心的傷痛。如此不理不處理,問題不會自動解決了,她們應當勇敢正視內心的真正需要——真實地被愛。泰國村落裡有很多破碎家庭,有許多孩童是由祖父母、叔叔、姨姨或親戚帶大的。他們自小內心對愛的缺乏難以被滿足,唯願神的愛能觸摸填滿他們內心的空洞。

有一天上午,我開車離開第六村時,看見一位中年男子喝醉了,睡在學校門口。村內飲酒醉酒的情況很普遍,各年齡層的村民都有飲酒的習慣。我向朋友述說這個情況,她邀請我參加為醉酒人士及家屬設立的「戒酒小組」。在四個月的觀察中,我發現這小組有望支持和幫助人們戒酒,於是我向神禱告,祈求神開路,幫助我在第六村開始戒酒小組。後來,我有機會參與AA Group的年會,認識了基金會的負責人和一些義工,他們願意參與戒酒小組的服事。我又在另一個研討會中,認識了負責San Sai區的護士。前任村長也非常支持成立這樣的小組,並主動邀請我們與村委會分享。因此,我們計劃在年中,開始第一次的分享會。我繼續禱告,祈求神預備合適的參加者,願這事工成為美好見證。主若願意,在年尾便可以正式開始戒酒小組,提供酗酒的村民和家庭一條出路。

我也常與村內的義工團隊去探望患病的村民,給予醫療支援。有一次探訪一位90多歲的伯伯,他因中風需要長期卧床。家屬說發現伯伯半身不遂時將他送入醫院,醫生表示無法處理,請家人接回家自行照顧。我們在探訪期間,發現伯伯仍有活動能力,因此鼓勵家人再次聯絡醫院尋找支援,同時為他們禱告。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建訓練,伯伯已能坐起吃飯及坐輪椅往外活動,生活素質提升了不少,感謝神!

「泰國宣教中心」已於2018年11月興建完成。在禱告尋求中,神讓我們看見村民的需要,以建造健康社區為目標,在各層面多方面服務村民。

第一層面為健康服務。我們願與村民共享資源,借出中心場地,讓San Sai醫院的社區服務團隊在此給村民看病。其次,進行社區醫療探訪,我會與村民義工代表一起探訪有病的村民,將來延伸服務提供義工團隊相關訓練。另一方面,我們也給予長者健康教育,舉辦健康講座,讓長者們更懂得照顧自已及家人的身心靈健康。

第二層面是推廣精神健康服務。如上所提,我們會建立戒酒小組(Al-Anon Group),提供酗酒的村民或家庭一條出路。其次,我們會舉辦精神健康的講座,給予醒覺教育。

第三層面,我們期望接觸,並進行孩童及家長關顧事工。首先,我們設立孩童圖書管及遊戲閣,讓村內的孩子放學後有一個聚集的好去處。其次,我們提供學童課後補習班,另在週末或假期時舉辦特別活動。我們也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舉辦一些與孩童、家長相關課題的講座,提升各方面的知識與認識。

宣教來泰已經有191年了,但今天泰國的基督徒仍少於人口的百分之一。祈願「泰國宣教中心」能成為接觸及服事不同年齡層村民身、心、社與靈的平台。我們也祈求神差派不同專業及技能的同工前來合作配搭,更多元地服務村民,逐漸發展成為本區的家庭服務中心,如燈塔散發溫暖,照亮訕杮縣美喬區各個角落。

唯願神的愛,與福音,在每一個社區服務管道中流通,臨到每一個寶貴的生命。我為此切切禱告,願你也是。


主題文章

共創非洲宣教夢——華傳東非烏干達宣教中心

華傳在非洲的宣教事工進入了歷史新一頁,我們購買了一座兩萬英尺的土地物業來建造宣教中心。從2010年林安國牧師、馮永梁牧師,和時任歐亞非工場主任的陳偉成牧師夫婦先後踏上非洲這塊土地後,華人宣教入非洲的異象就開始腳踏實地地落地生根了。 華傳在非洲不同國家考察後,決定選擇烏干達作為非洲宣教工作基地。2013年,差會在烏干達申請註冊非政府組織Gospel Operation Africa(簡稱GOA)作為GOI Branch。經過差會前後方同工八年的不懈努力,華傳宣教延展站(GatewayCity)發展策略在非洲有了歷史性的突破。

2018年9月,ICM國際事工會議通過建立烏干達宣教中心計劃。然後用近一年的時間來刪選和評估,終於在2019年2月選中我們所購買的土地物業。差會即刻撥款40萬美金在首都坎帕拉購買土地物業,開始建造華傳宣教中心基地。

經過近3個月的時間,從土地測量、律師手續以及複雜交易談判過程,終於在2019年

6月完成土地交易手續,獲得烏干達國家土地局頒發的99年物業擁有權。這是華人宣教差會在非洲宣教史上所立的一個里程碑。雖然我們比⻄方差會晚了近20多年,但感恩的是華傳立志要將華人宣教帶入非洲的異象始終沒有動搖,在經歷多方挑戰後,仍義無反顧的邁出歷史性一步。

華傳在非洲的第一個宣教延展中心成立了。我們的目標就是要透過宣教中心的建立,幫助普世華人教會共同參與非洲扶貧與福音事工,完成上帝普世差傳的大使命。同時,我們也要成為連接不同差會的平台,因此我們所選擇的地理位置毗鄰美南浸信會非洲中心,而距離貧民窟則不到10分鐘路程。非常難得可以在貧困社區中找到一處鬧中取靜、環境優美的物業。同年7月我們正式開始中心翻建工程,預算為20萬美金,預計2019年12月底前竣工投入使用。

(一)烏干達建立華傳中心 Gospel Operation Africa Center

華傳宣教士在烏干達的事工已陸續開展了首都「坎帕拉華人基督教會」、貧民窟「夢想翅膀」助學事工、北部鄉村「耶穌愛祖林」教牧培訓和社區發展事工。

華傳宣教士多年來努力認識當地社區、服事貧民窟、協助翻新學校、與不同差會和基金會合作,如今更和中國差會建立聯繫,開始合作,將中國的青年實習宣教士帶進烏干達工場。

華傳非洲宣教中心的建立,就是為了全力協助普世華人教會邁向非洲宣教而存在。華傳深切明白差會存在的價值就是幫助教會完成差傳使命。因此宣教中心建立首要目標,是為世界各地華人教會有志於宣教異象者提供最有效的實際幫助。透過華傳建在非洲烏干達的宣教中心,提供集訓練裝備、住宿餐飲和事工參與的多元平台,從而達到裝備個人、服侍社群、成全教會的多贏目標。祈願華傳與眾教會一起在非洲,為上帝宣教使命譜寫歷史新篇章。

(二)我們的宣教中心做什麼?

1. 福音事工:我們在中心建立了可容納200人崇拜和發展事工的華人教會禮堂,以及多功能兒童事工發展課室及場地。從此,華人事工將擁有一個固定和具多元化潛力的環境來開展不同事工。

2. 扶貧技術培訓事工:我們將成立職業技能培訓班,幫助貧民窟貧困家庭與失學青年得到職業技能培訓。比如我們將會開設廚師訓練班,將教會廚房設計成廚師訓練課室,教導中西及非洲式餐點及菜餚,讓失學青年可以掌握一技之長,擴大就業機會。我們也會開設女傭家政服務培訓班,提升女傭家政工作技巧及專業性。我們也期望藉此改善雇主與幫傭關係,建立和諧就業模式。同時,我們的「夢想翅膀」基金將繼續資助貧困學生完成中學教育。

3. 宣教教育事工:我們將定期舉辦宣教士職前訓練營與宣教全人教育。除了華傳自身的宣教職前訓練課程MOT/MIT,我們也積極邀請友伴差會宣教士和我們共同服事,讓華人宣教平台更加豐富多元化。我們非常感恩過往與美南浸信差會建立美好合作關係。他們給予我們非常大的祝福和幫助。

4. 接待宣教士:為長短期宣教士與短宣隊提供住宿、餐飲。來非洲第一個要面對就是食宿問題,好的酒店價格不菲,而便宜地點的環境與安全則差強人意。二十年前西方差會已發現這個問題,因此他們選擇以首都為基地,建立差會的宣教中心,成為長短期宣教士的宿舍。這些年來,華傳每年有大約5、6隊來自不同地方的短宣隊到訪及開展服事,住宿餐飲實在是極大的需要。近幾年開始陸續有不少青年單身實習宣教士到訪,他們短則一個月,長則半年,這時一個價格合宜,安全舒適的宿舍就更顯為重要了!烏干達宣教中心特別預備了可同時接待14人居住的住宿空間。我們為需要返回首都的宣教士提供臨時宿舍,讓宣教士可以有時間調整生活與休息。同時也為舉家前來宣教的家庭提供安全、舒適的家庭房,幫助宣教士家庭能更容易適應新環境。

(三)我們需要你的參與:

鑒於此,我們非常需要你給我們提供多方面的贊助與參與支持。

首先,你的奉獻將用於以下事工:

1. 需要償還總部墊付購買物業及翻建工程的40萬美金。我們盼望可以盡快將此筆預支款返還總部,從而讓差會繼續開展不同工場的事工建設。

2. 總造價為20萬美金的翻建資金,用於翻新、擴建舊建築,建設教會、團契、訓練中心、辦公室及宣教士接待宿舍的硬件設施。

其次我們將邀請你參與我們的事工——非洲訪宣體驗營。我們將提供多元豐富多彩的訪宣體驗,組織安排1-2周不同時間及內容的訪宣服事。我們為訪宣隊提供交通、住宿及餐飲接待,同時我們會安排多種宣教訓練課程,讓你深入實地地擁有跨文化及宣教的裝備。其他不同的實地服事如下:

1. 耶穌愛祖林事工:這是差會最早在烏干達所開展的本地事工。我們將安排短宣隊前往距離首都6小時車程的邊境鄉村,參與農耕、婦女、青年領袖及教牧培訓事工。我們定居在北部服事的專職宣教士,將為所有參與者提供全方位的宣教新體驗。

2. 首都華人事工:烏干達華人保守估計約有3萬到5萬人,具有非常大的發展潛力。華傳開展華人事工已經有7年之久,我們將帶領你走入華人工作與生活環境,深入了解海外華人的苦與樂。我們非常需要你協助我們開展青少年及兒童事工、創意性佈道會以及敬拜訓練。

3. Nmuwango貧民窟服事:s這是又名「臭水溝」的首都貧民窟,居住著幾萬人貧困家庭。我們與社區多所學校建立合作關係,協助支持貧困家庭助學與青年技術培訓福音事工。我們思考將開始幫助華人雇主的本地員工與幫傭,讓他們在星期天可以一同來教會參與敬拜與牧養。我們需要你參與組織學生福音、聖經營會、門徒訓練以及職業技能培訓。

4. 華傳實習宣教士計劃:我們的宣教中心將在非洲前線工場,為準宣教士還有神學生提供最有力和直接的宣教實踐場地。我們還會提供工場督導,以及專業整全的宣教士職前訓練(MOT/MIT)。

5. 非洲野生動物大草原Safari之旅:在你辛苦和投入非洲服事之後,我們認為你實在不應該錯過Safari之旅。在這裡你會真正體會天父所創造的美麗世界是那麼的令人心往神馳。加上先前你親身經歷貧窮與困苦體驗之後,你會明白上帝並沒有咒詛非洲大地,反而在夕陽西下,眼望成群結隊的動物返回家園時,猶如置身夢幻般的奇境之中,深刻體會福音的大能就是讓人回到上帝起初的創造。我們將為你提供安全舒適的旅程與食宿。

最後,我們誠摯邀請你接洽分布在八個不同國家的地區辦事處,我們將為你提供出發前的工場介紹、短宣培訓以及為貴教會量身定做的非洲前線宣教行程表。我們將與你一同實踐基督大使命,共創非洲宣教夢。讓我們全心、全意、全性的來服事那愛我們的主。


i宣

宣教士談兒女教養(二)

孩子是神暫時托父母照管的產業。父母的職責是:確保孩子在獨立後,會繼續跟隨神去完成神對他們生命的旨意。


常聽人說,當牧師的孩子不容易,因為周圍的人無形中會對他的品格和信仰有更高的期許。的確如此。我也深深體會到,牧師當起爸爸也額外有壓力,若孩子表現不好,人自然會認為是父母有問題。這不純粹是猜測,而是生活中實際所看見、所經歷。偶爾聽見一些傳道人的孩子不信主,我心裡有莫名的擔心。另外更常見的情況是,傳道人的孩子不單不想當傳道人,甚至對傳道人這個職業有許多負面印象和回憶(父母都不在家、看重教會過於家人、在教會一個樣,在家裡另一個樣……)。我常想,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我會如何面對?

我不認為傳道人的孩子必須當傳道人,我也沒有十足把握自己的孩子將來一定不會出現上述情況……但我深信,孩子的成長與原生家庭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儘管不是一加一等於二的簡單公式)。所以我們夫婦也竭盡所能,盡上做基督徒父母的職責。我們沒有太多獨特的方法和策略教導孩子,因為我們相信,父母在生活中活出信仰,就是最好的教材。

本文列舉一些我們在育兒上的重點,但不代表我已經在這幾方面做得很好。其中有些經過多年確實看到一些果效,另一些則仍有好長的路要走。我們一方面沒放棄目標,另一方面則不斷地修改管教方針。

一、建立孩子與神的關係

我的母會是聖公會,所以兩個孩子小時候就已在教會接受嬰兒洗禮。對我而言,這儀式主要的意義不在孩子(孩子當時還不懂事),而是提醒父母——孩子屬於神,父母有責任帶領他們,讓他們自己與神建立關係。孩子是神暫時託付給父母照管的產業,有一天我們要將他們還給神。父母的責任就是在那一天到來之前,確保他們懂得信靠和跟隨神,去行神為他們所定的人生路程。

由於孩子長期跟隨我們在外宣教,沒有什麼機會學習中文,我們便要求他們每天用中文讀十節聖經,並要抄寫其中一節。希望藉此幫助他們持續性接觸中文,同時讓他們能有真理話語的灌溉。孩子不見得喜歡,有時候也會偷懶,但這是我們在他們還小時定下的規矩和習慣。讀經被列為他們每天必須完成的事,若沒有完成,他們就不被允許去做其他想要做的事。起初孩子也會抗拒,但由於我們已經堅持多年,他們也漸漸習慣了。有時候,他們會對所讀的經文有所疑問,開啟了我們之間的信仰話題,甚至探討神學議題。最記得兒子問過一個問題:「神在創造世界之前在做什麼?」

我們盡量避免對他們要求過多,更不讓他們感覺自己必須在信仰知識上勝過其他孩子,才讓父母有面子。這樣做不單只是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也可能造成反效果,以致他們對屬靈的追求感到厭煩。與此同時,我們不會完全放鬆,因為曉得人的惰性,若不是有某種程度的強迫,孩子們不可能自動自發地追求屬靈事物。有時候,孩子們因特別狀況問我們是否可以暫停,我們也不會完全拒絕。在聖經中,律法對神的子民有許多要求和守則,但它們在被應用時有彈性,絕非不顧人情。一旦人的價值觀被更新,他便自然會對美好的事產生渴慕,這就是我們的目標。

二、培育孩子成熟的品格

一個屬靈的人不能只在乎宗教性的活動和知識,更重要的是被吸收的真理塑造,活出好品格。我們相信好品格也可以從小培養。在管教的原則方面,我們聽取一位屬靈長輩的建議,孩子小時嚴格要求,孩子漸長之後,就慢慢放寬,或是改換管教方式。

在諸多品格中,我們最認真看待誠實。他們從小就被告誡:「人難免會犯錯,但務必馬上承認。犯錯不認而後來被爸媽揭發,後果會遠遠比自己犯錯之後自動承認來得更嚴重。」孩子們小時候都嚐過撒謊被抓包的下場,而且我們也讓他們感受到犯錯後認錯的結果不是想像中那麼可怕,所以至今孩子們都會主動向我們報告他們在學校出現的錯誤。即便當了牧師,我們還不是經常會犯錯嗎?神既然給我們這樣的恩典和接納,我們也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關鍵在於,承認。

有一次,大兒子天洵在學校休息時間,被其他同學摔暈在操場地上。他回家把事情說給我們聽,追問之下,原來有一位中國同學被其他阿拉伯同學欺負,他上前阻止和協助,而遭阿拉伯同學攻擊。我了解之後,囑咐他要小心,也讚揚他勇於助人的舉動。我告訴他:「千萬不要因為這一次的經歷,而讓你以後看到需要不出手幫忙!」對的事情,付上再大的代價也要堅持去做。

三、教導孩子分享已有

宣教士的生活雖不富裕,但我們也沒有缺。無論如何,我們期待孩子從小經歷兩件事:一是神的恩典夠用,另一是人真正的喜樂和滿足不來自於所得,而是所施,如聖經所說:「施比受更為有福。」生命的富裕不在乎擁有多少,而是在於願意施予多少。

很多弟兄姐妹很關心宣教士子女,所以孩子們經常會收到禮物和紅包。他們為此非常開心,因為可以用來買一些自己想要的東西,或為将来多做點儲蓄。後來,我們覺得孩子不能只有領受而不懂付出,於是決定教育孩子們分享。我們在柬埔寨工場時,孩子分別是八歲和五歲。我們要他們把收到的一部分紅包分別出來,到了學校假期,一起到市場去購物(食物、文具等),再送到鄉下、垃圾山等窮人家聚居的地方,親自分給那裡的孩子們。每當我們帶學生去探訪貧民窟、街頭露宿者、墳墓村、艾滋孤兒院等地方,他們也一定隨行。我們期待孩子能從分享中感受到深層的喜樂(雖然按本性他們更喜歡用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也要他們從小就察覺,幫助別人是神兒女不容推諉的責任,以及我們在地上生活的特徵。

四、幫助孩子發掘自己

為人父母者往往會對孩子有自身的期許,甚至希望他繼承上一代的事業。身為牧師,我心裡自然也會期待孩子們有一天一樣會全職事奉。可是,打從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問過他:「你長大後想做什麼?」他曾說過飛機師,也想過開捷運、當音樂家、廚師、畫家、發明家……但就是沒說過要當牧師。可是當我冷靜一想,卻發現自己的想法和期待不一定正確。一方面,我們不應該認為只有當傳道人才是最榮耀神的事,每一個職業都可以、且都應該榮耀神,同樣尊貴。另一方面,神對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設計和旨意,不一定每一個人都適合當傳道人。兒子的興趣很廣,也很善變,不容易堅持。但無論哪一樣,只要是我們能力許可的範圍,都盡量給他機會去嘗試。我們相信神對他有獨特的旨意,我的責任是幫助他發現自我,以他自己的方式榮耀神。

五、訓練孩子對自己負責

放手,是每一位父母必須學,卻不容易學好的功課。父母心裡知道有一天孩子會離開我們而獨立生活,所以希望他們在那一天來到之前已經做好準備。每個孩子學會獨立的時間不同,而做父母的總是心疼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掌控和放手之間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和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我們也有這種掙扎。

宣教工場搬到德國以後,我們和孩子們都需要學習新語言,他們到政府的小學去,我們則到政府指定的語言學校去。孩子們語言的學習進度比我們快得多。這種情況其實也間接幫助孩子們學習對自己擔當一些事物、解決一些難題,因為我們根本幫不上忙。當他們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只給他們建議幾個管道,讓他們自己去尋求幫助。有一次兒子丟失了學校儲藏櫃的鑰匙,他需要自己打電話到出租公司去申請配鑰匙。孩子在學校出狀況,他們也需要自己去找老師或相關人士解決。坦白說,有時候感到挺心疼,畢竟他們年紀都還很小。或許,這是神要我們學習放手、讓孩子們學習獨立的方法。

以上一切努力,目的不是要塑造孩子成為父母想像中的樣子,而是要讓他們體驗,跟隨神的生命何等精彩。


情繫神州—奔向骨肉之親

金城故事

金城,它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高、乾、變、美」。「高」是因為金城海拔略高(2300M),坐望高山草原,是西北高原第一大城。由於高原大陸性氣候所致,氣溫乾燥、氣候多變,日夜溫差變化極大。三月初踏此地,對習慣南方生活的我來說,「高、乾、變」真是第一個考驗。五月金城,美麗無限!暖陽熙和,柳絮紛飛,公園滿了賞花人潮。雖是春暖五月,人們出外還是不忘帶件外套,正因高原氣候多變,人們穿著都是「日正薄衫夕照襖」的奇特景象。夏日金城,涼爽宜人,讓它獲得「夏都」美稱,它的絢麗多彩,足以讓人流連忘返。

漸漸融入金城生活時,發現它真是古代西平重地,是一歷史悠久的高原古城,也是古絲綢南路及唐蕃古道必經之地。先後有漢、藏、回、蒙、撒拉、土等少數民族聚居,璀璨多元的文化風情成為一大特色。由於它是三江(黃河、長江、瀾滄江)源頭,這些年國內環保政策實施,積極推廣園林綠化,嚴禁濫砍盜用樹木,使金城擁有美好自然生態,榮獲全國綠化先進城市稱號。

四月初因一特別機緣,我認識了金城大三學生小祁。經同事說明得知,小祁是來自牧區的回民青年,幼年生父意外早逝,母親一人含辛茹苦撫養長大。孝順聰穎的他,高考以資優成績進入金城首府大學,成為村里皆知的卓越青年。進入大學生活的小祁,仍不忘遵照穆斯林傳統及清真飲食。在校園偶遇一些基督徒朋友,談到基督救恩,讓小祁開始思索有關穆斯林和基督教信仰問題。

去年起,小祁母親農村勞動時常感覺胸悶心痛。在繼父和小祁陪伴下,離家多方求醫,最後在本城心血管專科確診為心臟瓣膜閉合不全,需要作心臟緊急手術。小祁甚是擔憂無助,微信我同事。感謝神,在眾人祈禱下,小祁母親順利完成瓣膜修復手術!因是重大手術,院方要求術後需要觀察一個月,並要定期回醫院複診。但這對一山上人家來說,在本城舉目無親,一個月暫居外地,生活和經濟著實困難。我們得知小祁家人需要後,給予他們及時幫助,提供生活看護、心靈陪伴,以及每次醫院複診交通支援。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小祁母親心臟和傷口復原極佳。

四月底陪伴小祁父母返鄉,因路途遙遠全程三百公里,一般人自駕需要五小時多。因考量路途曲折,翻山越嶺,途中還要越過3950M高的垭口,對於心臟復原中的病患著實是一大挑戰。當車子通過垭口隧道後,車子越來越接近小祁家鄉,沿路看見羊群前行,兩旁一片蓊鬱杉木林,山上美景好似東方小瑞士。

感謝神保守,當天下午三點多平安抵達家門,引領期盼的家人在門口久候,看見車子緩緩進入鄉道,馬上在地上點燃麥稈,讓小祁父母跨越火堆,好似漢族民間過火儀式,驅除一切厄運。進門後家人馬上奉上回族傳統八寶茶、上好牛肉,感謝我們一個月來的幫助。夕陽西下,山上氣溫驟降,小祁父親用羊糞作燃料,貼心為我們暖炕。因一天奔波疲勞,爬上熱烘烘的水泥炕,伴著濃厚羊羶味進入夢鄉,這真是一個令我難忘的「回」家樂!

六月中小祁母親和家人回金城複診,經醫生確診表示她的心臟復原良好。得知這個好消息,盛情邀約小祁家人共進午餐,歡慶小祁母親身體康復。甚願神施恩小祁及其家庭,早日認識復活救主,脫離傳統捆鎖,重生成為神兒女


胸懷普世—走遍人居之地

南翁的學校


南翁,群山環繞,住著從遠或近的山區、戰區逃來這裡的人們。落地生根的人們耕種為生,生活艱苦。

在此山區裡佇立一所新學校,校齡未滿2歲。

在這之前,在中國辦特殊教育的團隊欲拓荒新事工,與緬甸神學院院長輾轉來到此地。

他們在探訪中遇見一家庭。

女人帶著三個孩子,改嫁一位男人。男人在吸毒後神智不清,重傷了所愛的女人。男人清醒後被告知所做的一切,內疚自責下自殺了。孩子們無所依依,在不久後,又隨康復 後的母親另嫁他人,進入另一個家庭……

這間福音學校在一則悲慘故事下建立了起來。但那一齣悲劇、那一個急難家庭,不過是這所學校的序曲。在這個山區,就如夏天時漫天飛舞的黃色沙土,裝滿了許許多多的破碎家庭、和傷痛的心靈。

紅塵滾滾,叫人心煩憂。

感恩有雨。恩典如雨水降臨,帶來新氣象。


胸懷普世—走遍人居之地

搶姑娘

天微亮了,水霧仍然纏繞邦果山頭。17歲的我提著行李,決定穿越厚重的水氣,投向另一個我設定好的未來。

雨開始下了,掛在禿杉、水冬瓜樹上的水珠由小變大,急急地落在地上。

我不想回頭,身後躺著自家小小的一塊田地,耕種的是常年失收的記憶。野姜花竭力將清冽的味道抹在泥濘的山路上……如果有一頭騾就好了!也許能縮短三四個小時徒步的路程,也許當個準新娘的心情就沒這麼狼狽。

沒事,我跟自己說。再拐幾個大彎小彎,到了小街就好了。那裡有車能把我送去中國,我的愛人在等我。

終於到了小街車站,和幾位朋友會合。我們用呱噪填補等候的空洞,語氣裡有壓抑不了對新生活的期許。

數輛電單車突突而至,其中一個男人和我們打招呼閒聊了起來,大伙聊得很開心。他說他們也是要到木姐去。我們和行李一起搭上了好心的順風車,離貧困苦澀的種種過往越來越遠……

電單車群在逐漸褪去濕潤的石頭路上奔馳,突然在塵土飛揚的偏僻處止住了咆哮。我想,我窮盡一生都想忘記那一個瞬間,那個改寫我在腦海中謄寫千萬遍人生劇本的瞬間——數人強拉我進一輛車子裡,押往陌生的大山!

汽車抖抖顛顛好久後終於靜止不動了,我又被拖進了一間屋,關在房間裡。那男人出現了,說要娶我。我精疲力盡掙扎中,猛然想起,那在陰鬱山間傳說的「搶姑娘」戲碼。我跪著哭著求他和家人放我回去,但他堅定不移地告訴我:「只要女人一進了男人的家門,就已經是他的新娘,他的家人了。猛吉山區都這樣,我們也一樣。」

我被逼磕了頭,拜了堂。聘禮過後翻山越嶺,送到了阿爸阿媽的手中。

>多年過去,我們有三個小孩。雖是夫妻,但在這大山裡,我們像其他夫妻一樣,無論白晝黑夜,在人前不能牽手,貼近彼此。我一個人時,會不經意怔忡望向另一座山頭,在山的後方,有我曾經執意追隨的愛與夢想。

阿媽的話有時會如天冷時升起的雲霧一樣,悠悠地在後腦勺響起:「為什麼要去到那麼遠,嫁給中國小伙子。安安定定嫁給果敢人,不就好嗎?」這也許是阿爸阿媽收了聘禮後,沒來把我搶回去的原因吧!又或者如許多果敢女人一樣,選擇「認命」。

「心煩咯……」我抱起女兒,望著穿透雲霧漸漸照亮山頭的曙光,希望「搶姑娘」的戲碼,從此成為絕響,不再上演。

我跟女兒說,也跟自己說。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我,與辦事處的點滴……發展「澳門華人福音普傳會」的前因後果

查華傳國際董事會2006年11月11日的討論,其中就通過2007年新工場的發展案,提出了澳門、哥倫比亞、杜拜和印尼。不過經討論後一致認為澳門不算是工場,但是否要成立一辦事處,請總部同工與香港委員會商討如何決定。

據我了解,華傳在澳門成立事工,初時是構想讓澳門成為一個宣教工場,以發展澳門本土的事工,例如澳門印尼人事工,因為華傳國際總部已接納了印尼華僑鄭姊妹的申請為宣教士。但當時鄭姊妹仍未取得澳門工作的許可申請,而華傳未在澳門註冊,這構成了澳門宣教工作的困難。不過無論如何,若發展澳門為宣教工場,在當時需要由華傳東南亞區工場主任何俊明牧師管理,而非由華傳香港辦事處去計劃了。

比澳門發展本土宣教更早的構想,是看如何在澳門作國內事工。若是這樣,在當時應由華傳國際總部吳光勇牧師和阮雄長老去跟進。為此,何俊明牧師也與林安國牧師交通過跨部門的安排,即東南亞工場主任和國內工場主任一同去發展澳門,但因較為複雜,故此就擱置了發展澳門為工場的可行性。

究竟發展「澳門華傳」成為華傳辦事處,或另作安排呢?因著2006年11月11日華傳國際董事會最新的議決案,希望華傳香港辦事處去發展澳門有關事工,經與國際總部溝通,華傳香港委員會邀請了委員游偉業博士協助參與「澳門華傳」的發展和成立辦事處,並在華傳的架構上,由華傳香港辦事處協助管理。當時游偉業博士就澳門成立華傳辦事處,提出了四方面的優點,列出如下:

1. 回應大使命和基督教宣教士來華200年差傳的訴求(1807年至2007年);

2. 為澳門教會建立一間強而有力的華人跨宗派信心差會的基地;

3. 在澳門服侍本地教會差傳教育、招募宣教士、動員澳門教會和信徒一同回應大使命;

4. 引進人力、物力和靈力,支援本地和國內聖經培訓與差傳事工,希望對宣教出中國為一個「中途站」(Midway Station)。

因著澳門政府的要求,成立「澳門華傳」是用澳門的社團法去註冊,有異於華傳香港辦事處成立有限公司的做法。華傳澳門辦事處的成立,只要製訂2000字以內的簡單章程,刊登在澳門有關部門的憲報即可。我們想目標是先註冊成功,以後若招募宣教士或同工,甚至是經澳門進入內地的宣教同工或義工,就有一個合法的平台了。

有關的註冊,澳門政府要求華傳國際總部發出一封同意書,以助完成「澳門華人福音普傳會」之註冊事宜,內容如下:

本會創辦於一九九五年,會址設於美國561 San Mateo Ave. San Bruno,CA94066-4324,同意「澳門華人福音普傳會」成為本會的子會,並且要求「澳門華人福音普傳會」按照本會的創會宗旨開展工作,有關子會成立事宜,是按照2006年11月的「華傳」國際董事會的議決案,交由華傳香港辦事處統籌並跟進。特此證明。

2008年4月30日在澳門註冊和刊登於公報,註冊的名稱為「澳門華人福音普傳會」,中文簡稱為「澳門華傳」,英文名稱為“Gospel Operation International for Chinese Christians (Macau)”,英文簡稱為Go International(Macau)。

這樣,成立「澳門華傳」辦事處自2006年11月「華傳」國際董事會議決至2018年年底,都由「華傳」香港辦事處籌組、支持和管理。直至2018年12月5日華傳國際董事會的討論,產生了「澳門華傳」,自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成為華傳第九個辦事處的議決案。 願主祝福「澳門華傳」,以祝福澳門教會和萬族萬民。

請為「澳門華傳」代禱:

1. 目前有董上羊宣教士夫婦一家由其母會「澳門基督教會信心堂」與「華傳」合作,被差派到非洲烏干達宣教,而董上羊宣教士已被華傳國際總部委任為歐亞非工場主任,請在禱告中記念。

2. 澳門「白鴿巢浸信會」黎允武牧師擔任「澳門華傳」理事會主席,最近在巴西開會期間突然不適,頸部腫脹引至呼吸困難,後於5月18日安排返抵澳門山頂醫院接受治療。請禱告記念黎牧師和家人。

3. 基督教金巴崙長老會澳門堂崔浩基牧師現為「澳門華傳」義務主任,請為他在教會牧養和參與華傳差會事工祈禱,求主記念。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從柬埔寨的視角看宣教

柬埔寨是現時東南亞地區裡,宗教政策最自由開放的國家,基本上,只要按理不擾民,傳福音不被禁止、宣教士也可以自由出入境。

在此,讓我們先想想這兩點:

一 、什麼是按理?

沒有申請或者沒有獲批准的活動是按理嗎?在學校廟宇傳福音是按理嗎?作為外來者,要求要在主人家的地方做什麼活動是按理嗎?

二 、什麼是不擾民?

幾十人開兩輛大旅巴士浩浩蕩蕩進入寧靜的鄉村是擾民嗎?要當地人排長長的隊伍甚至爭相接收金錢物資是擾民嗎?要學校、教會甚至整個村莊整個社區停止平常生活來參與活動是擾民嗎?

是的,按理和不擾民,常常觸碰的不是明文的法律規定,而是文化(甚至是常識而已)。至少,在柬埔寨是這樣。

柬埔寨是一個經歷很多憂患的國家。從15世紀到近代,柬埔寨人長期成為殖民地的次等公民,經歷很多戰爭、侵略和宗教衝突。直到最近的二十年,人民相對的安居樂業,是得來不易的事情。

因為文化與歷史,柬埔寨現代教科書的課程設計,是從小提倡民族性,慎防外來者的文化帶給國家的負面影響。此外,社會也對傳統小乘佛教信仰非常擁戴和保護,深怕任何改教的決定會為民族帶來另一次的厄運。在此背景下談「宣教」,情況就有點複雜了。宣教士正正就是外來者,到來嘗試改變他們的信仰。可以這樣說:很多當地人參加了教會聚會,享受了服務或拿了禮物,然後對信仰沒有回應,我們不能說他們動機不好。因為這不是動機,而是他們的「立場」!

宣教在當地是自由的,雖然不會是很受歡迎的事。

接下來,我想與大家分享多年在柬埔寨宣教的心得,我們走過的路。

我在柬埔寨宣教十年,參與過當地華人教會的牧養,也有向柬埔寨人開荒傳道的工作。過去六年,我們嘗試每兩年在不同地點設立社區教會,透過社區的服務去接觸當地人,讓他們淺嘗福音的美好,並漸漸改變他們的信仰生活。但要在急速改變的社會傳揚福音,宣教士需要與時間競賽,也需要有點策略——尤其在人手、資源不充裕的差會裡。

(一) 保持簡單、保持簡樸

這是一個不容易拿捏的概念,卻是我跟另一位宣教士偶然一次閒聊時一致的共鳴。

2013年開始柬埔寨「新光事工」,在鄉下以免學費的幼稚園作為媒介,接觸社區和傳道,運作得不錯。許多探訪過新光的朋友甚至專業老師都欣賞事工的運作,甚至鼓勵我們繼續發展到小學,推動助養學生計畫,至少也要多開增加收生。然而至今六年,我們仍是一所有四位老師、三班共40多人的幼稚園,就連教會事工都好像做不起來。

獲評「沒有增長」,是挺有壓力的。

只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現實。若要把事工做大,管理的力度就要加強,行政的工作就會增多。這個關乎宣教士的能力恩賜和工作優先的分配。倘若宣教士的恩賜在於開發、拓荒,卻為了把事工規模擴大而花更多精神時間在行政、宣傳、推動和籌款的事上,最終的效果不會很理想。同樣的,如果宣教士的恩賜在於牧養、關懷,反而要放時間在管理行政的事,你也不難想像都是雞肋了。

再說,若為了事工增長、為了「更多人受惠」,推行很多計畫,例如「學生助學計劃」,也許可以吸引更多奉獻者、更具體的參與宣教……只是想深一層,牽涉了一大堆的行政之後,那些助學的奉獻到最終其實還是還原到營運費用、教師薪金,那何必要自己作弄自己呢?

保持事工簡單、簡樸,財政預算不會太高、籌款壓力較小,而且還可以保持靈活性,轉型、任何變動都容易得多。更重要的是,規模小比較不擾民!當然,事工規模是大是小,沒有絕對、也非定律,或者最關鍵所在,還是在於有沒有充足的人手。

(二) 重用本地人、興起本地人

「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宣教工場,有團隊才能夠繼續擴展事工,若一直單打獨鬥,實難想像可以有什麼作為。但若團隊中只有宣教士,宣教的成本很高、力量還是有限。有本地人的參與,做事多能事半功倍。

我們另一個事工「美門」,坐落於金邊東北部新發展市郊地區,在2015年成立。跟新光一樣,是以社區服侍去接觸當地居民。打從事工開始,我們就期望由本地同工去管理和運作,而我們嘗試擔當協助和諮詢的角色。甚至有一段時間,宣教士就是不露面,希望本地同工嘗試「當家作主」。雖然交接過程到現在還是很不順利,我們在缺乏老師的時間也要每天代課,但我們重用本地人、興起本地人的初心不變。

宣教士在工場永遠都是「客人」,由客人「當家」聘請主人家做事,說來都有點奇怪,「按理」,也跟當地文化相違背。到底我們希望宣教事工一直由宣教士掌管,還是想看見本地同工能承傳福音的棒子?從宣教的角度思考:我們都不希望當地人一直安於只做受惠者。他們要學習施予,至少在受惠的同時,他們就要學習施予了。

說到底,本地人就是本地人,他們就是更容易和本地人相處、溝通,尤其是跟在位的、警察官員打交道,他們本來就比我們理想。我們又何必占著「領導」的身份,勉強去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呢?

(三) 地利人和、地盡其用

事工做得大,需要有人手,沒有足夠人手,就寧可把規模做小一點。進一步說,人手是宣教士的話,事情當然辦得好。本地人一般只能把小事情做好。本地人喜歡熱鬧,人多,他們就開心,做事也特別起勁!但如果人過多,他們又可能會不知所措了。因此,要管理龐大的團隊和資產,取得平衡,還是不容易。

所以,事工策劃其實需要不少考量。

新光和美門的焦點不在教會事工,卻以社區服侍為優先和重點,目的是讓本地同工和老師「感覺良好」。畢竟,每天很高的人氣,總比只有星期天有聚會平日卻冷冷清清的更能夠保持大家的工作士氣。事實上,我們透過教育,社區服侍,讓本地同工經歷、成為一個施予者,回饋自己的社會。若只強調教會事工,會友平日沒有對教會和社區參與和付出,只會讓他們養成「受惠者」的心態。

我們的教育服侍,在傳道的路徑上可能走得比較迂回,但又正正是每天都在服侍社區,我們的形像又確實在鄰舍之中「成功入屋」,甚有「道成肉身住在他們中間」的味道。

我們沒有為教會購買物業建堂的計畫(法律上也是非常複雜的事情),因為我們認為,社區什麼時候需要教會,不是由「客人」來決定,教會也必須要他們親自來支持和運作。下一步,可能是個漫長的等待,等到一天他們提出需要有教會,就不再是外國人引他們離開自己的信仰,而是他們嘗過主的美善後,知道改教能為他們帶來永生的祝福。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2019宣教士職前訓練

宣教會議很多,但是以宣教士在工場運作為主題的培訓課程就不多見。華傳每年暑期舉行的宣教士職前訓練(MOT)對參與的學員,實為一個難得的好機會。

今年七月初,華傳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舉辦了MOT。感恩金邊恩典教會的幫助,提供了方便舒適的環境,住宿、課堂、飲食都集中在同一棟教會大樓裡。金邊本身也是一個跨越文化、傳揚福音的理想實驗室!老師與學員來自世界不同的角落,一起共處12天,在華傳國際副總主任胡惠強牧師的帶領下,教學相長,神祝福了所有參與者。

課程首要的重點就是幫助學員們認識自己和其他同伴。藉著靈修中的默想,反省,與小組分享討論,學員們一同面對靈命與宣教之間的緊密關係。一位學員回憶:「早晨的靈修安排很細緻,每天都有一個關於宣教的主題和反思……也討論了教會對宣教的態度,讓我印象很深刻。」學員們亦藉著對個性與恩賜的各項測驗,有系統地加深對自己及其他人的認識。「各種各樣的測試、評估,真的讓我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別人。」「……我更加清楚我目前面對的情形,和我應該如何回應。我需要確認自己的宣教士形象、呼召、心志,認識自己,接納自己還在成長中的不完全。」這是學員的心得。

MOT是華傳差會的職前訓練營,因此參與的學員多半是已經被接納為華傳的準宣教士,或是正在申請預備加入的宣教人。此外,也有少數學員由其他差會轉介而來。課程的內容包括了華傳的歷史、結構、運作等方面的介紹。從華傳當年成立的宗旨「奔向骨肉之親,走遍人居之地」的次序講到今天強調雙線同時進行的新方向,從宣教士財務支援的募款到內部會計的運作,從宣教士的病假休假到期滿時回國的述職,從申請神學與靈性的資格要求到服事期間的在職進修,老師們都很實際的講解並分享自身的經驗。正如學員們所分享:

「我了解了華傳差會的歷史及運作系統,並且知道怎樣跟各主管溝通及尋求幫助。我明白了華傳差傳鐵三角的關係,非常感恩能夠認識來自各地的差會同工們。我也知道了華傳的核心價值:建立平台、建立團隊及成全宣教士的呼召。這些對我來說,都是神極大的恩典。」

「總部和辦公室的工作都很繁重,宣教的事或大或小都需要認真處理……非常感恩能夠加入華傳,有那麼多後防的同工服事和幫助前往前線的我們。」

讓學員們擁有親身體驗跨文化的環境,是在柬埔寨上課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宣教不單指人要離開自己熟悉的本地,跨越地理位置到遠方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信息和建立教會,同時也意味跨越文化的隔閡,進入一個新的處境,在不同的價值信念、社會思潮與世界觀中,成功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傳給當地居民。一些學員的得著包括:「上『文化與文化衝突』,

『文化價值維度』,『文化體系』課程時,讓我思想宣教者在禾場上具有很大的衝突,是來自自身文化與當地文化的衝擊。自我文化的優越性,帶給福音對象很大的壓抑與排斥(文化侵略感)。對於宣教者來說,文化的衝擊,真是不可忽略。」「在宣教工場上必定會涉及文化,即使在同一國家,也會因為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文化。胡牧師與何牧師在課程中多次提到文化在宣教中的重要性。這也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宣教,不是以自我的優越感去改變對方的文化,而是尊重和認同。這其實也是福音的寬廣和包容。有時是我們宣教士自己把福音變得狹義了,使一些事工事倍功半。」「佳靜傳道分享了學習語言的經歷,我非常羨慕她說著一口非常流利的柬埔寨語,深深激勵我要認真學好語言,突破自己文化和語言單一的限制,學習做一個謙卑努力的跨文化宣教士。」

宣教士職前訓練是即將加入華傳、進入工場前最重要的培訓課程。在理論、實踐、行政運作、心態預備,甚至於人際關係網的建立都有很重大而且正面的影響。感謝華傳各位在職或退休的宣教同工在忙碌的服事中參與了教學,相信其中的努力不是徒然的。也更盼望後浪推前浪,在可見的將來,看見一群優質的華傳宣教士在宣教工場,為主盡忠服事!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叫我得益處的密集課程

我仍記得,當知道要上MOT兩周的密集課程,有不少課前閱讀,不單佔用了兩個週一的休息時間,還要每天從早上6:20上課到晚上8:00時,心頭真是百上加斤。我和同工開玩笑說:「這兩周我要進集中營,不用找我!」引來哄堂大笑。

但在課堂上,我卻發現與過往所上的理論課程很不一樣。除了具備整體華傳的概覽介紹、實際操作的流程應用、隊工分工和培靈信息等,更多了最重要一項——老師們在事奉上的親身經歷與掙扎。老師們不介意述說他們的軟弱,分享他們如何靠著神一一面對直到最終得勝……這些分享深深觸動了我。站在領導地位的屬靈前輩如此敞開自己不常見,讓我更確信好牧人才能牧養好羊群,好的領導能成為羊群的榜樣,有效地培養接班人。這將成為我事奉路上的一個激勵,鼓勵我要謙卑與主同工。

MOT也讓我知道團隊的重要性,我並不是在宣教工場單打獨鬥,而是整個差會成為我的後方。我在本次培訓認識了很多同路人,我們一起走宣教之路。在我最彷徨,不知前路何去何從的時候,感謝神差派天使在我身邊出現,猶如給我打了一支強心針。

最後一天,馮牧師分享一節鼓勵他一生的經文:「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馬書 8:28) 我從來不曾理解,

「萬事」,包括了各樣的事,好事或壞事。馮牧師說,若出發點是基於愛神的原故,就算不小心做了一個錯的決定,神還是會成就並讓事情互相效力。這在屬靈上給了我一個新的視野和角度去看事情。我們要以單純的心愛神,跟隨祂,不應該著眼周邊環境的障礙而影響了前進。

願神賜福華傳差會上下一心,同心合意把福音傳到地極。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整合所學預備上路

雖然曾經參加過MIT,但在參加MOT時發現,兩者的內容有極大的不同,特別是在資源攝取(Resources)與事工建立(Establishment)的部分。這幫助我在行政與財務、年度預算與報告、行事守則上有更完整的了解。華傳的核心價值與歷史也讓我更清楚了解我加入了一個什麼樣的差會,以及在差會的運作之下,如何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定位,好好地參與在宣教的事奉上。

在課堂上也提到了隊工合一的重要。過去的數據與案例顯示,宣教士的人際關係、性格、與差會的溝通成了宣教士流失的一大關鍵因素。這提醒了我,身為宣教士,必須要更認識自己與認識別人,在人際關係互動上,需有敏銳的觀察力、適當的溝通以避免發生各種誤會、衝突或累積各種不滿的情緒。謙卑,是關鍵態度。

文東講說邊婆婆的故事時,我們得以從圖像和雕像中觀察到柬埔寨當地人的傳統、宗教與文化,並與基督教做出對比與連接。這提醒了我,我們必須要先對福音對象的文化與處境有所認識與理解,才能做到福音處境化的層次。當進入一個陌生的國家與族群時,需花很多時間考察、認識對方的宗教信仰與文化,好好預備自己,在適當的時機與福音對象進行有果效、處境化的福音對話。

跨宣智商的文化體系與文化價值維度課程,幫助我聚焦於自我與他人的文化、文化價值上的認識,更好地預備自己參與跨文化的宣教事奉中。這也可幫助任何想要上宣教工場的人,預先在心理上有充分的準備,未來踏上跨宣工場,也能有更敏銳的覺察性與調適。

參加這一次的MOT,我有機會認識了許多同路人。從他們的見證分享中,我看見神的奇妙作為。與學員們團契、學習與生活,也豐富了我這兩週的日子。大家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的成長與文化背景,服事不同的族群……這些都成了我們彼此交流的話題。我在此過程中,學習良多。

我也在學員們的報告(柬埔寨文化觀察與跨文化呈現)中,看見了文化的豐富,及自己的有限與無知。唯有謙卑自己,虛心學習,才能有更好的服事。

兩年的短宣經驗,三年道碩的裝備,及MOT的學習固然收穫良多,但還未整合與消化。盼望在預備期能夠好好消化這五年所學,未來能把這些寶貴的學習實踐出來。


編者的話

六歲兒子開始有英雄夢,印有英雄人物的玩具、書包、服飾將讓他萬分欣喜,愛不釋手。近來,他常常詢問我,美國在哪裡?他最想去的國家,竟然是我們鮮少和他提及,擁有大大板塊的美國。他說啊,到了美國,就可以見到他所仰慕的蜘蛛俠、美國隊長和鋼鐵人。

這麼多年來,我們夫婦不曾積極和孩子提及美國漫威英雄人物,也沒帶他觀賞同類電影。但小朋友在學校或教會玩在一塊,難免就「傳染」了對英雄救世的崇仰情懷。噢孩子,媽媽我幼年時,也曾非常迷戀超人和蝙蝠俠!只是沒想到,多年以後的今天,越來越多英雄人物帶著各種炫技鋪天蓋地橫空而降……降在大人小孩的心裡,降在每一個被庸擾破碎充塞,渴望得到救贖的心靈。我想,自古以來,人們所憧憬的救世英雄,都是酷炫無比,威風八面的吧!孤孤單單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得到的卻是世人的唾棄。

但就是因為十字架上捨己的愛,造就了一群橫跨世代的無名英雄。這些英雄沒有酷炫的裝扮和配備,難以出現在五光十色的熒光幕上。他們很多離鄉背井,隱身在破敗和灰土中,關懷陪伴當地人。

〈願愛,在社區服務管道中流通〉的林慧清,留守泰國清邁多年,與第六村村民同喜共憂,藉剛建立不久的宣教中心,延伸並加強關懷行動如進行社區醫療探訪、戒酒小組及學童課後補習班。董上羊牧師也在〈共創非洲宣教夢〉裡忻悅分享華人宣教差會在非洲宣教史上所立的一個里程碑——烏干達宣教中心,繼續社區關懷事工:扶貧技術培訓、宣教教育,Nmuwango貧民窟服事等,祈願將關懷事工做得即廣又深。

金城小祁和母親的故事,緬甸南翁破碎家庭和猛吉山上演多年的「搶姑娘」戲碼,都是躁動不安的世界選擇忽視或不願直面的人間片影。我懷著沉重代筆寫這兩篇小文,陰鬱更染藍了夜裡的夢。翌日,盼望隨著曙光照亮我的心房……我深深感激晨光、小麥、JR和到南翁辦福音學校的團隊,因為他們攜帶恩典介入,這些悲劇和難堪,才有了轉折。

在柬埔寨服事多年的鍾倩雯認為,宣教士需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以「愛鄰舍」的心看到社區的需要。這些放下自我的宣教士,默默走著一條跟隨的路。她在〈重尋美善、轉化社群秩序的「社區關懷」〉一文寫道,「社區關懷的工作是跟隨耶穌的榜樣成為

『僕人』,謙卑地以奴僕的心態服侍他人……他們以僕人的心態忠心良善地管理神所賜的時間、金錢及所有的恩賜。」鍾倩雯平實有力的筆觸,給忙碌於關懷事工甚或遇到瓶頸的我們一個喘息的空間,重新思索宣教與社區關懷的意義。

親愛的孩子,這些是媽媽打從你小時候就和你說的另一類英雄故事,今天,我仍要繼續說。當你緩緩一步一步走上這條跟隨的路,用心付出,有一天,你將用信心的眼睛看到,榮耀的耶穌從天降臨,祂的榮光,遍滿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