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主任的話

宣教投入中,「謙卑」的反思

我經常認為,自己是神在主導全球移民運動中的產物。自小隨著父母移民拉丁美洲,大學畢業以後再到北美留學,最終在美國建立家庭。從亞洲,拉丁美洲,到北美洲的經歷打開了不同文化的大門,提供一個學習和經歷不同社會處境的機會。我也因此珍惜不同民族文化的豐富,以及基督信仰面對不同處境的表達。每每想到神所創造那浩大又多元的世界,以及各個教會敬拜基督形形色色的表達,都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

視頻教學:誰教導誰?

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的生活遇到了極大干擾和限制。宣教士不能到工場服事,神學院的學生不能到教室上課,基督徒也不能在教堂實體禮拜。我們開始大量地使用視頻會議工具來滿足溝通、教育和敬拜的需求。當我們開始使用線上工具進行培訓時,我們發現諸如Zoom之類的視頻會議工具變得非常有用,可以在「這裡」準備很多課程,並在 「那裡」教學——既方便又高效。我們感到重新得力,套用基督教的術語,我們是「力上加力。」

雖然如此,我們仍然需要提醒自己處境化的需要。從我們「這裡」展開向世界其他地區發出的教導,需要根據「那裡」的處境進行必要的調整。人們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中,他們「那裡」的文化與社會背景,可能與我們「這裡」的世界大不相同。信仰核心的觀念不變,但在信仰的體會、認知、和應用都需要經歷處境化的過程與處理。疫情期間,數碼科技盛行的情況之下,我們在「這裡」提供教導的一方,是否足夠謙卑,承認自己不是專家,尤其是對服事對象「那裡」處境的認識,可能仍然明顯不足?

夥伴關係:差錢?還是差人?

由於早先開啟的全球化,加上新冠疫情大流行和各國政府在行動上的限制,我們發現遠距離的匯款也變得更加必要和頻繁。過去多數是客工或外籍工人需要匯款到自己的家鄉,而如今在疫情期間,幾乎每一所教會都被迫提供在線奉獻捐款的機制。PayPal、Zelle、Western Union、MoneyGram 都變得如此重要與便捷。在宣教領域,我們也意識到,先差錢,然後再慢慢考慮差人,是一個簡單容易上手,並且經濟實惠的方法。我們稱這種模式為「夥伴關係」。我們在「這裡」投入金錢,而在「那裡」的當地教會則投入了人力。或許我們會覺得這是一個絕妙的宣教運作策略,可以從「這裡」,幫助在「那裡」的合作夥伴,共同完成他們的使命。

作為參與宣教事工的一員,卻也想起了在宣教歷史中不斷提醒我們的,宣教工場上「依賴」的問題。如何在一個出錢而成為夥伴的關係上,去除那雇主、金主的態度,從「這裡」提供金錢支援的同時,尊重在「那裡」忠心服事的工場夥伴?尊重他們的決定,尊重他們智慧,尊重他們的領袖,尊重他們服事的熱誠……我認為,「謙卑」是關鍵詞。若我們「這裡」執意只差錢,不差人時,將可能在不知不覺中,遠離了平日所高舉耶穌基督「道成肉身」,謙卑同行的宣教模式(腓2:6-8)。

宣教界的謙卑在哪裡?

當視頻教學充斥在宣教界的每一個角落時,我們能否謙卑地承認對服事對象處境的陌生,不再是「我教你」,而是「你教我」,或是「一起學習」的態度呢?大肆推動差錢不差人的同時,我們能否也謙卑地來到主面前,承認自己不願意獻身,不願意擺上,而追求安逸的虧欠呢?當佇立充滿智慧的浩瀚宇宙,當隱形的病毒四處竄動,我不禁退回到我自身的渺小,才發現,與人同行仍舊是「道成肉身」最貼切的實踐模式!

4月27日拉丁美洲著名的神學家C. René Padilla安息主懷。洛桑大會的網站為了紀念他,特別刊登了他在1974年洛桑大會上的演講。當時的他痛斥,當年那充滿歐美宣教界「驕傲的凱旋主義」(Arrogant Triumphalism)。當前在我們鼓吹普世宣教的同時,我們是否看見與宣教工場基督徒的互動,不再單是「我教你」,同時也是「你教我」;不單是「我服事你」,同時也是「你服事我」;不單是「我幫你」,同時也是「你幫我」……大家同心協力、保持尊重、結伴走宣教服事的道路。將近半個世紀以後的今天,除去我們背後種族、國家、經濟、學術、文化的優越感,謙卑地與人同工,可能仍是對我們這些投身於宣教的人,最中肯的提醒!


主題文章

扎根式宣教策略

健康的扎根,長久的結果

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耶利米書17:7-8)

依靠神的人是把根基建立在神的身上。牢靠的扎根,可以讓這棵樹戰勝各樣風吹雨打,在各種挑戰和艱難之下,毅然可以為主結出果子。

向下扎根,往上結果

「以色列人哪,我賜你們一個證據:你們今年要吃自生的,明年也要吃自長的,至於後年,你們要耕種收割,栽植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猶大家所逃脫餘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結果。必有餘剩的民從耶路撒冷而出;必有逃脫的人從錫安山而來。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賽37:30-32)

本節聖經是指上帝在艱難環境中,仍然保護那些逃脫的猶太餘民,讓他們依然可以在本地生生不息。往下扎根,向上結果是指他們依然可以為主發光。雖然本節聖經主要是在講述猶太國民未來的遭遇和上帝保護他們的應許,卻也帶出了一個「扎根與結果」的重要理念。聖經給出的理念是如果要往上結果,就必須要向下扎根。「果」是能看得見的部分,而「根」是看不見的部分,沒有深深地向下扎根,就不可能看到在枝葉上的累累果實。

這兩處經文闡述一個共同的概念——扎根與結果。扎根與結果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過程,結果子前必須要扎根,扎根在前,結果在後;沒有健康的扎根,就不能結出健康的果實。如果不能長久扎根,就不可能長久結果。把這段聖經的扎根與結果理念,應用於宣教事工策略中,也會對宣教策略帶來許多反思。以下論述一種宣教策略,本文稱之為「扎根式宣教策略,也可稱為移民式宣教策略」。

一、扎根式宣教策略

扎根式宣教策略是指宣教士到達宣教地之後,選擇道成肉身的模式,深層融入當地人群,為了福音的緣故,願意完全放棄自我的權利、享受、國籍,甚至包括自己的一切。這種完全融入當地的方式是一代一代扎根於當地,一去不回頭的宣教策略。扎根式宣教策略與傳統宣教策略有所不同。傳統宣教策略是招募、訓練、差遣宣教士進到禾場傳福音、建立教會、培訓門徒,等工作到一定的程度,然後宣教士和當地門徒進行交接,最後宣教士會撤離宣教地。

十八世紀最為著名的宣教禾場四部曲是:開拓期——宣教士需要帶人歸主,建立教會,是開拓者的角色;家長期——教導當地門徒,宣教士的角色是導師、父母;夥伴期——彼此配搭,宣教士的身分是同工、朋友; 參與期——宣教士受邀參與,工作由對方主導,宣教士的身分是顧問、諮詢人,此時也是宣教士考慮撤離禾場的階段,在宣教學中常稱之「功成身退」。 宣教士和禾場關係的四部曲成了歷代宣教策略的典範,而扎根式宣教策略卻與這傳統階段式宣教模式有一些區別。其實扎根式宣教策略並不是一種新的宣教策略,聖經和歷史中的宣教士也曾使用過此模式。

1、亞伯拉罕的扎根式宣教策略
聖經中最早的跨文化宣教士是亞伯拉罕。亞伯拉罕在迦勒底的吾珥蒙神呼召:「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12:1-3)亞伯拉罕蒙召成為跨文化宣教士,離開自己安逸和熟悉的環境,不遠千里去到迦南跨文化地區。他所面對的是一些新的文化群體,新的語言環境,文化習俗也有別於自己的背景。亞伯拉罕選擇完全順服上帝的呼召,帶著全家進入了跨文化的國家,用自己人生的全部精力去完成神美好計畫。

在亞伯拉罕的宣教呼召中,有一點非常值得關注,他是扎根式宣教策略——神呼召他,只要求他離開本地,卻沒有允許他數年以後可以回歸故里。這是扎根式宣教呼召,是一去不回頭的宣教策略。亞伯拉罕到達宣教地之後,雖然遇到各種挑戰和困難,但他從來沒有考慮過回到迦勒底的吾珥。亞伯拉罕在迦南地生活,完全融入當地文化,且在宣教地安心生活,交到許多關係密切的朋友,他從來沒有為自己何時離開迦南地,回歸故土做過任何計畫。亞伯拉罕放棄了自己曾經所擁有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國家,不但自己扎根於宣教地,連他的後代以撒、雅各也扎根於此。雅各臨終時對後代的要求是,將自己安葬在迦南地(創49:29-30);約瑟身為埃及宰相,離世前也一樣囑咐後代,將來把他的骸骨帶回迦南地(創50:25)。

亞伯拉罕和他的後代之所以會扎根於迦南地,因為那是扎根式宣教策略。亞伯拉罕自身沒有完成的宣教事業,後來由他的子孫繼續完成。

2、耶穌的扎根式宣教策略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地上,藉童貞女馬利亞出生,選擇成為猶太人,成長在貧窮的拿撒勒。在漫長成長過程中,祂完全融入在人類文化之中,沒有使用任何特權,而是完全降卑自己,甘願取人的樣式,和平常人一樣生活。祂雖然是完全的神,但為了完成宣教使命,成為一個完全的人,忍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經歷了世態炎涼……祂從來沒有抱怨過自己的宣教之路,也從來沒有後悔過自己道成肉身。耶穌道成肉身的宣教方式,也是扎根式宣教策略。耶穌曾走過的宣教路,至今依然值得宣教士效仿。

3、宣教歷史中的扎根式宣教策略
在近代宣教歷史中,扎根式宣教策略也曾屢屢出現在宣教禾場。 早期的摩拉維亞兄弟所差出的宣教士,多數是一次差出,一生宣教。他們被派到非洲、南美、亞洲等地區,許多宣教士出發之前已經清楚知道,這是一生的道路,這一代人和未來多代人的宣教路。這種一去不回頭的宣教精神,確實在世界各地產生了美好果效。在近代宣教歷史中,扎根式宣教士比比皆是,許多宣教士離開自己的國土以後,終身沒有歸回故土的宣教士也多不勝數。扎根式宣教策略不是說宣教士中途不能回國,而是說宣教士需要有扎根的思想,更深層次地融入本地,不是一段時間,而是一生,一代人或多代人扎根於此。

二、階段式宣教策略與扎根式宣教策略之比較

階段式宣教策略是指宣教士是外來人,一段時間之內,為了宣教使命的需要,宣教士委身融入當地,建立教會,一旦時機成熟,宣教士離開禾場,回歸本國。扎根式宣教策略是讓宣教士從心裡認識,自己要一生一世為了這個使命委身於此,沒有離開,只有完全融入的思想,一代或多代扎根與此。扎根式宣教策略,也可稱之為福音移民式宣教。

階段式宣教策略 扎根式宣教策略
宣教士是外來人宣教士要成為當地人
宣教士一段時間在宣教地宣教士終其一生在宣教地
宣教士有一天會離開這裡宣教士永不離開
宣教士保留部分原有的特權和優越感宣教士完全放棄自己的特權和優越感
宣教士選擇性融入宣教士完全融入
宣教士保留自己國籍宣教士可以選擇當地國籍
宣教士流動式 宣教士扎根式
宣教士可以回國,最終會歸回自己的母國 宣教士可以回國,但最終留在宣教國
宣教士的子女不一定繼續留在宣教國宣教士子女留在宣教國
宣教士子女認為自己不是宣教地的本地人 宣教士子女認為自己是宣教地的本地人
宣教士是短暫差派式宣教士是長期移民式
宣教士成為當地教會短暫的引路人宣教士成為當地教會的一分子
宣教士有許多後顧之憂宣教士基本沒有後顧之憂,只有一往直前

三、中國移民與扎根式宣教策略

在宣教策略方面,中國教會還在努力探尋,中國宣教可效仿扎根式宣教策略(移民式宣教策略),雖然教會在扎根式宣教策略方面還沒有運用自如,但中國人在扎根式策略方面卻有非常成熟的經驗。中國在海外各國有許多華人華僑,這些華人華僑早已在各地落地生根。中國國務院僑辦和中國國際移民報告最新統計, 現在海外華人華僑有6千多萬人,分布在世界198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國際移民群體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外移民群體。

從大洲分布來看,華僑在亞洲為3,627萬人,占78%;美洲890萬人,占15%;歐洲170萬人,占5%;大洋洲100萬人,占1.7%;非洲10萬人,占0.3%。

按國家和地區劃分,華僑華人的73%集中在東南亞地區,僅印尼(2千萬)、泰國(850萬)、馬來西亞(640萬)三國,占世界華僑華人總數的60%左右。

世界上居住華僑華人100萬以上的有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秘魯、新加坡、菲律賓、加拿大、美國等10國;居住華僑華人10-100萬人的有柬埔寨、印度、日本、西班牙、英國、法國、俄羅斯、紐西蘭、巴西、荷蘭、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老撾、朝鮮、韓國、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旺、馬達加斯加、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千里達和多巴哥、多明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圭亞那、蘇利南、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人口有十四億,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移民輸出大國。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移民到海外。移民,也是最好的扎根方式。他們移居到全球不同的國家,擁有當地國籍,基本上享受和當地人一樣的待遇。兒女在當地接受教育,融入當地文化,就這樣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地在本地扎根。移民原因多種多樣,但可歸納為兩類:一類是主動式移民;另一類是被動式移民。主動式移民,有些是因為自己的經濟條件富足,也有些是因為在其他國家有親戚朋友,或者是商業或教育的需要。被動式移民多發生於以前的年代,因為戰亂、饑荒、災難,被迫離鄉背井,最後不得已落地生根在異國他鄉。

社會的移民形式隨著時代發展已經趨於常態化,那些移民到他國的人也逐漸接受當地文化融入了當地。人口流動、移民潮對宣教帶來一些新挑戰,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新契機。從前漂洋過海,遠赴萬里之外才能觸及到的群體,如今就在自身生活的城市中;從前單一群體的生活環境,如今已經多元化;從前無法聚焦的人群,如今已經自然聚焦在一起。散聚形式值得教會去研究如何贏得他們歸向上帝,同時也值得在宣教策略方面思考,如何讓宣教士扎根或散聚在他們中間。福音對象可以移居到世界各地,宣教士也同樣可以移居到世界各地;福音對象因為生活需要移居或扎根在世界各地,宣教士為了福音緣故更可以扎根在世界各地;福音對象因為屬地因素有一去不回的理念,宣教士為了屬天因素也應該建立一去不回的宣教理念。

四、建立扎根式宣教策略思維

宣教士是一終身呼召和使命,當宣教士去到一個國家,還沒有開始工作,就考慮何時撤離,這樣的宣教士實難深度委身在禾場。近代宣教士彷彿有一種「標準化的宣教流程」,總是認為他們有一天會離開,也許是十年,二十年,或者是三十年,歸根結底還是要撤離宣教地。「撤離思維模式」何時開始形成,宣教士自己也不一定說得清楚。事實上,這是一種傳統階段式宣教模式塑造出來的思維模式,由於被千萬宣教士運用,後來就逐漸成為了「權威的概念」,久而久之成了每個宣教士心靈深處的固化理念。「宣教士撤離宣教地的思維」來自傳統階段式宣教士的經歷、宣教歷史、傳統宣教模式。宣教歷史中「撤離概念」的形成,與當代背景也有極密切的關係。那個時候的宣教士母國經濟、醫療、福利、設備都比宣教地的條件有優勢,撤離是一種自然而然策略。

無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在近代宣教士中也有些移民式、扎根式宣教士,但始終沒能讓扎根式宣教策略植根於宣教洪流之中,大多仍採用階段式宣教策略,而非扎根式宣教策略。如今時代變遷已經一日千里,宣教士需要更委身,更長久的扎根,建立亞伯拉罕扎根式宣教策略思維。

五、扎根式宣教策略優勢

1、 宣教士長久專注福音群體。
沒有第二目標,只有第一目標,這樣宣教士可以集中精力完成宣教第一目標。

2、 代代委身宣教。
近代常見許多宣教士的子女並不是宣教士,子女們不願意委身宣教與父母的委身有很大關係。宣教士父母若長久委身在宣教禾場,可以引導孩子接替父母的工作,代代不息,一代未完成的任務,由下一代繼續完成。

3、 沒有後顧之憂。
宣教士一旦選擇扎根式宣教策略,宣教士的父母和後代都可以移居宣教地,不用為了老人孩子,兩地奔走。

4、 方便解決子女教育。
宣教士子女教育一直困擾著許多宣教士和宣教機構,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現象是,許多宣教士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就讀國際學校。雖知當地學校費用低,但多數宣教士並不願意。他們認為就讀國際學校最合適,但學費太貴,無法承擔。宣教士子女教育問題,最終導致許多宣教士搬家撤離宣教地。另一方面,近代宣教機構和教會也總是想方設法讓宣教士子女就讀國際學校,等宣教士子女到一定年齡,再安排他們回母國讀書。這看似非常高明的宣教關懷,但同時也是一種宣教弊端,促使了宣教士下一代不願意委身宣教的真正原因。宣教士既然願意委身,為宣教事業捨棄生命,為何宣教士子女不能融入當地學校,與當地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為宣教士子女保留特殊權利,最終導致許多宣教士子女流失。形成宣教士子女就讀國際學校的觀念,與階段式宣教模式有一定關聯,因為宣教士一開始就有撤離宣教地的思維模式。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孩子要在當地繼續委身,有一天子女將會離開。這般思想引導,最終導致許多宣教士的孩子,沒能承接父母的宣教使命。

扎根式宣教策略則可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無需過多掙扎。宣教士子女和當地孩子一起接受教育,沒有特權,沒有優越感,走在道成肉身的宣教路。選擇此模式時就已經放棄了一切特權,由於世世代代都要扎根在宣教地,孩子直接就讀當地學校最合適,可以完全融入當地。在這個過程中,宣教士要做的是建立子女的宣教使命。這對宣教機構也是一種祝福,減少對宣教士子女教育的煩擾。

5、身分居留一勞永逸。
扎根式宣教策略,就是塑造宣教士道成肉身成為當地人。他們擁有合理身分,不再是外來的一個陌生人,也不會再為自己的身分和居留問題疲於奔命。

深深扎根,長久結果

階段式宣教策略已經持續數年。被差派出去的宣教士,若在差遣之初就已經有「撤離觀念」,將導致宣教士的委身是一種選擇性委身和階段性委身。宣教士會自認為自己是一個外來者,對宣教地的福音對象來說,宣教士也只是遠方來的客人。宣教士始終認為下一代不一定也要生活在此處,會為子女保留特殊教育的權利,竭盡所能讓自己的子女就讀國際學校。值得一提的是,階段式宣教士們也可能給宣教機構和教會帶來一些難處,差會和教會需要為宣教士子女的教育費募款,安排宣教士退休,尋找新宣教士代替,如此周而復始,使許多宣教機構在管理上疲憊不堪。

論及扎根式宣教策略,雖然代價較大,卻對未來的宣教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扎根式宣教策略並不是別出心裁,而是效法耶穌的腳蹤,是以耶穌的大使命為第一導向的宣教策略。宣教士可以為了大使命,完全委身宣教地。可在差遣之初建立「扎根觀念」,讓宣教士思考長期委身的策略,放棄原有的特權,建立「一去不回頭的宣教觀」,從而為主結出美好而長久的果實。中國宣教在起步階段,宣教機構和教會應該多鼓勵宣教士採用扎根式宣教策略,讓中國的宣教士無論走到何處都可以生生不息,深深扎根,長久結果。扎根式宣教策略會塑造宣教士像一粒麥子,落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群體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主題文章

以教會支持為輔,
以自養為主的宣教模式

宣教策略在宣教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缺乏有效的宣教策略會使宣教工作事倍功半,反之,宣教士如果運用有效的宣教策略,會使宣教工作事半功倍。中國教會在跨文化宣教事工方面目前仍處在宣教起步階段,更缺乏有效的宣教策略。探討和尋找有效的宣教策略,將幫助中國宣教士更有效開展宣教事工,從而帶動中國教會健康地加入跨文化宣教隊伍之列。

一、近代宣教策略探究

世界各地不少宣教士在第一波疫情時撤離,有的後來在疫情稍緩時得以重返,滯留差派國的也不少,還有少數人決定就此告別前綫,當然還有另一群至今仍不惜代價堅守崗位。

西元後1793年,年輕宣教士威廉克里為了偉大的宣教事業,帶著全家離開英國,前往千里之外的印度傳教。威廉克里在印度四十年的宣教事工,結果累累。他的宣教推動,帶動了整個基督教的宣教運動……多數宣教學家認為,近代基督教宣教歷史應從威廉克里去印度開始算起。從威廉克里開始直到如今,不計其數的宣教士前赴後繼奔向不同的宣教禾場,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用各種各樣的策略開展宣教事工。但在這超過兩百年的宣教歷史中,可以總結兩項宣教經驗:一是宣教士大多是來自西方國家,直到三十年前非西方宣教士才慢慢增多;二是宣教士多數是採用教會支援模式,在各地用非政府組織(NGO)和慈善策略,而極少有人使用自養(織帳篷)的宣教模式進行宣教。

二、教會支援模式的宣教歷史

在此就宣教策略和模式進行探究。教會支援模式也可稱為傳統宣教模式,這種宣教模式所帶出的宣教策略,是讓多數的宣教士以慈善身分出現在宣教禾場,活出愛心,進行宣教事工。這種模式會產生一種「我來幫助你」的心態,顯出宣教士和福音對象的關係是:你需要我的幫助……我是幫助者,你是被幫助者;我是擁有者,你是缺乏者;我是強者,你是弱者;我是給予者,你是接受者。宣教士之所以會有「我是幫助者」的心態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與當時世界格局也有不可分割的必然聯繫。

大時代背景下產生的宣教策略
十九至二十世紀,世界形勢風雲變幻,美國和歐洲經濟飛速增長,國力強盛,軍事力量也遠遠超越其他國家。因為歐美國家大崛起,殖民主義的衍生,世界多數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國家。

英國被國際社會及歷史學界視為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國,在殖民高峰期,其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 被英國殖民的大洋洲國家有14個:澳大利亞、紐西蘭、瓦努阿圖、圖瓦盧、所羅門群島、薩摩亞、瑙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盧西亞、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巴布亞紐幾內亞、斐濟、巴巴多斯、基里巴斯。非洲國家有21個:南非、尼日利亞、喀麥隆、萊索托、博茨瓦納、加納、馬拉維、坦桑尼亞、津巴布韋、斯威士蘭、贊比亞、烏干達、湯加、塞舌爾、毛里求斯、莫桑比克、納米比亞、塞拉利昂、肯尼亞、岡比亞。美洲國家和地區有8個:加拿大、伯利茲、圭亞那、特利尼達和多巴哥、牙買加、格林納達、巴哈馬、安提瓜及巴布達。亞洲也有10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馬來西亞、新加坡、孟加拉、馬爾代夫、斯里蘭卡、緬甸、汶萊、也門。也有一些地區淪為半殖民國家,其中有泰國、土耳其、伊朗、中國等地。

其次是法國,法國在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成為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殖民地面積達1234.7萬平方公里。曾殖民的國家和地區有: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加勒比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聖馬丁島、聖巴托洛繆島;南美洲國家法屬圭亞那;非洲國家包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斯、貝寧、布基納法索、科特迪瓦、幾內亞、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日爾、塞內加爾、多哥、喀麥隆、中非共和國、乍得、加蓬、剛果共和國、科摩羅、馬達加斯加、馬約特、留尼汪、印度洋斯卡達島、坦桑尼亞、吉布提;亞洲國家包括也門、黎巴嫩、敘利亞、土耳其、柬埔寨、老撾、越南等。另外還有歐洲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俄國也曾殖民多個國家和地區。

十九至二十世紀教會支援模式的背景、需要和影響
在殖民時期,殖民國地位相對較高,殖民地地位較低,殖民國對殖民地有管理權,從而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國際關係。在十九至二十世紀殖民巔峰時期,也是最多西方宣教士湧入非西方國家宣教的時期。當宣教士在這樣的背景下抵達宣教地的那一刻,時代的大形勢已經給他們貼上「宣教士比當地人地位高」的標籤。

另外還有一個背景也不可忽視,那個時期來到各國的宣教士,他們母國的經濟能力,也遠遠超越所到的宣教地。當時歐美教會正值大復興、大崛起階段,教會有足夠的人力財力支持宣教事工,這一時期被差遣的西方宣教士數量與日俱增。而宣教士所去的亞洲、非洲各國剛剛經歷戰亂,有些國家仍在戰爭中,宣教禾場的人民大多是饑寒交迫、民不聊生、缺衣少食。他們缺乏醫療,教育資源貧瘠,許多地方盲目崇拜偶像,社會惡習叢生,甚至還有些地區沒有被開化,有些族群在深山中無人問津。這個時期宣教士根據天時地利人和,採用了教會支援模式的慈善策略,在各國開展宣教事工。宣教士興建醫院、診所、學校、傳道站、救濟站、孤兒院,幫助當地人民接受教育,學習先進技術和科學知識,也為當地人排憂解難。這種捨己為人,愛人如己的行動,也展現出基督的大愛和救贖,從而在各國建立眾多教會,引領無數人歸向基督,使福音種子生生不息結滿遍地。

例如,十九世紀在中國宣教的戴德生和其他宣教士,他們也採用同樣的宣教策略。據更正教1915年的教育統計報告顯示:宣教士和教會創辦學校,小學5千所,中學師範2千多所,大學36所,傳道學校143所,工藝學校90多所,學生總數438,927名。當時設立學校共有57,267所,學生總數約163,000。據1920年統計,宣教士在中國創辦的醫院和診所有820間,另外還有各類賑災、戒毒和孤兒院等方面的社會慈善事工。因為時代背景和社會需要,在十九至二十世紀所選用的教會支援模式和慈善宣教策略,是大有果效的策略。但隨著社會發展和各國情況的變化,二十一世紀需要有新的宣教策略呈現,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宣教使命。

時代變革促使宣教策略再思

二十一世紀和前面兩個世紀不能同日而語,世界格局不斷變化,以前被殖民的國家已經紛紛獨立成為主權國。如今的世界,國家不再有高低之分,種族不再有貴賤之別。從前的貧窮國家如今也不一定仍在貧窮,從前的戰亂國家,有些也早已走出了戰爭的陰霾。現今人們的生活水準逐漸提高,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交通便利,世界貿易縱橫交錯,互聯網使全球聯通在一起……以前無人可以走遍的地球,如今漸漸成為了地球村。二十一世紀的世界和前面兩個世紀的世界,已經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戴德生1853年遠渡重洋, 在海上漂流156天才抵達中國,而如今,從英國乘坐飛機到達中國也只需13個小時。十九世紀的宣教士每次寄信回國,需要等上一年半載才能收到回信,而如今使用行動電話瞬間就可以將資訊傳輸到萬里之外的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促使宣教士也要不斷思考和尋找新策略來面對宣教禾場。

三、傳統模式不再適用的四個原因

雖然時代在改變,但耶穌宣教的大使命從來沒有改變,世界上至今仍有許多未得之民等待聽到福音,宣教士也仍然需要被差往宣教禾場。由於時代的發展,二十一世紀所要採取的宣教策略確實需要改變。十九至二十世紀,多數宣教士和差會曾採用教會支援模式,這種模式如今已經不再像以前一樣適用,其原因有四點:

1、 現今宣教士所在國家不比去到的宣教國地位高。宣教士母國,無法在宣教國給宣教士提高任何的便利。十九至二十世紀宣教士母國可以在他們殖民的國家,為宣教士提供各種便利和保護,即便宣教士當時就是公開的宣教士身分。

2、 目前宣教士母國經濟條件不一定比宣教國更富有,在經濟上也許沒有優勢。例如從中國差派宣教士去日本、迪拜、卡達、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沙烏地阿拉伯、巴林、以色列;從印度差遣宣教士到中國、印尼、新加坡……有些國家已經不再像前兩個世紀一樣需要大量教育、醫療和其他社會慈善的幫助。十九世紀來到中國的宣教士建立了多所醫院和學校,現今再差派宣教士到中國,醫療和教育這方面的宣教策略就不一定適用,因為中國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

3、 二十一世紀的宣教士在大多數國家無法取得宣教士簽證。在10/40窗之內的宣教地,多數是穆斯林國家,這些國家在宣教學中稱為「創啟國家」,宣教士已經無法公開身分工作,必須用另外的身分進入。

4、 因為宗教習俗、政治因素和其他原因,宣教地也不一定需要或者准許宣教士提供醫療、教育、慈惠等類的幫助。

十九、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的比較

19-20世紀 21世紀
殖民地時期各國平等互利時期
戰亂年代和平年代(極少戰亂)
宣教地貧窮落後宣教地自給自足
穆斯林國家半開放穆斯林國家嚴防死守
需要醫療教育各國教育醫療已大幅度提升
我來幫助你我們是朋友

綜上所述,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可以照搬十九至二十世紀的宣教策略,宣教策略要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時代找到不同的宣教策略,使宣教事工可以策略性地推進。使徒保羅在他的宣教歷程中曾採用過兩種宣教模式:一是教會支援模式,二是自養模式(也可稱為織帳篷模式)。在保羅的宣教侍奉中,這兩種宣教模式有時候是單個出現,也有時候是同時出現。這兩種模式直到如今仍然被視為宣教策略的主流模式。保羅採用的自養宣教模式,對中國未來的宣教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也值得中國教會和差會學習和探討。

綜上所述,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可以照搬十九至二十世紀的宣教策略,宣教策略要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時代找到不同的宣教策略,使宣教事工可以策略性地推進。使徒保羅在他的宣教歷程中曾採用過兩種宣教模式:一是教會支援模式,二是自養模式(也可稱為織帳篷模式)。在保羅的宣教侍奉中,這兩種宣教模式有時候是單個出現,也有時候是同時出現。這兩種模式直到如今仍然被視為宣教策略的主流模式。保羅採用的自養宣教模式,對中國未來的宣教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也值得中國教會和差會學習和探討。

四、中國宣教——選擇以自養為主模式的兩大因素

中國宣教士在未來的宣教路上,更多鼓勵選擇以自養為主的宣教模式,因為中國宣教與西方的宣教有所不同,西方宣教士是從福音開放國家派宣教士去到 創啟國家或非創啟國家,而中國本身是福音創啟國家,中國差遣宣教士去宣教,是從創啟國家到創啟國家,難度更大。有兩個原因,促使中國宣教士選擇自養的宣教士模式:

一是國內教會經常受到不同程度的逼迫,教會宣教奉獻支持不穩定。中國教會大致分為兩類,三自教會(官方教會)和家庭教會。三自教會多數建立於城市和鄉鎮中心,缺乏宣教異象,人數占比中國基督徒總量約30%,但奉獻收入卻占70%。教會的收入多數用於建教堂和內部開支,基本上對跨文化宣教沒有支持。家庭教會人數大致占比中國基督徒總量的70%,但奉獻收入最多占30%,雖然家庭教會有宣教的異象,但經濟基礎薄弱,又加上家庭教會因為環境的原因,常處在不穩定的狀況中,這樣實難穩定地支持宣教士的宣教經費。

二是福音創啟國家不再適合用教會支援模式。福音未得之民群體大多集中在亞洲和非洲地區,這些地區基本上是對福音不開放的國家,宣教士如果沒有合理身分,很難長期立足。宣教士如果沒有合理身分,但仍然有足夠的經費支持,這樣勢必會引起當地猜疑,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如果沒有自養的身分住在宣教地,宣教士很難取得當地人的信任。自養的身分不僅是長期生存之需要,也是宣教策略之需要。宣教士透過自養的過程可以和當地人建立良好關係,從而達到結出福音果子的功效。宣教士不可以用不符合實際身分的工作頭銜來遮蓋自己,每個身分必須是真實的、經得起考驗的。更不建議宣教士掛職在某公司,實際不做事。自養的身分必須要達到真實的自養目標,方能成為未來中國宣教的出口。

兩種自養模式

自養模式不單可以解決個人需要的經費,同時也能解決簽證、保險、身分等一系列宣教差會難以克服的困難。自養模式有多重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商業宣教模式,以商宣模式來達到經濟自養;另外一類是職場模式,宣教士以工人的身分選擇職場,從而達到經濟自養。商宣自養的模式相對比較難,如果沒有開拓型的商業人才,商宣實難有效進行。職場自養模式也有許多,宣教士通常都會說一些當地語言,可以選擇教中文、作導遊業務、作翻譯,或者在中外合資公司、貿易公司擔任某個角色。如果不能當商人,就選擇作職場工人,總之目標是要成為自養(織帳篷)的宣教人。

五、教會支援模式和自養模式的案例比較

教會支援的宣教模式:有兩個弟兄去到同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陳弟兄帶著全家,採用教會支援的模式在宣教國學習語言。兩年的過程中,陳弟兄最擔心的是經濟供應,所以他經常會用各樣的代禱信籌款,有時候能籌到一些,也有時候會遇到生活拮据。隨著孩子的成長,接近上學年齡,陳弟兄籌款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並且花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因為陳弟兄缺乏以自養為主模式的宣教理念,他目前也不需要急於自養,所以在當地很少能接觸到不信的人,更沒有親近的非基督徒朋友。即便和不信的人接觸,由於缺乏合理身分,很難深度取得當地人信任。

自養的宣教模式:另外一個屠弟兄採用的是自養的宣教模式。屠弟兄出發前沒有籌款,只得到了微不足道的朋友奉獻支持,但他自己省吃儉用,用自己全部積蓄,申請了當地一所語言學校。屠弟兄所有的積蓄只能維持前三個月的學費和生活費。因為經濟的壓力,他到宣教地不久,選擇去外面做鐘點工,邊打工邊讀書,用賺來的工資維繫自己學校的開支。可喜的是,屠弟兄到宣教地兩個月所交到的朋友,超過陳弟兄在宣教地兩年所交的朋友。這兩個弟兄的不同之處是陳弟兄在宣教地缺乏抗經濟風險能力,一旦教會支持短缺,陳弟兄就需要被迫撤回國內,無法繼續進行宣教事工,無法完成宣教異象。而屠弟兄因為在外面已經自養多時,也有一定的異文化職場經驗,知道找什麼樣的工作,如何自養,即便沒有教會的奉獻支持,他依然可以繼續留在禾場,所以屠弟兄的穩定性會更強。

兩種宣教模式之對比:

兩位弟兄在宣教地所面對的情況和所採用的宣教模式不同,帶出的宣教策略也不同,雖然他們各自都會遇到許多困難,但就目前中國宣教策略來說,以自養為主的模式將會更加適合,因為這種宣教模式不但符合中國國情,也是宣教禾場的需要。陳弟兄所採用的是教會支援模式,是西方宣教士常用的宣教模式,如今此模式將會面對很多挑戰……國內教會的不穩定因素,隨時可能停止供應,到時候再去調整宣教模式,恐怕有些不知所措。另外,陳弟兄所在的國家是宣教創啟國家,沒有真實合理身分,無法開展福音事工。

而屠弟兄所選擇的自養(織帳篷)為主的宣教模式,雖然會面對忙碌辛苦和其他挑戰,但這種模式可以說明宣教士實踐性的學習語言和適應當地文化。這兩種宣教模式雖然沒有對錯之分,但卻有與時俱進之別。中國跨文化宣教的策略制定,根據目前教會情況、國家情況和宣教地的情況,促使中國教會必然要選擇以自養為主,教會支援為輔的宣教模式。

據現今情況,中國宣教士會更加適用自養的模式,雖然可以選擇用自養的模式開展福音事工,但這並不表示否認教會支援模式。教會支援模式在宣教方面依然不可缺少。總結歷史,展望未來,中國未來被差派出去的宣教士,應該採用的模式是「以教會支援為輔,以自養模式為主」。如此一來,宣教士既不失去與教會的密切關係,同時在經濟上又有自立的能力。教會既能在宣教事工上繼續參與和推動,又不會使教會背負過重的擔子。以教會支持為輔,以自養為主的宣教模式所帶出的宣教行動,將會為中國的世界宣教帶來新的出路。

  1. https://baike.sogou.com/v343490.htm?fromTitle=英國殖民地
  2. 黎葉文. 中國教會歷史講義 44-45頁2002年 作者曾在中國創辦世界華文聖經課程,在神學教育方面幫助和提升大陸牧者。
  3. 遠志明 陳上宇 《宣教士》106-107頁 神州傳播協會出版 2016年。宣教士一書詳盡介紹了宣教士是四次來華的歷史,以及宣教士在中國所做的工作和對中國社會的貢獻。
  4. 王治心 《中國基督教史綱》300-301頁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年
  5. 遠志明 陳上宇 《宣教士》56-57頁 神州傳播協會出版 2016年。
  6. 陳惠文 《普世宣教手冊》5-6頁 大使命中心出版 2003年
  7. PATRICK LAI 《織帳篷——職場宣教》14-16頁 晨光文化出版 2017年
  8. 創啟國家:是指對福音封閉的國家,宣教士必須用其他身分進入的宣教禾場。創啟國家多數集中在穆斯林地區,目前全球有超過六十國家被列為創啟國家。
  9. https://www.sohu.com/a/273497463_99962847。中國官方報導,根據國務院就中國宗教問題於2018年正式發表白皮書報告:中國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宗教,信教公民近2億,宗教教職人員38萬餘人。佛教和道教信徒眾多,但普通信徒沒有嚴格的入教程式,人數難以精確統計。佛教教職人員約22.2萬人。道教教職人員4萬余人。10個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總人口2000多萬人,伊斯蘭教教職人員5.7萬餘人。天主教信徒約600萬人,宗教教職人員約0.8萬人。基督教信徒3800多萬人,宗教教職人員約5.7萬人。官方報導通常是指官方三自教會人數,但根據國內外的權威機構預估,包括家庭教會在內,中國基督徒總量在一億左右。

主題文章

忠於福音的宣教鬥士
C. René Padilla

「若一個福音無法觸及到我們生活的世界……它就不是基督教福音,而是一個適應當前世代的文化基督教。」

長居在阿根廷的拉丁美洲神學家/宣教學家C. René Padilla,今年4月27日安息主懷。我因為年輕時移民阿根廷,曾經有所接觸,感觸極深。多年來在北美進修宣教學的時候,也不斷地關注他的主張與動向。美國福音派雜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特別刊登文章紀念他,宣稱他是「整全宣教之父」(Father of Integral Mission)。他所提供的宣教理念架構,尤其是在傳福音與社會行動的平衡發展,影響了過去50年來的基督教宣教運動。可惜的是,當我與各地華人宣教同工分享他安息主懷的消息時,幾乎沒有人聽過他的名字。深盼藉此文章,將他的見證、理念與貢獻,介紹給我們的宣教同路人。

認識Padilla一家是早在1980代,還在阿根廷讀大學的時候。我所屬的華人教會,在初期是借用當地一所宣道會的禮拜堂聚會。當時宣道會神學院就在隔壁,而我們教會又沒有專職的牧師,因此時常邀請神學院的老師來講道。我們年輕人也因為語言的便利,負責與這些講員接觸聯絡,也多次擔任主日講台上的翻譯員。當時最常來的就是Sra. Padilla(Padilla師母,美國籍的Catherine Feser)。她非常照顧我們華人教會的一群年輕人。除了在教會講道以外,她也曾經幾次擔任暑期青少年的退修會講員。更有一段時間,她開放家庭,帶領我們這一群移民到阿根廷的華人大學生固定查經。當時只知道René正開始建立他的事工Fundación Kairós。有幾次到他簡陋的辦公室參觀,印象中全是滿滿的藏書,和不間斷的神學討論。數十年下來,如今這個事工已經成為拉丁美洲一所重要的整全宣教出版社,並提供西班牙語世界整全宣教的訓練課程。

René Padilla原籍厄瓜多爾,卻在哥倫比亞長大,父親是一位雙職的傳道人(裁縫與植堂)。當時在拉丁美洲的天主教會對基督教會有強烈的敵意,他也因此經歷到信仰的逼迫。藉著宣教士的幫助,他到美國惠頓大學就讀。完成學士和碩士學位後,他加入國際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 (International Fellowship of Evangelical Students, IFES),擔任拉丁美洲區的幹事。那個時候拉丁美洲正經歷著一個特別的社會處境。一方面在政治上見證了古巴共產革命成功,看見窮苦的農民翻身,打倒了獨裁的Batista政權,共產主義的理想吸引了拉丁美洲各國的知識分子,其中也包括許多基督徒大學生。另一方面在信仰上,在哥倫比亞的Medellín所召開的拉丁美洲天主教第二屆主教會議,公開聲援窮人的權益,神父Gustavo Gutierrez更具體地開始出版有關解放神學的理念與神學探討的著作。此時因為事工的需要,René Padilla走訪拉丁美洲各國大學的校園。雖然他拒絕國際共產革命的主張和天主教解放神學的立場,但也不滿意經由北美宣教士所帶來傳統福音派的宣教神學,尤其是面對那個只注重靈魂得救,卻不注重社會改革和生活需要的主張。他認為那不是對福音忠實的解讀,也不是精準的福音傳播。因此他決心探討福音的真義,從整全的角度來重新認識福音。在這段時間他投身於博士研究,受教於新約大師F.F. Bruce。也正因為如此,他贏得了歐美宣教界的信任,有機會在1974年的洛桑大會中發表信息。

1974年的洛桑大會,Padilla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傳福音與世界」(Evangelism and the World)。他對北美宣教士所帶來的福音信息有許多尖銳的評語。同時期 《時代雜誌》的報導中寫道:

他說「若一個福音無法觸及到我們生活的世界……它就不是基督教福音,而是一個適應當前世代的文化基督教。」「這種福音沒有能力,也沒有任何的要求期望。」也正因此,Padilla警告福音派基督徒要抵抗單單追求大量歸主人數的誘惑。

1969年葛培理布道團舉辦了第一屆拉丁美洲布道研討會(First Latin American Congress for Evangelization, CLADE)。當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清除瀰漫在拉丁美洲各地同情馬克斯主義的神學思想,也因此大會開始時贈送給每一位與會牧者一本韋拿(Peter Wagner)的著作《Latin American Theology: Radical or Evangelical? The struggle for the faith in a young church 》。  不料卻受到了以Padilla為首的拉丁美洲牧者強烈的反彈。他們承認拉丁美洲本土神學的缺乏與真空,卻拒絕全盤接受北美福音派教會增長的理念。隔年1970年,有鑑於本土神學發展的需要,Padilla與其他幾位拉丁美洲的牧者共同成立「拉丁美洲神學團契」(Fraternidad Teológica Latinoamericana)。這個神學協會,從此成為拉丁美洲整全宣教運動發展最重要的平台。

Padilla尤其無法認同「同類單元原則」(Homogeneous Unit Principle)。他認為將信徒按照民族、文化、傳統背景分開時,雖然有可能促成教會人數增長,卻不知不覺地在福音打破人與人之間隔閡的本質上妥協了!1970年代,教會增長理論和「同類單元原則」雖然備受各教會牧者的歡迎,但是50年後的今天,民族的和解,甚至多元文化教會的出現,卻印證了他當年先知性的洞見。雖然今天北美各地,仍然有許多人依賴宣教的得救統計數據和提倡單一族群的服事方法,整全宣教卻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今天全世界年輕一代宣教議題中最重要的平台。我們越來越多地聽到教會在各地社區行動中,面對族群和解、難民支援、打擊人口販賣、社區發展、社會邊緣群體、貧窮人口、移民權益等事件上挺身而出,積極參與。這個整全宣教的理念從1974年的一篇演講,使洛桑宣言中傳福音與社會行動同受重視,最終發展到今天全球整全宣教最重要的聯盟:全球彌伽(Micah Global) 促成教會正視整全宣教的使命。近年來萊特(Christopher Wright)所大力提倡的「宣教釋經學」(或「宣教角度的釋經學」Missional hermeneutics),更提供了整全宣教重要的聖經基礎。如今這追求忠於福音真義的努力,正是當年Padilla所預先看見的美景。

2007年有機會回到阿根廷,特別帶了妻小去Padilla家中拜訪。他們夫婦二人親切問候,閒話家常,談起事工卻精神飽滿,對未來滿懷希望。那次見面以後一直到今天,我時常想到忠於福音的教會,忠於福音的宣教,甚至於忠於福音的基督徒生活此類主題。宣教方法日新月異,如今遇見疫情又是一個重啟(Reset)的好機會。但是在宣教服事、宣教策略、和宣教實踐中,如何一步步忠實地傳講福音,如何忠實地活出福音,仍然是我們宣教人需要時刻自我提醒的重要課題。René Padilla夫婦相信福音能夠針對我們的處境發聲。他們一生抵擋那來自北美,未經審視過濾的神學,卻甘願與拉丁美洲同伴一同追求一個忠於福音,又適應拉丁美洲社會處境的宣教神學。從事宣教工作的你我,是否在宣教服事中,面對我們自身的神學體會、服事對象的生活處境、以及他們未來神學發展的空間,也能做出同樣的堅持與體諒?

  1. 本文部分的細節來自於David C. Kirkpatrick, “C. René Padilla and the Origins of Integral Mission in Post-War Latin America” in Journal of Ecclesiastical History, Vol. 67, No 2, April 2016 和 David C. Kirkpatrick, “Died: C. René Padilla, Father of Integral Mission”in Christianity Today, April 27, 2021. https://www.christianitytoday.com/news/2021/april/rene-padilla-died-integral-mission-latin-american-theology.html Accessed on Aug 13, 2021
  2. René Padilla, 1974, “Evangelism and the World” in the 1974 Lausanne Congress. https://lausanne.org/content/evangelism-and-the-world Accessed on Aug 14, 2021.
  3. "Religion: A Challenge from Evangelicals," Time Magazine, August 5, 1974. http://content.time.com/time/subscriber/article/0,33009,879423-2,00.html Accessed on Sep 9, 2021
  4. David C. Kirkpatrick, “C. René Padilla and the Origins of Integral Mission in Post-War Latin America” in Journal of Ecclesiastical History, Vol. 67, No 2, April 2016
  5. C. René Padilla, “The Unity of the Church and the Homogeneous Unit Principle” in IBMR, Jan 1982, pp. 23-30.
  6. https://www.micahnetwork.org Accessed on Aug 14, 2021
  7. Christopher Wright, 2006, The Mission of God, IVP (中文翻譯:萊特,宣教中的上帝,校園)

i宣

當不變真理遇上萬變創意

我是福音漫畫家,這一期跟大家談談福音與藝術。

「藝術?這與我無關,我也沒興趣。」也許這是某些人的第一個反射反應,另有些人會覺得:「聽起來好高級啊!」還有人會說: 「我們教會沒有藝術人才,而且我們是小教會,目前還沒有這個需要,等將來有需要的時候再說吧!」

無疑,這是「藝術」這兩個字在許多人腦海裡的印象。大概沒有人會否定藝術對宣教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見得那麼重要,至少不會認為是最基礎、不可少的因素。在大部分人眼裡,藝術算是較高層次的東西,只有在滿足了基本需要之後才談的,等做足了基本功、有多餘的時間、精力、資材才做的事,在教會發展到那個地步之前,藝術的角色算是「可有可無」。

事實真是如此嗎?試想,假如把你目前教會中所有藝術成分都除掉,會有多大影響?——教堂沒有任何設計或擺設,只有最簡單的四面牆和家具,教會內部也沒有任何有品味的擺設、沒有插花,崇拜程序中沒有詩歌和音樂,聚會只有講道和教導,PPT畫面都是單色的背景,週報只有白紙黑字,沒有任何排版……經這麼一想,也許你會發現,藝術實際上比我們想像得更平常,而且實際上教會也都已經在使用和參與。換言之,論到藝術事工,教會實際上不是要從零開始,而是要重視藝術的功用與價值,願意不斷地追求提升,且更懂得善用藝術元素,來使神國事工達到更好的果效。

一、藝術反映神榮美形象

藝術所追求的是真、善、美,透過感官可領受的方式將它展現出來,而基督徒深信,真、善、美的源頭是那位全然聖潔、沒有瑕疵的神。神是真實的,祂擁有真理、啟示真理;神是良善的,充滿慈愛、公義、信實;神是榮美的,這可以從祂所創造的宇宙看出,而且祂還繼續在歷史中行奇妙大事。人是神按照祂的形象創造的,當人從事藝術創作的時候,我們就是實際體現了這個形象。不但如此,神也是做新事的神,藝術創作人追求創新萬變,嘗試以不同素材、不同角度、不同風格,以及不同類型的藝術來闡釋一個永恆性的主題——福音,就某個角度來說,就是效法神做事的方式、延續神所做的工。

二、藝術展現信仰的豐富

神在基督裡成就了豐富的救恩,正如保羅寫道:「祂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1:3-14)又說:「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9:15)信主的人不僅僅是收到一張天堂的入門票,更是成為新造的人,從此有新的身分、新的生命、新的價值觀、新的目標和新的盼望。不單如此,聖經真理也是豐富的,能為今世每一個人的需要提供指引,無論是人生方向、家庭、愛情,或政治、經濟、社會等。藝術所講求的是創意,創作者喜歡結合不同的素材、尤其是從來沒人做過的方式來表達一個概念、一個觀點,此特質用於福音再適合不過了。我常想,在流行音樂裡,單單「愛情」這個主題,就可以被創作者用不同的詩詞和曲子寫出無數作品,基督徒既聲稱神恩何等浩大豐富,為何在藝術創作上卻顯得如此窮乏?這豈不是我們對神的虧欠?

三、藝術吸引世人的關注

藝術最顯著的功力就是吸引世人關注,因為它美、特出。一張設計新穎的海報,能讓人在貼滿各種通告的布告板上一眼就看到它;一張有趣的圖能讓人在瀏覽社交平台時停下多看一眼,一個街頭藝人的演奏能使人在繁忙的街道上停下腳步、觀看演出……相反的,一本內容寫得再好的書,如果封面設計不吸引人,恐怕會大大影響銷量,以致很多人因此錯過了其精彩內容。基督徒深信,福音是世人最需要的,也是永遠榮耀美麗的,可惜的是,在世人的印象中,它卻往往是古板、過時及無趣的。藝術無法,也不應該增添原始福音所沒有的新意,卻能有效地展示出信仰的豐富,吸引世人的眼目,讓他們注意到這美好的福音,且繼續被吸引去追隨。

四、藝術產生深刻的印象

相信你也有這樣的經歷或體會:小時候唱過的歌曲,經過多年以後,仍然可以連詞帶曲地哼唱出來;又或者你看過的某個圖像或照片,多年後存留腦海中的畫面仍然清晰。在教會圈子中,有時候要人把一段經文背誦起來並不容易,即便可能一時背誦起來了,也會很快遺忘。可是如果將該段經文寫成詩歌來傳唱、或化成圖像來記憶,效果便可大大提升。這就是藝術的威力!信仰豐富的內容,若要用最快的速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教會就必須善用繪畫、設計、音樂、戲劇、視頻等各類型的藝術將福音展現。

五、藝術跨越文化的障礙

跨文化宣教事業首先要克服的困難就是語言,其後便是文化適應,包括生活的習慣、禮儀等。藝術在這方面可以幫上大忙!以當今的流行音樂為例,許多在全世界被傳唱的歌曲不見得是大家都懂的語言,其中韓國語的「江南Style」,還有西班牙語的Despacito就是最佳例子。網路上,有許多不含任何對話或旁述的短片,能在幾分鐘之內,傳達出創作者要表達的內涵。在宣教事業上,儘管藝術無法取代語言、文字為福音作深入的闡述,但它無疑是一個跨越語言與文化障礙的極佳工具,同時能讓不同地域的群體對福音有初步的接觸、建立第一個印象。尤其在資訊網路科技發達的年代,藝術在這不分界線的平台上能充分發揮其特點。

六、藝術激起受眾的回應

每一次傳福音的目標都是期待激起人的回應——叫人悔改、信主,其他類型的聚會也希望與會者能立志、委身,甚至獻身。聽過不少人作見證說,當他們第一次進到教會的時候,聚會中聽的道已經記不清、甚至聽不懂,當下卻深深被詩歌所感動。教會的牧者去探訪患病或承受精神困擾的人時,過多的言詞起不了作用,除了陪伴,若能使用詩歌,往往就能更進一步地給人帶來安慰和鼓勵。這就是為什麼在基督教許多聚會中,都有回應詩歌或呼召的詩歌。我在網路上發布漫畫或詩歌作品,常常收到網友的留言,說他們從中受到激勵、感動落淚。我在神學院時,曾經遇到一位比我晚一年入學的學妹,在我尚未認識她的時候就主動前來問我是不是《主能用、主保守》這首詩歌的作者。她說,入學之前她很掙扎是否要踏上全職事奉,神使用那一首歌讓她下定了決心。人是有情感的,尤其是在需要做出回應或決定的時候,藝術作品常常扮演「臨門一腳」的角色。

七、藝術啟發更深的反思

「發人省思!」這是我在社交網站上發布漫畫的時候常常收到的留言或轉發文字。藝術家喜歡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和元素結合在一起,以創造出新的效果,有些作品是模仿現實,也有很多超越現實,引發欣賞者沉思。聆聽某曲子,很自然會讓人想像出相關情境,感覺身歷其境,或平靜、或哀傷、或高昂、或輕鬆,有時還會感覺被帶到海邊、曠野、幽靜森林,甚至去到外太空。生命成長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懂得反思。在福音事工上,在受眾接受基督教信仰為真理之前,他們需要被啟發對人生、宇宙、存在的價值等議題做出省思。文字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而且是更詳細而深入的,但藝術作品卻是更加快速,霎時間就能抓住受眾的注意力,開拓想像空間。因此,無論是慕道班、教會小組、門徒培訓,藝術作品是一個極佳的教材,引起與會者針對某個議題進行討論。

真理的內容不變,卻不是古板的,反之,她應是萬古長新。基於這一點,藝術就是闡述和傳達福音不容忽視的工具。教會投注更多精力、時間和人才在藝術上,絕不是一種浪費,藝術事工也不是教會有多餘的精力、資材,或到達一定的規模才開始做的事。多用一點心思,把現有事工中的藝術品質往上提升,更多鼓勵有才華的青年使用藝術服事,絕對有利於教會更有效地完成主所託付的使命。


宣教士關顧

體會恩主的關顧

我想,我們所有宣教同路人都會同意一件事:宣教士關顧的核心部分,就是恩主的關顧。沒有任何關顧可以與恩主同在的關顧相提並論。神同在的應許,本是祂給子民最大的禮物。從舊約神給約書亞的應許:「我豈沒有吩咐你嗎?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你的神必與你同在。」(書1:9),到新約主耶穌基督給門徒大使命中的應許:「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神與祂子民和工人同在的應許,是我們最大的確據和力量。老約翰再次提醒我們「……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約壹4:16)因為誠信是神屬性的一部分,所以祂必成就衪所應許的一切,與我們同在。問題卻在於:我們是否常與祂同在?我們服侍主的人,會否因太忙而忽略了與神同在,甚至用「聖工」取代了祂?

我們有好一些華人教會的同工和宣教士認為,他們應該為了「聖工」犧牲一切,生命縱然燒毀耗盡,情緒低落甚至陷入憂鬱症,人際和家庭關係出現嚴重問題等,都是理所當然又或是神所喜悅的。華傳豈不也高舉:「為主無保留,為己無所求」的目標嗎?——在此,同工們必須小心分辨,我們所謂「捨己」的目標,真是為主耶穌還是為了工作的成就感?

有些華人教會的領袖也同樣認為宣教士或傳道人,理應為主擺上一切,能吃苦才是最崇高的服侍榜樣。然而、高舉這吃苦高標的人,自己有沒有按照同樣的標準而行呢?主耶穌警告門徒不要效法那些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因為他們用雙重標準來對待別人。祂說:「凡他們所吩咐你們的,你們都要謹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們的行為;因為他們能說,不能行。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太23:3-4)‬

教會對工人的吃苦期望,往往造成一種不健康的壓力,使同工們不敢向教會提出他們真正的缺乏或工作上所面對的困難。他們只好把所面對的困擾不斷壓抑在心,或把困擾所帶來的負面情緒發洩在家人身上,導致家庭關係破裂。家庭關係出現問題時,教會的弟兄姐妹又會批評這些同工沒有好見證……處在如此矛盾環境下,易造成工人受傷離場的結局,也會導致一些正考慮全時間服侍的同工不敢投身宣教。教會應該學習體恤關顧神的僕人。保羅提醒帖撒羅尼迦的教會說:「弟兄們,我們勸你們敬重那在你們中間勞苦的人,就是在主裡面治理你們、勸戒你們的;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帖前5:12-13)‬ ‭

神愛祂的工人而非愛他們能為祂所成就的工作,因為神是透過祂的工人來成就祂自己能成就的救恩計畫。「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神願意祂的工人在不斷得到滋潤和供應的狀態中,來成就祂的聖工。正如主耶穌用葡萄樹和枝子來比喻我們與祂的關係:「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約15:4)主耶穌是我們生命力量的源頭,所要求工人的就是經常連結在主耶穌的身上。無論是宣教士或教牧同工,我們都清楚知道這是主耶穌對所有跟隨者的應許。因此,與主同行實在是所有宣教士的服侍和生命優先。對我而言,「為主無保留」是把自己當作活祭天天獻給主,效法祂的生命而活,成為多人(其中也包括家人)的祝福。「為己無所求」是認定侍奉萬主之主,萬王之王已是我們一生最大的福氣,我們豈能不帶著柔和謙卑和僕人的服事心態嗎?

主耶穌在地上最後三年半的事工中,祂每天經歷父神同在的關顧。祂雖有許多門徒或跟隨者,但最實在關顧祂的並非是從門徒而來的關顧支持,而是從父神而來的關顧。祂雖然是救主,但祂在地上的時日裡,也沒有滿足世人所有需求:沒有餵飽所有窮人,沒有醫好所有病人,也沒有解決許多社會問題。祂有清楚的優先事工計畫,也有每天優先的生活節奏。聖經沒有描寫耶穌是一個「工作狂」的聖人,也沒有描寫祂因工作壓力而耗盡。相反地,聖經描寫耶穌成長擁有平衡的發展:「耶穌的智慧和身量,並神和人喜愛祂的心,都一齊增長。」(路2:52)

我們應該效法耶穌的事奉節奏。馬可記載耶穌基督在西門的家,治好了他岳母和許多人的病,直到很晚。但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時候,耶穌便已經起來,到曠野地方去,在那裡禱告。獨處禱告肯定是主耶穌支取屬天能力的時候。後來,西門和同伴追了祂去。遇見了就對祂說,眾人都找你。意思就是說你為什麼避開這麼多需要祢的人,他們不是你應該來幫助的對象嗎?我們在這裡肯定可以建立一個超級大會堂,作為你發展福音事工的基地。但耶穌卻對他們說,「我們可以往別處去,到鄰近的鄉村,我也好在那裡傳道,因為我是為這事出來的。」(參可1:35-38)耶穌沒有接受門徒的建議或催促,也沒考慮等侯祂幫助的人之需要。祂按著父神在禱告中的引導,到別處去傳道。祂是按父神的旨意被呼召和行動,也知道祂在地上短暫的時日中,要完成被差來所要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忙碌於做許多「好」的事。

聖靈是主耶穌派來幫助我們的保惠師。三位一體的神沒有停止跟祂的子民交通。衪會繼續鼓勵、安慰、指導、調整或修理祂所愛的兒女。因為衪應許說:「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啟3:19a)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有建立,專注聆聽神的靜觀和禱告習慣。主耶穌留給我們事奉成功的秘訣,莫過於每天把經歷父神同在的操練作為優先。詩人大衞說:「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詩16:8-9)這是猶太人本應該強調的屬靈操練——專注聆聽神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向神訴求,彷彿祂不知道我們所面對的問題和需要。主耶穌教導門徒禱告的時候:「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 6:7-8)

若我們真相信神是聽禱告的話,我們便帶著期待的心去等候留意衪的回應。猶太人隨時預備聆聽神的操練包括背誦默想神的話,就是常把衪的話藏在心裡,晝夜思想。主耶穌也同樣強調:「你們若常在我裡面,我的話也常在你們裡面,凡你們所願意的,祈求,就給你們成就。」(約15:7)詩人大衛在詩篇16篇給我們的體會是,當我們每天建立這種「體會恩主同在」操練習慣的話,我們會得到全人的益處:心歡喜,靈快樂和肉身也可以安然居住。這實在是宣教同工體會恩主關顧的重要操練和生活優先。


情繫華民—奔向骨肉之親

平凡邁向非凡

三年前我們應邀去一個家庭教會G教會,開展《把握時機》的宣教課程,整個教會從一個相對狹窄的視野中走了出來。我們對教會牧師說,我們是在宣教好土的教會中尋寶、挖寶、琢寶的。教會牧師說,「我們教會的弟兄姐妹都是寶,你們都拿去,教會的資源也跟著一起走。」這番話讓我吃驚,幾乎沒有哪個教會的牧者第一次見到我們就會說這樣的話。在那之後,我們與G教會之間頻繁走動,關係越來越好,彷彿天作之合,一直處在蜜月期。

那一年的暑期,G教會差派了兩位年輕弟兄與我們同去新疆訪宣。我們在那有資助大學生的公益項目,有些學生在北京念書,他們就可以和學生建立關係,經常地關懷他們。這也算是門前禾場事工的開始。

翌年,我們力推林安國牧師的《塑造教會成為使命群體》(以下簡稱《使命群體》)的課程,因為宣教最終要落實到教會,只有教會才能提供宣教的三寶:人力、禱告和金錢。一個人無論參加多少次宣教特會,宣教士分享見證會,期間的感動、領受和呼召都要落實在自己的教會中。如果一個教會是沒有使命的,任憑某個信徒的感動,教會仍舊無動於衷。宣教士是前線的戰士,教會是宣教士後援的保障,後方如果沒有健全的保障機制,那麼戰士的作戰將會事倍功半,嚴重時甚至毀於一旦。所以,教會要參與宣教,必須建立健全的宣教機制,而機制的第一步就是宣教教育。心思意念的轉變必須從教育著手。

那麼好的課程當然第一想到G教會,可是他們平時的事工很多,根本排不出其他時間來上這個課程。經過教會同工的一番禱告後,決定用六個主日,每個主日上兩課的方式來進行此課程。真為他們有這樣的決心感恩!上完課程之後,他們並沒有停留在知識層面的更新,而是馬上建立了宣教小組,一個月一次為宣教禱告。

《使命群體》課程中的第一課就講到教會需要有延伸的增長。有兩位G教會弟兄跟我們去新疆參加了一個藝術家團契,他倆本身就是作音樂的。藝術家團契建立的目的是跟某藝術中心從事藝術的人傳福音。有時,他們還會為自閉症患者創作一些歌曲,通過悠揚、歡快向上的旋律幫助他們走出困境,給予他們更多未來的盼望。

不僅如此,這一兩年來,G教會有很大的變化,在其他省分也有外展事工,幫助那裡的弱小教會。宣教小組還參與了「住醫小家」項目,幫助身患重疾的孩童,在醫治過程中擁有暫時休息的場所,給予這些急難家庭心靈上的慰藉。

這些都是神在G教會上的奇妙作為,我期待以後還要看到更大的作為。

E教會是G教會的兄弟教會。這兩個教會的牧者二十多年前同在海外信主,接受裝備並領受呼召回國建立教會。E教會也是我的新教會。相對G教會來說,E教會更為謹慎和保守,很少與外界接觸,自成一體。

當我們沒有認識到,神救贖萬民心意與我們之間的關係時,我們所關注的就是眼睛所能看到的一畝三分地,不外乎自己、自己的教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禱告也是圍著這個圈子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今天很多教會是這樣的,對外面的世界沒負擔,沒異象,沒看見。生命的扎實是為了使命的傳遞,缺一不可。以利亞在洞裡大發熱心,神卻對他說:你在這裡做什麼?使命的傳遞需要走出自己安逸的環境,就像彼得不願意待在可以躲避風浪的船艙,到耶穌那裡去,進到水深之處,經歷生命的豐盛。船被造,不是為風平浪靜的避風港,而是為驚濤駭浪的深海洋。

當《使命群體》最終來到E教會時,我期待、興奮又有些許擔憂。期待和興奮是希望神藉著課程拓寬弟兄姐妹的視野,更能明白神旨意與自身所要擔負的使命,使教會有不一樣的更新和翻轉。擔心的是,曾有那麼多教會上過宣教教育的課程以後,一時火熱,後來又歸回不冷不熱的狀態。宣教對他們來說只是蹭個熱度,刷個流量。

感謝主,當上完前面六堂課時,弟兄姐妹在主日的禱告就不一樣了!不再只是為教會四面牆裡的需要禱告,而是看到未得之群的需要,看到禾場工人的需要。當全部課程結束後,我們提議在上海組織宣教士足跡遊。大家一聽到這,宣教的熱情再度被挑旺,立刻建群,並分派參與人員各自任務。有的搜集來華宣教士從事教育方面的資訊,有的搜集醫院方面的資料,並計劃在兩個月之後先有第一次的宣教足跡遊。

除此之外,E教會有五個人報名參加成為線上中文教學的志願者。這個線上平台,是所認識同工的英語培訓平台,最近響應號召,讓更多邊疆山區裡少數民族的孩子能學習普通話。鑑於這樣的需求,我們呼籲教會肢體積極參與。最後,不僅有E教會的五人,G教會也有五人參與。

基督徒的生命應該有兩根管道,一根是接到上帝的恩典,另一根是把上帝的恩典從我們這流出去。只有雙管流通的生命才是活的生命,是施比受更有福的生命,是神悅納的生命。一路走來,我們驚歎、驚奇神的作為,祂帶領教會走到水深之處,經歷祂豐盛的同在。身處其中,我們的生命也越發飽滿和豐盈。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
綠色國度裡的她們

一般人對於巴基斯坦的刻板印象是,一個極度危險的國家。她與恐怖組織、貧窮落後、宗教衝突、女權低落(女性很可憐,因為沒有自主權,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等名詞劃上等號,總之就是一個沒有人想去的國家,一個一般人出國旅遊也不會選擇的地方。我們自然也不能免俗,用著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去看這個國家。

記得2016年我們決定順服差會前往巴基斯坦時,家人朋友都很想勸阻我們,畢竟那是一個恐怖的地方!雖然我們也覺得有點恐怖,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心裡卻充滿期待……或許剛開始我們的確有恐懼害怕,但我們真的很慶幸能夠來到這裡。如果沒有來,我們就無法透過上帝的眼光,看見她的美好;如果沒有神的幫助,我們就無法摘除原有的「偏光眼鏡」;如果沒有當初的順服,或許我們仍會困在那些刻板印象裡,把神看為美好的當成不好。

曾經有本地朋友說:「其實他們家裡最有權力的是母親。」

在我們前來巴國之前,曾經看過不少關於巴基斯坦的電影。其中有一部電影(真實故事改編),就描述了一個女孩因為不服從父親的安排,自己跟別人結婚去了。後來父親因為面子問題決定將她光榮處決。據說這是在這裡的常態,因為女兒不能決定自己的婚姻或未來。這裡的女兒若是反抗,下場就是被自己的父親或兄長或族裡的長輩處決。

可能因為這些事件,讓我們特別注意這裡有關女性的議題。我們曾經被前輩告知在這裡即使是夫妻也不可以手牽手,於是我們都很小心,避免不必要的困擾。但我們看到的是,在公園手牽手的小情侶,在購物中心看到懷裡抱著孩子手裡拉著妻子的丈夫……當然這些在保守的穆斯林國家的確少見,但我們看見了!

通常教育程度低或過度保守的穆斯林會發生光榮處決的事件,但大部分的穆斯林其實都非常疼愛女兒,或許可以說是非常保護,至少在我們以前待過三年的社區就看到很多例子。拿我們鄰居哈家來說,兒子小的時候都是由公司小弟騎摩托車接送,但女兒們一定是父親或母親親自開車接送。婦女班有一個太太,她的女兒經常會陪著母親來運動,她告訴我說,她不能自己單獨出門,必須有母親或者是父親、其他兄弟陪同。

在銀行常常需要排隊繳費。有一次高陽去銀行繳錢,回來氣呼呼地說:「人實在是太多了,都去了三次還沒辦法匯款。」後來老師建議他:「讓你太太去吧!」說實話只要是女生出面,不需要排隊可獲優先處理。我自己的親身經驗是當年因為入境簽證只有一個月,必須一個人離開然後再入境巴國。那時候一到機場,還沒走到櫃檯,立即有人問說:「你一個人嗎?」「是的。」於是那個工作人員帶我到辦理登機手續的櫃檯, 要求他們先行處理,然後登機排隊時又帶著我先登機。機位的安排也很貼心,我的座位旁邊沒有安排人(那時候出國的女性不多,大都是男性)。說到這,還有一件事,我們發現巴國機場的海關,設有提供女性通關的專門窗口。四天後我返回巴國,也是直接被帶去海關辦理入境——那一次,我根本都沒有填入境單就這樣入境巴國了。

我們也發現這裡的太太其實蠻幸福,因為家裡大小事幾乎都是丈夫在處理。太太料理三餐整理家務,負責貌美如花,出門包好頭巾免得被別人覬覦。有一次,我們因為要採買一些冬衣送給一戶剛失去母親的三個孩子,本地同工建議不要在我們住家附近買,因為比較貴,所以我們拜託語言老師,問他是否可以請他太太去市場時幫忙購買……老師當下面有難色。我們不明所以,覺得很奇怪,後來才知道,原來師母是不用外出辦事的。柴米油鹽蔬菜水果、妻子孩子的衣服等等,總之家裡要用的東西全部是老師自己一手打理。我們太佩服這裡的男性了,他們負責養家還要負責家裡所有的需要。後來,還是老師幫我們採買齊全,完成了任務。

我們來了這裡五年,在我們周圍沒有見過受虐的婦女,也很少有婦女外出工作。近來卻發現有越來越多的餐廳開始僱用女性工作人員,也有越來越多的婦女捨棄頭巾。世界在改變,這裡很多女性也在追求自由。前一陣子因為準備返國需要去購買一些禮品,我們就看到許多女性穿著T恤牛仔褲。短短的一個小時我至少看到三個太太是如此打扮——喔,追求時髦是不分國界的。

我覺得這裡的婦女,比起我接觸過的其他國家女性溫柔得多,至少尊重丈夫這個部分,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凡事都以丈夫的意見為主,而丈夫通常又會以母親的意見為主,對他們來說,母親至上。

從我們認識的巴國婦女身上,發現她們很有管理的恩賜。這裡大部分家庭都有幫傭,而且不只一個。一個家庭可能同時擁有司機、門房、園丁、打掃清潔的、做飯的、燙衣服的或者保姆。他們分工很細,最主要也是因為工資便宜。這些太太們特別懂得分配管理,讓這些工人各按其職各做其事,真的好厲害!這裡的房子大,剛開始我們都自己打掃,但鄰居太太看不下去總是很熱心地介紹工人來幫忙。為了入境隨俗,我們也試著找園丁和打掃清潔的幫傭,才發現管理、分派工作真是一大學問!這點我們真的遠遠不如她們。

記得剛來的第一年,我們請社區鄰居來參加中秋烤肉會。我特別請老師幫我找了二個基督徒男孩來幫忙,要收碗盤送茶水的事還是自己做,那二個男孩在外面和烤肉先生聊起天……後來哈太太看不下去,叫了自己的女傭來幫忙。那次經驗真叫我們汗顏。分派工作看似簡單,能讓工人發揮作用才更重要。古倫神父說:「管理就是可以幫助人發揮潛力」,那一天,我們學了很寶貴的一課。

這一次,我只寫「她們」。但願我們曾經有過的刻板印象不侷限我們,不戴「偏光眼鏡」去認識這個國家。或許當我們真的看見這個國家的甚好,才能真正去愛他們,並傳揚美好的福音。

注:之所以將巴基斯坦稱為綠色國度,是因為他們的國旗是綠色的,而且巴國人特別喜歡綠色……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瞥見一隅
與湄公河相伴共存的老撾

以前,許多旅遊媒體對印度支那諸國致力推廣的,
來去都是柬埔寨、緬甸、泰國和越南,
極少提到老撾(或稱寮國)這個國家。

2015年12月26日,我跟吉田第一次踏進這個國土。當飛機進入老撾領空,降低飛行高度準備降落時,我探頭望向機艙窗外,進入眼簾的是一片青綠的樹木夾雜著橫貫交叉的黃土路。奔馳黃土路上的車輛揚起滾滾黃土灰塵,路的兩旁佇立一些房屋,設計和排列沒什麼規劃,好些稀稀落落散在別處——這是我們對老撾第一個印像。

抵達首都萬象(或稱永珍),這裡的氣息,讓我覺得似乎西方人比亞洲人更知道和認識這個國家。12月的老撾,天氣比馬來西亞涼快多了。雖然同樣處在熱帶,但12月直到翌年3月,會明顯感受到溫度下降的急劇變化。

老撾,全名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港澳台、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稱之為寮國,中國則稱之為老撾,是東盟十國中唯一的內陸國家,被聯合國定義為後發展國家。其西北部比鄰緬甸、中國,東向越南,南臨柬埔寨及西接泰國,根據2018年人口統計為7百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7人(世界排名第151),高山地區每平方千米不足2人,可謂是地廣人稀,是亞洲地區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老撾最長河流為湄公河全長4,180公里,全國的民居生活棲息、農業發展、水利發電似乎都非常依賴這條河流。

雖說老撾以前為法國所統治,除了總統府和非常普遍的法國餐點和長型的法國麵包,走在街道上很難看見跟法國有關的建築物。追溯其歷史淵源,老撾在一,九至十四世紀屬吳哥王朝。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國家的是法昂(Fa Ngum)建立的瀾滄王國。後來分裂成三個王國,並於1779年起,先後受暹羅、越南和法國入侵,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殖民地)。1940年至1945年二次世界大戰時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於1945年10月12日,曾有過短暫獨立。但隔年(1946年)即恢復法國統治。1949年獲得自治,於1954年脫離法屬印度支那正式成為獨立國家,即寮王國。此後在美蘇兩大強權的暗中角力下,老撾內戰爆發,巴特寮(後稱老撾人民黨)與親美的寮王國雙方打打停停持續了22年。直至1975年12月2日,老撾人民黨佔領萬象,取得了內戰勝利,國王西薩旺瓦達納(Sisavang Vatthana)宣佈退位,寮王國正式瓦解,老撾也正式廢除君主制,之後成立社會主義的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

老撾跟馬來西亞的時差為一個小時,早上五點左右可以看見天邊出現魚肚白。後來我們搬了家,住到與屋主為鄰的一座小房子,每每這個時段就會聽見屋主的廚房傳來響聲,六點就會看見屋主夫婦梳洗整齊,拿著供品跪在屋前路邊等待著。社區廟宇的和尚們赤著腳,有大有小魚貫而出,排列整齊沿家挨戶誦經祝福並接納人們的布施。老撾人一般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又稱為南傳佛教。除了一般的政府學校,一些兒童也會在廟宇接受教育。廟宇也是當地村民一切生活的中心。基督徒占老撾人口約1.5%。在這裡幾年時間裡,發現這塊土地所缺乏的不是傳福音領人歸主的人,追根究底是本地教會領袖缺乏聖經神學及真理正確的教導,以致在詮釋和講道出現了很大的錯誤。這導致信徒在認識聖經教義上有偏差,靈命很難紮根成長,生活工作上難為主做見證,甚至有些信徒因缺乏牧養關懷離開了主。

萬象市以外的郊區或其他省分,居民一般的休閒生活都非常簡單。首都的生活較多娛樂性,比如可以到毗鄰的泰國玩樂休閒。首都的年輕男女大多熱愛在家辦派對活動,有些晚上需要到餐廳上班,因此探訪相對困難一點。平日教學裡,我們都儘量趁上課時段跟學生互動,也會選擇在一些華人節慶時辦團康活動,與學生聯誼。每年耶誕節我們必定舉辦活動慶祝,希望在諸多宗教法限制底下讓學生了解主耶穌降生的意義。幾年下來,我們深深感慨,學生的流動性蠻大,學生也許在下一個學期因為某些事就停止來學習了。因此,基督徒老師在學生面前的身教言教,及抓緊時機跟學生間接分享聖經、信仰價值觀變得非常重要。

除了教學,我們也有機會跟另一個西方團隊配搭,做監獄事工和傳福音工作。我們向會說中文的囚犯傳福音,也供給他們生活所需物品。每當我們一行人聚集在監獄外的簡陋涼亭,等待被安排進去會見囚犯時,我心總有深深感觸。我想起聖經所說的,人們不會知道黑夜什麼時候來臨,所以趁著白日能工作時當珍惜機會好好工作,能說好消息的要快快說,有耳可聽的也應當聽。回國後的這些日子,聽說該西方團隊負責人,好些也因某些情況相繼被組織安排撤離了老撾。也許是面對人手的不足……不知道未來能否繼續下去。

老撾的宣教事工無法在三天兩夜的探視中獲取深入體會,除非用上幾年的時間,謙卑生活在他們當中。三言兩語也無法道盡這四年所見所聞,有默默經營的宣教士,有努力傳授聖經真理、栽培門徒的同路人,有鬧得臉紅耳赤一拍兩散的團隊,也有被生活和經濟問題纏繞的迷茫宣教士。回國之前,我們佇立在湄公河岸旁,心中感慨萬千,想起提摩太後書4章2節所言:「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我們在禱告裡記念留在老撾專心服事的同路人,也深願學生們能珍惜聽聞福音的機會。

白天靜謐的湄公河岸一入黃昏,就變身為濃妝豔抹的小姐姐。人聲喧嘩,強勁的音樂在空中飄蕩,河岸滿了運動休閒、買賣營生的人群。走到下游處可以看見美麗的日落,三三兩兩的舢板在燦燦河面上搖曳而過。船過之處留下長長的水痕,但河面隨即恢復平靜。深願宣教士的生命和付出不是船過無痕,埋藏的福音種子在一切條件成熟後,祈求永生的上帝使它破土而出,長成巍巍大樹。


胸懷萬族—走遍人居之地

敖包真能「相會」?

小時候常聽到一首歌叫《敖包相會》,「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啊……我等待著美麗的姑娘喲,你為什麼還不跑來喲啊 ……」這真是一幅月下美麗動人的浪漫愛情故事!

可是,這十五的月亮真能照亮周圍的黑暗,敖包前的相會真是一場場動人的愛情故事嗎?

「敖包」,蒙語意為「土堆,石堆」,在遼闊的草原上常被當作路標、邊界,後來逐步演變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徵。

蒙古族的信仰沒有教義,屬於民間宗教,在中國東北的草原蒙古族又摻雜了一些藏傳佛教的元素,喇嘛、寺廟、經幡……在有些蒙古族的家中,也會有祭拜家族姓氏敖包的習俗,就像漢族人家裡放佛像一樣。所以,他們的宗教非常混雜。

每逢節慶,所有的蒙古族人都會去附近的敖包祭拜,載歌載舞,吃喝宴樂,就連中小學的教師都帶頭祭拜。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學校一律不能有傳播宗教的行為,但國家的法律規定在這裡好像失效了。學校全體師生無一倖免——這對信主的孩子來說是莫大的屬靈爭戰。如果不拜,老師就辱罵、暴力毆打學生,甚至有被勒令退學的可能,而家長對這一切暴力行徑熟視無睹,認為老師做得對,打得好。

有一位在那裡做了十幾年福音工作的蒙古族肢體(稱之A),帶領了很多蒙族學生信主,儘管如此,他仍不確定這些孩子真實的信仰狀況。

有一次,他讓一個學生帶敬拜,可這個學生非常膽怯地說,「不行,我身上穿著那件衣服,髒!」A馬上明白這句話,「髒」是因為她穿了那件,家人去世後做法事時穿的內衣。蒙古人信主後,回避不了他們傳統的宗教習俗和禮儀,那是一股強大的靈界勢力,想要脫身並不容易。有的家庭孩子生病不是去醫院,而是直接送喇嘛寺裡讓喇嘛念經,邪乎的是,一念經就好,吃藥反而好不了。可見,邪靈的能力充斥著這片被撒旦捆綁的土地。

遊牧民族的婚姻極為混亂和淫亂,他們沒有一夫一妻,夫妻貞潔的概念。早期放牧的時候,家中兄弟姐妹的配偶之間經常輪換,這種骯髒的行為至今都很普遍。

A對於這些事感到無力和沮喪,甚至認為自己服事的這十幾年毫無果效。他說要不是神的呼召,不可能留在這裡,但他培養出來的學生卻沒有這樣的呼召。我們只能向主祈求:那裡需要工人,需要福音。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重歸系列 12 宣教心路V旅程

宣教士好像一位宣教毅行者,在人生中走完上帝所預備的宣教旅程。重歸就像宣教毅行者的休息區,讓宣教士可以休息(Rest)、反思(Reflect)和補給(Refuel)所需要的,繼續前行,並且達致終點站。在這個休息區內,到底可以如何好好休息?

休息,有時也會帶來壓力和焦慮。在一個以生產力和成就來衡量人的價值的文化中,休息就是停止生產,是懶惰。沒有生產力就是沒有價值,沒有成就。因此,休息絕對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唐慕華在《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提到,即使基督徒群體也受到世界的價值系統束縛,忘記了聖經這個永恒不變的信息:我們有價值,是因為神愛我們。(頁22)

重歸的宣教士面對著身分的轉變,沒有某個工作角色後的「我」到底是誰?失去了一個職位後的「我」,價值又何在?重歸宣教士在探索的過程中,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觸碰自己的真實情感,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正正就是這個探索的過程,讓我們再次回到創造主的裡面,重新體會聖經這個永恆不變的信息:我們有價值,是因為神愛我們。培養一種更好的自尊感,而不以我們是否有用,有多大成就來衡量自己。事實上,休息是讓我們從伴隨重歸而來的焦慮、擔心和緊張中釋放出來,藉著重新回到神裡面,重整自己的生命,認定自己的價值,並繼續發現主如何帶領著自己重新上路。

最近偶然遇到一本書,名為《以退為進——退休心路V旅程》,是一位退休人士的心路歷程之作。在書中,作者指出退休後要繼續進步,是需要經歷一個心路V旅程。作者的分享令我不禁想到重歸宣教士也有相同的經歷。當重歸的宣教士在內心深處找到依歸之後,他就能以真正的自己重新上路,繼續向前行。因此,這個從內程(Inward Journey)走向外程(Outward Journey)的V旅程,是重歸宣教士在休息中不可或缺的旅程。

*V:形容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過程。

讓重歸者《解讀我心》

1. 你如何知道自己是在轉變的壓力之下?

2. "Spiritual pathway assessment" https://acombmethodistchurch.org.uk/wp-content/uploads/2015/07/ Spiritual-Pathway-Assessment.pdf. Accessed 11 August 2021

3. 可用的讀物:
a. 奧伯格著。林鳳英譯。《神隱上帝:經歷神同在的10個操練》。台灣:校園出版社,2012。
b. 唐慕華著。陳永財譯。《俗世中的安息日操練》。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2013。

  1. “Common Stress Reactions A Self-Assessment,” https://omh.ny.gov/omhweb/disaster_resources/pandemic_influenza/doctors_nurses/common_stress_reactions.pdf. Accessed 11 August 2021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蓄勢待發緩慢前行,邁入成長

2019年四月,我完成了兩年在泰國的實習宣教,便隨計畫返回家鄉。感謝神,讓我在這實習宣教中經歷了宣教士進程的階段:被神呼召,加入差會,準備前往工場,踏入工場,準備重歸以及重新投入家鄉。我告別了工場的人事物,繼而回到馬來西亞,一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再以儲備宣教士的角色在神學院學習,為未來宣教事奉做準備。

曾經聽說宣教士越適應服侍的地區,日後重投家鄉時要做的調整也越多。我只不過離開家鄉兩年,原以為回到成長熟悉的城市,應該不是難事。然而,我發現比想像中複雜,身心靈狀態需調適,還要重建對人及周遭環境的安全感。我最大的麻煩是與聲音有關。泰國人說話溫柔又輕聲細語,特別是在公共場所,他們非常介意大聲喧嘩。我在家鄉的餐館用餐時,人們高談闊論,電視機、手機鈴聲等嘈雜的聲響迫使我想馬上逃離現場。即使回到家我也無法獲得寧靜……我開始不舒服、煩躁,還出現耳鳴的狀況。

我也面對了人際關係的衝擊。依然記得回到教會聚會時,見到弟兄姐妹,和好些新面孔,都讓我感到高興……但當我的視線移至左前排位置時,發現昔日一起配搭的同工已不在——我在工場服侍期間,他回了天家。 昔日我所認識的教會群體有所改變,雖然有不少熟悉的弟兄姐妹,但畢竟分開了兩年,這些日子沒有共同的經歷,於是有了相識又陌生的感覺。

搭地鐵或在超級市場時,我不會操作自助結帳機;向員警求助時,我講不出國語,還被要求我出示身分證;在路上駕駛汽車時,因路線環境生疏而發生了小意外。

回鄉兩個月後,我帶著忐忑的心情抵達神學院。畢竟已有十一年沒有念書了,也因過去在工場服侍,不知不覺地與馬來西亞本地教會的事奉脫節。我對事奉越來越沒有信心,能推的都推掉,抗拒參與任何的事工。課業學習、教會服侍的壓力,人際關係、環境與生活的改變,加上家父回天家憂傷的情緒,致使我即迷失又孤單,陷入重重掙扎中……我從未想過重歸比初到工場更難適應。雖然我理智上明白這些事都有可能發生,但情感上卻未能面對如此劇變。我非常想「家」,那兩年日日夜夜建立起情誼的「家」,懷念用當地的語言溝通,懷念當地的一切。

神信實又恩慈,一切都在祂的計畫中。我有時像個缺乏耐心的小孩,要求神的同在和全然關注;卻又在這段日子裡,發現自己宛如一只烏龜緩慢前行,一步一步經歷這漫長重歸的旅程……因為緩慢,便有了更多聆聽、等候和學習的時光。

學院周遭大自然的環境,再次讓我看見萬事萬物都在神的掌管中:萬物有序,花開花謝;朝霞升起、晚霞落幕;寒蟲入窟鳥歸巢……在學院裡,我活在信心的群體中,他們以聖經的話語教導餵養我。還有從海外工場回來的老師和同路人,彼此之間有了真正的共鳴,大家互相陪伴和鼓勵。過去在工場,我愛煮自己喜歡吃的食物,如今也一樣,烹煮工場當地食物成了我前進的力量——就苦了身邊同學得充當我料理的白老鼠。神也再次引導我投入教會的服侍,加強我的恩賜能力,提升我的信心。

平凡、真實情況下,我切實體悟耶穌活生生的道成肉身,以及祂那無條件的愛。我曾對這一切重歸的衝擊深感疲憊,卻經歷又學習到,在宣教進程不同階段的風浪中,耶穌基督是我人生唯一的船錨。祂使我扎根在祂裡面,重新得力,身心健康邁入成長。


宣教同路人—你的參與

踏上宣教路主的恩典夠我用

為了創業,我和太太伍納貞一同來到巴西里約這個城市。我們和很多華人一樣,在這裡也經營著餐飲行業。2015年我們夫婦信主了,主的恩典太美麗!祂進入我們的生命,改變了我們對巴西生活的消極態度,更改變了我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我們不再怨悔,對生活反而是充滿動力、信心和盼望。我們熱心參加教會事奉,這已成為我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2018年我們還在經營餐館生意時,神呼召我們夫婦讀神學。經過一段時間的考慮和禱告,我們決定回應神去讀神學。在陳牧師的推薦下,我們報讀了加拿大環球廣播空中神學院的課程。我們所讀的神學課程共有15門必修課和3門選修課,修完課程需時四年。人生總是充滿挑戰……我們讀神學後,餐館的生意一落千丈,甚至到虧本的境況。每天為鋪頭(餐館)的開支費盡心思,信心也開始搖擺不定。我心裡有很多掙扎。其實神在這時已在我心裡動工呼召,但我選擇逃避,因仍放不下屬世的追求。

困境中,我再次思考我的人生:從前我不願捨棄的錢財,可以瞬間消失,那我當初所追求的人生目標,還有意義嗎?難道我要為了追求今生短暫的財富,而喪失將來極重無比的價值、永恆的國度嗎?聖經再一次提醒我:「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太6:24)。是的,我要專心事奉主,追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些才有永恆的價值。

這段日子是我人生中極度困難的時刻,我每天祈求神幫助我脫離這困境,但神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完全沒有任何回應。在一次禱告中,一句經文出現我腦海中:「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於是我說:「神啊!祢是在呼召我嗎?祢讓我學的功課,我明白了。我願意作祢的僕人!若這是祢的旨意,請幫助我,讓我在一周內將餐館轉讓。」我的祈禱終於得到神的回應——一周內餐館成功轉讓。這個經歷讓我更肯定神對我的呼召!

我已放下我的創業夢想,回應神的呼召在本地作傳教士,更感恩的是太太與我有同一心志,同心將生命獻上為主使用。神藉著困難和環境塑造我,從當初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到現在追求永恆的價值;從當初的逃避,到現在的順服——原來神早已將負擔放在我心裡。我親身經歷了華人在此地的苦悶生活,盼望能將福音帶給他們。他們真的很需要福音,也只有福音才能改變他們的生命。宣教的路雖困難,但我相信主的恩典一定夠用。


編者的話

那一晚,滿天星斗。一場轟轟烈烈奮戰後的寧靜。

「亞伯蘭,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你向天觀看,數算眾星,能數得過來嗎?」又對他說:「你的後裔將要如此。」踩著塵沙,佇立遼闊天地間,亞伯拉罕知道這不是一道數學題或哲學題,他用信心領受了神溫柔的應許。幾年之後,神再次明示亞伯拉罕:「我要與你並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堅立我的約,作永遠的約,是要作你和你後裔的神。」「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此處是聖經首次使用神人立約的固定用語,也是在這裡,開啟了宣教的篇章。

從此,榮耀神聖的使命在蜿蜒聖經歷史上步步前行,爬上了各各他山的巔峰,又順著聖靈降臨在新約使徒和教會身上。使命推進福音,繼續沿著2000年的歷史長河流淌至今。正當大家滿盤計畫、摩拳擦掌,期許看見又一場宣教大浪潮翻湧之際,新冠肺炎急劇捲起烏雲,層層覆蓋了世界每一個角落。疫情,宛如一顆碩大無比的休止符,擱在各種宣教計畫和策略中間,讓許多宣教工作停擺不前。

真的什麼都不能做嗎?好多年前,長居在阿根廷的拉丁美洲宣教學家 René Padilla,也身處於國際共產革命的主張和天主教解放神學之間,又不滿意經由北美宣教士所帶來那單單關注於靈魂得救,傳統福音派的宣教神學。他決心探討福音的真義,投身於博士研究,後贏得了歐美宣教界的信任。他的整全宣教的理念影響甚鉅甚遠,至今未減。〈忠於福音的宣教鬥士C. René Padilla〉

我們又不禁想起,這一個裹足不前的停頓點,是不是一個重新探討和思索宣教新策略的時機呢?Paul Li本期提供了兩篇宣教策略性的好文。他在〈扎根式宣教策略〉裡,從聖經出發,闡述何謂扎根式宣教和它可能帶來的成果:「扎根式宣教策略並不是別出心裁,而是效法耶穌的腳蹤,是以耶穌的大使命為第一導向的宣教策略……它會塑造宣教士像一粒麥子,落在世界各地不同的群體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Paul Li又將範圍縮小,專注給仍處在宣教起步階段的中國教會尋找有效的宣教策略。他在〈以教會支持為輔,以自養為主的宣教模式〉這樣寫道:「如今的時代已經不可以照搬十九至二十世紀的宣教策略,宣教策略要與時俱進,在不同的時代找到不同的宣教策略,使宣教事工可以策略性地推進。」

在一片灰濛濛充滿不確定的時日裡,我們欣喜看見仍有宣教士回應呼召攜家帶眷踏上宣教路。〈主的恩典夠我用〉又有宣教士暫離工場,接受裝備,沉靜等待下一次的出發。〈緩慢前行,邁入成長〉

我們知道,福音在全世界的推進全是出於神的心意和作為,從未有一刻停止。我們抱著使命跟隨神的引導、宣教先鋒們的足跡走到這裡,那麼下一步又如何呢?是否該站在休止符上再次仰望星空,回到宣教的起點,用信心領受神溫柔的應許與祝福?……也許從這一步,到下一步,橫跨期間的依然是「謙卑」二字。如王欽慈在〈宣教投入中,「謙卑」的反思〉所說:「……今天,除去我們背後種族、國家、經濟、學術、文化的優越感,謙卑地與人同工,可能仍是對我們這些投身於宣教的人,最中肯的提醒!」