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任的話

宣教使命的初衷——為了神的榮耀與復和的關係

第一批見證耶穌基督降生的牧羊人,親自見證天使天軍的宣告説:
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路2:14)。
耶穌被差到世上來的宣教使命,就是爲了叫神得榮耀,
將神與人復和的福音帶進萬民中。

從聖經記載兩段有關主耶穌給門徒的大使命經文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看見祂的心意: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 28:18-20)

使徒保羅指出人的罪根就是虧缺了神的榮耀。所以我們被救贖的人,就是要叫神在凡事上得榮耀(林前10:31)。保羅也認定我們所有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都被差派去履行一項重要的任務,乃是引導萬民與神和好。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林後5:17-18)。因這與神和好的關係,我們便與萬民同叫神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弗1:6)。故此,作為主耶穌基督在地上身體的教會,我們不單要傳講這一個神人復和的福音,更加要在信徒和世人當中活出這福音的真諦來。

本來在全球化的帶動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地球村裡已經拉近了很多。這理應是傳揚復和福音的契機。但全球化同時也帶給教會許多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就是把人類的關係和文化活動都變成商品化。全球化的主要推手就是互聯網。它製造了一個可以讓地球村相交的平台。但這相交的平台卻很快變成了一個商業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互聯網的平台來作推銷或交易活動。無論任何年齡或背景,只要你能吸引到許多網友留意你的訊息,你便可以利用這影響力去作推銷產品。因這平台的方便,每個人生活文化中的一切都可以變成商業用途。商品化確實把人生命的隱私都變成了公開經濟領域的產品。

商品化的趨勢是被三股勢力所推動:資訊科技,物質主義和個人主義。隨著婚姻、家庭生活和鄰舍關係等社會基本關係不斷地瓦解,商品化的趨勢也變得越來越普遍。結果導致社會出現更多的疏離、憂鬱、忿怒和暴力等問題。對教會來說,商品化的挑戰,在於它甚至把基督復和的福音也變成了一種推銷的商品。傳福音變成推銷福音。所以傳福音的成功便在於有多少顧客接受福音。這種商品化的思維方式很容易影響教會用量化的態度去衡量事工的發展。普遍教會傾向於重視:

  • 信徒人數超過培養門徒生命的素質
  • 教會增長超過更像基督的生命成長
  • 超級大教會超過小型的堂會或團契
  • 大型聚會超過小型和面對面的交流

當教會太著重量化的增長而淡化了持久生命的建造,我們便很容易被引誘離開大使命的核心目標——叫萬民成爲主的門徒。建造有生命力的門徒,是必須花時間去更新内在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這不是一般知識或資訊的傳遞,乃是需要同行,榜樣和不間斷的鼓勵才會見到真正的果效。宣教事工同樣要使用這種門徒訓練的模式,去作宣教動員或栽培宣教士。生命越深化,事奉的果效和耐力才越增加。因此,宣教動員和宣教士栽培都必須回到門徒訓練去。其實,華傳在各地都聽到需要生命傳遞或師徒式門徒訓練的呼聲。這種門徒訓練的重點,不在於採用什麼學術材料而是在於生命的引導和影響。門徒生命的栽培非常人性化,絕對不是日後用人工智能機器或電腦可以取代,一種全人生命的流露。

另外一個全球化帶來相關的挑戰,就是它削弱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交關係。當每個人都忙於用手機上互聯網的平台,去尋找自己所喜歡接觸的東西和人時,人與人之間便很難建立良好的關係,更不要說深入的關係。這其實是一件很普遍的社會和家庭問題。很多家庭的成員都越來越少機會坐下來好好談話,就算一家團聚吃飯,大家都各自看自己的手機,卻沒有珍惜面對面溝通的時間。健康的群體,是必須透過彼此面對面的交談和信任的基礎來建立。

我們所要實踐復和的福音,也在於強化神人之間和人與人之間的相交關係。故此,教會除了要著重建立有深度的門徒生命之外,也需要重視建立團契生活和團隊關係。團契生活不是另外一個敬拜聚會或宗教活動而已,團隊建立也不是在於經常開會討論事工的運作。兩者都必須強調彼此之間的坦誠認識、接納、體恤和原諒等。這種相交關係,需有大家願意敞開自己軟弱和治死老我的態度才能實踐出來。這絕對超人所能及,必須靠聖靈同在和加力才能發生。

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差會也再不能依靠單一文化的宣教團隊作為操作模式。在現今多元文化的世界裡,宣教團隊本身應該是實踐復和福音的好地方——在不同種族、宗派和國家背景之間進行融合,治療或復和等。今天宣教使命的模式,必須強調搭配和伙伴關係,重點是讓宣教團隊把他們所宣講復和的福音,用愛將敵人轉化為朋友的福音,活在所服事的圖隊中。

建立教會確是福音全球化的首要任務,但僅僅在不同文化中建立一個聚會點是不足夠的。我們所建立的教會,必須是一個能影響她周圍世界的天國群體。正如主耶穌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馬太福音13:31-32)。建立在耶穌基督磐石上的教會,是一個由聖靈所啟動,並充滿聖靈的恩賜和成果的一個屬靈群體。這群體是必須建立在聖經的教導上,好叫我們不會被迷惑去用量化、唯物主義和商品化的思維方式去建立教會或宣教事工。祈願同工們彼此勉勵和提醒,在這全球化的大環境中,強調生命影響生命的培訓和真正活出復和關係的團隊和教會。因爲,我們宣教使命的初衷,就是爲了神的榮耀,與祂和人復和的關係。


主題文章

持守宣教初心

神在創世時已賦予人類有群體生活的特性,創造的美善不但指向個體,也指向群體的人際關係。因此,只有在健康的群體生活裡才能培養出整全的自由和成長,全人的福音亦不能抽離人的社會性。福音除了傳揚悔改得救的信息,也讓人渴慕追求愛與公義並存的團體生活。宣教士源於對神國在地若天的想望與信心,催逼他們勇於察覺那些無法為自己發聲的人,且致力於建立健全的群體網絡,藉此建立公義的社會。

唐代白居易在《畫彌勒上生幀記》中說:「所以表不忘初心,而必果本願也。」意思是時時不忘最初的發心,最終必能實現其最初的願望。由此可見,一個人期待自已所做的能開花結果與其初心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因為初心能促使一個人窮一生的時間、精神、力量、思想去完成那初心所期待的成果,哪怕前路艱難,達致成果的路所需要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

曾兩度被《時代雜誌》讚譽為「印度洋上最偉大的廚師」和榮獲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選為「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的台灣第一個世界級頂尖名廚江振誠,在 《初心》書中曾說:「一輩子可以做一件對的事,就夠了」。他認為一旦認定自己所做的是對的,就值得一輩子投身其中,不會有遺憾了。

對一個宣教人而言,有從神來的召命和使命感是一生走宣教路的關鍵,因為宣教是一個召命,而不是一種職業。筆者從神學院畢業後全時間事奉至今也快45年了。多年以來,從未敢忘記宣教的托負,即使現在已從前線退下來,仍不敢輕易忘了這使命感。從反思過去宣教士所留下的典範和閱讀近期的宣教研究報告,都指向宣教初心這大前題。本文嘗試從個人反思、宣教典範、和近期宣教研究三個角度略談確認宣教召命、貫徹始終宣教托負、和延續宣教初心這三方面。

確認召命

宣教人踏上宣教之途始發於回應神的宣教召命(Missio s,就不會產生宣教人。北美洲聯合差傳組織Missio Nexus與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教授Dr. Benjamin Teitelbaum,於2016年共同研究北美洲宣教士前往宣教工場的初心動機 ,有186位來自不同差會的宣教士參與這項研究。結果顯示有32%的回應者認為是神呼召他們作宣教士,30%回應者表示因順服神的呼召而上工場,26%認定神呼召他們到特定的宣教群體去,6%基於教會或工場的呼喚而去,4%因曾參加過訪宣後受感而去,還有2%因與宣教士結婚而跟隨配偶到宣教工場。這研究報告充分顯示這186位宣教士,絕大部分都帶著宣教使命而當上宣教士。雖說有2%是因婚姻關係而跟隨配偶上工場,筆者假設這少數人也至少認同配偶的宣教負擔,才會跟著到宣教工場。其中一位表示因順服神的宣教呼召而成為宣教士的回應者說:「我非常清楚經歷神在禱告中呼召我。」(I experienced a very clear call by God. It came entirely through prayer.)

雖然這研究的對象主要以北美地區的宣教士為主,不一定全代表華人的情況,但從筆者的個人經驗,和根據過去多年在差會負責甄選宣教士和督導宣教士的經歷,都見證宣教使命是被看為必須有的重要因素。這使命感不一定為其他人所能理解,但對筆者及宣教士而言,是畢生投身宣教的主因。

筆者中學時代蒙神呼召全時間事奉,當年對宣教完全沒有認識,只將自己獻給神使用。在讀神學時,因為聽到世界各地的需要,因而產生宣教的負擔。當年神學院課程設計連最基本的宣教學課程都欠缺,不要談宣教學的其他訓練了。當年的資訊也沒有今天的發達,國際旅行也沒有今天流行。筆者出發前往菲律賓宣教時,是筆者生平第一次乘坐飛機。雖然神學畢業前曾有一些地方邀請加入他們的事奉行列,但筆者前往宣教是基於順服神放在心中的負擔。當時曾被一位醫生誤診患有肺結核,以為甚麼地方都去不了,心中的宣教負擔卻仍相當強烈,故不敢違背神的召命。最終得知是誤診,筆者便隨著心中的帶領到宣教工場去。

最近讀到宣教士富善牧師(Chauncey Goodrich)的事蹟。說到富善,可能許多人會感到陌生。他就是華人教會已沿用多年的《和合本聖經》翻譯委員會的7位委員之一 ,也是翻譯過程中的把關人。富善在中國宣教60年,其間喪偶兩次,亦曾兩度失去兒女,精神和心理打擊甚重。但富善仍沒有違背初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確認神清楚的召命 。

貫徹始終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話,卻少有人知道下一句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以順服神走上宣教路的初心並不代表從此走上坦途,相反,宣教士所遇到的攻撃比其他人更多:如事工沒有預期成果、拿不到長期居留簽證、學不會語言、自己或家人患病、父母體弱多病甚至離世、喪偶及失去兒女、缺乏經費支援、團隊問題等都成為宣教士流失的原因 。

上述問題都是宣教士常遇見的問題,而且部分原因不能避免。如果是這樣,能讓宣教士貫徹始終地持守初心,除了是順服神的召命外,就是在於宣教士如何看待上述問題的心態了。宣教士若看這些經歷(問題)是神讓他們學習成長的途徑,就不易淡化或放棄宣教初心。相反,若宣教士以這些苦難為可恥或認為已被神丟棄,因而懷疑神的呼召,放棄宣教已幾乎是必然結果。

其實,宣教士的經歷並非全是負面和沮喪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正面和雀躍的。宣教士學會了語言,就會結交很多異文化的朋友,從他們的生命中可學會很多與本文化不一樣的事物,生命因而越來越豐富。在異文化環境中開展新的事工,要懂得如何讓當地人清楚明白福音的內容,是一項重要的挑戰。有了當地人歸主後,要建立一間本地色彩的教會,學習當地文化是免不了的操練。學習的過程有時會叫宣教士感到氣餒,但成功時所帶來的喜悅是沒有任何世間東西可以取代。

筆者初到菲律賓事奉時只有24歲,剛從神學院畢業,沒有社會工作經驗,當然也代表缺乏待人處世經驗了。當時帶著一股熱誠和文化優越感,到一群都比筆者年長的人當中去工作。由於缺乏待人處世經驗,也帶著文化優越感,又要用自己仍在學的語言與人交往,故在說話行事方面曾得罪過人。因著神的憐憫,當地的信徒和群眾都採取包容,才不致被拒絕。回想起來,這些學習都成為筆者宣教生命成長的痕跡。

後來筆者在南韓的事工主要是訓練傳道人,對於一個從未負責過辦神學院的人來說,所需學習的事非常多,如培養學生的生命素質和關心學生畢業後的出路等。同時又得與來自不同國家的華人同工和韓國同工配搭,過去所學的待人處事經歷成了筆者的待人處事基礎。後到泰國服事時,設立一個基金會的平台供後來者開展事工,不懂泰國法律卻得與當地人合作……種種經驗的積累對筆者而言都是一種成長。

上文提及富善兩度喪偶和兩次失去兒女。兩位夫人都因病辭世,第二位富善夫人竟在婚後不足100天便病故,無情的打撃對富善影響極大,但富善選擇順服接受,化悲痛為力量投注於事工上。第三位富善夫人共生了4名兒女,其中頭胎兒子於一歲多夭折,女兒於12歲時因糖尿而死,富善夫婦都選擇默默順從的態度來面對兩位兒女離世的椎心剌痛。這些都是宣教士生命成長的學習。

當和合本翻譯委員會成立後,富善是委員會其中一員。翻譯過程歷時27年,富善描述當時的困境:「要出版一本聖經,文字與原文相近,又要淺易到在禮拜堂或家中宣讀之時,普通人聽見也可以聽得懂,還要在文法上準確,且由相隔甚遠的地方(東北至北京、西南至貴州)選出來的代表負責完成,那就足以嚇怕任何一個團體了。起初幾年,這工作似乎叫我們的代表絕望。他們如何努力尋求彼此諒解,和同意於一種譯法,往往便耽誤了很多時間,也叫人可氣又可笑」 。當年的交通沒今天發達,通訊渠道也沒今天便利,可想而知當時的困難,互助互諒的工夫是不易學的。

後來委員會成員都因事工繁忙、退休、健康欠佳等原因退出,惟獨富善留在委員會。當委員會主席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息勞歸主時,富善就接任主席,完成翻譯到出版的工作。富善能貫徹始終,克服重重困難,因為他認定是神引導他到中國宣教,而為中國人翻譯一本讓他們讀得懂的聖經是神的托負。雖然遭遇上述各樣打撃,但他認為這些經歷都是他生命成長的學習,所以願意順服,不與神爭辯。

延續初心

宣教不能獨力完成,也不是一代人就可完成的事工。每位宣教士總會有退休或離世的時刻。在宣教士退下火線後,將從學習得來的寶貴經驗留下給後來者,以致宣教的火能相傳下去,這樣,宣教初心才不會消失。

筆者在未退休前,已明白培育人才的重要性,因而決定在退下火線後投身於培育宣教人才事工方面。因此,不論是神學院的宣教訓練,宣教士職前訓練,工場的訓練,和關懷宣教士等都願意投入,期望筆者本身的有限經驗,可陪伴同工走過不容易的宣教路。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來華宣教後,他因需要同工而向神求賜同工,結果神將倫敦會委員們認為言行粗俗,文化素質低的米憐(William Milne)帶來。因得不到簽證,馬禮遜和米憐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成立「恆河以東傳道差會」(Ultra-Ganges Mission),創辨英華書院,由米憐擔任校長,成全了米憐的宣教生命。英華書院初期校友中就有中國首位牧師梁發,第二位牧師何進善(何福堂),林則徐首席英文秘書袁德輝等人;米憐也創辨世上第一份華文雜誌《察世俗每月統計傳》。

戴德生將劍橋七傑帶到中國,成全了他們的宣教生命。七人中後來何斯德成了戴德生的接班人,施達德創辨了環球福音會(今日的WEC International)等,這些都是一些宣教士培育宣教人才的典範,今日仍值得學習。

結語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應用於宣教路仍非常貼切。華人教會極需要有人不為自己計算代價,確認宣教召命的人走出來,同時也需要有人甘願付代價在宣教路上堅毅地學習成長,更需要有培育人才的長遠計劃,使宣教的初心能具體實現下去。


參考資料:

  1. https://missionexus.org/mission-motives-full-report/
  2. 和合本於1919年面世,距今剛滿100年。
  3. https://wellsofgrace.com/biography/china/goodrich.htm
  4. 美南浸信會認為宣教士離開工場的首要原因是宣教士團隊的矛盾。Paul Akin, “The Number One Reason Missionaries Go Home”, Church Planting (May 25, 2017).。
  5. Missio Nexus 發表的2019年宣教士流失研究報告將宣教士流失的原因歸納為:自然因素、健康因素、家庭因素、人際因素、職業因素、機構因素、工場因素、和辭退因素等8大類。 Attrition Study Research Report, Missio Nexus, July 2019.
  6. https://wellsofgrace.com/biography/china/goodrich.htm

主題文章

雀躍宣教五十載

五十年前宣教的呼召

以西結先知是一位同文化宣教士,是一位向自己分散在外國同胞事奉的宣教士,正如今天有很多宣教同工專向分散的華民群體傳福音一樣。以賽亞先知也是一位宣教士,他與以西結有別,他是列國的先知,向普世萬民傳福音,正如今天很多宣教士,不單只向自己民族傳福音,更是跨越文化進到列邦中宣教。但是以西結與以賽亞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倆宣教生命的始點均看見神的榮耀,神的寶座,聽見神的呼召。後來他們雖然在艱苦的宣教道路上遇到各種衝擊,他們總是不斷回到宣教的始點,就是神親自給他們的呼喚,呼召及賜下的異象。因此,他們沒有因遇到困難便退縮洩氣,仍然能努力不懈,堅守崗位,堅持到底。

許多宣教士走上宣教道路後,遇到了同工問題、行政的不協調、人的軟弱、經濟不足等,他們便灰心喪志,半途放棄離開。這主要是因為他們忘記或離開了宣教道路的起點,忘記了初心、宣教生命的第一章:神的呼召與所領受的異象。

2019年是我獻身五十週年紀念,感謝神保守我能持續服事至今,而且在這五十載宣教路上,歡欣雀躍,充滿恩典。五十年來雖遇到許多困難,受了許多攻擊、病痛,面對許多失敗,但只要回到五十年前宣教的始點,在主前一次次重整重溫神的呼召與異象,立刻就有了走下去的力量。

五十多年前,我的呼召由以下的幾個因素結合而成:

1. 神的呼喚:

在一個週六早上,我拿着聖經獨自上山靈修。從以賽亞書四十章開始細讀默想,神的話啓示了祂的偉大——祂在曠野開大道,沙漠開江河,掌心量諸水,手掌測蒼天。祂是獨一真神,是首先的,末後的,除他以外再沒有真神。當我讀到以賽亞書四十五章時,經文特為顯大:「我耶和華所膏立的古列,我緊握着他的右手……我必親自領導你……我必把隱藏的寶物和在隱密處的財寶賜給你,使你知道我就是按着你的名呼召了你的耶和華……」特別是第十三節:「我憑著公義興起了古列,我必修平他的一切道路;他必建造我的城,釋放我被擄的子民,不必用工價,也不用賞賜,這是萬軍之耶和華說的。」(新譯本聖經)神呼召古列作他的僕人,釋放他的子民,神要我也作古列,作他的僕人,作釋放的工作。我在聖經旁邊寫着:「我願意作古列。」從那時候開始,我將我的英文名改為Cyrus Lam。

2. 神的異象

五十多年前我在香港中區一間會計事務所上班。有一天我去稽核一家公司。天氣突然改變,從三號風球升到十號風球,公司告知我們可以立即回家。我趕到了碼頭,人山人海,大家都焦急地在等渡輪從香港回九龍半島。在大風雨中,很久才來了一艘渡輪,艱難地停泊在碼頭。鐵閘一開,群眾蜂擁而上。我夾在人群中,看見有人跌倒被踐踏,聽到女人尖叫、玻璃瓶破碎的聲音……那時,神給我看見一個異象:世人在這風雨飄搖的世代,都在尋找一條歸家之路,誰去領他們回家?我看到人群的困苦,明白了神的心意,決定放下工作,進入神學院裝備自己作福音的使者。

3. 神的價值

還在上班時,公司派我和同事到一間銀行做年終核數。職員從銀庫搬出所有的現金,堆滿在一整張長桌上讓我們點核。在滿桌鈔票前,我心中有一聲音在問:「你的人生意義及價值是什麼呢?就是為了這些,還是有更高的意義?為主搶救靈魂比這一切更有價值!」在宣教的路上,每一個獻身者都經過價值觀的衝擊、計算及衡量,認定事奉主超越了一切物質、名利及富裕安全的生活,甘願作一個無名的傳道者。我選擇了走主要我走的道路!

五十年以來,這從神而來的呼召,神聖言的印記,神給的異象與負擔,也經過價值觀的衡量衝擊而作的決定,成了我宣教道路的基石。每遇困難與衝擊,我必回到宣教的始點,重新評估與對焦,重得力量,以致能繼續雀躍於宣教路上,長久不懈。

五十年前作一個宣教士所面對的問題與困難

1965年我進入建道神學院,1969年畢業,得香港一差會接納,派往印尼開荒植堂,開始了首期三年的事奉。五十年前的神學重視訓練牧者傳道,缺少宣教訓練,初設的差會也沒有什麼體制,出發前對工場完全不認識。我沒有坐過飛機,也沒有去過印尼,宣教的道路就這樣從零開始。五十年前這種差派的方式,很像目前國內一些差會的運作,只憑單純的信心及愛靈的熱誠,便一衝而出,沒有別的考慮,相信一切主會負責。

我嘗試把當時在長宣路上所遇到的十種問題及困難,提供給目前參與長期宣教的同工或開始差派的教會,作為借鏡:

1. 父母供養的問題

我的父親是做生意的,我獻身去神學院念書,他強烈反對。他雖然信主,但他知道,孩子去讀神學,以後的經濟就沒有著落,他開設的工廠也後繼無人。為此他整整哭了四天,但我的心志已定,讓他失望大受打擊。當時我的信念是:我獻身讀神學,主必祝福他。

在我讀神學的第二年,父親生意失敗,受打擊且得了心臟病,經濟窘迫。我心裡非常難過,跟神辯論:「神啊,你呼召我出來,為什麼你不祝福我父親呢?為什麼你不賜福他的生意順利,保守他的健康?」我預備離開神學院,去找一份工作支援家庭,但是,很多弟兄姊妹都安慰鼓勵,為我禱告,勸我憑信心仰望神的供應。感謝神,那段日子我每次打開信箱,裡面總有「烏鴉叼來」的愛心奉獻。我把這些支持帶回家幫助父母。我經歷了神的信實,和肢體的關愛。

畢業以後,照理說應該留在香港牧會,但我決意要去印尼宣教。可是沒有人照顧父母,特別是我有經濟上的壓力。我的差會每月給我400港幣,我把300元給父母,100元留給自己在印尼使用。但一個月靠100塊在怎麼夠生活啊?儘量簡樸吧!那裡的信徒待我很好,每次主日,總是有人帶些番茄、雞蛋等還有生活用品供應我。我住在教會不必交租,交通方面則是騎腳踏車代步。我在印尼省吃儉用,將大部分的錢留給父母。

2. 裝備不足的問題

去工場之前,我完全沒有受過宣教訓練。在四年的神學院課程裡,沒有一門像「宣教的聖經根基」這樣的科目,也沒有認識文化、怎樣建立教會的科目。我未到過印尼,也不認識當地人事物,差會的指令就是去佈道建立教會。我這新丁在這些方面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只好摸著石頭過河,一邊做一邊學,到處碰釘子,付出沉重的代價。

差會沒有安排語言學習,自己所學零星的問候語,只能應付日常生活,講道或分享福音遠遠不夠。語言貧乏,心中膽怯懼怕,只能留在華人圈子作華人事工,無法融入當地文化及跨越事工。

3. 差會體制的問題

我當時參加的差會,是由同宗派幾十間教會組成,沒有完善體制,任何事都是一牧者說了算。在印尼工作五年,差會未派過一個代表探望,也沒有短宣隊來過。我沒有醫保,腸熱病危入醫院,出院後差會才知道。住院的醫療費,所幸得當地弟兄姊妹資助。這情形可能也是國內很多差會遇到的問題。

另一個差會體制的問題是,差會由主任牧師或教會主導,缺少完整的行事守則及主管。這種架構難以理解工場及工人,因牧者的思維及想法,往往會與工場實際情況有極大的差距。

我參加的差會是一個宗派差會,我不是該會會友。我被差派的那天,現場會眾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們,被差出去以後我們不易與不認識的教會或會眾溝通。宣教士需要與後防的支援教會或團隊有生命及資訊的交流,建立前後方互相溝通、信任,彼此代禱的關係。這樣的仗才能打得持久。

4. 工場策略的問題

當時印尼政府排華,關閉華民學校,禁止用中文,更不允許有中文書籍。華人學子只能學印尼語,說印尼話。我沒有學印尼語,而攜帶的使命是開設華人教會。工場的策略因此只集中年長群體,少向年輕的華裔傳福音,更無法跨越文化,教會的發展也因此變得狹窄而單元。

5. 了解工場的問題

不了解工場的現況及文化就進入工場,很容易產生問題。飲食、文化方面,生活、環境方面等,都具有很大挑戰。稍微不注意,不了解,就會釀成大錯。有一次我用左手拿錢給一位三輪車夫,他憤怒地拍開我的手,原來當地人認為左手是不潔的手,使用左手是對人不敬。這都是因為沒有了解當地文化所產生的問題。

6. 事工期望的問題

差會和教會的領袖通常希望看到立竿見影的事工果效,但這將給宣教士一個很大的壓力。在一個新的環境,要立刻帶領人信主,建立教會,談何容易!對於第一個任期的宣教士來說,重要的不是收割,而是適應及學習。特別是在一些回教國家裡,三五年內未必看到一點果效……後防支持的教會不斷地問:「宣教士去了這麼久,有沒有帶領人信主,有沒有建立教會?」他們不了解前方宣教士到工場所面對的困難和環境,快速地要求成績果效,對起初出工場的宣教士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後防支持者應多一點關懷和理解,少一點催逼和不耐,畢竟對適應環境和學習語言的新丁都需要時間。

7. 單身事奉的問題

單身弟兄到宣教工場,比單身姊妹的挑戰更大,特別到熱帶地區所面對的試探更多。當地女孩穿著單薄,加上她們開放熱情,她們的父母也喜歡女兒結交國外男友。一個單身的男同工,面對孤單和生理上的需要,撒旦的引誘容易趁虛而入。單身宣教士,最理想的情況是能兩個或組成團隊差派,這樣可以互相守望,互相扶持。

8. 婚姻對象的問題

如果要在宣教工場選擇伴侶,範圍非常狹窄,很多宣教士因此失去結婚的機會。有一個西方女宣教士,她六十多歲退休後回國才結婚。宣教士如果找一個當地人結婚,他(她)會立刻面對身份問題,他(她)的身份將是什麼,宣教士還是當地同工?

9. 團隊配搭的問題

宣教不是一個人的工作,當有多於一個人的團隊時,需要學習團隊合作。如果團隊不和睦,整天要處理人際關係,工作便很難開展了。我被派往印尼的團隊一共有三個單身弟兄,沒有隊長,沒有團隊領袖。彼此之間沒有共識,更沒有整體策略,各人獨立運作。若隊工沒有聯結,彼此不常見面相交禱告,工場遲早會出問題。在當年工場上,一位同工在另一城開拓。他到後忘了向警察局報到登記,引起了政府各部門來調查,最後因印尼的貪污及排華,引至幾個單位宣教士全得撤離,撇下了幾個剛開設的年幼教會。

10. 事工承接的問題

宣教士不是長遠停留在一個地方享受成果而不離開,因此承接工作顯為重要。宣教士如果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身上,沒有訓練或安排當地人接替工作,宣教士一是不能或不敢離開,二是要離開時卻沒人接替,工作均受虧損。宣教士是外國人,無法永遠留在一個地方,乃是要交棒給當地人長遠去發展。保羅因有妥善承接事工的策略,才產生了美好的事工成果。過去我們的團隊因一個同工的過失,導致幾個單位同時得離境,初建的教會立刻面對無牧的困境。感恩當時有當地的女傳道願意承接,工場才得以繼續發展,而且超越了宣教士的語言隔膜,直向印尼語的群體傳福音。

五十年來致力建立一個健康差會的挑戰與領悟

五十年來,除了五年在印尼作宣教士,一年在香港作聖經翻譯員,十年在加拿大牧會外,我其他時間都在致力建立差會的事奉,嘗試整合過去宣教的經歷、牧會的經歷,構思如何建立一個健康的差會。以下是一些建立一個良好差會的領悟:

1. 需要有良好的領袖

差會的領袖條件很多,如講道、行政、異象、信心,生命與生活的見證等,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就是需要有宣教的經驗,特別是跨文化宣教經驗。差會的主管自己若沒有宣教工場的經驗,便對工場及宣教士了解不足甚至產生誤解。七位同工組成和開始了華傳,其中幾位有宣教工場經驗(海外華民的經驗),其他幾位只有辦理機構及牧會經驗。這樣的主管群不是最理想,思維及模式比較傾向同文化事工,缺乏大使命的跨文化動力。經過了多年的學習及新同工的加入,目前在這方面已有很好的改進。這改進的辦法是差會的領䄂不斷接受專業知識及訓練,因為若缺乏差會專業,教會,特別一些有資源實力的教會會認為自己比差會做得更好。

2. 需要有素質好的工人

差會開始時因缺人力,徵召了一些素質不理想及年紀較大的宣教士,差會因而在訓練、管理、學語言、事工延續、團體配搭等面對不少挑戰。差會後來又徵召了年紀較輕,動力十足,但缺少有經驗的工場同工,同樣也出了不少問題。一個健康的差會需要有經驗成熟的宣教士督導及帶領工場,也需要徵召年青的宣教士給工場訓練,組成一個有督導又有動力的團隊。

宣教士是差會的招牌,有素質的同工刻苦勤奮、謙卑忠心、工作見效,接觸宣教士的人看他們的心志及事工都受感動,差會自然得到好名聲。相反,若差會的宣教士素質差,懶惰不負責,尋求安逸,或整天對著電腦迴避人群,這自然會影響差會的聲譽。

3. 需要和教會有良好關係並得到信任

差會和教會之間沒有建立良好關係,要教會把錢把人交給差會是不太可能的。關係的建立需時培植,需多見面及溝通,贏取信任需要付上代價。華傳剛建立的時候,需要資源、人力和經濟,同工們群起到教會服侍分享,得到各地教會的信任和支持,使差會能開展維持至今。

華傳是信心差會,信心差會沒有宗派教會的背景,完全靠忠心、專心、盡心的事奉贏取教會的信任。建立維持一個健康的夥伴關係,差會才能做得有效持久。

4.需要有良好的架構與分工

良好的差會需要有一個健全的架構,上下分工清楚,這架構不單是後防與前線的分工,主管與宣教士的分工,而最重要是董事與同工的配搭。過去有一個差會,董事們都是由有名望的義工如牧師、醫生、教授、科學家、商人等組成,這群領袖對宣教的意識和心志與全時間同工們的領受不一定一致。但因他們是最高領導層,因此他們的不和諧在組織架構上易出致命性的破壞力,這差會由外行人帶領內行人,終究衝擊不斷。

華傳的開始,有一班有負擔宣教的教會領袖作董事,他們各有自己教會或帶職事奉的崗位,每年來開會一兩次。他們對同工表示自己不是全時間投入差會,因此他們的角色只是對同工事奉的印証、信任、指導、關懷及支持,讓同工全心全力投入工作,這樣的架構最健康和諧,是美好的配搭。

另一方面,健康的差會團隊從上到下清楚的分工也非常重要,職事分明能使事工更有果效。華傳是一個國際性的差會,在總部以下分設九個國家的辦事處,每個辦事處的功能相當於一個地區性的小差會。每個辦事處在所處的國家或地區立案,有主席、委員,徵召當地宣教士,交總部統籌集訓管理工場分配。總部把這九個國家的辦事處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國際網路的差會。

5. 需要一個良好的管理制度

一個健康的差會不能建立在一個強人身上,而需要一套完備良好的管理制度。既要管理,也要有為父為母的心,好的制度有活力彈性不死板,按差會的增長而調整。制度乃服事人而非人服事制度。差會的行政手冊反映出差會行事的愛心與公平,使各階層的同工感受到加入了一個有規矩制度,但也有愛心關懷的團體。

管理制度裡包括了現在的安排及長遠的預備,現在的安排是出工場即刻要面對的人事物,但宣教士出去不是兩三年就回來,有可能是二三十年,差會要為他們考慮將來的生活。這樣,宣教士出去就一無掛慮,他們為神的國度獻身,差會也為他們安排周全。

6. 有良好的經濟制度

差會有兩方面重要的工作,就是召人與籌款,兩者缺一不可。有些差會人力不少,大家很努力工作,卻不斷出現赤字,工作發展受限制。另有一些差會經濟豐盈,只是找不到宣教士。因此,良好的差會不但徵召到良好的工人,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經濟制度。良好金錢的制度有兩方面:

(1)經濟的來源:每個宣教士要學習分享生命與異象,從而得到教會認同及支持,宣教士與教會建立金錢的關係與禱告的關係一樣重要,兩者分不開。差會的主管若只有大計劃開拓事工而不善籌款,或差會的運作費只靠抽取宣教士籌款中的行政費,差會的經濟將會面對窘迫。差會主管的其中一樣重要工作就是籌資金,邀請眾教會共同來參與,也要花時間開源,約見有經濟實力的基金會、商人,為著國度的事工奉獻他們的財力,成為事工的夥伴。

(2)經濟的管理及運用:良好的差會要有好的經濟制度,對宣教士的支持及福利、工場的發展、長遠的儲備等皆需關顧周全,對教會及宣教士有清楚的交代。

7. 有良好的發展策略

有良好策略的工場就有長遠有效的發展,正如保羅的植堂及團隊建立方式,產生長遠的功效一樣。有些老差會在工場多年沒有起色,使用多年的老方法,反觀一些新興的差會運用新策略和方法,使得他們後來居上,不斷超越發展。

8. 有良好的訓練計畫

每一個出去打仗的士兵都應該知道他打的是什麼仗,打什麼樣的仗需要什麼樣的裝備。叢林戰需要了解叢林,沙漠戰需要了解沙漠,裝備不一樣,訓練內容也不一樣。

宣教士去回教地區和去佛教或拜精靈的地區,所用的方針策略完全不同。不管到哪裡,到工場後最基本的裝備是語言和文化的訓練,認識和學習語言文化後進入當地族群,跟沒有學習語言進入,本質上有差別。

華傳給新加入的宣教士幾星期的職前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如何做一個有素質的宣教士,如何建立團隊,如何發展工場等,但經驗告訴我們,這種課堂的學習皆紙上談兵,必須到工場有實習性訓練才能有效。因此,差會增加了一兩年督導性的實踐宣教士訓練,然後才正式開始長宣事奉。

離開神學院的校門已五十載,回望走過的路,心中充滿了感恩雀躍。走上這條宣教路全是神的呼召與安排,所成就的也全是靠祂的恩典而成。奇妙的是,祂竟能用一個這樣弱小的人,在這條陌生的路上碰碰撞撞,與華人教會一同經歷成長的艱苦,參與祂偉大的宣教事業。更感恩的是,祂不單要使用我,祂也同樣在這時代繼續呼召那些愛祂願意被祂使用的人,與祂一同完成祂的救贖使命。願榮耀歸給祂!


主題文章

宣教初衷四重力量

跨世紀的宣教路

猶記得24年前,我剛剛大學畢業。在正式進入社會工作前的最後一個暑假,我的人生與宣教相遇了。第一次的短宣,我去了馬來西亞的砂拉越,我體會到跨文化的滋味:用手進食、在河洗澡……為了把福音傳給偏遠的未得之民,短宣隊員與當地的弟兄姊妹一起上山下海,翻譯當地土語,讓原住民認識耶穌是誰。在短宣體驗中,我開始思想自己的生命與傳福音給萬族萬民的關係。一個在短宣過後的宣教大會,讓我的人生從此與宣教緊緊扣在一起!我回應了講員發出的呼召,願意按神的時間成為宣教士,前往神要我去的地方,建立門徒。之後5年,宣教機構舉辦的宣教課程,及教會推動的宣教服事,供我在知識和實踐中不斷接受裝備。

踏進新的世紀,我的人生也進入新里程。我再次成為一個學生,全時間在神學院接受三年的學習。神學畢業後,到一間堂會服事了7年,其間除了牧養,仍有參與推動宣教的服事。2010年,我成為宣教士,被差派進到在牧養期間一直接觸的宣教工場!我在宣教工場服事多年的教會漸漸成熟,再加上新時代帶來的契機和出現的新思維,去年我決定從前線退回後方。我在教會牧養和推動宣教,繼續走在這條宣教路上。

延續初衷的四重力

1. 從上而來的力量 X 神的恩典和憐憫

從首次短宣開始直至今天,我不知不覺在宣教路上走了24個年頭。是什麼力量讓我能延續初衷,堅持走下去呢?首要及重要的一點,是獲取從上而來的力量——神的恩典和憐憫。其實走在這條宣教路上,我並沒有為了保持宣教的初衷而做任何計劃和行動。在整個過程中,每一個抉擇都可以令我忘記宣教的初衷,如:選擇進入神學院而不進入宣教士訓練學校;畢業後選擇進入教會群體而不進入宣教工場;選擇重歸後方而不留在前方……不過,這更令我深切體會詩人所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也枉然警醒。」(詩127:1)我在宣教路上可以走到今天,完全不是出於自己的努力和計劃,而是出於神的恩典和憐憫!

2. 從外往內的力量 X 變動的時代和思維

「初衷」的意思就是「剛開始或原來的心意」。對我來說,宣教的初衷又是什麼? 回想在砂拉越短宣中,我認識了一位原住民的基督徒。這位姊妹的年紀跟我一樣,當時的她跟隨當地牧者家庭,走進不同的村落傳福音。她所擁有的喜樂生命深深吸引著我。她的生命也一直引發我去思考成為門徒的意思,影響我日後的事奉方向——建立願意去建立其他門徒的門徒。

我認為,宣教路就是一條使萬族萬民成為主耶穌門徒的路。昔日曾以為要走宣教路,就只能離開本地本族,以「宣教士」身分進入異地異文化中。原來在這條路上,神賦予各人不同的角色和職分。我們所扮演的角色和承擔的職分,也會隨時日更迭而改變!

其實,社會在變,時代、各行各業的型態也在變。進入廿一世紀後,整個世界的政治、社會、宗教秩序已經不再和以前一樣。極端恐怖主義出現,各處有迫害。人口急劇流動,宣教工場變身為差派地,差派地同時也成為了宣教工場。網絡科技令全球各地可以即時聯繫,現在宣教工場與我們的距離是「那麼遠,這麼近」……變動的時代和思維,這一股從外往內的力量讓前線返回家鄉的我,可以繼續走在宣教路上,探索神給我的新角色和職分。

3. 從內到外的力量 X 自我察覺和成長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建立了一個習慣:定期退到神面前,讓祂審視我的事奉生命。我在這寶貴時刻裡,再次察覺自己的動機、內在生命的真實狀況和去面對生命中需要成長的地方。自我察覺和成長,這一股從內到外的力量成為我第三股重要的力量,支撐延續我的宣教初衷。

記得在神學院接受裝備時,有機會參與編寫一個宣教課程。當時我心想:「其實不一定要到前線做宣教士,在後方參與宣教的教育和推動也可以!」

不過畢業後我仍然向所服事的教會執事們表示,希望自己牧會五年後有機會到前線參與宣教服事。踏入第三年服事時,我開始為前往前線宣教而禱告尋求神。牧會的第四年,我與之後服事的宣教工場有了聯繫。往後的三年,我們持續性短宣和探訪,我與日後在宣教工場所服事的群體建立了關係,直到我成為全時間宣教士進入他們當中時,我已對他們的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在神的祝福帶領之下,牧會七年後,我正式進入宣教工場。

不知不覺在宣教工場服事了八年,有一天,當我安靜在神面前時,我想起曾聽過的一則故事:

老師問學生:「如果前面有兩棵樹,一棵粗大,另一棵細小,你會砍哪一棵?」問題一出,大家都說:

「當然砍那棵粗的了。」老師又笑問:「那棵粗的不過是一棵普通的相思樹,而那棵細的卻是紅松,現在你們會砍哪一棵?」大家一想,紅松比較珍貴,就說:「當然砍紅松了!」

老師又說:「那如果相思樹是筆直的,而紅松卻歪七扭八,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覺得有些疑惑,就說:「如果這樣的話,還是砍相思樹。彎曲的,什麼都做不了!」老師目光閃爍,眾人猜想他又要加條件了,果然,老師說:「相思樹雖然筆直,可是樹幹空隙多,這時,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們重新思考以上的條件說:「那還是砍紅松,相思樹中間空了,更沒有用!」

老師緊接著問:「可是紅松雖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厲害,砍起來非常困難,你們會砍哪一棵?」學生索性不去考慮他到底想得出什麼結論,就說:「那就砍相思樹……挑容易砍的砍吧!」

老師不容喘息地又問:「可是相思樹之上有個鳥巢,幾隻幼鳥正躲在巢中,你會砍哪一棵?」

終於,有人問:「老師,您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

老師收起笑容,說:「你們怎麼就沒人問問自己,到底為什麼要砍樹呢?雖然我說條件不斷變化,可是最終結果取決於你們最初的動機。想要取柴,你就砍相思樹;想做工藝品,就砍紅松。你們當然不會無緣無故提著斧頭上山砍樹的!」

到底為什麼走進宣教工場?雖然面對各式各樣的事工和挑戰,但相對於變幻莫測的世界和動盪世代的需要,當日所處的宣教工場已成為了我的安舒區。與宣教工場所服事的群體相識十三年,見證了他們的成長。當我真誠地回望我的初衷時,似乎又是時候走進宣教的另一里路——重歸家鄉。現在,從宣教工場回到家鄉已有一年多。面對家鄉新的政治形勢和社會局面,深深體會這完全是一個不容易的宣教工場!

4. 從下而來的力量 X 跨代的同行和學習

最後一股延續宣教初衷的重要力量是從下而來的力量——跨代的同行和學習。在宣教前輩為我爭取機會及給予鼓勵、幫助之下,我才會開始踏上宣教路。沿途神預備了不同年代的弟兄姊妹同行、關懷和彼此扶持。重視真實關係的新世代,提醒我存有(being)的重要;重視靈活化和敏捷的新世代,提醒我墨守成規的存在。在宣教路上走了接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一方面可以說累積了經驗,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說背著不少包袱。在宣教路上,每一世代都有神給予的角色,特別能夠與年輕的弟兄姊妹同行,能助我延續宣教的初衷!


i宣

宣教士談5G

會寫這個題目,是因為今年夏天受邀到一個教會差傳年會講道,該教會所定的主題是「5G新時代的宣教策略」。坦白說,我自己不是資訊科技專家,我在準備的過程中想:「一個普通的教會,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5G?」我們大部分人就只是個網路用戶,資訊科技的進步對我們而言的實際意義就是更快速、更方便。既然大家都不是專家,這題目要怎麼樣講?

我回到被自己視為「人生使命」的經文去默想——歌羅西書一章25至29節,不久後,宣教事業的5G漸漸浮現在腦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進步,這五個G才是宣教事業不可少的元素。該段經文寫道:「我照著神為你們而賜給我的管家職分,作了教會的僕役,要把神的道,就是歷世歷代隱藏的奧祕,傳得完備。現在這奧祕已經向他的眾聖徒顯明了。神願意使他們知道這奧祕在外族人中有多麼榮耀的豐盛,這奧祕就是基督在你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我們傳揚他,是用各樣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我也為了這事勞苦,按著他用大能在我心中運行的動力,竭力奮鬥。」(新譯本聖經)


1 God:對一神的確信

在保羅短短的陳述中,「神」無處不在:神是選召並賜職分者(神所賜的職分),神是信息的來源(把神的道理傳得全備),神是選民的主(祂的聖徒……外邦人),神是成就永恆計劃的主宰(隱藏奧秘、顯明奧秘、立基督為聖徒的盼望),神(或基督)是被傳揚的內容(我們傳揚祂),神也是傳道者力量和動力的賜予者(按著他用大能在我心中運行的動力)。

在宣教的事業上,神子民切勿忘記神臨在每一個大大小小的領域中。我們所從事的,徹頭徹尾是一個神的工作。我是被神所召,領受神所賜的力量,按照神的旨意傳講神的奧秘,把人引導到神面前的人。因此,我們知道所做的事情是尊貴的、有永恆價值且又是保證一定會做成的。少了這信念,宣教便成了最吃力不討好又毫無意義的事業。

2 Gospel:對福音的認識

保羅受託的使命是要「把神的道……傳得完備」,並指出這道所指的是「歷世歷代隱藏」而如今「向他的眾聖徒顯明」的奧秘。保羅曾說,他深知這奧秘(弗三4)。這個奧秘的中心是基督(西二2)。保羅要求歌羅西教會為他禱告,以致他能清楚地傳講這奧秘(四3)。

保羅是法利賽人,熟悉舊約聖經,且有熱心事奉他祖宗所敬拜的神,卻因不認識耶穌是彌賽亞,導致當神在新時代興起教會來完成使命的時候,保羅成了抵擋者。後來他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基督,那次的經歷對他而言是極大的衝擊(頓然發現自己正在逼迫自己一心想要事奉的神)。但自從真正認知耶穌是他所等待的彌賽亞之後,他知道神的計劃遠遠大過他所想像的,同時看見神的大能和智慧成就了比他和同胞更偉大的目標。這種新認知大大激動了保羅,直至為此大發熱心,並願意付上一切的代價去傳講這個驚世的奧秘。

宣教,就是在這神偉大的故事中扮演我們的角色。傳揚者若要對此信息有不滅的熱忱,除非自己常被這故事所觸動,方能永保新鮮。

3 Grace:對恩典的經歷

基督信仰不是一套理論。神是真實的,祂今天仍然在積極地工作,每一個基督徒都曾經且應該常常經歷祂的恩典。保羅就很強調神與他個別的關係——「神為你們而賜給我的管家職分」。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背後是保羅深刻的屬靈經歷。他當時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主,並得到授職:「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六16~18)那一次的經歷,保羅的生命有一百八十度的翻轉。他後來寫道:「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稣裡有信心和愛心。基督耶稣降世,爲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3~16)

近幾年從台灣刮起、橫掃各地華人教會的「幸福小組」熱潮,以有效佈道著稱,其策略的口號之一就是傳福音「不是攻腦、而是攻心」。幸福小組雖然每次聚會都有福音的宣講,但信徒的見證也是不可少的環節。福音內容固然是不可少、不可變的基礎,但很少人會因為聽明白了一個道理而信主,真實的經歷能更易打動人。

4 Gifts:對恩賜的發揮

一個徹頭徹尾出於神、關於全人類和宇宙、又大大改變保羅生命的福音要怎樣去傳?保羅說,是用「各樣的智慧」。保羅本身就是善用智慧傳福音極佳的例子。從路加的敘事中可以看出,當保羅面對不同的會眾群體時,他切入和闡述福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他在彼西底安提阿的會堂中向著猶太人會眾講道(徒十三16~41),是從他們所熟悉的舊約聖經來講述耶穌是基督,在雅典向著外邦人講的時候(徒十七22~31),卻從他們所拜的神明著手,還引用他們所熟悉的詩詞來證明創造萬有的獨一真神,保羅甚至用他為自己申辯的機會來傳福音(徒二十六1~29)。

活在現今這個時代,能傳福音的方式就更多了,教會應當激勵弟兄姐妹起來為福音擺上,並且幫助他們善用恩賜來參與宣教使命,甚至提供他們可使用的平台去發揮出來。可惜的是,傳統教會有種常見的狹窄觀念,就是把「當傳道人」當作「全職事奉」的唯一出路。一但有信徒有全職事奉的感動,我們就推薦他去讀神學,然後出來牧會或宣教。神給每一個人不同的恩賜,也帶領他們有獨特的生命經歷,難道非得把他們硬推入傳統對牧師傳道的模板中不可嗎?為什麼教會不能提供更多元化、更有創意的出路呢?如果弟兄姐妹有負擔做體驗教育、有些想做福音音樂、有些想用美術宣教、有些要做兒童工作、有些想創作小說、電影……教會為何不能出錢出力去支持他們,讓他們在所服事的領域也可以「全職」?如果投入這些服事的同工都必須自己另外謀生,然後另外抽時間從事這些服事,我們就不必期待基督教事工能帶給社會多大的影響。

金尼斯(Os Guinness)說得好:「神創造我們,並按自己的意思賦予我們特定的恩賜;而當我們最終找到這恩賜時,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沒錯,教會就是要幫助信徒做真正的自己,那個神所設計獨特的自己!

5 Generosity:對需要的付出

我們相信獨一真神、我們有個永垂不朽的故事、我們經歷過莫大的恩典,又從神領受諸般的恩賜,那些元素如何能真正發揮宣教的功用呢?答案是「慷慨」!少了慷慨,一切免談。

慷慨,就是神愛子生命的特質。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使徒保羅也用其一生致力以此成為別人的榜樣。他在本段提到,他也為了這事勞苦,按著他用大能在他心中運行的動力,竭力奮鬥(西一29)。在米利都對以弗所長老的講話中,他問心無愧地說:「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 我這兩只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紀念主耶稣的話,說:『施比受更爲有福。』」(徒二十18~35)

我們從神白白承受了最好的東西,應當也願意盡一切努力、毫無條件地將它白白地分享出去。

在資訊科技的5G出現以前,基督徒早就5G了;將來世界的5G過去了,我們的5G還要持續到耶穌再來。


情繫華民—奔向骨肉之親

我也走過邊疆路(14)何竟如此

邊疆的助學工作,從早期純粹資助學費到如今全人的關懷與陪伴,已經整整十一年了。
多少的問候和告別,多少的淚水和笑顏,都在蕩漾著彼此的心靈。
為了家訪我們資助的學生,我們常常不辭辛勞,翻山越嶺,
沒有值不值、願不願,而是效法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的殷勤,
用腳去丈量這片地土,用心去觸碰那些困苦流離的人。

沒有哪個助學機構或團體給了助學金以後還會去學生家家訪的,在這個處處講究KPI(績效指標,即投入產出比)的時代裡,費時費力的家訪無疑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但是,耶穌的服事絕不計算成本,考慮得失,祂要在各城各鄉中尋找拯救失喪並願意跟從祂的人。我們的服事需要效法耶穌,用上帝的愛澆灌那些乾涸的心靈,用上帝的愛去慰藉那些孤獨的靈魂。用時下最流行的一句話概括: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用聖經的話就是:愛是永不止息。

近些年,隨著邊疆維穩局勢日益嚴峻,我們的助學工作也是處處受限,舉步維艱。每年暑期都有幾個來自台灣的弟兄姊妹參與,正因為如此,我們這個純民間團體就被冠以台灣背景,加上這兩年兩岸關係惡化,似乎來自台灣的人,好像都有「某某勢力」的嫌疑。台灣背景、宗教背景,這兩種背景使得官方看到我們如臨大敵一般。

這次去W縣家訪,官方人員如影隨形,美其名曰是保護,實則是監視。監視就監視,倒沒什麼,這幾年已經習慣了,只是「虎視眈眈」監視的眼神讓人渾身不自在。有的官員得知我們有宗教背景就故意挑釁,坐他的車時不斷地播放佛教音樂,或含沙射影地說些「嚴懲不待」類似恐嚇人的話,怕我們到處傳教。我感覺像坐在囚車裡一樣。其他志願者和學生同坐另一輛車,還要安插他們中的一位。我們竟然連選擇和誰坐在一起的自由都沒有。碰到這樣的人,我心中的血氣不免噴湧出來,和這些敵視我們的人互懟、互嗆,相互嘲諷。

難道他們只看到我們的背景,沒有看到我們這幾年為這裡所做的貢獻和付出嗎?雖然我們沒做什麼豐功偉績,不值得大書特書,我們只希望平等合作,彼此尊重。他們看到我們資助的學生都很優秀,就惡毒地懷疑我們在漸次地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團體,好像要圖謀不軌!「光照在黑暗裡,黑暗卻不接受光。」(約1:5)這是彎曲悖謬世界的真實寫照。

在結束不甚歡愉的W縣之行後,驅車趕往A縣。這次之所以前往A縣,因為W縣明確表示,他們已經脫貧,以後不需要我們再去。A縣目前還是國家的貧困縣,我們希望失之東隅後,收之桑榆。或許以後可以在這裡長期開展工作。

我們本以為一切可以按照行程計畫進行,可是等志願者們入住安頓後不久,我們卻被一位年輕,且官腔十足的團委幹部勸說,讓我們明天面試學生以後趕緊離開,說什麼旅遊旺季賓館不夠住這類匪夷所思、荒誕不經的理由。其實我們也知道,是我們的背景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他們認為我們是一群麻煩的人。儘管知道他們趕我們走的原因,可還是怒從心頭起,毫不客氣地說:

你們是故意趕我們走嗎?我們這些志願者千里迢迢,拿出自己的時間、精力和愛心,難道這些付出還不如那些遊客?如果一開始你們覺得我們身份特殊嫌麻煩,那就早應該拒絕我們。我們的行程是刻意按照你們的時間來定,怎麼說變就變,出爾反爾,這是你們的做事方式嗎?!」

這位團委幹部面露難色,支支吾吾地連忙辯解不是要趕我們走的意思。我繼續說,「你們只想要成績,卻不願承擔壓力和責任,天下沒有這種便宜的事,況且我們的助學方式不是這樣的。我們要看過每一位我們支持的學生,如果你們要我們明天走,我們絕不會支持這裡的一個學生!」說完後,這位幹部百般無奈地回去協調。

這真的是欺人太甚!我們做了這麼多年的助學工作,還是第一次碰到如此「禮遇」。其實,我們不在乎真正的禮遇,在乎的是雙方本著共同的目的而去,就是讓窮困的孩子能上大學。

第二天的行程是自由活動,我們一行人去附近的一個冰川公園遊玩。但是,第三天與學生的面試和第四天家訪的行程還沒有作最後確定,這次A縣的助學隨時有被取消的可能,結果就等最後通知。雖然人在冰川公園,心一直在想這件事,不住地為此禱告。這次訪宣,M縣早就告知去不了,如果A縣再取消,我們拿什麼給這次訪宣的弟兄姊妹看,他們所屬的教會都是非常有潛力,對宣教特別有負擔的。這些年來,這些教會無論在人力、經濟、禱告,還是與我們機構的配搭上,已經成為很好的夥伴關係。我真的不敢想像那個如果,越想心裡壓力越大,只是不住地求神開路,破除艱難。

感謝主,第二天晚上得知,第三天和第四天的行程照舊。我們頓時如釋重負,心頭的大石一下子被挪移。神是信實的,祂垂聽了我們的禱告,「洪水氾濫時,祂坐著為王」。若是祂的心意,祂必在沙漠開江河,曠野開道路。

後兩天的行程雖順利進行,但這些團委的幹部們像鬼魅般與我們如影隨形,他們絕不放過每一次只有我們和學生在一起的機會,怕漏聽每一個單詞,每一個音節,怕漏見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提防著我們像盜賊一般。抑或是想從我們的言語中找到哪怕一丁點蛛絲馬跡的敏感詞語或話題,遂而把我們定性為政府極力打壓的「某某勢力」或「某某組織」。他們拒絕我們加學生的微信,甚至拒絕給我們學生資料。

作為一個助學團體連學生資料都拿不到,覺得真窩囊。行動處處受限,身份處處受嫌,被懷疑,被監視,被挑釁,被抵擋。一腔熱血遭受冷血應對,天國使臣應付官僚大臣。

「何竟如此!何竟如此!」

「何竟如此!(To What Purpose?)」這四個字是最早去到邊疆的內地會宣教士巴富義的墓誌銘刻。他來到當時戰火紛飛的迪化(今天的烏魯木齊),忙於救死扶傷,以致於自己染上疾病而死。殉道時年僅三十歲不到,而到達邊疆只有短短的六個月。他的一生是不是枉費了?他的一生到底值不值?這使我聯想到威廉波頓,他要前往中國的蘭州,為當地的穆斯林傳福音,途中逗留埃及學習阿拉伯語,不幸患上脊髓腦膜炎,去世時年僅二十五歲。他是否枉費了他的一生?威廉波頓曾在父親送給他的聖經寫下:不保留,不退縮,不後悔!

走過泥濘,才會留下腳印。宣教的路是一條泥濘的路,但有先驅們的腳印指引著我們。值不值,不是我們去定義的;成不成,不是我們去計算的,我們只管跟隨那位為我們道成肉身的主,因為祂為我們捨棄了一切。

相比之下,我們所受的這點委屈又算什麼呢?當我們定睛在環境的不如意上,就會失焦,眼前一片迷蒙,計較得失,自憐自艾。在這段行程中,特別是最後幾天心裡有幾許情緒,心裡盤算著,A縣這片硬土以後應該不會再來了。可是,在一天的靈修時讀到使徒行傳第十八章:

他們既抗拒、譭謗,保羅就抖著衣裳,說:「你們的罪(原文是血)歸到你們自己頭上,與我無干(原文是我卻乾淨)。從今以後,我要往外邦人那裡去。」……夜間,主在異象中對保羅說:「不要怕,只管講,不要閉口,有我與你同在,必沒有人下手害你,因為在這城裡我有許多的百姓。」(徒18:6-10)

在保羅偉大的宣教旅程中也遭遇過抵擋和毀謗,他也想要離開,那時的他與你我一樣都有最真實的情感——不再顧念這些人。但是主卻在夜間向他顯現並告訴他,這城有許多祂的百姓。今天我們所做的看上去起不到波瀾,可誰知道將來的事。保羅曾經還是殺害基督徒的,當他被主得著後卻大大被主使用。那些看上去很討厭的政府官僚,說不定哪天被主得著,也會大大地被主使用。

想到這裡,心裡釋懷很多,我們只是器皿,被主人使用,哪管這個器皿用做什麼。宣教的路是一條屬靈爭戰的路,必須穿戴全備的軍裝。可喜的是,在爭戰的路上能不斷地經歷神,每次因祂的話語得勝而歡欣,這是累積何等大的屬靈財富啊!《腓立比書》說得好:我們要「在所信的道上又長進又喜樂」。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你……只管去

「主對亞拿尼亞說:
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
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徒9:15)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也是唯一使用葡文為官方語言的國家。2019年巴西最新的人口統計約二億二千萬人,單是聖保羅省份也有近二千萬人口;而華人大多集中在聖保羅市和周邊的小城鎮,估計約有40萬,其次是在里約及古城(Curitiba)。

Salvador(救世主城)

廣東省華人早在120年前已到達巴西的第一個首都Salvador經商。2014-2016年間,我也曾帶領多隊短宣在不同時段,到那裡以不同形式的佈道傳講福音,並帶領了多名廣東人信主,進行基礎門徒建立後,我們成功向葡語錫安浸信會借堂,以普通話作主日崇拜。

Nova Iguacu(新依瓜蘇)

聖保羅華傳的宣教士施約瑟牧師帶領我們夫婦倆信主,信主三年後蒙主呼召去里約服侍。因有短宣隊曾到Nova Iguacu市傳福音,並帶領了10人信主,有鑑於此,華傳教會差派我們夫婦以幹事的身份去那裡,負責日後接待短宣隊及建立當地信徒的事工。我們也非常感恩,美國「信心聖經神學院」接納我們倆,免費讀函授神學課程。Nova Iguacu是我們初來里約服侍的城市,她很像安提亞教會差派保羅宣教的模式,仿效他在中亞細亞至歐洲馬其頓的宣教策略,從家庭聚會和崇拜到建立教會,之後是建立信徒到興起同工一起宣教或牧養教會,這是保羅的宣教模式,也正是我學習的生命旅程。

Rio de Janeiro (意思是:一月的河流) 里約熱內盧

里約,是巴西第二個首都,一個充滿活力且美麗的城市。試想想坐在Copacapana的沙灘上吹著微風,喝著清甜的椰青水,聽著samba(森巴)節奏的流行曲,遙望著守護大西洋的耶穌像和不遠處Maracana的足球聖殿,這些都表徵著里約浪漫和活力的情懷。可惜在她繁華的背後却隱藏著毒品、童妓、打劫和貧民窟的黑暗生活。里約人自嘲說:「我們里約人對被劫的態度是全國最優越的,因我們懂得冷靜地配合劫匪。」當地人知道,逃走或反抗的後果,是獲送一顆子彈作為禮物!

里約華傳基督教會於2003年建立,當時是借用葡語浸信會作主日崇拜。初期除了建立初信肢體的信仰靈命之外,也在周邊14個小城鎮作探訪關懷及帶領短宣隊傳福音的服侍。直到2010年自資購堂,聚會人數增至100人(包括小朋友在內)。2014年原計劃另購更大堂址,以備信徒增加之用……但神的旨意非我們所想所求,祂在Niteroi為我們預備了教會——華傳Niteroi堂。

Niteroi(濠海)

在Niteroi市,我們常向葡語公理會借堂作佈道會之用。有一次,我與堂主任牧師交談,他表示願意借副堂給我們作為華人教會。因當地信徒每主日乘坐教會的16人麵包車(van),到里約華傳教會去聚會……這意味著神要我們分堂服侍了。此時華傳宣教士張玉嬋姑娘正好來巴西探討工場,我們便順著神的心意,於2014年9月正式成立華傳Niteroi堂。張玉嬋宣教士在Niteroi周邊城鎮服侍,補足了我不能兼顧到的城鎮。

從Niteroi乘坐快船20分鐘便可到彼岸里約市中心,這也是我現在要擴展事工的所在地。我將里約市中心分成四大區,每區計劃以小組形式凝聚信徒,之後再將四區合起來成為一個教會。目前為止已建立了二個查經據點,另二個地點正在努力籌劃中。神若許可,一個三角形的福音網便在里約市建立起來,日後,華人無論在里約任何地方生活,都有教會在他們生活範圍裡。

Curitiba(古城)

2015年我們夫婦倆開始到古城探討開荒事工。我們在那住了幾天,除了探望當地華人外,也帶領了同樓的二位鄰居信主。其中一位有耶和華見證人背景,我們連續幾晚都跟這二位信徒講解基督的救恩。直至2017年,除了我們夫婦二人隻身前往,我們也不間斷帶短宣隊到古城服侍。2018年,里約華傳基督教會張應造同工,也和我們多次到古城服侍。在2018年5月的短宣服侍中,美國德州的潘德牧師突然詢問張應造是否願意全身投入古城服侍,張應造回應了聖靈的感動,願意委身在古城!

里約華傳基督教會決定於2019年開始,差遣張應造長駐古城,以本堂幹事的身份,接待短宣隊和建立栽培當地信徒。直到現在他已帶了多人信主,有7人受浸,慕道友人數也多。我們原想尋找合適地點成立教會,但奈何租金略貴,所以現暫借一弟兄餐館,經稍微裝修後,於九月下旬開始有主日崇拜,直到神預備合適的地點給我們建立教會為止。

Mogi da Cruzes(慕義市)

她位於聖保羅市的西面約50公里,鄰近有三個小城鎮(Suzano、Poa、Ferraz),這四個城鎮聚居了很多廣東人。當地的長老教會因不能以粵語溝通,所以希望華傳可去探討工場和傳福音給當地的廣東人。我們夫婦前往多次了解後,神也感動我們來這裡服侍,無奈人手不足,現只能禱告,祈求神開路和給予印證。

兩年前曾鼓勵一對夫婦讀視像神學課程,作門徒裝備之用。這二年巴西的經濟很差,生意艱難,這弟兄計劃將餐館賣掉。他對我說,他願意投身在教會服侍。我問他:「太太同意嗎?她捨得放下嗎?我們一起禱告看神的心意如何?」後來,他的太太願意放下個人理想,與丈夫同工同行。祈願神繼續興起新同工加入,屆時我夫婦便有更多時間在慕義市開荒擴土了。

我們不知前路如何,我們只管去。一步一步走在開荒播種的路上,我們帶著一個禱告:願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為主宣教(拉1:5)。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愛刷牙的泰國人


泰國人喜歡保持牙齒清潔乾淨,刷牙時最開心!

牙齒乾淨了就不想吃太多,肥胖的情況也不多見。

學院裡供奉著佛像,全體學生都要進行膜拜。

佛教根深蒂固深植在小孩子心裡、生命裡,他們很難接觸基督教。

這是宣教士迫切與我們講述的泰國情況。


胸懷普世—走遍人居之地

孩子,回家了


一個冬日的早晨,梅麗莎憂心忡忡地前來,透過婦女運動班班長的引薦,她邀請我去看看她已經躺床三個多月的丈夫。梅並不是運動班的固定成員,偶爾才來。對於穆斯林婦女邀請女性去探訪自己的丈夫,其實並不常見,但因為丈夫狀況越來越糟糕,梅心裡焦急,所以前來求助。

梅的丈夫阿姆漢是一個斯文謙虛的男士,他勉強坐在床上,訴說著自己的腳已經痛了三個月,無法走路。原是一個認真工作的工程師,退休之後返回家中,沒想到腳上的一個傷口一直無法痊癒……最讓他感到痛苦的不是傷口,而是他沒有辦法接受自己躺在床上無所事事。他無法原諒自己,感覺自己是一個無用且不負責任的男人。這國家的男人,都需要承擔家計,認真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我告訴他:「你需要接納自己,相信自己仍然是一個負責的人。」他只是因為生病,現在有些微憂鬱而已。阿姆漢看著我們沒有說什麼,陷在沉思中。

梅進來邀請我去喝杯茶,於是我和運動班的班長、梅在客廳享用下午茶。我們正閒聊的時候,阿姆漢搖搖晃晃地走了過來,梅驚訝地看著他。阿姆漢眼裡透射探詢的目光,「我要怎樣才能夠快樂起來?」我在心裡默默感謝神,問題的後頭鋪了一條陽光大道——阿姆漢需要知道自己在上帝的眼中有多棒,多寶貴。

阿姆漢願意相信自己是上帝的兒子,他是一個認真的好父親,是一個好兒子,更是一個好丈夫。他願意接納自己只是暫時需要休息,但他仍然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你是否願意相信和接納天父上帝,承認自己是祂所愛的孩子呢?」阿姆漢真切地點頭,然後流著眼淚接受我的禱告。

兩個月後的某一天,梅忽然出現在運動場,她開心地告訴我們,她的丈夫現在已經康復了!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忍耐到底

今年是我在泰國服事的第十個年頭。回首過去,發現是上帝的恩典讓我可以留在這片土地上。幾乎每一年我都會問自己:「為何我要留在這裡?留在這裡做什麼?」這是當我灰心失意時常常問的兩個問題。若我只是靠自己的感覺和想法,我想我早已經離開這個工場了。

第一年的挑戰,是語言。我是一個使用單一語言(中文)的人,英文不好,也沒有學習語言的天分。當我開始學習泰語時,直覺得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當時給我們設定了一個目標,一年後要考泰語「聽說讀寫」考試。我的壓力特別大,幾乎每天就是背和寫泰語單詞,滿腦子充塞了泰語單詞。我的學習能力不強,只靠苦背方式來面對考試。猶記得在一個暑假日,天氣熱得受不了,我的脖子濕疹嚴重,又紅又癢。我把自己關在一個坪數非常小的房間,裡面只有一台小小的風扇。我拼命讀著泰語書,禁不住留下眼淚說:為什麼我在這裡?

心中的宣教熱情回說:「是為了神……神給我的愛遠超過這些,這些苦不算什麼。」因為如此,我繼續忍耐下去。

第二年,我到了服事地區。一到那裡,面對的是同工之間的不和。我是一個非常害怕面對緊張人際關係的人。我的方法是選擇逃避,當作與我無關,不要介入那個複雜的事情裡,但畢竟要一起相處還是逃避不了。這是我的弱點,偏偏身邊會出現一個有我不喜歡個性的人,不斷刺激我的情緒。直到我幾乎要崩潰了,夜晚躲在棉被裡問:為何我要在這裡?心裡浮現的還是那個答案:「神的愛讓我在這裡。」我禱告神說,我願意再忍耐半年。同工約在半年後離開了。我平安度過了第二年。

第三年,我以為可以專心事奉的時候,心裡卻開始覺得孤單。直到不知不覺掉進「感情」的漩渦裡。我去工場之前提醒自己,也做好防備,但情感來時卻不受控制。我第一次的戀愛是如此甜蜜和美好,他讓我感覺這一年服事得很快樂。直到有一天,他對我說,他並沒有相愛的意思時,我頓時覺得晴天霹靂,愧疚感、罪惡感湧現。我不斷控訴自己,覺得自己不配當宣教士,不能成為神的僕人。我無法向人傾訴我的感受,又獨自一人躲在棉被裡向神哭訴說:神啊,我在這裡做什麼?第三年想要離開工場的念頭比前兩年強烈……但仍是神的恩典,讓我留了下來。

第四年,我離開了那個傷心地,到另一個地區重新開始。我心想:好吧,我要重新振作好好服事神!哪知我接到父親意外離世的噩訊!我沒有盡到子女的責任,在工場又做不成什麼事工,我到底在做什麼呢?我很迷茫很無助,又一個人哭泣埋怨。我不孝,又無能。神啊,我是不是走錯路了,我該怎麼辦?

我還是撐過來了。第五年,我收拾傷心,又到了另一個地區。剛到這裡心想有工場主任,又有同工一起服事,情況應該會好一些。剛開始與同工相處融洽,很開心,想說可以安定下來了。不久後卻發現上司易暴躁,不尊重我們,常常對我們大吼大叫,甚至有許多無理的要求。當時我們想都是同工就遷就一點,哪知道後來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同工紛紛都想離 開。我對自己說,同工們走,我也要走。

第六年,上司走了,同工留下來。我想,一個難關又過去了。撒旦永遠在攻擊,磨練一直存在,這是我後來得到的結論。我漸漸練就一身銅牆鐵壁,知道服事的道路沒有一帆風順,縱然有崎嶇,神卻從未離開。

第七年,同工走了,又感覺孤單一人。但感恩一路有其他的義工不斷陪伴我度過了這幾年,若不是他們,我可能也無法如此走過來。第八年,與本地同工的相處出現分歧……有時在工場面對的難題不是事工無法發展,而是人事問題常讓我們感到頭疼。當然這也是我們要面對和學習的功課。

第八年開始,我感覺心累了,起初的熱情快要消滅了。我還是告訴自己:忍耐到底必歡呼收割。我清楚知道自己的身心靈需要充電和休息,否則無法走遠。於是在第九年,我申請進修計畫。

現在的我似乎像個滄桑的老人,面對任何的困難好像感覺沒那麼嚴重了,這才發現原來我成熟了,我在神的手中長大了。這幾年我看似沒有建立什麼豐功偉業,但原來神一直在塑造我,磨練我的心志。「你愛我嗎?愛我就跟我走吧!」我知道,走到天涯海角都不懼怕,因為神與我同在。

「忍耐到底,持守異象。」 我告訴自己,也勉勵有心走上 這條路的同路人。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2019年華傳國際同工事工策劃會議

今年的華傳國際同工事工策劃會議,在9月17日至20日於菲律賓馬尼拉舉行。十分感謝華傳菲律賓辦事處同工及委員會的熱誠款待,讓眾同工可以在景色優美及設備齊全的CCT Tagaytay Retreat Training Center進行會議。今年出席會議的國際總部及各區代表同工,包括國際總主任馮永樑牧師,三位國際副總:王欽慈牧師 、林俊仁牧師、及胡惠強牧師,創啟區C工場主任友尼基,地區辦事處主任及代表同工:陳啟猷牧師、陳偉成牧師、陳雅蘭傳道、陳正鴻牧師、陳廷安牧師、吳恆堅醫生、李傳頌牧師、傅秉駒傳道,國際總部行政同工陳志方姊妹,合共14人。

會議的第一、二天的主要內容,是總部及各區代表同工報告過去一年的事工拓展情況,分享事奉過程中收到成效或遇到困難的地方。同工藉此交換事奉心得的同時,也可一起討論解決困難的可行方案。接下來的會議程序,便進到討論差會現有制度的運作問題、探討未來可開拓的宣教工場及思考新的宣教策略等議題。

順帶與大家分享,事工策劃會議完結之後,華傳隨即在馬尼拉的靈惠堂舉行宣教大會。當天國際總主任馮永樑牧師、副總主任王欽慈牧師及胡惠強牧師負責宣講差傳信息,而其他同工則負責分享宣教事工。感謝神使用及賜福華傳在當地的事奉,祈求神激勵菲律賓當地的教會積極參與宣教,回應主的大使命。


編者的話

我們活在,一個遺忘的時代。

交代先生買日用品,到了商場他忘了要買什麼。叮囑孩子洗澡,他做了功課收好玩具轉頭把洗澡給忘了。我要給久沒聯繫的朋友捎去一句問候,拿起手機讀完跳出來的信息,然後怔忡許久,想不起握住手機的自己原先要幹什麼……我用了很多時間,絞盡腦力仍想不起,十年前我關心陪伴數年的印尼女人叫什麼名字。

我很洩氣,沮喪不已。我怎麼會忘記,我明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我無需依靠任何電子媒體,能記得家人朋友的生日日期,那些我認真輸入顳葉裡海馬的數字,總是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提取。曾經我能清楚記得某一段文字印在哪一本書哪一頁的哪一個角落,曾經我能清晰記得浮蕩在某一縷光裡的某一個笑容某一串眼淚。哦,是曾經,曾經記得。我以為,我永遠不會丟失。

我們活在,一個遺忘的時代。

有人說,也許是因為忙碌。我們匆忙得忘了微笑,忘了送花,忘了低頭撿拾片刻的幸福。我們步入科技世界,擁有攝錄機、電子行事歷、各種記錄APP,但這一切輔助追不上我們遺忘的速度。我們越來越沒有守住記憶的把握。以為記住了……合上眼,只剩一片空白。

一年將盡,聖誕跫音漸近,急流的人們懷抱憧憬和衝勁奔向嶄新的未來。我們卻想在飛快的節奏裡稍稍停頓,回望,返回初心。編輯本期刊物,彷彿在整理一冊回憶錄,也像是各別作者的小小傳記。是什麼讓一個從未乘搭過飛機,從未上過宣教課程的24歲青年毅然奔往陌生國度的菲律賓?(〈持守宣教初心‧何俊明〉) 50年前在會計事務所上班的青年決定轉換人生跑道,卻遇上父親生意失敗、罹患心臟病……到底是為了什麼,讓他甘心錢囊羞澀,背負各種壓力前往印尼?(〈雀躍宣教五十載‧林安國〉)一位大學畢業生,在青春年華盛放時與宣教相遇了,又是什麼力量支持她在宣教路上走了24個年頭呢?(〈宣教初衷X四重力量‧司徒嘉敏〉)

何俊明牧師在其文章寫道:「以順服神走上宣教路的初心並不代表從此走上坦途,相反,宣教士所遇到的攻击比其他人更多。」

無論是百年前,50年前,或是現在,宣教路上的坎坷與挫折雖不盡相同,卻不曾減少。煙花的〈何竟如此〉裡字字句句都透露了走在這條泥濘路上的阻力,「行動處處受限,身份處處受嫌,被懷疑,被監視,被挑釁,被抵擋」。劉淑姬也在〈忍耐到底〉裡坦誠敘述十年宣教路上的低潮,和每一次躲在被窩裡的孤單哭訴。

這些故事,這些文字,深深感動和激勵了電腦屏幕前的我。就如馮永樑總主任所寫,宣教士付代價,回應宣教使命的初衷,是爲了神的榮耀與復和的關係。我們都善忘……還好有文字,還有許多雲彩般的見證人,一同記錄著這條宣教路上的點點滴滴。因為回頭,重拾初心,才有了向前奔跑的勇氣。

我先生說,「自從我們離開伊甸園後,就開始了遺忘……耶穌是為尋找我們而來。」當我們茫然失措,忘了何去何從,當我們嘗試一點一點撿拾來時路丟下的餅乾碎時,不要忘了抬頭仰望。因為我相信,人生裡的每一個初衷,都藏在我們和耶穌的對望裡。在祂裡面有永恆的記憶,祂永不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